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恐龍的進化原來是從「頭」開始的!

2021-01-15 小盜龍的古生物世界

新發現證明巨型恐龍的演化從「頭」開始

我們都非常熟悉體型巨大的蜥腳類恐龍,比如梁龍、雷龍、腕龍、阿根廷龍等等。儘管蜥腳類恐龍的體型巨大,但它們也是由小個子的祖先一步步演化而來的。蜥腳類恐龍在大型化的過程中身體是如何發生變化的呢?中國雲南發現的一種新恐龍證明這種變化或許是從「頭」開始的。

雲南祿豐的新發現

2002年,祿豐縣國土資源局對當地化石資源進行調查的時候發現了一具恐龍化石,經過挖掘和修復,恐龍化石被裝架陳列於「祿豐世界恐龍谷」的博物館之中。

圖註:發現化石的位置,圖片來自論文

圖註:古生物學家在雲南發現的化石,圖片來自論文

化石發現地點位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區,祿豐縣,川街鎮,渡坊村附近,化石編號為LFGT-ZLJ0033(LFGT是祿豐縣國土資源局首字母的大寫)。化石包括有完整的頭骨、下頜骨、骨盆、前肢及股骨。值得注意的是,骨骼以連結的狀態保存,其中有基本完整的脊椎,包括了9節頸椎、14節背椎、3節薦椎和5節前尾椎骨,證明化石是原地埋藏的。

圖註:彝州龍的化石線圖級發現狀態線圖,圖片來自論文

來自北京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古生物學家和雲南省祿豐縣國土資源局的工作人員對化石進行了系統研究,並於2018年秋天在《科學報告》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名為《中國雲南下侏羅統祿豐組一具有「蜥腳類」頭骨的新蜥腳形類恐龍》(A new sauropodiform dinosaur with a 『sauropodan』 skull from the Lower Jurassic Lufeng Formation of Yunnan Province, China)的論文。

論文將新恐龍命名為孫氏彝州龍(Yizhousaurus sunae),屬名來自於發現地楚雄彝族自治區,意為「彝州的蜥蜴」。模式種名則是獻給古生物學家孫艾玲,以紀念她為祿豐古生物發現和研究以及中國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做出的貢獻。

兩足行走的長頸龍

彝州龍的體型並不大,它的體長約7米,臀高1.5米,體重約1噸。

圖註:彝州龍的化石裝架,圖片來自網絡

彝州龍長有一個小小的腦袋,在它的嘴中長著兩排細長呈勺狀的小牙齒,這種牙齒是專門用於切割樹葉和樹枝,證明彝州龍屬於典型的植食性恐龍。在彝州龍的小腦袋後面是長1.5米的細長脖子,長脖子能夠有效擴大彝州龍的取食範圍。

與或小或細的腦袋和脖子相比,彝州龍身體相當強壯,身後長有一條粗大的尾巴,作用是在運動時保持身體的平衡。在彝州龍身體前後長有一對前肢和一對後肢,儘管前肢沒有後肢長,但是都非常粗壯有力。

根據骨骼結構判斷,彝州龍應該具有四肢行走和靠兩條後肢行走兩種步態,當它們進食的時候會靠後肢站立,整個身體抬高保證嘴巴能夠夠到高處的食物。雖然看上去有些笨重,但是彝州龍的運動能力還是很強的,能夠奔跑。

從「頭」開始的彝州龍

圖註:生活在晚侏羅世北美洲著名的巨型蜥腳類恐龍:腕龍和梁龍,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你仔細看彝州龍論文名,會發現其中出現了兩個相近卻又不同的名詞,一個是蜥腳類,一個是蜥腳形類。從分類關係上看,蜥腳類屬於蜥腳形類,但是除了蜥腳類,蜥腳形類之下還包括了一些原始基幹的類群,彝州龍就屬於這些原始基幹類群。因此,彝州龍屬於蜥腳形類而非蜥腳類。是不是有種繞口令的感覺?

圖註:蜥腳形類的分類,圖片來自中科院古脊所公眾號

圖註:彝州龍在蜥腳形類下的位置,圖片來自論文

與體型巨大,以四足行走的蜥腳類恐龍不同,位於基幹位置的蜥腳形類恐龍一般個頭不大,能夠以後肢雙足行走,就像本次發現的彝州龍一樣。除了彝州龍,在雲南發現的祿豐龍、雲南龍等也有相似的體態結構,它們具有很近的親緣關係。

圖註:祿豐龍的骨架,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彝州龍的頭骨化石,圖片來自論文

儘管與祿豐龍等位於基幹位置的蜥腳形類恐龍相似,但是彝州龍的化石中卻展現了進步的特徵,這些特徵都集中於它的頭骨上,如上頜開始出現唇側齒板,眶前孔和外下頜孔縮小,淚骨垂直等,這些特徵與進步的蜥腳類更接近。說白了,就是原始的彝州龍卻長出了先進的腦袋,其腦袋不同於蜥腳形類長長的腦袋,反而與蜥腳類高高的腦袋一樣。古生物學家表示這屬於鑲嵌演化(mosaic evolution),就是身體的某些區域或者系統率先演化,而其他部分保持原狀,其實這種現象在較長的地史時期內很常見的。

彝州龍獨特的頭骨結構顯示蜥腳類恐龍的演化很可能是從「頭」開始的!

圖註:原始的板龍(左)與先進的馬門溪龍(右)的頭骨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彝州龍的世界

彝州龍生活在距今1.9億年前的早侏羅世時期的中國雲南,當時雲南的氣候與今天相似,溫暖溼潤。從目前發現的恐龍看,與彝州龍生活在一起的恐龍包括有與其同屬於蜥腳形類的祿豐龍、金山龍、雲南龍等,還有屬於食肉恐龍家族的中國龍、蘆溝龍等。

圖註:祿豐龍生活的早侏羅世雲南,作者:儒略·斯託尼

圖註:獵殺蜥腳形類恐龍的中國龍,圖片來自網絡

生活在侏羅紀的彝州龍很可能是群居的,它們組成較大的群體在森林和平原上遊蕩。對於彝州龍來說,最大的威脅便是中國龍,這種恐龍完全有能力殺死成年的彝州龍,所以彝州龍才要組成群體相互保護。

彝州龍的發現具有非常特別的意義,其進步的頭骨顯示在蜥腳類恐龍的演化中,很可能最先從腦袋開始,而它也成為我們探索蜥腳類起源演化的重要一環。

參考資料:

1.Chatterjee, S.; Wang, T.; Pan, S.G.; Dong, Z.; Wu, X.C.; Upchurch, P. (2010). "A complete skeleton of a basal Sauropod Dinosaur from the early Jurassic of China and the origin of Sauropoda". Geological Society ofAbstracts with Programs. 42 (5): 26.

2.Zhang, Qian-Nan; You, Hai-Lu; Wang, Tao; Chatterjee, Sankar (2018). "A new sauropodiform dinosaur with a 'sauropodan' skull from the Lower Jurassic Lufeng Formation of Yunnan Province, China". Scientific Reports. 8. doi:10.1038/s41598-018-31874-9

圖片 / 網絡(侵刪)

文字 / 小盜龍的古生物世界(江泓)

排版 / 小盜龍的古生物世界

相關焦點

  • 侏羅紀世界進化新恐龍資料介紹及視頻分享
    導 讀 侏羅紀世界進化新恐龍有哪些?前段時間更新有更新過新的恐龍,近日的更新又放出了幾種新的恐龍,小編這裡給諸位整理了侏羅紀世界進化新恐龍資料介紹及視頻分享,一起了解下吧。
  • The Isle恐龍怎麼進化?The Isle全恐龍進化樹介紹
    《島(The Isle)》是一款恐龍開放世界的生存遊戲,玩家在遊戲中通過進化點可以升級。下面就為大家帶來全恐龍進化樹一覽,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介紹:食肉龍進化樹:  迅猛龍-埃雷拉龍-猶他盜龍-牛龍  迅猛龍-埃雷拉龍-猶他盜龍-異特龍-高脊龍  迅猛龍-埃雷拉龍-猶他盜龍-異特龍-南方巨獸龍  迅猛龍-埃雷拉龍-猶他盜龍-異特龍-雷克斯霸王龍  迅猛龍-南方盜龍-重爪龍-似鱷龍
  • 《侏羅紀世界:進化》新增恐龍出現Bug!原角鼻龍患軟骨病_遊俠網...
    近日,《侏羅紀世界:進化》在新的DLC內容當中增加了一些新的恐龍物種,但有不少玩家發現其中的原角鼻龍似乎出現了bug,原角鼻龍的頭和尾巴都呈塌陷狀態,讓玩家一度懷疑是不是得了「軟骨病」。
  • 2020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最終篇)
    2020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最終篇)誰是最大的恐龍?當然是蜥腳類恐龍!那麼能夠問鼎最大蜥腳類恐龍寶座的又有哪些恐龍呢?巨型蜥腳類恐龍的體型排行又是什麼樣的呢?相信這類的問題一直是恐龍愛好者們老生常談的問題啦。
  • 以高大針葉樹樹葉為食 或令恐龍進化出長脖子
    原標題:以高大針葉樹樹葉為食 或令恐龍進化出長脖子新出土的恐龍化石及附近植物化石顯示,為覓得長在樹梢的食物,蜥腳類恐龍進化出長脖子。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1月17日報導,古生物學家分析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出土的蜥腳類恐龍頭骨及其附近巖層中的植物化石得出上述結論。研究論文刊載於最新一期英國雜誌《皇家學會生物學分會學報》。
  • 恐龍時代還沒有太平洋?山東省此地發現兩種巨型恐龍竟有美洲表親
    其中有世界上最大最集中的恐龍化石群(恐龍澗化石長廊,超2萬平方米),有世界上單體面積最大的恐龍足跡群(皇龍溝恐龍足跡群,有11000多個恐龍足跡),其中臧家莊化石層疊區重疊著七層化石分布區,涵蓋著多個年代的恐龍化石,對研究恐龍的進化演變有著重要實證價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組認定諸城是舉世罕見的古生物地質奇觀。
  • 侏羅紀世界熱播及巨型恐龍遺址出土,再次激起恐龍熱潮
    很多小夥伴都有一顆對恐龍的好奇心。那麼恐龍真的存在嗎?答案是肯定的,歷史上確實生存過恐龍。在地球歷史上的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也就是中生代時期,在地球上生存了大約一億五千萬年。跟現在地球上生物一樣,恐龍也分很多種類。天上飛的地上走的,食肉的食草的。
  • 我的恐龍腫頭龍 我的恐龍遊戲的腫頭龍屬性
    導 讀 我的恐龍腫頭龍由小編為你介紹。腫頭龍生活在六千七百萬年前,體長5米左右,頭頂腫大,好像長著一個巨瘤,用兩條粗壯的後腿走路,是鳥腳類恐龍的一種。
  • The Isle恐龍進化樹一覽 恐龍進化方向介紹_遊戲攻略_遊戲頻道...
    《島(The Isle)》是一款恐龍開放世界的生存遊戲,玩家在遊戲中通過進化點可以升級。下面就為大家帶來全恐龍進化樹一覽,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介紹:食肉龍進化樹:迅猛龍-埃雷拉龍-猶他盜龍-牛龍迅猛龍-埃雷拉龍
  • 河南「巨型汝陽龍」是否能躋身世界最大恐龍行列?看完你就知道了
    巨型汝陽龍體長38.1米,體寬3.3米,脖子長17米,是已知世界上復原裝架的最粗壯、最大的恐龍。為此,當時的館長張興遼多次前往中科院古脊椎所尋求幫助並遇到董枝明教授,原來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董教授就派他的學生呂君昌到河南汝陽考察過,並從村民手中收集到很多「龍骨」,遺憾當時沒有發現化石點,後來此事不了了之。直到張館長再次找到董教授,董教授才想起此事,並告訴張館長,「汝陽有恐龍化石」!
  • 河南「巨型汝陽龍」是否能躋身世界最大恐龍行列?看完你就知道了
    為此,當時的館長張興遼多次前往中科院古脊椎所尋求幫助並遇到董枝明教授,原來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董教授就派他的學生呂君昌到河南汝陽考察過,並從村民手中收集到很多「龍骨」,遺憾當時沒有發現化石點,後來此事不了了之。直到張館長再次找到董教授,董教授才想起此事,並告訴張館長,「汝陽有恐龍化石」!
  • 《侏羅紀世界:進化》上月更新的6種新恐龍的相關資料視頻發布_遊俠...
    (Jurassic World Evolution)》的更新中添加了《侏羅紀世界II:隕落王國》中的6種新恐龍。而在昨天,遊戲的開發商Frontier Developments(《過山車之星》開發商)又發布了六個資料視頻來介紹這六種恐龍。  冥河龍(Stygimoloch):植食性,白堊紀末期的一種厚頭龍,其名稱來源於其頭部的形狀,而其頭後部的尖刺會隨年齡而變化,幼年時更加突出,成年後則變短。
  • 巨型恐龍遺骸出土革新演進理論 現場隨便一塊骨頭都比人大
    巨型恐龍遺骸出土革新演進理論 現場隨便一塊骨頭都比人大  黃琨 • 2018-07-11 10:06:11 來源:前瞻網
  • 方舟生存進化手遊怎麼馴服恐龍 恐龍馴服技巧
    導 讀 方舟生存進化手遊怎麼馴服恐龍?
  • 《方舟生存進化》EIPC版恐龍飼料有哪些 EIPC版恐龍飼料介紹
    導 讀 方舟生存進化EIPC版恐龍飼料匯總 方舟生存進化EPIC版恐龍飼料匯總,遊戲中我們可以通過製作飼料來馴服恐龍
  • 90%以上的巨型史前生物已滅絕?原來是因為……
    本文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史前巨型昆蟲,史前巨型恐龍和當代巨型哺乳動物。他們體型巨大的因素有一些區別,所以分別介紹。 史前巨型昆蟲1 米大的蜻蜓(Meganeura monyi),3 米左右的巨型蜈蚣(Arthropleura armata),一系列巨型的生物,在泥炭紀的時候,開始廣泛出現在地球上。
  • 2020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
    誰是最大的恐龍?2019年底,知名古生物科普撰稿人、古生物復原藝術家格雷戈裡·S·保羅(Gregory S.Paul)對於這個問題也做了一個系統性的研究,接下來我們就通過保羅的研究以及目前能搜集查閱到的相關資料來給這些巨型恐龍做一個排行榜!
  • 剛果盆地深處發現恐龍後代,那裡真的還存在活著的恐龍?
    據科學研究發現,恐龍在6500萬年前已經滅絕了。而人類第一次發現恐龍化石是在1822年,是一位名叫吉迪昂·曼特爾的英國醫師發現的。而創立「恐龍』』的這一名詞的是英國古生物學家理察·歐文 。自1822年開始,全球各地陸續發現了恐龍化石。
  • 比霸王龍更強大的恐龍,令人顫抖……
    霸王龍是恐龍時期非常有名氣的一種恐龍,可以說佔據著統治地位,從大約1.5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到白堊紀晚期6500萬年前都一直持續的存在,在所有的恐龍種類裡面,可以說這種龍是最有名氣的。不過它是到晚白堊紀時期才成為了頂級的捕食者,而在出現的早期霸王龍卻並沒有進化成為巨型的捕食者。
  • 巨大的恐龍為什麼會退化成小鳥?難道退化也是一種進化?
    恐龍並非退化成鳥,而是進化成鳥,因為恐龍的祖先並非鳥類。一些人認為恐龍進化成鳥與進化論存在矛盾的根本原因是對進化論有一個錯誤的認識:一部分人認為所謂進化一會是朝好的方向進化,比如進化得更大,更裝,更快,腦容量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