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世界瀕危物種灰冠鶴獲救

2020-12-02 番禺日報

  環衛工人在大石水道保潔時將其救下

  本報訊  (融媒體記者王漢文  通訊員杜婷 李秀芬 何學敏)11月24日,區環衛處水域保潔部員工郭金妹、杜建洪在大石水道保潔時救護了一隻受傷的灰冠鶴。經查,灰冠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瀕危(EN)。

  當日上午,區環衛處水域保潔部員工郭金妹、杜建洪駕駛056號保潔船隻對大石水道進行日常保潔。10時34分,當保潔船行駛麗江花園附近水域時,岸邊傳來陣陣翅膀撲騰的聲音,兩位環衛工人循聲望去,看見灘涂蘆葦水草邊,一隻鳥鶴正在用力掙扎。發現異常的郭金妹、杜建洪立刻將船隻緩慢靠近蘆葦叢,待船停穩後下船查看,只見一隻頭頂「金冠」、雙翅帶傷、雙腳被漁網繩索纏繞受困的鳥鶴。為避免鳥鶴被潮水淹沒或受到其它傷害,他們當即決定先將鳥鶴帶回碼頭。

  回到碼頭後,郭金妹、杜建洪先向碼頭管理人員匯報。碼頭管理人員立即上報單位再報警處理。由於該鳥鶴被困,受到一定程度的驚嚇,兩位員工小心翼翼地安撫著鳥鶴的情緒,進行簡單的餵水餵食,並將它放置碼頭休息室。

  隨後,民警和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工作人員到達碼頭現場,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工作人員初步檢查該鳥鶴無大礙,並確認該鳥鶴為長隆野生動物世界飼養。

  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工作人員對兩位環衛工人表示感謝,經民警確認後將其帶走。後經查證,該鳥鶴為灰冠鶴,又稱東非冠鶴,是一種小型鶴類,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瀕危(EN)。

相關焦點

  • 孤獨而自由的灰冠鶴—從非洲遷居獅城
    灰冠鶴主要生活在非洲的沼澤地和熱帶大草原,但它為什麼會出現在相隔8000多裡外的新加坡呢?網上有傳言,這隻灰冠鶴是附近一間動物農場養殖的,但它逃跑或被放生了,所以才會在野外看到它。也有人說,原本有兩隻灰冠鶴,但其中一隻被高爾夫球擊中,結果死了。真相到底是什麼?記者根據網上的蛛絲馬跡尋找線索後,發現灰冠鶴原來來自幾天前宣布將關閉的「動物度假村」(The Animal Resort),而且原本有三隻!
  • 華麗的坦尚尼亞國鳥灰冠鶴
    灰冠鶴(Balearica regulorum)又稱東非冠鶴.它是屬於鶴形目、鶴科、冠鶴亞科、冠鶴屬的一種小型鶴類。
  • 《優雅高貴灰冠鶴》小霸王-協助拍攝
    灰冠鶴(學名:Balearica regulorum)又稱東非冠鶴,是一種小型鶴類。主要棲息於非洲沼澤地和熱帶大草原。它因其蓬鬆的羽毛,筆直的氣管,精巧的冠羽,華美的面部斑紋而稱戴冕鶴。主要分布於非洲南部,在烏幹達、坦尚尼亞和盧安達,灰冠鶴被奉為國鳥。
  • 灰冠鶴生活多姿多彩的熱情演出,攝影師也會感受到的
    自從攝鶴範圍步出了原來的小圈圈,走向世界各國的鶴鄉之後,接觸到多方面不一樣的鶴情,視野頓時大開,難怪古人要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見識真的是很重要。五大洲中,非洲是給我訝異最大的一個地方,特殊的景色,美麗的生物,尤其是生活在那裡的鶴兒們,在全世界十五種鶴中,就有黑冠鶴、灰冠鶴、藍鶴及肉垂鶴四種在此,僅次於亞洲那美豔動人的兩種冠鶴,也是生長在這裡。
  • 世界瀕危物種河麂首次現身吉林,其被認為是最原始的鹿科動物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吉林5月5日電 (石洪宇)4日晚,一隻形似野生狍子,長著獠牙的雄性河麂被送到吉林市野生動物保護站。當地野生動物保護專家表示,這是吉林省境內首次發現的野生活體河麂,其被認為是最原始的鹿科動物。
  • 坦尚尼亞遊記 (1) 恩戈魯火山口裡的動物世界(國鳥灰冠鶴)
    2018年9月12日 凌晨4:02    跨境到坦尚尼亞的第二天早上,我們迫不及待地從海拔2000多米的世界第二大火山口
  • 行攝坦桑之非洲鳥篇:坦桑國鳥灰冠鶴
    灰冠鶴(學名:Balearica regulorum)又稱東非冠鶴,是一種小型鶴類。
  • 莫爾道嘎邊境派出所救助一隻世界瀕危物種——斑臉海番鴨
    莫爾道嘎邊境派出所救助一隻世界瀕危物種——斑臉海番鴨 2020-11-23 16:42:40 呼倫貝爾日報
  • 魯毅就中華白海豚在佛山成功獲救作出批示
    佛山日報訊 記者於祥華 通訊員史偉宗報導:12月16日晚,一隻中華白海豚在佛山成功獲救,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昨日,市委書記魯毅就此次白海豚成功獲救作出批示,對營救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在促進生態環境改善、推進萬裡碧道建設、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再接再厲,推動佛山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華白海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極危物種,素有「水上大熊貓」之稱。
  • ...屬於瀕危動物,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也被列為...
    【新加坡南部海域發現粉紅色海豚】14日,一隻粉紅色海豚出現新加坡南部海域,由於靠近海岸遊泳線,被網友上傳到社交網絡。罕見的粉紅色海豚為印度太平洋駝背豚(Sousa chinensis),又稱中華白海豚,屬於瀕危動物,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也被列為「易危」等級。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印度洋,也常見於中國東海。
  • 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 兩種鰩魚成最瀕危海洋物種
    國際海洋新聞  7月18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更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超過7000個物種被列入名錄,使得該名錄收錄的瀕危物種首次超過10萬個,達到105732個。其中,共有28338個瀕危物種面臨滅絕威脅。
  • 儘量減少物種在我們的時代滅絕 幫助瀕危物種在自然界繁衍
    這本書的封面是一隻冠冕狐猴的照片,書名是《瀕危,我們與它們的未來》。新疆巴音布魯克 灰鶴與羊群熊貓,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問起最喜歡的動物時會毫不猶豫的回答「大熊貓」,反正我肯定是!雖然作者給「成功」打上了問號,但還是肯定了我國對大熊貓的保護,使得大熊貓從瀕危物種降級為易危物種。可是整個生態系統還是不容樂觀,比如氣候的變化對大熊貓主要食物竹林的影響。通過大熊貓這個例子也反映了生態系統是個整體,牽一髮而動全身,破壞是很容易,但維護和恢復極其困難。
  • 內蒙古額爾古納發現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沙狐
    12月2晚間,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額爾古納市政府獲悉,該市發現一隻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沙狐。 據介紹,最早發現這隻沙狐蹤跡的是該市攝影家協會會員張淵,他在當地黑山頭鎮草原上近距離拍攝到沙狐的照片。 「照片中的沙狐憨態可掬,十分招人喜愛。」
  • 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瀕危物種在線賣萌!密恐症慎點
    這幾天老阿姨又繼續看了BBC自然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的第二三四集,分別是亞洲、南美洲、澳大利亞!然後被一群瀕危物種在線圈粉!看它們在線賣萌簡直不要太可愛!下面隆重登場的是來自雲霧森林的稀有物種,眼鏡熊!現在僅存幾千隻。我大概是一隻廢熊了!你們人類愛咋咋地吧!別看我長這麼大,我可是吃素的熊。接下來是來自哥倫比亞的稀有猴子,名字叫棉冠xu。
  • 河北衡水湖首次監測到世界瀕危物種遺鷗
    河北衡水湖首次監測到世界瀕危物種遺鷗 央視網消息:河北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在日常監測中
  • 世界瀕危鳥類黃嘴白鷺雲南「落難」被警方救助
    圖為世界瀕危鳥類黃嘴白鷺 茶學華 攝  記者9日從雲南省怒江州森林公安局獲悉,近日,一隻世界瀕危鳥類黃嘴白鷺在當地「落難」,獲該局民警救助。  5日下午,福貢縣森林公安局接到村民餘某報警稱在路邊撿到一隻沒見過的鳥,隨即趕往現場。
  • 雲南德宏拍攝到雲豹、灰腹角雉等一批珍稀瀕危物種影像資料
    新華社昆明6月6日電(記者姚兵、趙鵬)灰腹角雉、雲豹、大靈貓……「自然影像中國美麗生態德宏」攝影年項目自2016年11月啟動以來,陸續獲得多種珍稀瀕危物種的影像資料。  據介紹,項目組在雲南銅壁關省級保護區及周邊區域安裝60臺紅外觸髮式相機,拍攝到雲豹、熊猴、北豚尾猴、菲氏葉猴、灰腹角雉等5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物種,豺、黑熊、小熊貓、黑鷳等15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物種,以及鼬獾、豬獾、雲貓等14種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研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