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三體》的朋友都知道有這樣一條宇宙社會學理論——黑暗森林法則: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解釋。」
簡單點來說就是:兩個文明之間有一個文明一旦被發現,能生存下來的是只有一方,或者都不能生存。既然如此,這種說法是否真的成立呢?
從人類文明發展歷史的角度來看,這個法則是成立的。歷史早就告訴我們,當兩個文明相遇,必然會引起衝突,甚至戰爭。
比如,大約7萬年前,我們的祖先智人從非洲出發,踏上了徵服大陸的旅行。不知道為什麼智人的大腦就跟突然開竅了一樣,他們對於知識的認知能力迅速擴張,其他人種都會被智人所滅絕。
再如,1492年,哥倫布率船隊橫渡大西洋發現了他認為的「新大陸」。他們開發美洲的同時,也帶給當地印第安人毀滅性的災難。據統計,殖民時期,西班牙所屬的領地有1300萬印第安人被殺,巴西地區有大約1000萬被殺,大量印第安人都遭到了奴役和屠殺。
這些事例都很像「黑暗森林法則」,沒有什麼過多的交流,就是毀滅。
當兩個文明發生碰撞的時候,勢必會伴隨著戰爭,而戰爭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利益,這個利益可以看作資源,也可以理解為生存。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黑暗森林法則」是成立的。
但伴隨著「黑暗深林法則」還存在一個「猜疑鏈」。
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是「善」文明還是「惡」文明;
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為本文明是「善」文明還是「惡」文明;
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是否會對本文明發起攻擊;
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對自己是「善意」或「惡意」的;
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為自己是「善意」或「惡意」的。
所以由於距離間隔以及文化、物種差異,宇宙文明間猜疑鏈一經形成即堅不可摧,並且導致文明無法互相判斷彼此之間的善惡並最終驅使兩方相互敵視。在《三體》中,三體文明為什麼敢對地球文明動手,這是因為他們已經明確了我們的科技水平,他們做到了「知己知彼」。
當兩個相互不熟悉的文明相遇之後,率先想到並不是直接發起進攻,而是他有沒有發現我?我能不能輕而易舉就幹掉他?在這種情況下,「黑暗森林法則」就站不住腳了,沒有哪一個文明願意去開第一槍,因為在不了解對方的情況下,這必然是一個極其冒險的舉動。值得一提的是,宇宙文明的相互發現,一般情況下是高等文明率先發現低等文明,但這也並不是完全絕對的。
基於宇宙社會學基本公理,「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基本保持不變」。也就是說大家都是來吃飯的。無論怎麼搶,飯就這麼多,肯定不夠吃,那該怎麼辦?那一起增加飯的總量就好了,肯定比搶來搶去要好得多。大家團結合作,共同進步,豈不美哉?這就是宇宙文明共同發展的終極法則——光明海洋法則。
雖然這一切只是暢想……
如果你也喜歡《三體》,快戳下方連結,帶你進入科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