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牛頓第一定律內涵,對理解物質運動至關重要

2020-12-03 國學大觀

導讀:如何加深理解牛頓第一定律內涵,此文可以幫助你。

在這裡再補充一下牛頓第一定律的內涵:

(1)提出了力概念的科學的定性定義。

牛頓在表述他的第一定律前的定義中明確提出:力是對物體的作用,使物體改變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就對力概念給出了定性的、科學的定義。其要點之一是力的起源: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牛頓第三定律進一步揭示物體間力的相互作用性質的規律)。力存在於這種作用過程之中。其要點之二是力作用的效果:是使受力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變化,即產生加速度。

這是牛頓在運動定律研究方面,超過伽利略的原因之一,就在於他科學地定義了力這個重要概念。它使原來關於推、拉這種關於力的模糊認識上升到科學概念,從而大大拓寬了人們對力的認識,拓寬了力的範圍。使人們根據上述的兩個要點,去認識更大範疇內的作用力,包括引力,電磁力等等。

(2)慣性概念的確立。第一定律表明: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況下,每一個物體都具有保持靜止或沿一直線作等速運動狀態的屬性,這就是慣性。

牛頓在陳述第一定律前的定義中,明確定義了「慣性」這一概念,他指出:「慣性是一種起抵抗作用的能力,它存在於每一物體當中,」這種抵抗作用的能力,「使之保持其現有狀態,或者靜止,或是勻速直線運動。」顯然,這裡所說的起抵抗作用的能力,是指對外界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作用的抵抗能力。所以慣性被認為是物體固有的屬性,不論物體是否受力都具有的性質。當物體沒有受外力作用時,靜者恆靜,動者恆作勻速直線運動,是物體慣性的表現;當物體受到外力作用時,物體的慣性表現於對外界作用的「抵抗性」(此即牛頓所說「抵抗能力」的含義)。這種「抵抗性」在牛頓第二定律中將得到進一步的定量地闡明。但很少有人去思考慣性和引力之間的關係和作用。

(3)定義了慣性系參考系是判斷動、靜,描述物體運動的依據,人們可以任意選定一個參考系來對自己感興趣的物體運動進行描述。

對任一物體,不管它是否受力,都可以找到一個參考系,在此參考系中,該物體是靜止的或作勻速直線運動的。可見,離開參考系談慣性定律是毫無意義的。牛頓第一定律把「不受其它物體作用力」作為「物體繼續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條件,就界定了牛頓力學適用於一類特殊的參考系,這類特殊的參考系就是不受力作用的物體在其中靜止或作勻速直線運動的參考系,稱為慣性系。牛頓第一定律正是通過不受外界作用的物體的運動狀態來定義慣性參考系,從而使它成為整個力學甚至物理學的出發點。因此包含三層含義的牛頓第一定律第一個任務就是揭示了一切物體都具有的這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的情況下都會保持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那麼很顯然了。非慣性系的定義就是:物體間運動狀態不遵守伽利略變換的參考係為非慣性系。

在這裡說明一下為什麼不將慣性系直接定義為:物體間運動狀態遵守伽利略變換的參考係為慣性系。

大家可以看一下伽利略變換的內容:伽利略變換是牛頓力學中所使用的兩個相對做等速直線運動的參考系中的時空變換。等速和勻速是不同的。所以不能直接這樣定義慣性系!

而要深刻理解伽利略變換和洛倫茲變換是這樣的:伽利略變換與牛頓的絕對時間、絕對空間的概念有關。這裡所謂絕對是指長度的量度與時間的量度均與參考系的運動或參考系的選擇無關。

但現代物理學中電磁光學現象所符合的相對性原理與伽利略變換發生了尖銳的矛盾,因此在狹義相對論中修改了絕對時空的概念,空間和時間遵從洛倫茲變換。

這時長度與時間的量度都與參考系的速度有關。不過在運動速度遠小於光的速度時,洛倫茲變換近似等於伽利略變換。

而且物質具有慣性在我看來,本身就蘊含深意。不僅是宏觀上的,也有微觀上的。

楞次定律:即感應電流的效果總是反抗引起感應電流的原因。是微觀上的「慣性」表現。而且化學反應也是。物質具有保持原來狀態的性質,是普適的!無論是微觀還是宏觀。如果你想打破原來的物質「狀態」就必須付出相應的能量!所以物質具有「慣性」在更深層的物理上是能量守恆定律!這就是為什麼會在上面強調慣性與能量的深化認識了。

由這一點,同樣可以看出,引力作為慣性的源泉。不應該被排除到量子力學之外。而且她反而在一個很微妙的位置上。

摘自獨立學者,科普作家,藝術家靈遁者科普書籍《變化》

相關焦點

  • 中考物理知識點:理解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中考物理知識點:理解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運動狀態,叫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上述的「沒有受到外力作用」需要正確理解,實際當中不受外力的物體少見,這裡指的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外力作用相互抵消,相當於沒有受到外力。
  • 和你一起理解「牛頓第一定律」
    一、牛頓第一定律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二、理解牛頓第一定律中的幾個關鍵詞1.「一切」。「一切」說明牛頓第一定律對於所有物體都是普遍適用的,不是特殊現象。「或」是指兩種狀態居其一,不能同時存在,也就是說物體如果不受力的作用時,原來靜止的物體仍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三、牛頓第一定律不是實驗定律。定律無法用實驗直接證明,是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推理得出的。四、牛頓第一定律的物理意義。
  • 八年級物理 如何理解慣性和牛頓第一定律
    八年級下冊物理中,慣性和牛頓第一定律是力學的基礎知識,能夠正確把握慣性和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是學好力學知識的基礎。我們在此來具體理解一下慣性和慣性定律,分析一下影響慣性的因素以及慣性和牛頓第一定律之間的關係。
  • 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
    一、牛頓第二定律的內容和表達式(一)、物體的牛頓第二定律1、內容: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
  • 高考:什麼是牛頓定律?牛頓定律該怎麼簡單理解?這裡有答案!
    今天給大家總結一下牛頓第一定律,與牛頓第二定律,還附帶一個力學的單位制,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因為專心,所以專業。一. 牛頓第一定律(也稱慣性定律)①慣性:物體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
  • 要以這種方式理解牛頓第一定律,請不要使用「硬鋼」
    我從初中二卷開始聯繫牛頓第一定律,我相信我們很多人都能背誦他,但在應用這一知識點時,卻顯得很陌生。這個知識點如果只有在初中也不錯,還要在高中學習他。這有點傷感,但這個知識點的理解也很簡單。我們只需要抓住這三點,這個定理是如何發展的?上面寫著什麼?如何在生活中運用這一知識點?
  • 【預習案】牛頓第一定律
    2.能說出牛頓第一定律內容的內涵,並能運用它分析實際現象.3.能說出慣性概念的含義,並能解釋與慣性有關的現象.一、牛頓第一定律有人說「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才會運動,沒有力的作用物體就不能運動」,你認為是對還是錯?
  • 牛頓第一定律及應用
    一、牛頓第一定律物體的慣性和物體能量一樣神秘②.意義:a.指出了一切物體都有慣性,因此牛頓第一定律又稱為慣性定律;b.指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即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3.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慣性與慣性定律是兩為事,不能混淆。
  • 通過牛頓第二定律解析豎直上拋運動,理解運動學公式的矢量性
    若質點在地面附近以初速度v0沿豎直方向向上拋出,在忽略空氣阻力的情況下,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mg=ma所以:a=g、方向豎直向下。這就是豎直上拋運動。既然豎直上拋運動的本質是勻減速直線運動,那麼,其運動規律就遵守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上述公式已經考慮了各矢量的方向,即以豎直向上為正方向。在實際應用中,有些學生由於對運動學公式的理解不夠,在計算時就會選擇分段計算等比較麻煩的計算方法。我們通過下面這道例題的解析,來看看怎樣正確應用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公式並理解運動。
  • 「高考複習知識點整理」牛頓第一定律
    知識梳理一、牛頓第一定律1.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一切物體總是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慣性反映了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難易程度(慣性大的物體運動狀態不容易改變)。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③牛頓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理想化狀態牛頓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體在不受任何外力時的狀態。而不受外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
  • 牛頓運動定律知識點歸納
    牛頓第一定律:(1)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2)理解:① 它說明了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是物體的固有性質.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慣性與物體的速度大小、受力大小、運動狀態無關)。
  • 《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
    各位考官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牛頓第一定律》。下面我主要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來說一說我的設計。一、說教材(過渡句)合理的把握好教材,才能清晰完整的上好一堂課。接下來,我來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牛頓第一定律》選擇滬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5章第1節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了運動學和力學。
  • 高考物理知識點:牛頓運動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運動狀態為止。   (1)運動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2)定律說明了任何物體都有慣性。
  • 4-1《牛頓第一定律》高中物理必修一
    如果教學視頻失效請聯繫微信ccjzb2016報告 第四章  牛頓運動定律2.理解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和意義。3.知道什麼是慣性,理解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會正確解釋有關慣性的現象。2.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是:一切物體總保持____________狀態或___________狀態,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______________。
  • 初中物理之物體運動:一問一答,詳談「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
    初中物理中,在對物體運動情況的受力分析時,絕對離不開「牛頓第一定律」。但是,「牛頓第一定律」反映的物體運動本質,與日常生活中發生的物理現象「相背離」,造成部分學生在初次接觸時較難理解和掌握。慣性,雖然知識點小,但往往與學生的思維定勢「相互矛盾」,同樣存在理解難、選擇題易出錯的現象。
  • 《必修1》:4-1 牛頓第一定律
    對定律的理解:(1)、物體總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叫慣性。
  •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知識點梳理
    一、牛頓第一定律。1、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2、意義: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係,即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定義了慣性,即任何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
  • 「牛頓第一定律」竟然是由伽利略首先發現的,那牛頓呢?
    伽利略通過斜面實驗和嚴格的邏輯推理敏銳地捕捉到這一重要的信息,由此他得出了一個重要的結論: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如果物體不受力的作用,靜止的物體會一直保持靜止,而運動的物體則會一直以這個速度運動下去,也就是做勻速運動。這個結論就是「慣性定律」或者「牛頓第一定律」的雛形!
  • 牛頓第一二三定律公式內容是什麼,高中物理必考
    很多高中學生對牛頓第一第二第三定律公式內容是什麼都不太清楚,當然這是高考物理必考內容,而且每年考試佔的比重都非常大。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它又被稱作為慣性定律。
  • 「經典習題周周練」第八章 運動和力 第1節 牛頓第一定律
    根據實驗現象推理得出在不受力時物體的運動情況,用到了理想實驗法,故C正確;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經過科學的推理而得出的。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故D錯誤。答案:C點評:此本題主要考查了對牛頓第一定律探究實驗的理解與分析,既有控制變量法、理想實驗法的運用,也有對實驗結果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