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勇速寫集》
500頁的《許勇速寫集》呈現了許勇先生65年中的12000幅速寫。平均每年畫184幅,每2天畫一幅。這就是著名國畫家、魯迅美術學院教授許勇老先生60餘年對繪畫和藝術勤勉如初的痴迷與付出。
著名國畫家、連環畫家 許勇
速寫是美術工作者最重要的訓練內容和表達手段。赫格爾說:「速寫和草稿卓越地表現了畫家的天才及其特點。就行而論,這些速寫或草稿是較為透明的、具有靈活性的,使藝術家通過這一形式以豐富的創造力、想像力直接地表現自己的心靈。」
加強速寫訓練,對於美術愛好者無疑能夠啟迪其靈感和才能,增益其天性與素質,使之健步走向藝術王國。
速寫表現的對象是,流動的生活、瞬間的氣氛、變換的場景、活的模特兒……要求畫家採用儘可能迅速、簡要、明確、強烈的手段直接地傳達了自己的感受。因此在速寫過程中畫家的行為帶有很多自然的、下意識的、天性和靈感的成分。這種成分越是在孩子和大師行為中,越是佔主導地位,因此我們就能從他們的作品中呼吸到醇香的藝術氣息。
在畫速寫中,我的體會是「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的勞動,其動力來自於對生活和自然的愛和激情。我們操著畫筆,運用線條和色彩表達我們的感情,就像我怎麼使用舌頭和嗓音說話一樣,一切本是十分平常和自然的,無須造作和修飾。我們所需要的只是真誠地表達和自然地流露。
速寫本是我們的日記、筆記和足跡的再現。那裡有陰晴雨露,旅途風塵;那裡有男女老少,喜怒哀樂;那裡充滿著優美和深沉,靜穆和喧囂……
速寫帶給我們的應是沸騰的生活和洋溢著的激情。
我們從窮鄉僻壤歸來,帶回了那裡的純樸氣息和泥土芳香。我們由海島上岸,跟來了海風和鹹味;我們離開牧區,沾上了草香和羊羶;我們走出礦區難辨自己那張煤黑的臉……「只有我們同陷泥潭,我們才會成為知己」。(海涅)
我們的藝術應當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正如美國畫家羅克韋爾.肯特所說:「我一向認為我的藝術是我的生活的副產品,是我遇到、感受到和對大自然及人的無限的愛,是我看到的一切。」
在《許勇速寫集》中,我編選了多年來我在農村、廠礦、草原、邊疆、海島、國外以及課堂日常生活中的速寫萬餘幅,我無意通過它們傳授技法,只藉以介紹一下我的經歷,我不敢也不想炫耀我的功力,只想表達一下我的真誠和熱情。
最後我摘錄美國詩人華爾特.惠特曼的兩段話,來結束我的前言:「愛大地、太陽和動物……對人們要有耐心的寬容,不屈從於已知和未知的事物,也不屈從於任何一個人或很多人。」
「採用動物的十分正確而又漫不經心的運動和林間樹木與路旁青草的純正感情,作為表達手段,是藝術十全十美的勝利」。
許勇
60餘年始終勤勉如初,完成了這12000餘幅畫作。
隨時隨地都在畫
令人嘆服的數字,記錄的是許勇先生對繪畫、對藝術的痴迷與付出。
深入農村
快樂的埃及行
金字塔邊
許勇夫人 白素蘭
我擔著借老伴出名的嫌疑,接受了編者的邀請,寫了這篇不成文的《後記》 。
我是許勇的老伴,也是他在最不得意時的忠實異性欣賞者。
我們之所以能走到一起,是我們都不注重相貌,都不問財富,也都不計較對方會不會談情說愛!而是我看到他的作品,看到他搞創作時十分投入的勁頭時就心動不已!那時他在搞創作《群眾歌手》、《送公糧》和最初的《嘎達梅林》畫稿,冥冥之中我仿佛看到他就在畫中,健壯、質樸、忠厚、勤勞……
幾十年走過來,雖然甜酸苦辣一樣不比人少,但不管受了多少挫折,我對他的欽佩卻有增無減!他還是那樣善良、誠懇、勤勞,他活得充實而富有!雖然他的作品中也不乏我的筆痕墨跡,但那絕對都是我受到他作品的感染後的激情發揮。
我為這些由他六十餘載筆耕不輟的萬餘幅速寫集成小冊問世而欣喜。
這是他人生的經歷、藝術的軌跡和心路的歷程。
這也是他的從藝史和美術館。
我由衷地感謝自始而終編輯這套速寫集的孔凡本先生的團隊,他們付出了巨大的勞動和心血!也感謝好友於洪志和劉新泉兩位先生所給予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白素蘭
二〇一八年三月
信息發布:大關、趙剛(連趣網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