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

2020-11-22 騰訊網

誰是最大的恐龍?2019年底,知名古生物科普撰稿人、古生物復原藝術家格雷戈裡·S·保羅(Gregory S.Paul)對於這個問題也做了一個系統性的研究,接下來我們就通過保羅的研究以及目前能搜集查閱到的相關資料來給這些巨型恐龍做一個排行榜!以下便是第一篇:神話篇

2020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神話篇)

誰是最大的恐龍?當然是蜥腳類恐龍!那麼能夠問鼎最大蜥腳類恐龍寶座的又有哪些恐龍呢?巨型蜥腳類恐龍的體型排行又是什麼樣的呢?相信這類的問題一直是恐龍愛好者們老生常談的問題啦。

隨著近幾年越來越多化石保存程度較好的巨型蜥腳類恐龍的出土,以及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對於這些巨人們的體型了解也逐漸的深入了。

2019年底,知名古生物科普撰稿人、古生物復原藝術家格雷戈裡·S·保羅(Gregory S.Paul)對於這個問題也做了一個系統性的研究,接下來我們就通過保羅的研究以及目前能搜集查閱到的相關資料來給這些巨型恐龍做一個排行榜!以下便是第一篇:神話篇

最大的陸地生物,神話還是現實?

易碎雙腔龍=極巨龍

說起最大的恐龍,就不得不提神話般的易碎雙腔龍(Amphicoelias fraillimus)。這種超級巨龍曾經以50至60米長,120噸以上的體重穩居最大的恐龍位置。非常遺憾的是,易碎雙腔龍的遺骸已經遺失,一睹它的真容也成為無法實現的夢想。

圖註:迷霧之中的易碎雙腔龍,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易碎雙腔龍與藍鯨的體型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也正是因為缺乏實物證據,易碎雙腔龍的體型一直受到人們的質疑,有些人認為這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大騙局,也有人認為科普當年描述它的時候測量數據寫錯了,實際上的尺寸根本沒有那麼大。儘管質疑的聲音很多,但都無法拿出夠硬的證據來反駁,而且學術界的主流觀點也不認為易碎雙腔龍是一個無效的物種。

圖註:科普與易碎雙腔龍的椎骨繪圖,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易碎雙腔龍的骨骼分析,圖片來自網絡

2018年,用了20多年不斷尋找易碎雙腔龍真相的古生物學家肯尼斯·卡朋特(Kenneth Carpenter)終於在研究裡找到了新的突破口。通過對易碎雙腔龍脊椎骨形態的研究,卡朋特認為易碎雙腔龍並非曾經認為的屬於梁龍科恐龍,其應該屬於同為梁龍超科下雷巴齊斯龍科(Rebbachisauridae)的最基幹成員,於是建立了一個新屬種——易碎極巨龍(Maraapunisaurus fraillimus),易碎雙腔龍成了無效種。

雷巴齊斯龍科與梁龍超科有許多共同點,但脖子和尾巴更短,脊椎骨的比例更大,部分種類還有非常高的類帆一樣的神經棘。在脊椎大小不變的情況下,脊椎佔軀幹比例越大,身體總體積就越小,因此極巨龍的體型可能沒有之前參考梁龍超科復原的那麼龐大。

圖註:雷巴齊斯龍的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從上至下)極巨龍梁龍版復原和按照雷巴齊斯龍類的復原;保羅繪製的極巨龍;rand繪製的極巨龍與阿根廷龍的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古生物學家肯尼斯·卡朋特,圖片來自網絡

消息一出,許多愛好者們不禁哀嘆到:易碎的神話已經破滅!曾經最大恐龍已經不復存在!不過在仔細深入分析研究後,事實或許並非愛好者們想像的那樣。由於脊椎比例變大的特徵主要集中在雷巴齊斯龍科中比較衍化的成員,如利邁河龍(Limaysaurus)等,而極巨龍是這個類群最原始的成員,尚沒有證據來證明基幹的成員中就已經擁有了這種特徵,反而基幹成員(如德曼達龍Demandasaurus)在脊椎骨比例上更接近梁龍科。因此說,極巨龍並沒有想像那樣「縮水」,可能依然擁有龐大的體型。保羅也在新論文中推測極巨龍體長35至40米,體重100噸以上,依然是理論上最大的恐龍(注意是理論上的哦,並非實際的)。

圖註:德曼達龍,Raúl Martín繪製,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參考德曼達龍復原的極巨龍,依然極其龐大,不輸從前,圖片來自網絡

超級重龍

有意思的是,一向被認為纖細苗條的梁龍類,卻很有可能是最大恐龍記錄的刷新者。化石遺失的極巨龍可能並不是唯一的「超級恐龍」。曾經被認為屬於超龍(supersaurus)的巨大頸椎化石,在近年的一些觀點看來非常有可能並不是超龍的,而是屬於一隻極其龐大的重龍(Barosaurus)。

圖註:重龍的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這頭重龍的體長可能會達到50米或者更長,體重也將是非常驚人的,甚至可以和極巨龍媲美,而這樣的重龍化石標本可能還不止一隻……當然目前這個理論還並沒有被廣泛的接受,興許之後的研究能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我們拭目以待。

圖註:「超重龍」的巨大頸椎骨,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龐大的「超重龍」,圖片來自網絡

巨體龍

巨體龍(Bruhathkayosaurus),也是曾經的一個「神獸」,不過由於化石保存的很差,並且也被遺失,甚至連化石可靠性都是值得質疑的(可能只是被風化的古樹木化石),故這種恐龍一般都不放在討論的範圍內。

圖註:巨體龍的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據說巨體龍的脛骨比阿根廷龍的脛骨(1.55米)長1/3左右,如果信息肯定無誤,那麼這頭巨龍的體長能達到45米,體重可以達到150噸以上。但保羅這次從另外的角度來分析了巨體龍。從已知的信息來看,巨體龍的髖骨長度與無畏巨龍接近,股骨的遠端寬度似乎略大於巴塔哥巨龍。如果這些遺蹟真的是骨骼化石的話,那麼巨體龍所謂的脛骨實際上更有可能是風化降解的股骨,那麼這根股骨的長度會略長於無畏巨龍或者巨酋龍(Futalognkosaurus)的股骨,約2米左右,體型上可能介於無畏龍與巴塔哥巨龍之間,並不算是非常巨大的恐龍,更談不上是最大的陸地動物,更何況這個物種大概率就是一個無聊的鬧劇。

圖註:巨體龍的化石素描圖,實在是……一言難盡

圖註:巨體龍的化石照片,這拍了等於沒拍……

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第一期中我們介紹了神話級的超級巨龍,下一期我們將介紹有確鑿化石發現最大的巨型蜥腳類恐龍,屬於超級巨龍的第一梯隊!敬請關注。。。

圖註:巴塔哥巨龍最大的股骨與愛登堡,圖片來自網絡

圖片 / 網絡(侵刪)

文字 / 江氏小盜龍(江泓)

排版 / 江氏小盜龍

相關焦點

  • 2020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最終篇)
    2020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最終篇)誰是最大的恐龍?當然是蜥腳類恐龍!那麼能夠問鼎最大蜥腳類恐龍寶座的又有哪些恐龍呢?巨型蜥腳類恐龍的體型排行又是什麼樣的呢?相信這類的問題一直是恐龍愛好者們老生常談的問題啦。
  • 2020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第二梯隊)
    2020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第二梯隊)誰是最大的恐龍?當然是蜥腳類恐龍!那麼能夠問鼎最大蜥腳類恐龍寶座的又有哪些恐龍呢?巨型蜥腳類恐龍的體型排行又是什麼樣的呢?相信這類的問題一直是恐龍愛好者們老生常談的問題啦。
  • 2020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神話篇)
    2020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神話篇)誰是最大的恐龍?當然是蜥腳類恐龍!那麼能夠問鼎最大蜥腳類恐龍寶座的又有哪些恐龍呢?巨型蜥腳類恐龍的體型排行又是什麼樣的呢?相信這類的問題一直是恐龍愛好者們老生常談的問題啦。
  • 最大的陸生動物:蜥腳類恐龍
    如果時光倒流1.5億年,那時陸地上的統治者就是巨大恐龍群,其中的主角則是有100多個種類的蜥腳類恐龍(屬於蜥臀目)。蜥腳類恐龍中身長最大的超過30米,有很長的頸和尾,粗壯的四肢支撐著如大酒桶般的身軀。  當時,雖然陸地上的生命已出現了4億年,但是除了蜥腳類恐龍之外,陸生動物中沒有身長超過20米的。
  • 科學網—蜥腳類恐龍可能長著「鳥嘴」
    現在,他們已經研究了7組不同種類的蜥腳類恐龍的牙齒,包括德國的「侏儒」蜥腳類歐洲龍,還有一些著名的蜥腳類物種,如梁龍、腕龍和雷龍。 科學家報告說,很多蜥腳類恐龍可能都生有喙。這一發現是基於7塊獨立排列的有40多顆牙齒的化石,以及對圓頂龍和歐洲龍頭骨和牙齒的詳細分析。 Wiersma說,這些蜥腳類恐龍的牙齒化石通常只在下顎一半的地方出現表面磨損。
  • 身高不矮,脖子更長 蜥腳類恐龍為何進化出纖長脖子
    在11月17日出版的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分會學報》上,古生物學家新近分析了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出土的蜥腳類恐龍頭骨,以及附近巖層中的植物化石,得以了解這頭蜥腳類恐龍生活時期的氣候和生態系統,進而推斷1.8億年前的氣候變化。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為何侏羅紀早期蜥腳類恐龍就已演化出纖長脖子和巨型身軀?
  • 中原地區首次報導白堊紀長脖子的蜥腳類恐龍—新聞—科學網
    前部關聯在一起的7個頸椎椎體(從第2到第8頸椎)  最近,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呂君昌和河南省地質博物館研究員徐莉等在河南省汝陽盆地上東溝組發現一長脖子的蜥腳類恐龍 蜥腳類恐龍曾經是地球歷史上最大的陸生脊椎動物,是陸地上的巨無霸,有的體重可達100噸。主要繁盛於中晚侏羅世和白堊紀中期。我國著名的長脖子的恐龍為產於四川侏羅紀的合川馬門溪龍,體長可達22米。而在新疆發現的馬門溪龍類脖子可達16米。以上長脖子恐龍均發現於侏羅紀地層中。 而雲夢龍發現於汝陽縣劉店鄉花廟溝村郝嶺組,屬於早白堊世晚期。
  • 亞洲最古老蜥腳類恐龍足跡驚現大足 恐龍在重慶生活至少1億年
    該成果指出,中國重慶發現了亞洲最古老的蜥腳類恐龍形跡,其成果也表明,恐龍在重慶地區至少生存了1億年並留下了大量的化石。這是華龍網記者今(20)日從重慶市地勘局208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獲得的獨家消息。  該成果指出,中國重慶發現了亞洲最古老的蜥腳類恐龍形跡,並展示了奇妙的寬間距,同時其中一條形跡呈明顯的轉彎現象,這對研究該區域的大型恐龍演化和行為學有著重要的作用。  重慶市地勘局208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地質遺蹟保護研究院代輝博士告訴華龍網記者,這處恐龍足跡就位於大足區郵亭鎮一條廢棄鐵路邊一處傾角約60°的巖壁上。
  • 義大利發現最古老蜥腳類四足長頸食草恐龍
    義大利發現最古老蜥腳類四足長頸食草恐龍 原標題:   近日,義大利古生物學家克裡斯蒂亞諾·達爾索薩在距羅馬40公裡的普萊內斯蒂尼山的一處石牆中挖掘出3塊恐龍化石,這一發現驚動了拉齊奧和南埃特魯裡亞文物保護局。
  • 貴州茅臺鎮發現大規模蜥腳類恐龍足跡群
    光明日報北京8月10日電(記者張蕾)來自中美德足跡考察隊的專家學者10日宣布,他們在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下侏羅統發現了大規模的恐龍足跡群,並確認這是一群蜥腳類恐龍在不同時段留下的,是我國侏羅紀早期規模最大的蜥腳類足跡群。
  • 中國首次發現早白堊紀真蜥腳類恐龍化石
    中法古生物學家的一項合作研究證實,在廣西扶綏縣、年代大約為1.3億年前的那派組地層中發現的恐龍化石,是真蜥腳類恐龍的一個新屬種——「何氏六榜龍」,這是中國首次發現白堊紀早期真蜥腳類恐龍。它的發現為研究此類恐龍演化的複雜性提供了化石證據,也對研究我國南方地區該時期的古地理、古氣候及古環境等具有重要意義。
  • 盤點中國發現最著名恐龍:中國第一隻蜥腳類恐龍
    原標題:盤點中國發現最著名恐龍:中國第一隻蜥腳類恐龍   師氏盤足龍,1922年至1923年,在山東蒙陰(現新泰市),由奧地利的師坦斯基和中國地質學家譚錫疇發現。化石被運到瑞典烏普薩拉大學,1929年由瑞典著名古生物學家維曼研究命名,它是中國第一隻蜥腳類恐龍。華麗羽王龍復原圖。 Brain Choo繪圖  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研究員徐星領導的研究小組在我國遼寧省西部發現了迄今為止體型最大的帶羽毛恐龍化石。
  • 石家莊展出大型白堊紀晚期蜥腳類恐龍骨架(圖)
    當日,由河北省石家莊經濟學院復原的身長20米、背高4.2米、頭高7.5米的白堊紀晚期大型蜥腳類恐龍「不尋常華北龍」骨架在該學院新落成的地球博物館正式向遊客展出。據了解,「不尋常華北龍」骨架是1983年在河北省陽原縣和山西省天鎮縣交界處的康代梁山東北坡白堊紀土層中發現的,化石的真骨含量高達70%,是目前亞洲發現的最大的白堊紀晚期蜥腳類恐龍骨架之一。
  • 四川自貢新發現恐龍化石將被取出:系蜥腳類恐龍 股骨長1.1米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12月23日上午10時,自貢市大安區大山鋪鎮王阿山,幾個男子正圍著21日剛剛發現的恐龍化石鼓搗著什麼。這是恐龍化石的發掘現場,這根蜥腳類恐龍的化石將在今天被取出,送往恐龍博物館。發掘現場,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委員、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員彭光照,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江山等專家,與發掘人員一道,小心翼翼地開展發掘工作。「先要將化石周圍的泥土進行清理,然後用電鎬將旁邊的巖石與化石剝離開來,把化石儘可能地露出來,最後再用工具將小的圍巖清理,取出化石。」彭光照介紹。
  • 巨型恐龍的進化原來是從「頭」開始的!
    新發現證明巨型恐龍的演化從「頭」開始我們都非常熟悉體型巨大的蜥腳類恐龍,比如梁龍、雷龍、腕龍、阿根廷龍等等。儘管蜥腳類恐龍的體型巨大,但它們也是由小個子的祖先一步步演化而來的。蜥腳類恐龍在大型化的過程中身體是如何發生變化的呢?中國雲南發現的一種新恐龍證明這種變化或許是從「頭」開始的。
  • 貴州茅臺鎮發現中國侏羅紀早期規模最大蜥腳類足跡群
    據悉,該恐龍足跡群為一群蜥腳類恐龍在不同時段留下,是我國侏羅紀早期規模最大的蜥腳類足跡群,該發現對研究中國侏羅紀早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有著重要意義。2017年夏,該公司員工郭松波看到貴州習水恐龍足跡的報導後,認為後山的凹坑可能是某種足跡,並多方聯繫到邢立達副教授。「我看到郭松波提供的照片後非常激動,這些足跡是典型的侏羅紀早期蜥腳類恐龍所留,這些足跡是非常罕見,」邢立達回憶道,「該地恐龍行跡的間距非常的狹窄,爪痕跡較長,這是典型的早期蜥腳類行跡特徵,也與中國西南,如雲南祿豐等地發現的此類骨骼化石相吻合。」
  • 蜥腳類動物進化的終極產物,曾經漫步在大地上的最大型動物之一
    阿根廷龍毫無疑問是蜥腳類動物進化的終極產物, 在侏羅紀和白堊紀交替的時候, 地殼的活動非常劇烈, 大部分曾經在侏羅紀名噪一時的蜥腳類動物, 最後都不能適應地殼導致的氣候變化而滅絕。
  • 智利龍,吃素獸腳類恐龍
    在智利龍發現之前,人們知道的侏羅紀獸腳類恐龍要麼是異特龍、蠻龍這樣的大型食肉恐龍,要麼就是嗜鳥龍、秀頜龍這樣的小型食肉恐龍,而無一例外,這些恐龍都傳承了它們三疊紀祖先的老本行——吃肉。而中小型植食恐龍的生態位,則由恐龍中的另一個分支——鳥腳類恐龍所佔據。而智利龍無疑在是在侏羅紀扮演了搶這些鳥腳類恐龍「飯碗」的角色。
  • 法國挖出巨型恐龍大腿骨,因保存良好,專家都看傻眼了
    法國科學家日前在西南部一處挖掘地點,發現巨型恐龍的大腿骨,據推斷是活躍於超過1.4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這一塊約2米的大腿骨,重約1000斤,很可能屬於一隻有著長頸與尾巴的巨型蜥腳類草食性恐龍。據資料記載,蜥腳類恐龍特徵是頭部小,有長頸、長尾與粗壯四肢,是目前已知陸地上出現過的最巨型動物,其中包括雷龍與腕龍等。研究小組表示:正在努力拼湊出一副完整的蜥腳類恐龍骨架,現已經完成了50%的拼接工作,但進度取決於剩餘的骨骼能夠被發現。
  • 世界著名恐龍專家:雲陽普安恐龍化石至少有五類恐龍 六大特點
    目前已經發掘暴露出來的恐龍化石包括基幹蜥腳形類。記者 李裕錕 攝 鳥腳類恐龍模型。記者 李裕錕 攝    華龍網6月28日10時33分訊(首席記者 黃軍 佘振芳)重慶雲陽普安鄉發現了世界級恐龍化石群。今(28)日上午,雲陽縣普安鄉恐龍化石發掘成果新聞發布會舉行,世界著名恐龍專家、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在會上表示,重慶雲陽普安恐龍化石群是一個世界級的侏羅紀恐龍化石群,是近年來在世界恐龍研究領域的一個重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