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首座全太陽能發電機場吸引大批人「取經」

2020-12-06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廣播公司10月9日報導,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科欽此前建成了世界第一座全太陽能發電飛機場,現在該機場的運營也較為順暢,據稱已吸引印度其他地方甚至國外的人前來取經。

據報導,該機場2013年嘗試安裝了一個帶有400個太陽能電池板的太陽能發電站,實驗成功後即在更大範圍內推廣,在2015年8月成功實現機場能源全面靠太陽能供給,實現自給自足。

科欽機場是印度第七大繁忙機場,每周運營1000多次航班,每天消耗33.6萬印度盧比(約合人民幣3.29萬元)。如今建成的太陽能發電廠不僅可以生產更多的能源,而且還可以保存剩餘能源滿足雨天和夜裡的需要。

該機場運營主管VJ·Kurian表示,他們之所以要走太陽能發電這條路,也是因為之前用電成本過高導致的。

Kurian表示,現在印度全國的其他機場都在向他諮詢「科欽模式」,甚至賴比瑞亞的一個團隊近日也表示有興趣學習獲取太陽能的知識。

據Kurian介紹,該機場的太陽能發電設施耗資將近950萬美元,耗時六個月完工。公司打算在六年內收回所有成本,目前看形勢一片光明。

據報導,科欽機場正致力於在一月份建造一個新的國際航站樓,預計將佔地將近150萬平方英尺,這將需要現有發電廠生產更多的能源。如果科欽仍然要扛起「首座全太陽能飛機場」的大旗, 它就需要再另建一座太陽能電池板。

據報導,除了科欽之外,印度其他地區也沒有落後,因為整個印度大多數地區全年能獲取陽光天數超過300天,具備巨大可能性充分利用太陽能源。

印度總理莫迪也為此規劃了藍圖,表示截止到2022年,印度將提高國家的太陽能容量至10萬千瓦。這個夢想要想實現,需要在印度每一家房頂安裝光伏板,吸收並轉換足夠能量,以此大幅降低印度燃料消耗的費用和對石油燃料的依賴。

太陽能比熱能、核能等傳統能源更清潔,目前全球氣候變暖大背景下,像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可以把對燃料的長期依賴轉移到對太陽能的開發。

儘管印度有充足的光照,但是過程也並不簡單。印度塔塔太陽能製造商主管Ashish Khanna指出,「我們沒有穩定的電力來發展太陽能,而且能源質量也是很重要的。我們印度人比較重視成本,如果我們發展房頂能源,很多人可能會購買便宜的設備,這樣就不能保重高質量能源。現在的問題就是對能源質量並沒有一個標準。」(實習編譯: 劉天琦  審稿:譚利婭 )

相關焦點

  • IEEFA報告:世界十大在建太陽能發電園區 一半在印度
    世界上最大的在建太陽能園區中,有5個位於印度,其設計的太陽能發電容量為7,475兆瓦(MW)。印度在太陽能裝機容量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2017年的日曆年裡,印度對98GW的全球新增太陽能發電貢獻了8GW,也就是8.1%(附帶地說,中國貢獻了53GW)。截止到2018年3月底,印度擁有21651MW的太陽能電站,這要歸功於在2017-18財年建立的9009.81MW的太陽能電站。
  • 2020甘肅首座74MW光伏發電項目併網成功 中國節能太陽能公司承建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期,中國節能太陽能公司西北區投資承建的中國節能太陽能酒泉肅州區74兆瓦項目成功併網,該項目也是2020年甘肅省首座併網成功的光伏發電項目。圖為項目現場。該項目成功併網,標誌著中國節能太陽能公司光伏發電已進入平價時代。
  • 漢能薄膜太陽能發電產品曝致命缺陷 遭山西地區大批客戶投訴
    近日,山西省大批顧客投訴漢能薄膜太陽能發電產品,稱漢能公司打著「科技創新」的幌子欺騙消費者,因為該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每千瓦日均發電量遠遠低於其前期宣傳的發電量4.5—5度,直接降低了購買者的資金回籠效率,影響了顧客的投資信心,傷害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 印度科學家新研究:讓太陽能電池在水下發電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在能源轉型持續深入的當下,新能源開發利用呼聲越來越高。太陽能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電池已從軍事、航天領域進入工業、商業、農業、 通信、家用電器及公用設施等領域,且在邊遠地區、高山、沙漠、海島和農村得到了普遍應用。
  • 太陽能雨棚 年均可發電200萬度
    屋頂能發電!作為天津市首座兆瓦級大型光伏建築一體化併網發電項目,同時也是國內最大的建築屋頂非晶矽併網光電建築一體化示範項目,天津西站太陽能光伏電站目前進入系統聯調階段,下月底可實現併網發電。  「像西站一樣,目前本市在建的屋頂和牆體太陽能光伏電站項目共有12個,總容量達8兆瓦,多數將於明年竣工,每年產的電能可供8000個家庭用一年。」師生說。  很微弱陽光就能發電  新型太陽能電池板成為西站屋頂發電站的一大亮點。
  • 太陽能熱發電基本原理
    太陽能熱發電概述   太陽能熱發電是利用太陽能聚光器先將太陽輻射能轉化為熱能,然後經過各種方式轉換為電能的技術形式。   太陽能熱發電包括: 聚光太陽能熱發電(CSP)、太陽能半導體溫差發電、太陽能煙囪發電、太陽池發電和太陽能熱聲發電等。
  • 太陽能光伏發電進入普及應用
    3月11日,南通強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與江蘇如東政府籤約,將在如東洋口港建設國內首座低成本、大規模的普及型光伏電站。此舉標誌著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進入實質性普及型應用新階段。   「我們的目標是生產出每個人都用得起的電。」沙曉林在上海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目前,在國外建設1兆瓦光伏電站需要投資800萬美元,國內運用晶體矽電池建設的1兆瓦光伏電站示範項目投資額達6500萬元。而強生光電首座1兆瓦併網電站成本為2800萬元,下降近60%。
  • 國內首座10兆瓦熔鹽塔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站在敦煌光電園區建成併網...
    17-01-16 09:22來源:每日甘肅網-甘肅經濟日報 記者 張曉亮 邱亮 葛春燕 國內首座10兆瓦熔鹽塔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站在敦煌光電園區建成併網發電  一名工作人員在敦煌10兆瓦熔鹽塔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站進行日常巡查,日前,國內首座10兆瓦熔鹽塔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站在敦煌光電園區建成併網發電,成為甘肅新能源產業發展一座新的裡程碑。
  • 太陽能熱發電已成為中國實施「一帶一路」建設優勢產業
    孫睿 攝中新網青海格爾木8月27日電 (孫睿)「我國太陽能熱發電從2013年首座太陽能熱發電實驗電站投運,到2019年青海德令哈50兆瓦光熱電站實現滿負荷運行,中國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研究和工程實踐都逐步走到了世界前列。」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副理事長路書軍26日在2020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上說,太陽能熱發電已成為中國實施「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勢產業。
  • 印度街頭「懸浮術」,吸引大批遊客停留,國人:道理小學生都懂
    印度街頭「懸浮術」,吸引大批遊客停留,國人:道理小學生都懂 印度被稱為是開掛的民族,所以在這個國家你見到任何稀奇古怪的事,都不要覺得驚訝,在他們印度人看來這是很正常的行為。
  • 中國首座太陽能光熱示範電站:追光逐日德令哈
    追光逐日德令哈(本報探訪)  ——探訪中國首座太陽能光熱示範電站槽式太陽能光熱發電這裡早已不再是詩人海子在上世紀80年代《日記》裡寫下的那座「雨水中一座荒涼的城」,而是擁有包括太陽能光熱產業、太陽能光伏產業、風電產業等在內的現代新能源產業基地的「中國太陽城」。  發揮得天獨厚調峰優勢  塔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的原理並不複雜,就是通過多臺跟蹤太陽運動的定日鏡,將太陽輻射反射到置於高塔上的吸熱器,加熱傳導介質,進而產生蒸汽利用汽輪機發電機組產生電力。
  • 2025-2030年,印度太陽能和風能發電成本可與煤電比肩
    打開APP 2025-2030年,印度太陽能和風能發電成本可與煤電比肩 吳穎 發表於 2020-11-20 17:07:35
  • 亞洲首座全天候熔鹽塔式光熱電站發電:有效解決傳統新能源發電弊端
    &nbsp&nbsp&nbsp&nbsp亞洲首座全天候熔鹽塔式光熱電站發電:有效解決傳統新能源發電弊端&nbsp&nbsp&nbsp&nbsp全球第三座、亞洲第一座可實現24小時連續發電的熔鹽塔式光熱電站,日前在甘肅敦煌併網發電。
  • 2025年印度太陽能和風能發電成本或將與煤電相當-化工網
    據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的一份報告,2025-2030年印度太陽能和風能發電成本或將比燃煤發電更具競爭力。
  • 太陽能發電市場回顧與展望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18年,我國光伏發電全年新增裝機4426萬千瓦,年度增長量僅次於2017年,為歷史第二高。」2019年1月28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相關負責人在介紹光伏發展情況時表示。對於近年來如火如荼的太陽能行業來說,剛剛過去的2018年,除了行業飛奔的喜悅,還多了幾分值得沉思的深沉。
  • 空氣汙染損害太陽能發電效率
    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 美國和印度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空氣中的塵土和人造汙染物會嚴重損害太陽能發電設備的效率,一些地區損失幅度超過25%,裝機容量較大的中國、印度和阿拉伯半島等國家和地區受害最重。
  • 首座水下潮汐電站在挪威問世 可不間斷地發電
    首座水下潮汐電站在挪威問世 可不間斷地發電如果這座電站運行成功,在5年之內將有數十萬人用上這種新能源。  據《新科學家》報導,這座潮汐能發電站類似於一個水下的風車,發電裝置被固定在位於海底的20米高的鋼柱頂端,當海水流過時,直徑10米的葉片就會隨之轉動,從而產生電能。它的功率為300千瓦,可供位於哈默菲斯特的30個挪威家庭使用。儘管這種發電機還只是原型機,但這是全世界第一次讓潮汐能產生的電力併入大電網。
  • 嚴重空氣汙染導致印度太陽能發電量損失高達25%以上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可以說是大刀闊斧改革,包括大幅降低太陽能產品的進口關稅,強制重新分配電力來源、澄清環評報告的規定不適用於太陽能發電廠等,讓太陽能開發商在建置基礎設施時豁免一些環境許可限制。 印度制定了一項宏偉的「卡穆蒂太陽能發電計劃(Kamuthi Solar Power Project)。2016年11月底,這座全球最大太陽能發電廠日前在印度南部正式落成。
  • 鏡子反射陽光發電——我國首座太陽能熱發電站運行
    中國科技網訊 大概人們都見過兒童拿著一個小鏡子,對著太陽呈現一個角度,然後反射太陽光晃人照物。但假如有100面巨大的鏡子都把太陽光晃到一個物體上,會出現什麼情況?這個物體的溫度肯定會升高。中科院電工研究所等單位的科學家利用這個原理建成了我國第一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兆瓦級太陽能塔式熱發電站。
  • 河北首座薄膜光伏示範電站發電超7萬千瓦時
    截至目前,該公司自主研發建設、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的河北首座薄膜光伏示範電站成功併網運行了14個月,累計發電量超7萬千瓦時,節約標準煤8.6噸,減排二氧化碳23.74噸。地面電站組件安裝採用最大傾角,使太陽能光伏併網系統獲得年度最大太陽輻射。太陽能停車棚棚頂安裝光伏組件,造價便宜,安裝便捷。地面自動跟蹤系統光伏組件方陣可隨太陽跟蹤移動,增加了組件接受的太陽輻射量。在國內最大規模的天威薄膜研發檢測中心一樓大廳,大屏幕每天都會實時顯示整個電站的當前發電功率、累積發電量、當日發電量、節能減排量,以及氣溫、風速、風向等相關環境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