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與物質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2020-12-04 無極限的小宇宙

物質是人類了解比相對較深的事物,物質也是構成宇宙的基礎材料。而我們人類對於能量的理解和探索相對於對物質的探索來講,了解的還是不是太多的。本文在這裡要探討的問題是能量與物質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是能量來自於物質還是物質來源於能量呢?

能量與物質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呢?本文認為物質是「存在」的實質,而能量則相對物質來講它的存在並沒有什麼實質!但是能量這種事物確實是存在的,並且是以我們人類不了解的形式存在著的。但是目前來看能量確實是以物質為載體而存在著的。關於能量與物質之間的比較明顯的關係是物質可以「轉換化」成為能量,關於質量轉換成為能量有一個公式,那就是愛因斯坦的E=MC。

其實物質轉化成為能量這個說法本文並不認為是對的,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本文認為物質並不能轉換成為能量,因為物質在變化過程中釋放了能量的同時物質轉變成為了另一種狀態,而物質在釋放能量的過程中物質的本質的屬性是沒有發生任何的變化的。即,物質在釋放能量後物質的表現發生了改變,但是它還是物質的屬性,所以說物質轉化為能量的說法是不對的。那麼物質與能量之間的關係只能是;能量來源於物質,也可以說;能量的產生需要物質為基礎。這就是能量與物質之間的關係。

關於能量來自於物質還是物質來源於能量的狀態的這個問題。有很多人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理論,這個理論認為;能量可以轉化為物質,物質在宇宙的某個特定時期能量轉化成為了物質,然後這些物質形成了宇宙中的,我們所了解到的物質形式,然後宇宙經過長期的變化這些物質在不斷的又轉化為能量,然後物質宇宙在最後一點物質都變成了能量之後就結束了,這時新的宇宙時期就會重新開始。這個理論也就是說;物質可以轉化為能量,而能量也可以轉化為物質。但是這個說法對嗎?關於這個說法對不對這需要我們人類的認知達到更高的層面之後才能判斷的清楚!

關於物質是來源於能量的轉化還是能量來源於物質的轉化的這個問題。本文認為;物質並不是能量轉化而來的,物質也不能轉化為能量,能量是來自於物質,能量是物質質變過程中所釋放的物質變化過程中的力量之餘就是能量。因為物質的變化過程中,其物質內部的力作用物質變化時,力在作用物質的形變過程中物質的質變就會產生一部分額外的力量,這種力量就是能量!所以物質並不能直接轉化成為能量,但是能量卻是來自於物質。這就是本文對這個問題的觀點。

好了以上就是本文對能量與物質之間的關係和能量和物質之間的轉化關係的一些個人的理解。關於這個問題不知各位智商超高的網友們對此怎麼看呢?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裡留言討論哦~

相關焦點

  • 物質是能量的凝聚,事物關係的集結
    最終人們意識到物質是能量的波動形成的。物質的客觀實在是令人懷疑的。那麼物質到底是什麼,物質無限可分,最後得到了虛無的能量。但是這個能量不是沉寂的,必然是波動的。波動就是振動,振動是最基本的變化,能量層級的變化會形成事物的關係,物質恰是事物關係的反映。
  • 光到底是不是能量?光是物質,而能量看不見摸不著,它又是什麼?
    光就是能量,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光子是能量有著嚴格的理論推導和長達一百年的實踐應用,光就是能量。但是我還是得講細緻一點。很多讀者有這樣的疑問:光由光子構成,起碼它是物質。而能量看不見摸不著,怎麼物質會變成了能量呢?
  • 能量、物質、運動及時空之間的相互關係是怎樣的?
    從大的分類來看,自然界可以劃分為三大類即能量、物質和空間。此外,這三類都不是靜止的。於是,由變化還使人感到存在著第四個類別即時間。這實際上是關於變化的物化概念。在宏觀的範圍內,上述分類是靜態和絕對的。我們看到的,主要是它們之間的相互區別與對立。比如,原子的衰變,使部分質量轉變為能量。
  • 空間,時間和能量一一兩點之間關係
    其實空間是相鄰數兩點之間相互追逐,相互否定,相互依存的關係及其這種關係的變化。一,最基本的空間關係是兩點之間的直線關係。因為無論是在微觀世界裡,還是在宏觀世界裡都不能否認兩點之間的直線關係是最基本的空間關係。
  • 能量與物質的本質是什麼?
    這裡就牽扯到了兩個重要概念:能量-信息。宇宙是由能量和信息組成的。有人說宇宙的組成應該是:時間、空間、物質、能量。其實他們不是一個層級的事物。是能量創造了時間、空間和物質。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其實是沒有時間和空間的,當然更沒有物質了。那有什麼呢?只有一個點。這個點多大呢?這個點其實根本就沒有體積,因為當時還沒有三維空間。
  • 宇宙所有物質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可能不是弦理論,而是能量片段
    在兩千年前的古希臘,人們就開始思考物質的本質到底是什麼。自然界的物質五花八門,樹木、動物、巖石、空氣……它們難道就沒有共同之處嗎?他們相信,這些物質的本質無外乎有五種形態,分別是水、火、土、氣和以太。其他的我們都熟悉,以太到底是什麼呢?原來,以太是亞里斯多德編出來的一種物質,分布在天空之上,是光的傳播介質,也是我們能看見夜空中星星轉動的原因。顯然,這種分類更偏向於哲學,而不是科學。到了19世紀,英國化學家J.道爾頓在總結了以往人們的成果後提出了現代的原子學說。
  • 量子領導力/我們都在說能量,但能量到底是什麼?
    今天讓我們一起談談能量,我們都在說能量,但能量到底是什麼?它和普通人的生活有什麼關係?能量(energy)簡稱「能」,現代物理學已明確了質量與能量之間的關係,即愛因斯坦的質能關係式:E=MC²。 說完這麼枯燥的概念,那麼能量與生命,與每個人有什麼關係呢?
  • 第三次量子革命:信息與能量之間的「熱功信息當量關係」的重要發現
    如果說德國醫生邁爾和英國科學家焦耳對「熱量與功之間的熱功當量關係」作出了劃時代的巨大貢獻,那麼說法國量子物理學家布裡淵和美國IBM電子計算機科學家蘭道爾就對「信息和熱量之間的熱功信息當量關係」就作出了同樣劃時代的巨大貢獻。邁爾、焦耳的「熱功當量關係」導致了能量轉化和守恆定律的發現,布裡淵、蘭道爾的「熱功信息當量關係」就導致了質能信息量轉化和守恆定律的發現。
  • 而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
    而它們之間的區別又有什麼?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來說一下,什麼是黑洞,什麼是白洞,什麼是蟲洞,而它們之間的關係有是什麼?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這三個「洞」的意思,才能進一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係。而黑洞大家都知道它可以吸收所以物質已經能量。而白洞就是向外界提供了物質和能量。大家可以這樣理解黑洞把可以吸引所有物質,而白洞就是把黑洞吸引的物質在釋放出來。但白洞只可以把物質或能量釋放出來,而不能從外部吸收能力或物質。但據目前發現科學家們還沒有找到已知的任何白洞。可能目前它們僅用於解釋一些高能天體吧。
  • 物質通過核反應變為能量,那麼能量能否轉變為物質?條件是什麼?
    「物質」這個詞其實就是最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實際上,很多人會自然而然把「物質」和「質量」聯立起來,似乎「物質」就是「質量」的載體。事實上,並不能這麼去理解。在物理學中,並沒有給「物質」下過一個準確的定義,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為根本沒有辦法進行量化分析。而「質量」和「能量」則是實實在在的物理概念。
  • 反物質、暗物質、暗能量之間是什麼關係?來帶你重新認識這三者
    反物質、暗物質、暗能量,這三個玩意兒的名字差不多,看著都有點古怪,在電影裡一看就是反派的樣子。但其實它們在物理學上都是極其重要的角色,但它們之間沒有任何邏輯關係。那麼反物質在我們的宇宙大片中有什麼重要性?答案就是它在我們的宇宙大片裡活不過三秒,但假如它活下來了,那可能就沒有我們的主角普通物質什麼事了。
  • 反物質、暗物質、暗能量之間是什麼關係?來帶你重新認識這三者
    反物質、暗物質、暗能量,這三個玩意兒的名字差不多,看著都有點古怪,在電影裡一看就是反派的樣子。但其實它們在物理學上都是極其重要的角色,但它們之間沒有任何邏輯關係。 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反物質是一種與普通物質各項特性都相反的物質,基本定義就是能相反的特性都相反,我們最熟悉最容易理解的就是電荷相反了。那麼反物質在我們的宇宙大片中有什麼重要性?
  • 人類為什麼不能用能量轉化物質?質能方程到底告訴我們什麼?
    能量包括物體的動能、勢能、內能、電能等等,但是本質上是物質內部原子、電子等粒子做複雜運動的結果,能量不能離開物質而單獨存在。最重要的一點是,能量和物質是不同的兩種形式,無法相互轉化,物質是物質,能量的能量。
  • 意識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到底是物質還是能量?
    一些很有名氣的科學家也曾支持過這種論調,鼓吹過特異功能和氣功,為一些騙子鳴鑼開道,弄得騙子們越來越猖獗,什麼通過在北京發功就撲滅了大興安嶺火災,什麼意念隔空取物,耳朵認字等等,發展到舉國上下,群魔亂舞,鬧出一出出笑話,如頭戴各種鍋盆接受宇宙信息,癱在地上亂滾等各種怪異行為。
  • 人類為什麼不能用能量轉化成物質?質能方程到底告訴我們什麼?
    能量包括物體的動能、勢能、內能、電能等等,但是本質上是物質內部原子、電子等粒子做複雜運動的結果,能量不能離開物質而單獨存在。 最重要的一點是,能量和物質是不同的兩種形式,無法相互轉化,物質是物質,能量的能量。
  • 《量子糾纏的具體機制之三:「熱熵、信息和物體」之間三角形關係的發現》
    量子糾纏現象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物體之間信息相互作用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時空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熱熵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光量子的本質到底是什麼?超光速的本質到底是什麼?超導體、超流體、超低溫和超時空的內在關係到底是什麼?等等。我們仍在思考,上帝請別發笑。我們知道,量子糾纏現象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粒子形成量子系統後,各個粒子之間相互感應形成一個整體的狀態時空,因而每個粒子的物理狀態無法單個描述。
  • 質量和重量之間是什麼關係?
    但是它們之間有一些關係。質量是什麼?我們在研究科學問題的時候,尤其是科學家在搞研究發論文的時候,都會想把「定義」講清楚。這個規矩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到了牛頓時期才有的,應該說,這是牛頓的工作方法。他在寫他的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時,就在開頭10多頁各種下定義,是那種很明確的定義。
  • 能量的本質是什麼?
    人們一直以來,對能量有著方方面面的認識,但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所以本人試著用自己的理解去作一個總結。那麼,能量作為一個物理量,它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在這裡我首先提出兩點認識。其一,能量是物質與物質之間的位置關係。其二,物體從一個地方運動到另一個地方,這種運動本身就是能量。我們從第一個認識說起。自然界中的勢能(物體勢能,電勢能,引力勢能)、分子的化學能、原子能。
  • 星系和暗物質之間有什麼關係?普朗克衛星揭曉了答案
    ,揭示了類星體(活動星系中明亮的核心)的光度與它們所在更大暗物質「光暈」質量之間的聯繫。雖然目前還不清楚是什麼激活了這些黑洞,開啟和關閉了它們強烈吸積的階段,但類星體很可能在調節整個宇宙歷史上星系的演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在更大的尺度上理解類星體、它們的宿主星系和環境之間的關係是至關重要。英國赫特福德大學的James Geach最近領導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將歐洲航天局普朗克任務的數據與迄今為止最大的類星體調查數據結合起來,闡明了這個迷人的話題。
  • 能量主義10:核心三角形,能量與物質,信息,時空的關係
    造一個吧),就是把一切事物的本源歸於能量的一種思維邏輯體系結構。單一能量指標似乎不能描繪這個大千世界,先定義一下理論體系的核心概念,有三組:分布是能量與物質,時空,信息的各自關係。物質(質能):能量和物質的關係,由質能方程描述 E=m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