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美國和蘇聯正處於冷戰時期,除了軍備競爭外,在航天領域也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為了對遙遠的宇宙有基礎性了解,也為了減少太空人的犧牲,兩國都曾將動物送上太空。這為未來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為載人飛船的安全回歸提供了可靠範本。
為了贏過美國,蘇聯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就把一隻狗送入太空。這隻狗在執行使命之前接受過很多專業訓練,一切似乎都很順利,但在飛行過程中狗還是不幸死亡。現在想來,許多飛機託運的小貓小狗都無法承受萬米高空的壓強,何況這隻狗是要飛入更加遙遠的宇宙。
之後,美國吸取教訓將太空飛行器進一步改造,並決定找一種與人類相似的動物進行試驗,最佳選擇毋庸置疑是猴子。人類的祖先便是森林古猿,猴子的身體結構與人類相似度極高,所以「哈姆」這隻猴子得到了美國人民的廣泛認同,但也有不少人認為用活體動物做實驗未免太過殘忍。
但事實證明這項決策極大地推動了人類航天事業的發展。哈姆隨飛船一起進入太空,在飛行期間它沒有任何異常,並且還安全返回地球。大家都認為這簡直不可思議,但經過檢查的哈姆依舊活蹦亂跳,各項生命體徵一切正常。歸來的哈姆過得如何呢?成為明星後的哈姆後來被送到一家動物園,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並且還有許多人慕名而來特意去看這隻進過宇宙的猴子。
哈姆的安全回歸進一步推進了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包括那些已經犧牲的動物,它們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1961年,蘇聯順利地將加加林送入太空,成為人類航天史的偉大開端。二十年後,哈姆去世再次引發了人類的思考,他的逝世是否與曾經進入太空有關?人類用動物做實驗究竟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