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小龍蝦後,我國又一入侵物種被端上餐桌,味道鮮美不輸本土魚

2020-06-17 飲食欣風

大家好,說起入侵物種,相信除了我國以外,所有國家都會頭疼不已,畢竟不是哪個國家都可以將入侵物種吃到瀕危的。而我國呢?只要能吃,方便吃,那入侵過來的那些動物或者植物都得卑微討生活。就像小龍蝦和牛蛙一樣,剛入侵過來的時候,都挺豪橫,但是到了現在,一個個的不都得「夾著尾巴做人」嗎。

繼小龍蝦後,我國又一入侵物種被端上餐桌,味道鮮美不輸本土魚

當然,即使我國對入侵物種的「治理」比較有效,可外來物種的入侵依舊沒法阻止。而在入侵物種之中,出現最多的就應該是魚類了,畢竟在水裡也確實更方便入侵,就像筍殼魚一樣。筍殼魚在我國也是一種入侵物種,雖然它性情比較溫和,但是剛到我國時,它的破壞力可一點都不比牛蛙要小,各種捕食本土小魚小蝦,搶佔本土魚的生存空間。

繼小龍蝦後,我國又一入侵物種被端上餐桌,味道鮮美不輸本土魚

不過卻也沒有囂張多久,畢竟它也是一種可食用的魚類。筍殼魚是一種比較佛系的魚,光從長相看就讓人覺得比較憨厚,像個鐵憨憨似的。它身材長且粗壯,因為外貌顏色長得像筍殼,所以才會被叫做這個名字。因為遊泳能力不行,所以它總是喜歡趴在石頭縫裡或者是水草旁邊,等我到晚上的時候就開始捕食。

繼小龍蝦後,我國又一入侵物種被端上餐桌,味道鮮美不輸本土魚

筍殼魚從一開始的泛濫成災,到現在被吃得數量稀少,價格飆升,可不僅僅是因為它佛系且憨厚,最主要的還是它的肉質足夠鮮美,營養足夠豐富。我們都知道,我國人民可是非常善於發現、創造美食的,而筍殼魚肉質鮮美,並且長得比較肥,比起一些海魚也不會差。

繼小龍蝦後,我國又一入侵物種被端上餐桌,味道鮮美不輸本土魚

所以人們就嘗試將它端上餐桌,這一試之下就開啟了一道通往美食的大門,從而造就了筍殼魚「悲慘」的命運。在之後的幾年裡,人們大量捕捉,這個入侵物種也只能飲恨當場。要說筍殼魚的做法,那也是非常豐富的,像是紅燒、清蒸、油浸等等,只要別的魚能做的,它都行。

繼小龍蝦後,我國又一入侵物種被端上餐桌,味道鮮美不輸本土魚

對於這樣的筍殼魚,你是怎麼看的呢?有沒有吃過,味道怎麼樣?歡迎評論區討論。

相關焦點

  • 繼小龍蝦之後,中國最「失敗」的3種入侵物種,被吃到沒「尊嚴」
    小龍蝦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繼小龍蝦之後,中國含有三種最失敗的入侵物種,被中國吃貨吃到沒尊嚴。,實在是太浪費了,小龍蝦的繁殖速度雖然快,但是在中國都不夠吃,必須要人工養殖,才能供上中國吃貨吃的速度,是最沒尊嚴的一種入侵物種。
  • 它和小龍蝦一樣是「入侵物種」,清蒸一下味道鮮美,而且供不應求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我們平時最喜歡吃的美味小龍蝦原本是一個「入侵物種」的事情了吧?事實上不光是小龍蝦,在咱們中國有很多美味原本也是「入侵物種」,它們不管是適應能力還是繁殖能力都是一絕,在很多地方都是可以「泛濫成災」的存在,但是在我們中國卻需要人工繁殖才能滿足市場需求。
  • 這4大外來物種,已端上了吃貨的餐桌,如今還需要人工養殖
    導語:這4大外來物種,已端上了吃貨的餐桌,如今還需要人工養殖其實每個國家都有外來物種,但是只要是能解決掉就不是啥大問題。但是有些物種不僅數量多,繁殖能力強,生長速度快,你吃的速度也趕不上它們繁殖的速度,加上別的國家人口數量比較少,這些物種自然而然的就霸道橫行,人們也是苦不堪言。但是這些物種進入中國之後,不僅沒有繼續泛濫,反而快被吃成了瀕危物種,因為吃貨們發現這些物種的味道不錯,加上數量多,自然就成了我們餐桌上的美味。被中國吃貨治的服服的,活生生的把自己玩脫了。
  • 那些外來物種本想入侵中國,沒想到成餐桌上的美食,從此失去尊嚴
    在中國人眼中許多的外來物種都能夠成為餐桌上的美食,今天我們就來一同盤點一下那些曾經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最終它們的下場如何。為此還特地拍攝了一系列的紀錄片,就專門來講述這一種魚類,可最終這個魚到了中國之後,卻成為了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在酸菜魚和水煮魚當中都常常會用到。
  • 其中小龍蝦和「慘」以上的入侵物種只培育了40年
    然而小龍蝦被中國的食客帶到桌子上,只要中國沒有住在中國中,之前,雖然有一些野生的小龍蝦,但大多數小龍蝦可以通過人工繁殖來滿足市場需求,除了小龍蝦,還有一種入侵物種「慘」比小龍蝦多,因為他只在左右存在了到中國時間,現在不得不人工栽培,幾乎不可能在野外追蹤到。
  • 湖南遭「巨型蝦」入侵,最長可達1米,肉質比小龍蝦更鮮美
    入侵物種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這一直是一個困擾著全世界人民的問題,在之前入侵物種小龍蝦,就讓全球好幾個國家頭疼不已,就比如說小龍蝦在德國泛濫成災,但是當地並沒有解決的辦法,只能任由小龍蝦在公路、河邊、房子周圍肆意橫行,當時這個事情還鬧得沸沸揚揚的。
  • 湖南遭「巨型蝦」入侵,最長可達1米,肉質比小龍蝦更鮮美
    入侵物種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這一直是一個困擾著全世界人民的問題,在之前入侵物種小龍蝦,就讓全球好幾個國家頭疼不已,就比如說小龍蝦在德國泛濫成災,但是當地並沒有解決的辦法,只能任由小龍蝦在公路、河邊、房子周圍肆意橫行,當時這個事情還鬧得沸沸揚揚的。
  • 660多種生物入侵我國,物種入侵這麼嚴重,有入侵失敗的案例嗎?
    「物種入侵「這個詞對於每個人來說可能已經並不陌生了。伴隨著全球化的腳步,包括跨境電商和國際快遞在內的入侵渠道,已經讓生態安全風險明顯增加。由於被入侵國適宜的生長環境,加上可能沒有天敵的束縛,很多物種開始泛濫,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態災難。
  • 我國660種入侵物種裡,哪些是能吃的?靠吃能解決物種入侵嗎?
    這對我國防治物種入侵非常不利,因為民眾沒有意識到物種入侵的危害,缺乏對物種入侵的警惕,也缺乏對生態保護事業的關注。雖然很多科普博主都在駁斥「吃貨無敵論」,寫過不少闢謠文章,但效果並不理想。我也數次表示「靠吃解決不了物種入侵問題」,但不知道被懟了多少次了,很多人堅信中國吃貨可以消滅入侵物種。果然,段子流傳一百遍,部分人就把它當成了真理。
  • 40年前成功引入我國的物種,逃入江河後泛濫成災,如今卻無一野生
    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很多國家都會引起外國的物種,進行人工養殖,隨後投放到市場,我國當然也不例外。在幾十年的時間裡,我國陸陸續續地從各個國家引入了許多經濟物種。然而, 這些外來的物種,許多都會因為各種原因,來到自然界的河流當中,導致泛濫成災,成為入侵物種,比如福壽螺。
  • 繼小龍蝦後,又一入侵物種被吃到沒「尊嚴」,中國吃貨:太好吃了
    繼小龍蝦後,又一入侵物種被吃到沒「尊嚴」,中國吃貨:太好吃了!說道夏天燒烤攤上最受歡迎的美食,小龍蝦肯定是其中之一。如果夏天沒有吃過小龍蝦,那這個夏天算是白過了。我們都知道小龍蝦並不是我們國家原有物種,而是外來入侵物種,在別的國家很少有人吃小龍蝦,甚至都泛濫成災。
  • 叫聲似牛叫,名列全球最危險百種入侵物種,在我國被吃成保護動物
    導讀:原產自美國,叫聲酷似牛叫,入侵我國卻被吃成保護動物近些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交通運輸條件的大大改善,人類活動和經濟貿易交流越來越頻繁了,各國和地區也會有意無意引入一些不屬於本地的生物,而它們也就是外來物種。馬上就要進入夏季了,有一種外來物種就又要成為搶手貨了,它就是小龍蝦。
  • 外來物種入侵!抱歉這裡是中國 —盤點外來物種入侵失敗案例
    南方水葫蘆泛濫但是部分外來物種在入侵中國後,被我國豐富燦爛的飲食文化所感染,變成了「瀕危物種」,今天為大家盤點31、小龍蝦小龍蝦小龍蝦學名「克氏原螯蝦」,原產北美洲,上世紀30年代入侵我國,60年代發現其食用價值,90年代開始興起吃小龍蝦,90年代末因為市場的興起,中國開始養殖小龍蝦,從此小龍蝦從外來入侵物種變為本地水產養殖物種,小龍蝦在中國的安穩日子也就短短
  • 【地理視野】吉林現26800畝外來入侵物種,全球都頭疼的入侵物種,在...
    對於那些泛濫的入侵物種,到我們這過一段時間就成了瀕危動植物……真是太可惜了啊!小龍蝦原產於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腐食性動物,生命力極其頑強,20世紀初隨國外貨輪壓倉水等生物入侵途徑進入我國境內。
  • 又一「巨型蝦」入侵中國,最長可達1米,據說肉質比小龍蝦更鮮美
    又一「巨型蝦」入侵中國,最長可達1米,據說肉質比小龍蝦更鮮美!在外國人看來,我們中國就是一個美食大國,的確,中國人對吃也是十分的講究,只要是能吃的東西,我們總是能研究出最適合它的做法,就好比入侵生物小龍蝦,同樣是入侵,在其他的一些國家,小龍蝦能橫穿馬路,令人頭疼不已,但在我國就不同了,剛到中國,就被吃到什麼都不剩!
  • 這5種失敗的外來入侵物種,只有最後一種中國人不敢吃
    說到外來入侵物種,美國人非常厭倦鯉魚,我們的鯉魚到了美國,簡直是瘋長,而一般外來物種在本地都沒有天敵,所以這些鯉魚讓美國人很是頭疼。而在愛爾蘭,龍蝦入侵簡直是他們的噩夢,他們也不吃,因而,經常在馬路上,都是一片一片的龍蝦「浪潮」。
  • 這五種外來入侵物種,除了它取得了成功,其他的都被吃到依靠養殖
    ,會造成非常大的破壞,由於這些外來物種到來,天敵數量較少,加上環境資源非常適宜,所以很容易就能夠泛濫成災,像澳大利亞的兔子,美國的亞洲鯉魚,無一不是外來物種入侵導致的結果。這些年我國也有很多經過不同途徑引入的外來物種,有很多在其他地區泛濫成災的物種,但由於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入侵之後不但沒有興風作浪,反而被吃成了養殖品種。每年的夏天,夜攤上的標配,怎麼能夠少得了小龍蝦配啤酒呢?小龍蝦這種入侵物種,過去不溫不火,這些年卻成為了美食受到追捧,各種各樣小龍蝦的烹飪方式。
  • 入侵最成功的物種,連我國吃貨也沒辦法,卻成了印度的餐桌美味
    我國是個美食大國,美食資源極為豐富,不管是國人也好,老外也罷,對咱中國美食的評價可都是不小的,另外,我國在面對入侵物種上,也能輕鬆自如地應付呢,就比如說之前讓老外們忙的焦頭爛額的小龍蝦、牛蛙、蛇頭魚等,全都被我們中國吃貨給幹趴下了,如今都要依靠人工養殖才能繼續存活下去呢。不過,也有令咱中國吃貨沒辦法的物種,它就是清道夫,我們食材應對不來,但是到後面,這種生物卻成了印度的餐桌美味。
  • 這魚一直被認錯,其實是入侵物種,因為味道鮮美,現在賣50一斤
    這魚一直被認錯,其實是入侵物種,但因為味道鮮美,現在50一斤。我國地大物博,江河湖泊中生養了數之不清的魚類,所以如果不是專業人士,你根本無法對這些魚類進行辨認,就像是咱們今天要說的這種魚,其實它並不是我國的本土魚類,但是因為外貌問題,總是會被大家誤認為沙塘鱧,但實際上這和沙塘鱧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魚類,不知道你們有多少人能夠認出它呢?
  • 繼小龍蝦後,德國又遭大閘蟹入侵,每年損失8億元,中國人:饞
    物種入侵事件,在如今這個時代,已經變成一件十分常見的事情,國內也有許多入侵物種,比如說很多人童年會遇見的水葫蘆,就是一種入侵物種,還有中國人經常吃的小龍蝦,也是一種入侵物種,中國遭遇的入侵物種也不少,有些造成了很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