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故問 |日本人為什麼喜歡吃鯨魚

2021-01-17 前瞻網

四面環海,依海而生的日本,以環保意識著稱於世。傳統日本文化中的櫻花、和服、清酒與民間美感儀式和社會禮儀文化代表的茶道、花道、書道,都很難與場面血腥的捕鯨場景聯繫在一起。

然而,雖然全球商業捕魚禁令從1986年開始生效,日本卻一意孤行,繼續以「科研研究目的」捕撈鯨魚。目前,日本僅太平洋地區就有捕鯨船1000艘,工人10萬,據數據統計,自《全球禁止捕鯨公約》發布起,全球捕殺的鯨魚中,近三分之一被日本拿去「做研究」,數量高達20162隻。

2010年反映日本漁民捕殺海豚的紀錄片《海豚灣》,在洛杉磯獲頒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這部秘密拍攝的電影,將日本漁村的海豚濫殺和血腥揭露在世界面前,也再次連帶將日本捕鯨問題曝光在全世界的注視之下。2014年3月底,聯合國國際法庭認為日本捕鯨活動並非用於科研目的,明確裁定禁止日本捕鯨船在南極從事捕鯨活動。

然而,一向關心國際形象,重視國際公關和公共外交行動的日本,唯獨在捕鯨這一在世界範圍內引發聲討的問題上,頑固堅持,絲毫不在乎國家形象的損失和國際反對,堅持捕鯨。這其中的原因是為什麼呢?

前瞻經濟學人本期明知故問欄目,將從文化、歷史、商業、人文等多個角度,考證「日本人為什麼喜歡吃鯨魚?」這一話題,剝繭抽絲分析日本政府執著於「捕鯨」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和日本民族文化中的秘密。

日本捕鯨歷史考證——資源匱乏下的蛋白質補充

日本捕鯨歷史的起源之一,最初來自於飲食習慣和對蛋白質食物的補充需求。因為人多地少,糧食產量有限,為了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在古時候,日本人就經常出海捕魚。

而作為島國,日本有著悠久的捕鯨歷史。早在史前時代,日本就已經開始了捕鯨活動。公元前3000年的三內丸山遺址中,曾出土鯨魚的骨骼,表明至少在那個時代日本已經開始以鯨魚作為食物。日本《鯨肉調味方》更是記載了鯨身上七十多個部位的吃法。史書中也有「織田信長曾向朝廷貢奉鯨肉」,「下屬獻給豐臣秀吉一頭鯨」的記載。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創作的捕鯨圖,更是成為日本美術史和捕鯨史的經典。

早期,日本捕鯨技術落後而低效。合力包圍鯨魚,用長矛或木塞插入鯨魚氣孔的方式捕得的鯨數量極為有限,因此,吃鯨在日本古代並沒有形成全民範圍的日常飲食習慣。

江戶時代,日本出現了名為「鯨組」的漁民組織,開始走上了大規模集體捕鯨的道路。明治時代,日本引入西式捕鯨技術,使遠洋捕鯨成為可能,成為與挪威、英國等國組成的近代主要捕鯨國之一。1899年,日本買來挪威捕鯨炮, 引進蒸汽船和彈槍,組建遠洋捕鯨公司;到了20世紀,日本沿海捕鯨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更把捕鯨領域擴大到南極洲。

島國食品物質的缺乏,海洋魚類的重要性對於日本來說不言而喻。對於日本來說,捕殺鯨魚還有另外一層海洋生物食物鏈上的原因——世界漁業生產量為一億噸,而鯨要吞食全人類食用魚的三五倍。日本人小松正之曾說,鯨魚多如蟑螂,今後一百年捕殺20萬頭也不會出問題。而若不許捕鯨,不僅吃不上肉,長此以往,傳統文化「三味線」(三弦——象牙、玳瑁等材料製成的撥子)也將不復存在。

在日本漫長的捕鯨歷史中,卻是一段特殊的時期,將日本人吃鯨魚這一行為上升到了一個關乎國家安全的特殊高度和民族傳統。

捕鯨——二戰中關乎日本國家、國民安全的舉國行為

事實上,在二戰結束之前,吃鯨魚的日本人很少。但在二戰後,鯨肉一度成為日本主要的動物蛋白來源。

1945年8月15日,戰敗投降加上原子彈的襲擊,日本不僅沒有掠奪到財富改善生存條件,甚至原有的食物、資源也受到大大削弱。 310萬日本人死去,40%財富被毀,800萬軍民回國,1300萬人失業,對食物的需求成為生存的首要目標。在當時,自民黨總裁鳩山一郎宴請貴賓也只是紅薯,公園內寫著「禁止自殺」。整個日本一片民生凋弊,饑饉遍地。而1945年秋季穀物大歉收,造成糧食情況進一步惡化。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認識到,能否提供足夠的食品關係到日本的發展,民眾的生存,也是他能否成功佔領日本的關鍵。

捕鯨!成為了在當時解決燃眉之急的首要辦法。鯨魚無需養殖,無需看護,自然生長,富含蛋白質,船隻只需開足馬力,奔向大海就能快速解決問題。麥克阿瑟馬上命令盟軍司令部放鬆對漁輪捕魚範圍的限制,允許在小笠原群島和硫磺列島周圍捕鯨。儘管這兩座群島在半年前還發生日美兩軍血戰。同一時間,美國政府給麥克阿瑟發去一項關於日本捕魚的總政策聲明,表示必要時可向日本出售燃料。麥克阿瑟更進一步鼓勵日本在1946—1947年的捕鯨季節中組織一支南極捕鯨隊,改善食物情況。

到了1940年代末至1960年代中期,日本形成鯨消費高峰期。巔峰時,每年約有24000頭鯨被捕殺。在1947年,鯨魚肉幾乎佔了日本消費的所有動物蛋白的一半。此外,據資料記載,截止到1970年代,日本動物園中食肉動物的主要飼料都是使用鯨肉。

這一特殊時期中對鯨肉的需求,將捕鯨提高到關乎國民安全和國家安全的舉國行為上。即使在今天這樣高度全球化、相互依存的時代,日本依然高懸危機感,想方設法維持這一傳統產業。日本國土資源匱乏,帶來日本對海洋的依賴性和自身的民族危機感,同時又外化為戰爭和對海洋捕撈權的爭奪。血腥的殺戮,也在這種國家安全的背景下,被渲染為民族自強精神。在這一層面上,島國日本認為食鯨習慣關乎於國家安全,若這個習慣和傳統被斷絕,不僅這一傳統產業會滅絕,日本糧食安全將完全依賴於別國的陸地糧食。

而到了現代社會,捕鯨行為後面的利益鏈越發粗大,捕鯨行為不僅僅涉及到漁業的發展,還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商業價值——現代社會捕鯨產業的開枝散葉

鯨魚是一種能夠全面地綜合利用的動物,無論是骨、皮、肉、須,還是油、奶等都是重要的食品、化工原料,即使利用後的渣滓,也可用來作肥料。除此之外,近代捕鯨的一個重要理由在於鯨脂可以提煉成鯨油,鯨油曾是重要的照明和工業用油脂,可以用於製革、煉鋼和潤滑劑,氫化後還可製造肥皂、蠟燭等,因此多數沿海發達國家都有捕鯨業和捕鯨傳統。

日本的造船工業發達,而且政府明裡暗裡支持漁民出海捕魚,造就了日本浩浩蕩蕩的捕魚船隊。一方面出海捕魚能夠緩解糧食壓力,另一方面還能促進經濟發展,解決就業問題,可謂一舉多得。

在日本除了一些專營鯨魚料理的老店之外,在很多餐廳,用鯨魚肉做的菜品也經常可見,為了促進消費,一些學校配餐也會採用鯨魚肉。另外由於鯨魚肉低脂肪的特點,還被用於醫院的配餐,作為食療的重要食材。在日本,從捕鯨延伸出的餐飲、加工等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產業鏈。

日本飯店中的鯨魚料理

但19世紀末,以獲得鯨油為目的的捕鯨業隨著石油工業的興起而快速衰落;而另一方面,隨著日本從其他國家的進口肉類數量增加,口感上並非不可取代的鯨肉市場也不斷縮小。當「鯨類體內容易蓄積水銀等有害物質」等研究發現公開之後,市場上對海豚、鯨魚等鯨類肉質的需求更是受到很大打擊。

事實上,在當下來看,鯨魚在食用和工業上的價值已經微乎其微。根據英國BBC新聞曾報導的一組數據,日本人對鯨的消費量是在持續減少的,2015年日本的人均鯨消費量僅在30克左右,且尚有大量鯨肉儲備在冷庫中,捕鯨需求並不強烈。那麼,日本執著於鯨的真實目的在什麼地方呢?

不願放棄捕鯨背後——日本的野心與政治博弈

為什麼日本要不顧國際反對,堅持捕鯨?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對海洋的控制權野心,而政治理由,或許才是日本捕鯨不能明說的真正目的和本質理由。

BBC記者曾在一次日本政府高官的內部座談會中詢問過「到底為什麼日本要堅持捕鯨」這個問題,回應的日本高官答案驚人地坦誠:「現在鯨肉的商業價值並不算高,南極海的捕鯨行為既非日本文化的一部分,也讓國際產生了非常不好的印象,再過上十年(南極捕鯨)或許就會消失。」「為什麼不現在就終止呢?」在場的其他記者追問。「現在很難終止,主要出於重要的政治理由。」

鯨魚活動範圍極大,貫穿北冰洋到南極洲,大西洋到太平洋。為了捕鯨,日本船隊可以堂而皇之地縱橫各大洋,停靠各大洲,一邊捕撈,一邊收集海洋數據,也許其中尚有二戰殘存的野心。而日本的「近江號」和「摩周號」大型補給艦,3艘「大隅」級運輸登陸艦,以及新「出雲號」,都可以隨時改造成航空母艦。

其次,有觀點認為,日本不顧反對堅持捕鯨的原因之一,在於與西方國家博弈、對抗的民族自尊心。二戰期間,日本捕鯨復興計劃遭到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挪威的反對, 1947年,新華社還曾發表題目為《麥克阿瑟庇護日本 英澳等國強烈反對》的文章。長期以來,日本一直把反對捕鯨的聲音解讀為打壓日本的國際攻勢。

紀錄日本捕殺海豚真實過程的紀錄片《海豚灣》,曾分析日本堅持捕鯨的理由是厭惡把歐美社會的價值觀強加給他們。「一個十分詭異的理由,與經濟無關,甚至與政治無關,只不過是…所謂大日本帝國的思想餘孽在作祟。他們受夠了西方國家,受夠了他們指揮著做什麼,怎麼做,何時做:「我偏要捕鯨,看你怎麼阻止我!」、「某些被誤導的民族自豪感在作祟。」

總結:血色海豚灣下的日本真實訴求

美國文化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關於日本的文化人類學著作《菊與刀》,以日本皇室家紋「菊」和象徵武士身份的「刀」作為一組對比鮮明的矛盾的意象,從他者的角度對日本文化中看似矛盾的方方面面進行了闡釋和解說,指出日本文化是一種恥感文化。

從最初的食物、蛋白質需求、商業用途到借「科研」之名,謀公海捕撈之實,當今的日本,在捕鯨這件事上,早已不是單純的文化傳統和對鯨肉的追求,對於捕鯨的堅持並不在於他們要吃、喜歡吃,文化的原因也居於其次,重要的是在於博弈。對日本來說,捕鯨只是他們研究、觀察、控制海洋漁業的幌子和更深層次政治訴求的棋子。日本捕殺鯨魚,儘管對外宣傳是維持歷史傳統和進行科研研究。但血色海豚灣背後,深藏著的仍然是日本對海洋控制權更深層次的野心和不可明說的政治訴求。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日本為什麼有捕鯨的傳統,日本人真的那麼喜歡吃鯨魚肉嗎?其實是
    在我們中國有不少地方,人們都喜歡吃狗肉,還有不少有名的狗肉料理,這在外國人看來是匪夷所思,豆瓣專欄作家張佳瑋寫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這裡分享給大家。張佳瑋在文章裡說,一些國家的美食傳統,其實是被逼出來的。為什麼這麼說嘞!
  • 中國人為何不喜歡吃鯨魚,而日本人卻很喜歡?原因很現實
    中國人為何不喜歡吃鯨魚,而日本人卻很喜歡,原因非常現實。這最近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許多在國外泛濫令人頭痛的食物,經過中國廚師的時候都會變得非常美味,讓人流連忘返。
  • 日本人怎麼看待吃鯨魚這件事兒?
    然而這是日本鯨魚餐廳的菜餚,如果你知道鯨魚已經是瀕危物種,可能就不會對上邊的佳餚有食慾了。吃鯨魚的國家不只有日本,一些歐洲國家如冰島也有吃鯨魚的習慣,不過沒有一個國家有日本這麼大的需求量,在全球號召停止捕鯨的今天,日本人怎麼看待吃鯨魚這件事呢?
  • 鯨魚可以吃嗎?為什麼中國人不吃鯨魚?
    說到吃貨其實大家都知道的這些人啊幾乎就是看到吃的就走不動路了,給人的感覺就是只要能吃的吃貨們都愛吃,最近小編有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日本人吃鯨魚是比較常見的,但是中國人好像不怎麼吃鯨魚,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具體是什麼情況吧!
  • 日本人瘋狂獵殺鯨魚,真的是為了吃它們?專家:背後隱藏大陰謀
    在很久以前,人類開始選擇徵服大海,捕食鯨魚成了許多人的主業。但是由於肆無忌憚的捕撈,世界上現存的鯨魚種類不斷減少,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到保護鯨魚的行列中。但是有一個國家,不顧國際社會的指責,屢教不改,瘋狂的獵殺鯨魚,那就是日本。那麼日本人不惜漂洋過海數千公裡獵殺鯨魚,真的只是為了吃它們嗎?專家表示:日本此舉背後隱藏著大陰謀!
  • 日本吃鯨魚的人群不足5%,為何每年還要大量捕殺?不僅是為了吃
    曾經國際上一些國家聯合起來,譴責日本過度捕殺鯨的行為,可是日本卻不為所動,絲毫不受限制,繼續捕殺鯨。在日本,許多人以此為生。那麼日本人為什麼要這樣做?難道只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慾嗎?在日本確實有一些人喜歡食用鯨魚肉。有一些村子,在捕殺鯨魚之後,會直接用利刃分成多塊,在村子裡大家直接食用。
  • 日本人捕殺鯨魚是愛吃肉?專家:只是個幌子,真相將暴露野心
    也正是這樣,人們逐漸意識到了要保護大自然,所以大家都開始選擇植樹造林或者是保護海洋,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呼籲要保護海洋生物了,可是目前仍然有很多海洋生物瀕臨滅絕,就比如說鯨魚。鯨魚是一種非常大型的哺乳動物,然而日本卻在國際上頻頻捕殺鯨魚。聯想到日本人喜歡吃生魚片,那麼日本人捕殺鯨魚是愛吃肉嗎?其實不是的,有專家也對此進行過分析,表示他們吃肉只是個幌子,真相將會徹底將他們的野心暴露。
  • 除了活章魚,日本人還喜歡吃哪些另類海鮮?中國網友:打擾了
    眾所周知,日本是全世界最長壽的國家,據數據統計,2019年日本男性平均壽命為81.41歲,女性更是達到87.45歲。之所以能活這麼久,和日本人喜歡吃魚密不可分,每年人均吃魚100多公斤,甚至超過大米的消耗量。
  • 為什麼日本人寧願補貼80億,也要捕殺全球保護動物的鯨魚?很沉默!
    日本的捕魚業在古代是非常發達的,因此,鯨魚在當時作為一種可食用的肉類,也是經常被捕殺的魚類之一。每過一段時間都會大範圍的開展捕鯨活動,而令我們好奇的是,為什麼日本寧願交80億的補貼,也不願意放棄這一項殘忍的活動呢?去年,日本計劃在6月底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並將在7月恢復商業捕鯨。
  • 日本人每年捕殺那麼多鯨魚,又不怎麼吃?那麼他們的目的是什麼?
    不過雖然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在不斷加強,但也有一些國家卻依然在大肆破壞自然,比如日本殘忍的捕鯨行為就深受眾多國家的譴責,可即便如此,日本依然毫不悔改,反而大肆捕殺鯨魚,那麼為何日本要這麼做呢?據了解,日本一年下來,起碼要捕殺三四百頭鯨魚,尤其是在禁殺令未頒布之前,日本更是起碼已經殺了400000多隻鯨魚。在日本周邊的海域快要捕殺完以後,很多捕鯨公司又前往南極捕殺鯨魚,甚至就連快要滅絕的藍鯨都遭到了他們的毒手。日本殘忍捕殺鯨魚的行為也遭到了很多國家的批判和譴責,可是日本政府卻當不知道一般,不聞不問,也不加以管束,這就令捕鯨公司更加肆無忌憚了。
  • 非洲人為什麼喜歡吃大象?知道真相後,原因讓人心酸
    非洲人為什麼喜歡吃大象?知道真相後,原因讓人心酸在非洲農村地區突然發現一具大象屍體,許多村民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都紛紛前來分割大象肉,這不禁讓人感到非常的疑惑,難道非洲人都喜歡吃大象肉嗎?那麼為什麼他們喜歡吃大象呢?
  • 日本捕鯨船捕獲1430噸鯨肉,日本人為什麼要捕殺鯨魚?
    據報導稱,今年從7月份開始,日本不顧國際海洋組織反對,時隔31年重啟了商業捕鯨,各種大型商業船隻紛紛從山口縣起航,開啟了為期數月的捕鯨活動,10月4日,已有部分商業捕鯨船回港,總計捕獲鯨魚肉約1430噸,數百隻鯨魚淪落為商業買賣。
  • 日本人為何要堅持捕殺鯨魚呢?原因只有四個字
    這都在詮釋人類的發展是離不開大自然眷顧的,而世界各國的地理環境也是有所不同的,內陸型國家可以吃山吃水,那麼海洋國家就只能依靠海洋資源來發展自己。日本作為一個島國,本土各種資源都是非常的匱乏,而且日本的人口也超過了2億,早年戰敗的日本,國內的人口甚至都吃不上飯,所以只能依靠海洋資源來養活自己,鯨魚也是他們主要的食材之一。
  • 日本人的血是冷的嗎?每年捕殺大量鯨魚,背後真正圖謀比想像中大
    在很多人的眼裡,鯨魚是一種非常有靈性的生物,並且數量稀少,很少有人會想到去吃鯨魚肉,可是在日本捕食鯨魚已經變成了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即使動物保護組織多次警告,日本也無動於衷。難道日本人的血是冷的嗎?每年捕殺大量鯨魚,背後真正圖謀比想像中大。其實在日本捕食鯨魚的傳統由來已久,在江戶時代就已經有人開始捕殺鯨魚了。
  • 味道鮮美,是鯨魚揮之不去的傷疤,為什麼藤壺不喜歡寄生鯊魚?
    藤壺是網紅食物,很多吃播都曾介紹過這種美食。因為長相怪異,但味道鮮美,也被西方人稱作「來自地獄的美食」。藤壺的種類很多,比較常見的就是帶外殼的藤壺,因此很多人認為藤壺屬於貝殼一類的生物,但實際上,藤壺屬於節肢動物門,和蝦蟹親緣關係更近。
  • 味道鮮美,是鯨魚揮之不去的傷疤,為什麼藤壺不喜歡寄生鯊魚?
    藤壺是網紅食物,很多吃播都曾介紹過這種美食。因為長相怪異,但味道鮮美,也被西方人稱作「來自地獄的美食」。藤壺的種類很多,比較常見的就是帶外殼的藤壺,因此很多人認為藤壺屬於貝殼一類的生物,但實際上,藤壺屬於節肢動物門,和蝦蟹親緣關係更近。
  • 日本寧願倒貼也要捕殺鯨魚,真的是因為貪吃嗎?真正目的令人膽寒
    日本寧願倒貼也要捕殺鯨魚,真的是因為貪吃嗎?真正目的令人膽寒連鯨魚都能如此溫柔,為什麼人類會如此殘酷呢?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目標已經不僅僅是陸地,大海也受到了關注。每年大面積的海洋被汙染,無數的海洋生物受到了生命的威脅。這些來自自然的「禮物」,不得不說對人來說真的很有魅力。
  • 日本人為啥追到南極也要捕殺鯨魚?壓根不是為了吃,原因有三
    日本人為啥追到南極也要捕殺鯨魚?壓根不是為了吃,原因有三 2020-11-06 17:45 來源:動物大觀察
  • 日本為何執意捕殺鯨魚?專家:並不是只為了吃它。
    不過現在鯨魚的數量非常少,全球都在呼籲保護生物,但是日本為何執意捕殺鯨魚?專家:並不是為了吃肉,而是藏著重大陰謀,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其實每年捕撈鯨魚數量佔據首位的就是日本這個國家了,大家都知道日本這個國家雖然國土面積非常小,但是他們的野心卻十分的大。
  • 日本為何堅持捕殺鯨魚?其實他們不吃鯨魚肉,真實意圖值得警惕
    也會變得對人類殘忍但是這些對動物的保護或呼籲在日本很難得到回應,因為日本一直以來就有捕鯨行為,加上日本本身的國土面積小,可耕種的面積在除去人類居住所需之後,就更少了,在地圖上也是可以看到日本是屬於三面環島的,也就是說他們的海上資源比陸地資源要豐富很多,因此在日本從古至今海上捕獵的行為都是存在的,因此過去他們靠海捕殺鯨魚也在很多人可以理解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