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開發出非洲豬瘟口服疫苗

2020-09-16 豬相關

消化道和呼吸道是非洲豬瘟感染的主要兩個途徑,黏膜免疫可能會成為抵抗非洲豬瘟入侵的第一道防線。因此開發針對非洲豬瘟的口服亞單位疫苗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並且相對廉價和安全。

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研究團隊進行了相關的研究,他們開發出一種以釀酒酵母為載體,表達豬免疫球蛋白Fc片段與非洲豬瘟P30/P54融合蛋白的口服疫苗,在體外實驗中證明可以獲得良好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他們篩選使用了在先前被證明可以用來給豬提供保護作用的兩個非洲豬瘟基因P30和P54。為了使兩種抗原可以跨過腸黏膜上皮細胞,他們選擇使用免疫球蛋白Fc片段與P30和P54進行融合。免疫球蛋白Fc具有多種生化作用,它是IgG穿越胎盤屏障和腸黏膜屏障的重要介導。

最後他們篩選出幾個菌株的釀酒酵母作為載體。釀酒酵母本身具有調節腸道菌群平衡,刺激和調節黏膜免疫和系統免疫的作用。其細胞壁生物降解後的重要成分β葡聚糖對T細胞反應和B細胞反應具有有益作用。釀酒酵母表面展示系統特別適於Fc片段結合的抗原。

他們總共開發出三個表達P30和P54抗原的重組株釀酒酵母,並對其免疫效果進行了評估。證實抗原可以表達,並檢測到特異性抗體,可以引發強力的免疫反應。但尚未進行攻毒測試。研究人員認為,經此實驗證實,使用釀酒酵母作為載體投送不同組合的非洲豬瘟抗原基因是一種可行的疫苗開發策略。

相關焦點

  • 韓國公司與美國大學合作開發新技術非洲豬瘟疫苗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在官方新聞通報中表示,將接受韓國獸藥公司MEDIAN Diagnostics Inc(MDx)的資助,開發一種新技術非洲豬瘟疫苗。該校獸醫學院的診斷醫學和病理學教授Waithaka Mwangi表示,他們所使用的技術為 單周期腺病毒技術(single-cycle adenovirus, SCAd),該技術基於一個新的腺病毒骨架,由人腺病毒血清6型開發而來,它可以將轉入基因在感染細胞中擴增10,000個以上的拷貝。
  • 中國科學家成功解析非洲豬瘟病毒結構 助新疫苗開發
    中國科學家成功解析非洲豬瘟病毒結構 助新疫苗開發 2019-10-19 10:50:05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中國解析豬瘟病毒】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饒子和
  • 中國研發出非洲豬瘟實驗性疫苗
    步志高說,中國有決心對疫苗開發進行無條件投入。非洲豬瘟病毒已經讓中國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自2018年8月該病毒首次在瀋陽出現以來,中國超過4.4億頭的生豬數量已經縮減了40%。不過,目前看來疫情似乎已得到了控制,步志高說。 病毒學家們表示,中國團隊在檢測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已經領先了其他團隊。
  • 中國科學家成功解析非洲豬瘟病毒結構 助力新型疫苗開發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10月18日電 (記者 孫自法)非洲豬瘟在世界蔓延引發廣泛關注。中國科學家團隊通過歷時近1年合作研究攻關,近日已分離出中國國內正在爆發的非洲豬瘟病毒流行株,並成功解析非洲豬瘟病毒顆粒精細三維結構,為開發效果佳、安全性高的新型非洲豬瘟疫苗奠定了堅實基礎。
  • 看國外:幹細胞方法有助於非洲豬瘟、藍耳疫苗的開發
    利用生產血細胞的方法將提供一個平臺,以幫助開發針對豬的致命感染的疫苗,如ASF和PRRS。他們旨在建立一個可靠的大規模系統,以開發和測試針對病毒感染的疫苗,例如非洲豬瘟、高傳染性潛在致命性疾病以及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症(PRRS),後者在商業豬群中普遍存在世界。研究人員將使用幹細胞技術來開發白細胞來源,該白細胞與受豬疾病影響的白細胞相同,可用於開發含有活病毒的疫苗。
  • 中國科學家首次解析非洲豬瘟病毒的高解析度結構 助力新型疫苗開發
    (記者 喬全興):非洲豬瘟在世界蔓延引發廣泛關注。近日,中國科學家團隊成功分離出中國國內正在爆發的非洲豬瘟病毒流行株,並成功解析非洲豬瘟病毒顆粒精細三維結構,為開發效果佳、安全性高的新型非洲豬瘟疫苗奠定了堅實基礎。10月18日,該成果發表在了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家豬、野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動物傳染病,所有品種和年齡的豬均可感染。
  • 美國:開發出突破性的非洲豬瘟活毒檢測方法
    美國梅島動物疾病中心稱開發出一種新的非洲豬瘟病毒方法,並將其稱為非洲豬瘟病毒檢測的關鍵突破和巨大進步。目前尚無預防非洲豬瘟病毒的疫苗,一般通過隔離和清除感染或暴露的動物來控制疫情。目前為止,對活體非洲豬瘟病毒進行有效的檢測,需每一次檢測都從活體供體豬身上收集血細胞,因為這些細胞只能使用一次。近日,美國農業部梅島動物疾病中心表示在該項目上獲得突破,發現一個:可用於非洲豬瘟病毒活病毒檢測的持續穩定、可商用的細胞系——非洲綠猴細胞MA-104。
  • 美國成功研製出非洲豬瘟疫苗了?中國的疫苗什麼時候能面市?
    近日,美國梅島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宣稱已經開發出一種非常有希望的非洲豬瘟候選疫苗。事實上,今年我國非洲豬瘟疫苗研究也取得了5個重大成果。實驗室研究初步證明這個非洲豬瘟疫苗是安全的、有效的,並且突破了疫苗大規模生產的技術瓶頸。這意味著一旦疫苗臨床試驗成功,就能實現大規模量產,解救成千上萬個深受非瘟疫情困擾的養殖戶。
  • 英國研究所宣布開發出非洲豬瘟載體疫苗:打後有發熱等臨床症狀但保護率100%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了解更多近日,據外媒Pig Progress報導,英國科學家離成功研製非洲豬瘟(ASF)亞單位疫苗又近了一步。該研究所共享的一份新聞稿中稱,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載體疫苗,該疫苗使用一種無害病毒作為載體,承載著從ASF病毒(ASFv)篩選的8個戰略基因, 通過該載體將ASF基因導入豬細胞。  一旦進入細胞,這些基因就會產生病毒蛋白,使得豬的免疫細胞對ASF感染作出反應。在用其他致命毒株攻擊豬群後,儘管出現了臨床症狀,但是依舊得到了100%的保護。
  • 美國最新研究:號稱「天下無敵」的非洲豬瘟基因缺失疫苗現身
    信息來源: 建明中國建明全方位營養2019年12月美國5家科研機構在Journal of Virology雜誌上聯合發文——通過刪除基因I 177L開發高效應對當前流行毒株的非洲豬瘟疫苗。5家科研單位文章作者Manuel V.
  • 中國科學家解析出精細三維結構:非洲豬瘟病毒就長這樣!
    破解非洲豬瘟病毒「真相」,研發疫苗和防疫手段迫在眉睫。北京時間今天凌晨2點,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饒子和/王祥喜團隊和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步志高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雜誌上發表了學術論文,首次解析了非洲豬瘟病毒全顆粒的三維結構,新鑑定出非洲豬瘟病毒多種結構蛋白,揭示了非洲豬瘟病毒多種潛在的保護性抗原和關鍵抗原表位信息,提出了非洲豬瘟病毒可能的組裝機制,為開發效果佳、安全性高的新型非洲豬瘟疫苗奠定了堅實基礎。
  • 董秘解碼:普萊柯正加大非洲豬瘟等基因工程疫苗的開發​
    普萊柯:公司正加大非洲豬瘟、口蹄疫和禽流感(H5+H7)的基因工程疫苗的開發投資者問普萊柯(603566):公司一季度淨利潤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是非洲豬瘟的影響嗎?未來能否改善?普萊柯:首先,從收入端來看,公司整體業績增長,豬苗板塊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有所下降,整體符合下遊養殖行業的存欄情況,禽苗和化藥兩大業務表現出快速增長,基本彌補了豬苗的下降。
  • 養豬人灰暗一年已過,非洲豬瘟疫苗研發取得哪些進展?
    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SFV)感染家豬和野豬引起一種急性、出血性、烈性傳染病,還有可能引起重大的社會經濟問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其列為法定報告動物疫病,也是我國重點防範的一類動物疫情。ASF已初步呈現出全球流行趨勢,2018年8月進入中國。中國是世界養豬最多的國家,ASF成為了我國養豬業的重大威脅。
  • 中國科學家全球首次解析非洲豬瘟病毒結構 為疫苗研發提供重要依據
    「非洲豬瘟」是不少養殖戶的一場噩夢,自去年8月3日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通報我國首例疫情以來,已造成超千億元經濟損失。研發有效疫苗,迫在眉睫。好消息是,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饒子和/王祥喜團隊和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歩志高團隊聯合上海科技大學、清華大學等單位,針對非洲豬瘟病毒顆粒和相關抗原分子,去年12月開啟從基礎科研到高效疫苗多方面聯合攻關研究。昨天,研究成果「非洲豬瘟病毒結構及裝配機制」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在線發表。
  • 非洲豬瘟疫苗研發有重大突破,離疫苗上市還有多遠?
    ,非洲豬瘟是最大的攔路虎,2019年9月10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召開非洲豬瘟防控與生豬復養技術推介會,在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宣布,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在前期基因缺失疫苗自主研發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篩選出一株非洲豬瘟雙基因缺失弱毒活疫苗,現階段已經完成了實驗室研究,突破了以原代骨髓巨噬細胞實現疫苗規模化生產的重大技術瓶頸,完成了獸藥GMP條件下的中間產品製備和檢驗,近期已經提出生物安全評價申請。
  • 非洲豬瘟可怕,但非洲豬瘟病毒長得很「漂亮」,圖文詳細解說病毒
    現今的學術論文也是如此,也要(或借用計算機軟體)畫出研究成果 - 三維的蛋白結構或病毒結構,以展示論文的完美。一、非洲豬瘟病毒是由什麼組成的?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饒子和院士和王祥喜研究員的團隊及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所長步志高研究員的團隊聯合上海科技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南開大學等單位,於2018年12月開始對非洲豬瘟病毒顆粒和相關抗原分子開展從基礎科研到臨床檢測以及高效疫苗多方面的聯合攻關研究,並在2019年10月17日的
  • 非洲豬瘟能治癒嗎?疫苗還要多久才能出來?
    非洲豬瘟是養豬行業的第一殺手,又被稱為動物界的愛滋病毒,這個稱號在國際上是得到公認的。非洲豬瘟在全球流行已經將100多年,目前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研製出針對非洲豬瘟的有效藥物和疫苗。今年八月份,我國第一例非洲豬瘟在遼寧爆發,國家也只能一邊採取嚴格的防控措施,一邊抓緊非洲豬瘟疫苗研究。
  • 中國科學家首次「看清」非洲豬瘟病毒,是個「大塊頭」
    2018年12月,步志高團隊和擅長病毒蛋白質結構解析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饒子和、王祥喜研究員團隊,聯合上海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微生物所、武漢病毒所、南開大學等單位,開始對非洲豬瘟病毒顆粒和相關抗原分子從基礎科研到臨床檢測以及高效疫苗多方面展開聯合攻關研究。
  • 非洲豬瘟疫苗市面流傳「混亂」養豬人經歷灰暗一年
    非洲豬瘟疫苗來了?農業農村部闢謠:假的!養豬人這一年到底有多難?非洲豬瘟疫苗來了?近日,一批所謂「非洲豬瘟中試苗、自家苗、走私苗」在市場上流通,被不少養殖戶當作特殊時期的救命稻草。它們長這樣:而網絡上也有傳言這部分疫苗「已在國內部分地區養殖場戶投入使用」,引起了生豬產業廣大從業人員的高度關注。
  • 非洲豬瘟疫苗,我待你如初戀,你卻虐我千百遍
    非洲豬瘟疫苗創製成功,向產業化應用邁出堅實一步」,時隔1小時,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官網緊接著也發布了《非洲豬瘟疫苗創製成功,向產業化應用邁出堅實一步》一文,這證明「非洲豬瘟疫苗創製成功」的消息得到了官方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