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企業電網諧振故障診斷模糊專家系統的研究

2020-12-07 電子產品世界

1 引 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1995.htm

隨著現代化大生產的飛速發展和科學進步,企業生產對電網安全運行的需求與日俱增。現代電網發展的一個明顯趨勢是大型化、高速化、連續化和自動化,設備組成與結構複雜化,潛伏著一個危機,即一旦發生故障,所造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也將十分嚴重。在電網各種故障事故中,由於過電壓引起的事故又佔主導地位,其中,因系統的電感、電容參數配合不當,出現的諧振過電壓因幅值高,且持續時間長,危及電器設備的絕緣,也能因持續的過電流燒毀電感元件設備(如電壓互感器),還會影響保護裝置的工作條件(如避雷器的正常運行),給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在我國,35 kV線路往往採用不接地或經消弧線圈接地的形式,在中性點不接地系統中進行開關操作或發生故障時,外加的強迫振蕩頻率等于振蕩系統中的某一自由振蕩頻率時,容易激發起持續時間較長的鐵磁諧振,引起諧振過電壓。

系統採用自檢的方法,在沒有故障發生時,系統每隔一段時間進行自檢,以判斷電網狀態;一旦故障發生立即進入諧振故障診斷模塊,判斷諧振故障原因,給出診斷結論,為技術人員快速準確地解決諧振故障恢復電網供電提供幫助。

2 江西德興銅礦動力廠35 kV諧振故障仿真實驗

以德興銅礦回水2站為例,系統開始運行在20 kV,0.3 s後給等效加衝擊電壓35 kV,系統迅速振蕩到50 kV,在1 s後切除衝擊電壓,系統電壓幅值超過30 kV,且負載系統不能恢復正常運行。仿真波形近似於鋸齒波形,在橫坐標1 s處系統進入穩定振蕩。線路在母線接地電容C=1e-6 F時35 kV線路的三相電壓波形為正常的正弦波形,電壓幅值為28 kV。當在0.5 s處將母線接地電容人為更改為C=2e-5F時,線路上通過三相電壓計得到的線路三相電壓波形表示系統進入了穩定諧振,通過三相電壓計得到的線路三相電壓幅值為40 kV且系統不能恢復正常電壓。

將後兩種情況下的波形比較可以得出:在提高線路對地電容值後,線路相電壓將由2.8 kV升高到3.5~3.8 kV,並且進入了穩定振蕩。

3 模糊系統的研發

模糊系統是在知識獲取、知識表示和運用過程中全部或部分採用模糊技術來處理其不確定性的一類專系統。也就是說,在傳統專家系統處理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往往存在著許多概括性的、籠統的、含糊的表示事物狀態的自然語言,以及具有不完善的專家知識模式。運用模糊技術來處理這類專家系統,並稱其為模糊專家系統。

3.1 隸屬函數的構建及模糊規則

電網諧振故障誘因較多,是一種或多種原因的組合。本模糊專家系統是將諧振故障發生時SCADA系統監測的電網各相電壓,電壓互感器的開口電壓和電流值通過模糊理論的隸屬函數計算隸屬度為技術人員快速準確判斷故障原因,解決故障恢復生產提供依據。當採集到實時數據後,根據實時數據的數值範圍分別與模糊語言較高或較低相對應,再計算相應的隸屬度。如:UA=28 kV,則電壓高的隸屬度為:


相關焦點

  • 水力發電機組的振動故障診斷技術
    洪治等將模糊技術和故障樹分析法結合起來,提出一種模糊故障樹診斷方法,並將其應用於水輪發電機系統的溫度故障診斷,實驗研究表明這一方法可行、有效。張國雲等在傳統支持向量機(C-SVM)的基礎上,通過集成模糊聚類技術和支持向量機算法,構造了一種適合於故障診斷的多級二叉樹分類器,並首次應用於水輪機調速系統故障診斷,取得了良好效果。
  • 電力系統諧振消除的實現
    引言  電力系統中過電壓現象較為普遍。引起電網過電壓的原因主要有諧振過電壓、操作過電壓、雷電過電壓以及系統運行方式突變,負荷劇烈波動引起系統過電壓等。其中,諧振過電壓出現頻繁,其危害很大。
  • 自動化系主持的「高速列車信息控制系統實時故障診斷與應用驗證...
    清華新聞網7月24日電 近日,自動化系周東華教授主持的「高速列車信息控制系統實時故障診斷與應用驗證」重大項目結題驗收會議召開。隨後,各位專家通過視頻形式了解了項目研發的高速列車信息控制系統故障診斷半實物仿真平臺及各課題技術在該平臺上進行實驗驗證的情況。驗收專家經認真討論,對項目組未來工作提出若干建議。最後驗收專家組討論形成驗收意見,並一致同意項目通過結題驗收。
  • 電力系統鐵磁諧振研究現狀
    ③ 參數諧振:電感參數在外力的影響下發生周期性變化。針對鐵磁諧振的產生機理、特徵等進行分析,並介紹幾種典型的鐵磁諧振以及抑制鐵磁諧振常見的幾種措施,對其研究現狀進行評價。1鐵磁諧振發生機理分析鐵磁諧振是諧振過電壓中最常見的,也是最難以預防的。
  • 學術簡報︳蒸汽冷卻型燃料電池系統在線故障診斷的新方法
    西南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劉嘉蔚、李奇、陳維榮、餘嘉熹、燕雨,在2019年第18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論文標題為「基於在線序列超限學習機和主成分分析的蒸汽冷卻型燃料電池系統快速故障診斷方法」),為解決蒸汽冷卻型燃料電池系統的故障診斷問題,該文提出基於在線序列超限學習機和主成分分析的蒸汽冷卻型燃料電池系統快速故障診斷新方法。
  • 配電線路常見故障原因及診斷方法
    但是根據電網保護的功能引起相間短路故障時才會跳閘,接地故障並不跳閘,只能發接地信號,10kV系統可以抗單相接地2個小時,時間長了就會對另外兩相的絕緣造成損壞。從時間上分有暫態故障和永久故障兩類,暫態的故障是經過放電後構成相間短路的條件被電弧破壞,構不成短路條件,永久故障則是不能被電弧破壞短路條件,需要人為去幹預(檢修)。針對線路故障,巡線、維護的重點就可以把握的。
  • GIS-GIL閃絡監測及故障定位、光局放診斷系統
    GIS以其結構緊湊、佔地面積小、可靠性高、配置靈活、安全性強、環境適應能力強、維護工作量很小等優點,近幾十年獲得了高速的發展,在電力系統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GIS是一種運行可靠性很高的電力設備,其故障率只有0.1~0.2%,其主要部件一般能滿足20年的免維護周期。鑑於GIS設備在電網中的重要作用,一旦發生絕緣故障會對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帶來巨大的影響。
  • 高壓斷路器機械故障診斷與定位的新思路:KPCA-SoftMax診斷方法
    高壓斷路器是保證電力系統安全、可靠運行的重要設備,對於高壓斷路器機械故障定位和診斷成為近年來重要的研究課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王昱皓、武建文、馬速良、楊景剛、趙科,在2020年《電工技術學報》增刊1上撰文,針對高壓斷路器典型工況的振動信號,提出了一種基於核主成分分析(KPCA)的SoftMax故障診斷模型,為高壓斷路器機械故障診斷與定位提供了新思路。
  • 逆變器在風力發電系統與電網接口上的作用
    逆變器作為風力發電系統與電網的接口,承擔著核心電能變換和控制的作用,同時是系統中極易發生故障的薄弱環節,系統能否向電網或負載提供優質的電能,逆變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確保電網穩定運行,提高電能質量,逆變器的故障診斷尤為重要,因此近些年逆變器的故障診斷研究成為了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熱點。
  • 電網企業合同能源管理(EMC)項目實施風險及應對策略
    在國家節能減排大背景下,電網企業通過採取一系列節能減排措施,很好地履行了社會責任,但電網企業採取的這些節能減排措施也對公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帶來了潛在風險。國內外在合同能源管理風險控制方面已有一定的研究,EvanMmsa從合同能源管理中實施的項目的資金和風險兩個方面進行了研究並提出了一個分析框架,在這個分析框架內,節能技術專家和投資方集中在一起,通過信息的溝通與知識經驗的交流,在對項目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對項目存在的風險進行精確的計量分析,從而提高投資決策的效率與科學性[1]。
  • 單相接地故障電壓電流變化
    故障相對地對地電容電流為零,接地點對地電容電流等於正常運行時一相對地電容電流的3倍。   配電網單相接地故障特徵分析   針對小電流接地系統過電壓等弊端,特別是故障線路選擇、故障點定位、測距的困難性,有專家建議我國配電網改用小電阻接地方式。但這樣不僅要花費巨額的設備改造費,還喪失了小電流接地系統供電可靠性高的優點。
  • 反應堆故障診斷方法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在反應堆故障診斷方法研究領域取得進展,以Small-batch-siz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based fault diagnosis system for nuclear energy production safety with big-data environment為題發表於能源領域國際期刊
  • 平價時代,光伏發電如何從「適應電網」走向「支撐電網」?
    隨著在電力系統中的佔比不斷提升,高比例光伏發電可靠併網問題日益凸顯,已經嚴重製約了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由於受資源和氣候環境等因素影響,光伏電站常常位於電網結構較為薄弱的地區。網架結構脆弱,短路容量小,容易形成接入末端弱電網的局面。同時,在偏遠地區,弱電網,長距離傳輸,高壓直流輸電等各種因素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也會給光伏電站的友好併網帶來挑戰。
  • 基於觀測器的方法在三相逆變器故障診斷中的應用
    1引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2438.htm近年來,隨著控制理論的不斷完善,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引起了人們的重視[1][2],並且相繼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3][4][7]
  • 電網諧波的產生及諧波幹擾其檢測方法分析
    目前,諧波汙染、電磁幹擾和功率因子降低已成為電力系統的三大公害,因此,研究和分析諧波產生的原因,為抑制電力系統的諧波幹擾提供好的檢測方法,對提高電網運行質量滿足用戶需求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雖然在實際的電網中還存在一些頻率小於基波頻率整數倍的正弦分量,但主要研究的還是電網中存在的整數次諧波。公用電網中的諧波產生原因主要和以下兩方面有關:  (1)電源本身以及輸配電系統產生的諧波。
  • 智能電網:變壓器故障診斷和典型案例分析
    如果變壓器發生故障,將影響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電力系統中很重要的設備,一旦發生事故,將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分析各種電力變壓器事故,找出原因,總結出處理事故的辦法,把事故損失控制在最小範圍內,儘量減少對系統的損害。由於每臺變壓器負荷大小、冷卻條件及季節不同,運行中不僅要以上層油溫允許值為依據,還應根據以往運行經驗及在上述情況下與上次的油溫比較。
  • 變頻串聯諧振試驗裝置常見故障的原因及排除的方法
    變頻串聯諧振試驗裝置經過長時間的試驗,由於人員操作或者設備自身損耗等因素,有時也會發生故障,變頻串聯諧振試驗裝置一些常見和簡單的故障可以通過以下文章對比來進行排除和修復。變頻串聯諧振試驗裝置 - 華意電力廠家一、變頻串聯諧振試驗裝置不能升壓到試驗電壓現象:1、調諧曲線是一條直線,有較低的尖峰;2、試驗時一次電壓較高,高壓卻較低,甚至在沒有升到試驗電壓時,一次電壓已經到達額定電壓,迴路自動降壓;原因:1、電抗器與試品電容量不匹配,沒有準確找到諧振點;2、試品損耗較高
  • LLC諧振轉換器中怎樣做才不會出現MOSFET故障
    通常情況下,電源設計人員通過增大開關頻率來降低功耗和縮小系統尺寸。由於具有諸多優勢如寬輸出調節範圍、窄開關頻率範圍以及甚至在空載情況下都能保證零電壓開關,LLC 諧振轉換器應用越來越普遍。但是,功率 MOSFET 出現故障一直是LLC 諧振轉換器中存在的一個問題。在本文中,我們將闡述如何避免這些情況下出現MOSFET 故障。
  • 軸承振動分析、故障診斷、失效分析都是什麼?
    說到振動分析與軸承失效分析很多人都比較熟悉,也有很多人都在做所謂的故障分析。     這三個東西聽起來都是針對某些問題找原因的過程,有振動監測的人說是通過振動分析做故障診斷;有看了壞軸承之後不用機器手段試圖尋找問題的人也說在做故障診斷。
  • 電網調度 試題庫
    9、電力系統安全自動裝置:是指防止電力系統失去穩定和避免電力系統發生大面積停電的自動保護裝置。10、電力系統事故:是指電力系統設備故障或人員工作失誤,影響電能供應數量和質量並超過規定範圍的事件。11、諧振過電壓:電力系統中一些電感、電容元件在系統進行操作或發生故障時可形成各種振蕩迴路,在一定的能源下,會產生串聯諧振現象,導致系統某些元件出現嚴重的過電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