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物質、運動及時空之間的相互關係是怎樣的?

2020-12-05 聲似使君灘

自然界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大千世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紛亂的世界。認識的目的就是要通過某種物理機制,將各種不同的現象統一起來。從大的分類來看,自然界可以劃分為三大類即能量、物質和空間。此外,這三類都不是靜止的。於是,由變化還使人感到存在著第四個類別即時間。這實際上是關於變化的物化概念。

在宏觀的範圍內,上述分類是靜態和絕對的。我們看到的,主要是它們之間的相互區別與對立。比如,原子的衰變,使部分質量轉變為能量。於是,原本各自獨立的能量守恆定律和質量守恆定律顯現出了局限性,被質能守恆定律所取代。比如, 在高速情況下,物體的運動不再是自由的,其速度的提高受到了空間的限制。比如,各種不同的微觀粒子都具有波動性,說明存在著統一的物理背景,該背景影響著微觀粒子的存在狀態。

上述種種跡象表明,自然界是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各種不同的物體,存在著內在的一致性,是可以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相互轉化的。那麼,連接自然界各種不同現象與事物的因素是什麼呢?即自然界共同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由於人類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其認識只具有局限性,是相對的認識,所以人類只能藉助於提出假說的方式來認識世界。根據假說所建立的物理機制,可以將各種不同的現象與事物,歸結為該物理機制在不同極限情況下的不同表現。根據普朗克常數,要求在自然界中存在著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即量子。於是,量子運動能力的度量使能量是一個一個的,具有最小的結構單元。稍後,根據量子力學的原子模型,表明物質只是由更為基本的粒子高速運動所形成的封閉體系。於是,代表物質內涵的質量的定義是關於被封閉粒子運動能力的度量。

由此,我們看到了能量與物質的共同本質與區別了。兩者的本質是粒子的運動,兩者的區別則是粒子運動方式的不同。前者是開放的,後者是封閉的。至於作為物理背景的空間,在通常的情況下,我們是感受不到它的存在的。然而,在一些極端的情況下,卻又無法迴避空間的影響。

1965年美國科學家們發現,太空中存在著背景溫度,表明空間是有熱能的。這意味著在太空中,存在著的比已知的基本粒子更為細小的粒子,這些粒子處於無規運動的狀態。於是,結合普朗克常數h,結合微觀粒子的波動性,我們有理由相信,空間是由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即量子構成的。由此,我們可以提出量子假說,認為自然界是由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構成的。物質、能量和空間分別是量子的不同存在狀態,各種不同的物理現象都是由量子空間不對稱的碰撞所產生的。總之,運動只是物體感受空間效應的一種方式,時間則是關於物體變化的度量。

相關焦點

  • 能量主義10:核心三角形,能量與物質,信息,時空的關係
    造一個吧),就是把一切事物的本源歸於能量的一種思維邏輯體系結構。單一能量指標似乎不能描繪這個大千世界,先定義一下理論體系的核心概念,有三組:分布是能量與物質,時空,信息的各自關係。物質(質能):能量和物質的關係,由質能方程描述 E=mc2。
  • 能量與物質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物質是人類了解比相對較深的事物,物質也是構成宇宙的基礎材料。而我們人類對於能量的理解和探索相對於對物質的探索來講,了解的還是不是太多的。本文在這裡要探討的問題是能量與物質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是能量來自於物質還是物質來源於能量呢?
  • 六 運動不是物質的自然屬性
    六 運動不是物質的自然屬性 能量就是運動的量,一切具體的物質都是運動的載體,所以一切具體的物質也是能量的載體。因為在我們日常的主觀認知中,一切運動都是具體物質的運動,所以人們普遍認為,運動是物質的自然屬性。 然而,人們普遍認為運動是物質的自然屬性,這種思想理念值得商榷、值得討論。
  • 七 能量與空間一一對應及其一一對應關係
    光子、電子、核子等它們都是能量的容器,它們的具體形態及其變化或者稱它們的系統空間及其變化與其能量的變化有沒有關係?如果有,二者具有怎樣的關係?又具有怎樣的原則和規律? 有一點可以肯定:所有量子粒子內部都存在一定量的運動。量子粒子內部存在的一定量的運動就是粒子的內部能量。
  • 怎樣理解運動、物質、時空、宇宙?
    宇宙的本質是運動。靜止是描述運動狀態的衍生詞。決對的靜止在宇宙的範疇內是不存在的。假若宇宙是靜止的,那麼,宇宙就是虛無。不會產生物質、時空、意識等宇宙萬物。由此推論:物質、生命不會一成不變的。也就是生命「長生不死」是不存在的。是與宇宙存在的本質相悖逆的。物質是運動的載體或表象。是宇宙由運動而產生宇宙凝聚的宇宙表象。這些表現宏觀到宇宙天體,微觀到粒子、量子。
  • 東方遠古宇宙學是怎樣認識物質、能量、意識的
    太陽能量爆發東方文化中,宇宙觀統概著各科知識體系是對物質宇宙的認知。科學手段今天才發現。東方文化中遠古宇宙學,有對宇宙是有多系統的認識。認識粒子,只是在認識物質系統。物質不是靜止的,它在不停地運動著。物質為什麼運動,因為有能量存在,是能量在致動。沒有能量致動,一切都會停止不動。能量是宇宙中與物質系統,同時存在的又一種系統,叫能量系統。
  • 《量子糾纏的具體機制之三:「熱熵、信息和物體」之間三角形關係的發現》
    他認為糾纏量子之間沒有任何媒介質充當互動感應作用的傳播子,因此對量子糾纏現象感到非常困惑、無法理解。其實這是一種唯心主義戲稱。我們認為,量子之間只要有相互作用發生,那麼它們之間就一定有某種未知的物質在連結著!
  • 能量和物質可以互相轉換,時間和空間也可以互相轉換
    構成我們宇宙的基本元素除了時間和空間,還有物質和能量,物質是有形的,能量是無形的,物質有大小體積,可以想像出來,能量卻無影無形,無法想像。物質、能量、時間、空間之間會不會存在某種內部聯繫?物質和能量可以互相轉換,時間和空間是否也可以互相轉換?本人的新質能方程中似乎暗藏玄機。我們是如何知道時間的?
  • 八 能量與空間一一對應及其關係的規律
    空間與能量之間存在相互轉換關係,一定空間對應一定能量,一定量的系統空間變化與一定能量變化量相當。 不光太陽如此,小到基本粒子,大到整個宇宙也是如此。比如,黑洞也存在這樣的動態平衡關係: 或者。 表示黑洞的內部能量,表示黑洞的體積。黑洞在維持本身存在的過程中,始終存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並且當減小時,V反而增大;當增大時,V反而減小。
  • 九,時空彎曲的實質
    所謂「時空彎曲」其實是空間和能量相互之間一一對應關係和空間變化和能量變化相互一一對應關係的表現,「時空彎曲」也許不是真實存在。 「時空彎曲」只是能量與空間一一對應關係實現的表現,「時空彎曲」只是能量變化與空間變化一一對應關係實現的表現。因為能量與空間一一對應關係實現的表現和能量變化與空間變化一一對應關係實現的表現為能量與空間的「相互轉換」對稱關係。
  • 空間,時間和能量一一兩點之間關係
    其實空間是相鄰數兩點之間相互追逐,相互否定,相互依存的關係及其這種關係的變化。一,最基本的空間關係是兩點之間的直線關係。因為無論是在微觀世界裡,還是在宏觀世界裡都不能否認兩點之間的直線關係是最基本的空間關係。
  • 愛因斯坦思想上的巔峰實驗,探索物質與能量的關係
    而他的兄弟接收到信號後就立即加速,這樣兩兄弟最好同時加速,因此能保持相互間距離不變,但是想想看如果我們在地球上會看到什麼樣的情況,如果倆兄弟正向背離我們的方向運動,看上去他兄弟的時間不足一秒,因為它在向光的方向運動。同樣我們也會看到他兄弟的計時器變慢了,由於它加速時離我們更近些,鑑於所有這些原因我們將看到兩兄弟越靠越近,並最終相撞然,而在兩兄弟看來他們始終保持著186000英裡的距離不變。
  • 相對論和統一場論中時空方程的相互推導
    這篇文章介紹統一場論時空方程和相對論時空方程的相互推導。一,統一場論基本原理:宇宙是由物體和它周圍空間構成的,不存在第三種與之並存的東西,一切物理現象都是我們對物體在空間中【或者是物體周圍空間本身】運動的一種描述。
  • 質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轉化?不對,質量和能量根本就是一回事
    很多人誤會了愛因斯坦,也誤會了質能方程,他們認為質能方程說明了質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轉化,而事實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質量和能量無法相互轉化,因為二者根本就是一個整體,又何來轉化呢?在質能方程中,這一點體現得極為明確,質量等價於能量。正是因為質量守恆、能量守恆,所以才有了質能守恆。為了便於理解,我們還是可以從物質運動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
  • 《宇宙中的哲學原理》-【物質,運動和力的辯證】
    總的來說,不論是物質與其他外部的物質之間,還是物質內部的部分與部分之間,能量的大小和性質以及質量的大小和性質在每個時空點上有相同,也有不同,分布不均,才會形成兩者之間的互相轉化。物質,就它本身而言,在它的內部會形成部分與部分之間在能量和質量上的大小和性質的對立,統一還有互化,在這種物質內部中部分與部分的質量和能量互相轉化的過程中就形成了力,同時這種互相轉化的過程也就體現出物質本身就是運動著的物質的這一特性。有物質就有運動,有運動一定是物質的運動。
  • 時空彎曲與引力的關係
    根據上面的公式我們可以看出從整個方程式的意義:空間物質的能量-動量(T_uv)分布=空間的彎曲狀況(R_uv)。而(T_uv)所代表的是時空,是能量分布,使時空可以產生引力。所以時空彎曲是通過引力完成的,是引力作用使得時空空間的彎曲。
  • 物質是能量的凝聚,事物關係的集結
    物質在哲學上被定義為不依賴於人的主觀意識而存在的客觀實在 ,客觀實在指的是物質具有一定的穩定性。物質又被認為是處於運動之中,不斷地會發生變化。物質能夠被分割也是因為物質不斷運動變化的。科學研究為的是探索物質變化的規律。為了深入根本,科學研究首先會對物質的組成進行剖析。這種剖析實際是對物質進行分割。這樣人們發現原子是物質組成的基本單位。
  • 高維時空的演繹(24)宇宙的能量
    低維時空中人類所認識的能量1、物理的能量守恆定律 現代科學中,對於人們所認識的許多不同類型和形式的能量存在,如機械能、熱能、光能、勢能、電能等不同的能量形式,在經典力學中也發現了這些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能夠相互傳遞、轉化,因而對這些不同能量之間的傳遞、轉換現象用能量的轉換和守恆定律來認識和描述
  • 宇宙中能量的本質及世界能量運動規律
    可以看出,能量的通俗說法即為力氣,專業說法即為做功的本領。由愛因斯坦的著名的質能公式E=Δmc^2可知,任何物體或微粒一旦發生質量虧損,損失的質量和釋放出的能量都存在這種確定的關係,反之,質量在增加時,增加的質量Δm和獲得的能量E也存在這種確定的關係。
  • 線性時間與能量物質運動
    經過長時間思考發現時間與物質能量關係,應該是時間線性恆定向前,而物質以能量形式在隨時間一起向前運動,我們認識的三維空間是物質三維而非本質三維,我們現在應該還是在二維而非三維,二維是時間和能量。而我們認識的三維應該是能量範疇,時間恆定不可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