傳統觀點認為一角鯨是一種深水鯨類,它們能一口氣下潛至1500米的深度,會在北極浮冰帶的各層深度覓食。
在水下的雌一角鯨,沒有長牙的它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嘴。圖片:Doug Allan
虎鯨是一角鯨的主要天敵。一角鯨性情溫馴並且遊速較慢,它們只有通過深潛或躲藏在冰層之下來逃避虎鯨的追捕。北極熊也會捕食一角鯨,它們會利用一角鯨上浮呼吸的間隙,獵殺較為年輕的一角鯨個體。
北極熊成功獵殺了一角鯨。圖片:Eric Baccega / NPL
一角鯨會聚集成群進行季節性遷徙,它們的遷徙和海冰的形成與移動有關。春季冰層融化碎裂,它們會沿著浮冰邊界移動,經水道遊入峽灣;夏季是一角鯨交配和繁殖的季節,它們的妊娠期長達15個月,幼鯨於次年夏季出生。隨著秋冬逐漸臨近,浮冰再次擴張,它們必須尋找冰層能夠移動的水域過冬,這確保了它們能及時尋找到呼吸口。
成群遷徙的一角鯨。圖片:Paul Nicklen / National Geographic
一角鯨幼崽和媽媽。圖片:Doug Allan
一角鯨可以活到50歲,雖然它們不像領航鯨那樣有集體擱淺的現象,但常會受困於快速形成的海冰而出現群體窒息。在氣候變化面前,一角鯨顯得極其脆弱;全球變暖導致的海冰消融,使一角鯨更頻繁地暴露於開闊海域。石油勘探等人類活動也影響著它們的正常遷徙。這些,成了一角鯨最大的生存威脅。
冰蓋縫隙中的一角鯨。圖片:Flip Nicklin / National Geographic
一角鯨棲身人跡罕至的北國一隅,從英國探險隊第一眼見到它們至今,已經過去了四百多年,一角鯨仍保持著一絲神秘。它們幸運地躲過了商業捕鯨的魔爪,全球現存的種群規模約7萬頭,尚無滅絕危險。今天,一角鯨長牙的交易在很多國家仍受到管制,即使是北極原住民,獵捕一角鯨也有著嚴格的配額。
被捕獲的成年一角鯨。圖片:Doug Allan
因紐特人長久以來靠獵捕一角鯨換取基本的生存資源,在萬物寂滅、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一角鯨曾給他們帶去了光明,也曾給他們戰勝嚴寒的勇氣;鯨肉鯨脂鯨皮鯨骨鯨牙,一角鯨的每一寸生命都被珍惜——在極北之地,人類依賴自然,存亡與共。
傳說中的獨角獸是純潔的象徵,現實中的獨角鯨,可能意味著生存。圖片:Paul Nicklen / National Geograph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