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運動不是物質的自然屬性
能量就是運動的量,一切具體的物質都是運動的載體,所以一切具體的物質也是能量的載體。因為在我們日常的主觀認知中,一切運動都是具體物質的運動,所以人們普遍認為,運動是物質的自然屬性。
然而,人們普遍認為運動是物質的自然屬性,這種思想理念值得商榷、值得討論。這句話的意思表明運動不能脫離具體的物質而獨立存在,運動是相對獨立的,必須依附具體的物質。而事實上恰恰相反,是運動創造並形成了具體的物質和客觀物質世界,具體的物質和客觀物質世界不能脫離運動而存在。
因為即使再小的粒子,即使是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要否定其內部存在運動也是錯誤的,要否定其內部存在一定量的運動也是錯誤的;因為即使再小的粒子,要否定其內部存在相鄰兩個能量點之間相互否定、相互追逐和相互依存的關係也是苦難的。比如,我們的科學研究一直追尋和探索到的,現在科學已經被認定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量子粒子,如果我們再追問這樣的量子粒子又是有什麼構成和組成的呢?是由怎樣的具體運動創造形成的呢?這樣的量子粒子內部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那麼要回答這些問題也是困難的。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即使再小的粒子,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其內部也是運動的,其內部一定存在一定量的運動即能量。
必須首先創造並形成自己的容器或載體,然後由其容器或載體表現和表徵運動的存在。運動的容器或載體就是具體的物質,其實是具體的物質不能脫離運動而獨立存在。
所以我們定義運動這個概念:運動是創造並形成空間和時間的客觀存在,同時也是改變空間和時間的客觀存在。我們所理解的運動只是運動的一部分,只是改變空間和時間的客觀存在。
所以運動是創造並形成空間和時間的客觀存在,運動創造並形成了具體的系統空間和具體的系統時間及其變化,並由具體的系統空間和具體的系統時間及其變化表現具體物質,表現客觀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
運動是創造並形成空間和時間的客觀存在,同時運動也是改變空間和時間的客觀存在。
運動是創造並形成具體系統空間和具體系統時間的客觀存在,運動創造並形成了系統空間及其變化;具體的系統空間和具體的系統時間及其變化表現具體客觀物質,所以,運動是創造並形成一切具體物質以及一切具體物質變化的客觀存在,而不是物質的自然屬性。時空彎曲和場量子化只是對運動描述的一部分,時空彎曲和場量子化指描述了運動的某一側面。
在另一方面,否認運動是物質的自然屬性,不等於否認物質的存在
運動改變著物質世界的一切,運動是創造並形成一切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的觀點(即一切具體物質形態都是由運動創造並形成的觀點)和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或自然屬性的觀點,這兩種觀點其實是運動的觀點和靜止的觀點。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或自然屬性是靜止的觀點,運動創造並形成具體物質是運動的觀點。
1說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或自然屬性是靜止的觀點,這是因為我們對於物質世界的認識基於我們能夠看到,我們能夠感覺到,我們能夠探測到,才承認物質世界的存在。這種認識其實是靜止的觀點,因為只有靜止或相對靜止存在,才能使我們能夠看到,我們能夠感覺到,我們能夠探測到。
而運動創造並形成具體物質是運動的觀點,是因為運動在創造空間的同時也創造了空間的變化,空間和空間的變化就是運動和能量的容器。而空間和空間的變化是運動的自我否定創造並形成的,運動是有界限性的,運動的有界限性就是運動的自我否定。空間和空間的變化體現了物質世界的存在,運動創造並形成具體的物質世界。所以,正像我國古代哲學家老子所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切物質都是同源的、源一的,運動是創造並形成一切的客觀存在。而不是,運動是物質的自然屬性,由物質產生運動,這樣本末倒置的思想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