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微信朋友圈被「8」刷屏 你的肺活量有沒有被嘲笑?

2020-12-02 浙江在線

  昨天,你的微信朋友圈被「8」刷屏了嗎?

  從昨天早上開始,就有不少朋友在朋友圈裡發「8」,後面有一句話解釋:「這是一款測肺活量的遊戲,憋氣(記者註:也有傳是呼氣),拿起手機打「8」,正常人是5行,超人是9行,少於5行的證明肺活量不行要戒菸了,少於3行要去醫院了。」到昨天下午,許多人的微信朋友圈裡已變成了「8」的海洋。

  打「8」測肺活量遊戲,昨天也一度位列新浪微博熱門話題榜的第4位。

  搜了一下,這個遊戲前天晚上開始在網上出現。前天晚上10點多,知名主持人何炅在新浪微博上發了一連串「8」,並提醒大家「如果你的朋友圈或微博出現這個情況不要奇怪,那是在測肺活量的意思。」

  那麼這個測試科不科學?

  肺活量好壞與打「8」多少不一定成正比

  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小學五六年級、初中、高中的學生都要做「肺活量」健康體檢項目。

  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老年病中心副主任、呼吸內科專家羅秋平醫師說,肺活量能說明肺吸入呼出空氣的最大能力有多少,可以反映人體的發育水平。醫院呼吸內科有專門測量肺活量的儀器,採用的是「時間肺活量法」:用盡力氣吸一口,然後快速呼氣,直到呼完為止,記錄第1、2、3秒時呼出的空氣量。

  「我們測的肺活量是測某個時間段呼出的最大空氣量,和呼氣時間長短沒有必然聯繫。所以,憋氣手機打『8』測肺活量並不科學。憋氣時間長短能說明肺裡有多少空氣,從一定程度上反映肺的容量,卻不能說明每次呼吸最大的呼出量。」羅醫師說。

  另外,從每個人的狀態來說,年齡不同、性別不同、高矮胖瘦不同,肺活量的標準都不一樣,用同一種測試方法測量,也不科學。

  一般成年男性肺活量為3500毫升,女性為2500毫升。25歲-35歲處於青壯年的人肺活量最大,兒童和老人較小。

  越健康的人肺活量越大。如果患有呼吸系統疾病,比如肺結核、肺纖維化、肺不張的患者,肺活量就要比健康時明顯減少。

  身材高大的人要比矮小的人肺活量大,因為模子大了,身體為了維持正常運作,各個臟器都要大,肺也大,吸入呼出的空氣量大,肺活量自然大。

  甚至同一個人,躺著要比站著時肺活量小,因為肺受到一定的壓縮。

  還有,同一個人,持續運動一段時間,肺活量就會增大。

  「所以,憋氣手機打『8』測肺活量,有些人打了很多,但肺活量不一定很好。有些人打得不多,肺活量不一定差。」羅醫師說。

  提升肺活量最有效的方法

  是堅持體育鍛鍊

  之所以說打「8」測肺活量不科學,還與人手指的靈巧程度有關。彈鋼琴的人可能就比不彈琴的人打得更快,打出的「8」更多。

  不過雖然遊戲本身不科學,但如果通過這個遊戲讓大家引起對肺活量的重視還是不錯的,因為肺活量是個很重要的健康指標。

  人體細胞每時每刻都在消耗氧,機體只有在氧供應充足的情況下才能正常工作。人體內部的氧供給全部靠肺的呼吸來獲得,在呼吸過程中,肺不僅要攝入氧氣,還要將體內代謝出的二氧化碳排出。肺活量的大小決定了人體獲得氧氣的程度。

  如果一個人肺活量小,那他連走路都喘氣,這會嚴重影響他的活動範圍。同樣,腦細胞獲氧量少,他的腦細胞活躍程度就不會高。

  每個人都有某個相應的肺活量正常參考值,如果低於這個數值,人體會出現氧供應不足的表現,比如頭痛、頭暈、胸悶、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失眠等。

  怎麼讓自己的肺活量大一點再大一點?

  最有效的方法是堅持體育鍛鍊,最好是長時間有規律的有氧運動,比如長跑、遊泳、踢足球、打籃球、折返跑等。有體育機構做過研究,中長跑運動員和遊泳運動員的肺活量平均在6000毫升以上。

  除了體育鍛鍊,我們平時要注意自己的姿態和呼吸方法,不要駝背、含胸,多做擴胸和伸展運動。

  羅醫師教我們兩個呼吸法,在臨床上讓肺功能不佳的患者練習,對提升肺活量有好處:縮唇呼氣法和腹式呼吸法。

  縮唇呼氣法:呼氣時,收腹、胸部前傾,口唇縮成吹口哨狀,使氣體通過縮窄的口型緩緩呼出。吸氣與呼氣時間比為1∶2或1∶3,儘量做到深吸慢呼。縮唇程度以不感到費力為宜。每分鐘7-8次,每天鍛鍊兩次,每次10-20分鐘。

  腹式呼吸法:吸氣時讓腹部凸起,吐氣時腹部凹入的呼吸法。可以把雙手放在前胸和上腹部,用鼻子緩慢吸氣,腹部的手有向上抬起的感覺,胸部的手不動;呼氣時,腹肌收縮,腹部的手有下降感。呼吸要深長而緩慢,儘量用鼻而不用口。逐漸養成平穩而緩慢的腹式呼吸習慣。

相關焦點

  • 微信朋友圈被「8」刷屏 這是測肺活量的節奏?
    浙江在線04月22日訊最近一個「閉氣打『8』測試肺活量」的小遊戲席捲了微信朋友圈。氣喘籲籲之餘,網友不忘曬成績。常人多是10行左右的成績,也有能一口氣打出30多行的,而溫籍世界遊泳冠軍陳慧佳小試了一下,「戰績」平平。醫生解釋,這樣的測試其實並不科學。  「一早醒來打開朋友圈,差點被『8』看噎著了。」
  • 微信朋友圈遭連串數字8刷屏 網友群測肺活量(圖)
    市民正在朋友圈按「8」測肺活量 記者 鄭旭鵬 攝  這兩天,你打開微信朋友圈,會發現被一連串的「8」給刷屏了。原來是比著測試肺活量——憋著氣猛按「8」,發出來越多說明肺活量越大。記者 鄭旭鵬  這個簡便易行的測試方法引起了微信上一場「8」字熱潮,一些旁觀的網友也發出「真想把朋友圈關掉」的感嘆。  不過,按「8」真能測肺活量嗎?昨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小遊戲風靡微信朋友圈 網友滿屏刷"8"測肺活量
    近日,一個小遊戲風靡微信朋友圈,只要閉氣拿起手機打「8」,輸得越多說明肺活量越高。醫生解釋,憋氣時間長並不代表肺活量高,弄不好可能會造成腦出血。朋友圈內滿屏的「8」「早上刷朋友圈以為手機中毒了。」昨日上午,市民陳小姐發現,朋友圈內滿屏的「8」,這讓她疑惑不已,大家唱的是哪出戲?
  • 微信火熱的刷「8」測肺活量真的靠譜嗎?
    一大早,一打開微信朋友圈,許多人就被滿眼的"8"刷爆了屏幕。還有人給不懂的朋友掃盲——你憋著氣,往微信裡不停輸入"8",一直到氣憋不住為止,然後看總的輸入了幾行"8",不同的行數代表了肺活量的不同程度,5行是正常人水平,不足5行的說明肺活量有問題了,9行以上你就是超人。
  • 焦點訪談:微信 「按 8 測肺活量」就是瞎胡鬧
    現在,人們流行在手機上玩微博微信,上面的信息五花八門,其中有關健康養生的內容很多,也很受大家關注,但是這裡面虛虛實實真真假假,您還真得留神分辨。比如,最近熱傳的一個健康測試的信息就相當奇葩。最近,你手機上的朋友圈被一串串的「8……」刷屏了嗎?沒有圖片、沒有文字說明,很多人以為是病毒和亂碼。
  • 憋氣打「8」測肺活量?醫生:秒表比打8更準確
    醫生:秒表比打8更準確   你的微信朋友圈被「8」刷屏了嗎?這兩天,不少人發現微信朋友圈裡出現了一排排的數字8,後面還有解釋:這個遊戲能測你的肺活量。
  • 用手機摁「8」測肺活量風靡微信 醫生:毫無科學根據
    映象網訊(記者 董彩紅 邱琦)「打開微信朋友圈,滿屏的阿拉伯數字『8』。」近日,一個測試肺活量的小遊戲席捲了朋友圈:閉氣,拿起手機摁8,正常人是5行,超人是9行,少於5行的證明肺活量不行,身體健康堪憂。大家熱火朝天參與並曬出自己的成績,就連世界遊泳冠軍陳慧佳也參與了一把。為了曬出好成績,很多網友更是把自己憋得眼冒金星。
  • 風靡微信朋友圈的憋氣按「8」測肺活量會讓人玩到窒息嗎?
    憋一口氣,你最多能按幾個「8」?最近,一個肺活量測試的遊戲風靡微信朋友圈。遊戲的玩法和原理很簡單:憋住氣,不停按「8」。憋氣時間越久,按得「8」就越多。隨著遊戲的流行,有人發揮想像編出了一些類似這樣的段子:一男子在家中離奇死亡,警方第一時間奔赴事故現場,初步排除他殺可能性。據透露,死者由於窒息而死,死者手機屏幕上有50多行的「8」字。事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 朋友圈直升機突然刷屏 微信官方也懵了
    7月14日,微信「朋友圈直升機」突然刷屏,微信官方也一臉懵,在微博發問:哪來這麼多#朋友圈直升機#,在線等一個答案。筆者查看發現,這些「朋友圈直升機」都是一個模板,只是改了下文字。飛機主體由各種符號組成,中間寫有「走!帶你見愛豆去」「帶你去爬山」「想我嗎?」等文字。飛機尾部則是「我派直升機去接你」。
  • 微信群、朋友圈瞬間被刷屏,你看到了嗎?
    8月24日傍晚,山東多地出現瑰麗晚霞太壯觀了!以至於街頭到處是抬頭拍照姿勢的人群。微信群、朋友圈,瞬間被刷屏,大家都沉浸在絕美寂靜的粉色夕陽裡,心裡也冒著粉色的泡泡~~七夕來了,才會有這麼浪漫的儀式感嗎?網友直言「加班的人才配擁有的小驚喜」。在美景的催化下,文藝範兒忍不住冒出來。
  • APP「吹吹肺活量」 吹iPhone就可以測試肺活量的手機應用
    今天向大家推薦一款關於健身和減壓的小工具 《吹吹肺活量》 ,這款APP能直接在手機上測試你的肺活量,主要就是用你的嘴對準手機話筒,然後往裡吹氣,時間越長就代表你的肺活量越好。  這款《吹吹肺活量》原理很簡單,當你用嘴巴對準手機的話筒吹氣時,根據手機接收到的話筒聲音長短進行分析,計算你的肺活量,最後得出一個數值,還會告訴你擊敗了全球xx的用戶還是很有趣的(如下圖所示)。
  • 日食暴雨彩虹刷屏 昨天福州人的朋友圈「很忙」
    難怪市民昨日直呼,「微信朋友圈太忙了」。福州壯觀日食天象下一次要再等54年此次日環食的食分(月球遮擋太陽直徑的比例)達到99%,接近全食,屬於罕見的「金邊日食」,是今年最重要的天文奇觀。昨日14時44分,日偏食初虧開始,不斷有市民在微信朋友圈發出日食照片。15時30分,隨著日食初虧範圍擴大,市區已如黃昏。此時,朋友圈裡曬出的太陽,已從最初被咬了一口的「月餅」,逐漸變成宛如C形的「新月」,朋友圈「日食攝影大賽」精彩紛呈。
  • 淺析微信朋友圈病毒式傳播的特徵及成因
    一、從「羅爾事件」看微信朋友圈的傳播特徵 (一)「羅爾事件」回顧 2016年11月30日早上,一篇題為《羅一笑,你給我站住》的文章刷爆微信朋友圈,文中說,深圳作家羅爾的女兒羅一笑身患白血病,但他沒有選擇公益捐款,而是選擇「賣文」,即每轉發這篇文章一次,就可以獲得小銅人公司一元的捐贈。
  • CCTV:【微信按8測肺活量 小心患上腱鞘炎!】前段時間,
    【微信按8測肺活量 小心患上腱鞘炎!】前段時間,微信流傳憋氣按8測肺活量,小張狂摁了一晚上,結果第二天疼得難受,動不了,被診斷為患上腱鞘炎。呼吸科醫生提醒,憋氣需謹慎,不僅練不了肺活量,還有一定風險,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腦血管類病症的,玩這種遊戲有較大風險!
  • 微信紅包照片曇花一現 三成網友吐槽:沒錢不能看朋友圈了
    央廣網北京1月2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微信昨天首次公測「紅包照片」功能,朋友圈迅速被朦朧照片刷屏,想看高清照先得發紅包。為了能得到紅包,不少網友啟動「腦洞大開」模式,發出各種圖片配以幽默語言吸引好友發紅包,還有一些網友上傳童年照、合照等珍藏「老照片」,衍生出許多令人或捧腹或溫馨或尷尬的社交互動。
  • 刷屏,刷劇,刷朋友圈……你知道「刷」用英語 怎麼說嗎?
    「最近你又刷了什麼劇?推薦一下。」「我朋友圈都被刷屏了,你竟然不知道?」3、刷朋友圈如果你把微信調成英文模式,會看到朋友圈顯示為moments,這個單詞有瞬間、時刻、目前的意思。不過,朋友圈確實是大家分享自己當下生活學習狀態的重要媒介之一,譯為moments倒也貼切。
  • 朋友圈「鬥圖」大賽兩天內終結,微信回應表情包評論功能已暫停
    經濟觀察網 記者 任曉寧 12月23日,微信更新新版本,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朋友圈「鬥圖」大賽。12月25日,大賽悄無聲息終止。昨天下午4點左右,經濟觀察網記者朋友圈有人發出疑問:「不能使用表情包了嗎?一點半的時候還能用」。記者體驗,的確不能再在朋友圈發送表情包,不過之前的表情包還能繼續看到。
  • 微信朋友圈你是不是一隻豬是什麼梗怎麼玩介紹
    在朋友圈之中經常有許多有意思的事情發生,近日就有小夥伴發現使用翻譯功能可以翻譯一些奇異的語句,那麼微信朋友圈你是不是一隻豬怎麼玩,你是不是一隻豬是什麼梗呢?  相信很多小夥伴朋友圈都被上圖這隻小兔子刷屏了,其實非常簡單,小夥伴們只需要點擊翻譯,就可以參與了。
  • 如何刷朋友圈不交「智商稅」?——論微信朋友圈的正確打開方式
    新華社北京4月12日新媒體專電 題:如何刷朋友圈不交「智商稅」?——論微信朋友圈的正確打開方式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張墨成 吳慧珺 張玉潔    近日,一篇題為《北大博士:退朋友圈保智商》的文章「刷屏」微信朋友圈。
  • 刷屏朋友圈的足跡圖,曬出了多少人的情懷
    近幾天,一款小程序足跡圖在朋友圈裡傳播刷屏,在上面選擇你去過的城市後,然後那裡的地圖版塊便會清晰地展示出你去過多少個城市,超越了全國的多少人。這個簡單的小程序瞬間在朋友圈走紅,訪問量達到了一千多萬。有些人轉發到朋友圈是為了記錄自己學習、工作過的地方,作為一份留存記憶的證明;而有些有情懷的人是為了回憶過去和懷舊昨天;有些經常喜歡曬出自己生活曬情懷的人會把這種轉發當作一種生活儀式感;而有些人則是為了滿足自己虛榮心,特意多選出一些城市,來炫耀自己曾經足跡遍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