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甜超早熟柚——臺灣蜜糖柚栽培技術
鄧定洪
一、適當密植
在山地栽培,株行距可採用(2~3)米×(3~4)米,每畝栽60~110株。挖長、寬、深都為0.8米的定植穴,每穴施稻草15公斤、鈣鎂磷肥1.5公斤、腐熟農家肥15公斤(或餅肥5公斤)、石灰1公斤等作基肥,與土壤分層混施。起墩高出地面20~30釐米,在2—3月定植,栽後用稻草覆蓋樹盤。平地栽培不需挖穴種,可起壟栽培,四周挖深溝排水,其他栽培技術和山地類似。
二、肥水管理
1.幼樹定植後1個月內要保持樹盤溼潤,萌芽後結合病蟲害防治,根外追施0.3%的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氫鉀液1~2次;3—6月每月澆施一次1%~2%的尿素和1%的複合肥(或20%~30%的腐熟人糞尿、沼液等)5公斤;7月底至8月上旬株施尿素0.1公斤和複合肥0.05公斤;9—11月擴穴株施稻草或雜草15公斤、農家肥20公斤(或餅肥3公斤,或生物有機肥5公斤)、複合肥0.25公斤、鈣鎂磷肥1公斤、石灰0.5公斤。
2.幼樹種植後第二年的3—10月,每月施液肥1次,可用腐熟的人糞尿或菜籽餅漚熟的肥液50公斤加三元複合肥和過磷酸鈣,每株每次澆施4~5公斤,於樹冠外圍環狀溝施,施後蓋土。
三.整形修剪
根據臺灣蜜糖柚的生長習性,可採用自然開心形進行整形。主幹高30~40釐米時留3~4個主枝,在主枝上間隔40~50釐米的位置選留側枝3~4個。在主側枝的分布空間上,選留方向好的輔枝1~2枝,以形成前期的結果枝組和樹冠。栽後1~3年的幼齡樹,夏季可對徒長性夏梢剪留20~25釐米,促進分枝,控制徒長。冬季剪除枯枝、病蟲枝、蔭蔽枝、重疊枝,短截直立徒長枝。
四.擴穴改土
從定植後的第二年開始,每年秋季在原定植穴的外圍,挖長100釐米,寬、深各30釐米的條溝,溝中填入腐熟農家肥20公斤和石灰2公斤及表土。
五.病蟲害防治
臺灣蜜糖柚的主要病蟲害有瘡痂病、炭疽病、紅蜘蛛、鏽壁蝨、潛葉蛾、吹綿蚧、蚜蟲和天牛等。在防治上除做好冬季清園後噴1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外,對病害可用波爾多液、多菌靈和退菌特在花芽分化期、謝花期、展葉期和幼果期交替噴灑防治;防治蟲害,可選用達蟎酮、滅掃利防治紅蜘蛛和鏽壁蝨,選用抗蚜威或吡蟲啉防治蚜蟲,選用菊酯類或萬靈防治潛葉蛾,選用速撲殺和松鹼合劑防治蚧類及粉蝨,採用人工抓捕成蟲、鉤殺卵和幼蟲,以及採用敵敵畏燻殺來防治天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