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控問題上
美國的動作一直備受爭議
8月18日
美俄新一輪軍控對話落幕
對於《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
雙方分歧嚴重,對話無果而終
另據報導,退出《中導條約》的美國
盤算在亞太部署陸基中程飛彈
候選地可能是日本
分歧嚴重!美俄軍控又沒談攏
美國和俄羅斯近些年的雙邊核軍控條約主要為《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和《中導條約》(即《蘇聯和美國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飛彈條約》)。因美國退出而導致《中導條約》2019年失效後,《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成為美俄間唯一的軍控條約,並將於2021年到期。該條約旨在限制美俄兩國部署的核彈頭和運載工具數量。
8月17日至18日,美俄在奧地利維也納展開新一輪軍控對話,就延長《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相關問題繼續進行討論,但未達成一致。
俄代表:敦促美方就條約進行雙邊談判
俄方代表、俄羅斯副外長謝爾蓋·裡亞布科夫8月18日表示,美國沒有關閉延長《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這一選項,但也仍不準備就此達成協議,美國試圖製造一些問題並等著俄羅斯迎合其要求。裡亞布科夫敦促美國應集中精力,就該條約問題進行雙邊談判。
美代表:條約存在很多問題
美國軍控問題特別代表馬歇爾·比林斯利在會後說,美國認為,《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存在很多缺點,並且美俄雙方在諸多關鍵問題上存在分歧。美國已經提出建議,新協議應該涵蓋所有彈頭,並且還應包含對核查制度的改進。
這不是美俄第一次就此進行軍控對話。為討論延長《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相關問題,美俄兩國代表今年6月22日在維也納舉行軍控對話,7月底在維也納舉行戰略磋商,但對話與磋商均成果有限。
專家:美國拖延,俄羅斯「一頭熱」
俄羅斯多次表示願意不設前提條件延長《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有效期,但近些年來不斷毀約的美國一直反應冷淡。為何有此表現?
軍事專家杜文龍認為:
美國想把責任推給俄羅斯在《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談判方面,美俄的「溫差」較大,特別是美國採取拖延戰術,目前雙方的談判意願基本上「一頭熱」。美國表現出鬆弛和拖延的談判態度,主要是想把責任推給俄羅斯。
美國希望俄高精尖武器被裁美國在談判過程中設置了很多俄羅斯無法接受的條件,比如俄羅斯針對大國競爭進行了戰略武器裝備的研製,美國認為對自己構成重大威脅,像「波塞冬」核魚雷、「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先鋒」高超聲速飛彈,並希望這些武器裝備在《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中被裁掉。目前來看,條約續約能不能談成,「球」在美國一方。
一方面,《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期滿後能否續約還在「待定狀態」,另一方面,美國已經開始開發中程飛彈,並謀劃在亞太地區進行部署。
美國擬在日本部署
陸基中程飛彈
自從美國2019年退出《中導條約》後,就一直盤算著在亞太地區部署陸基中程飛彈。近日,有報導稱,美國有意首先在日本進行部署。這個消息也引發廣泛關注。
據外媒報導,馬歇爾·比林斯利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美國打算研究在一些亞洲國家部署中程和中短程陸基飛彈的可能性。他強調,美國研發的中程飛彈是日本等國家未來必要的防衛力量,而日本也是部署這一飛彈的候選地。
比林斯利還提到,美國目前正在幾個方向上研製高超聲速武器,它們與其它「穩定性防禦能力」一起,成為美國對亞太盟友的保證。
據美軍事網站透露,美國可能優先部署地面機動發射的「戰斧」巡航飛彈。
針對媒體報導美國與日本商議在駐日美軍基地部署中程飛彈,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今年6月曾回應: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在亞太地區部署中導。如果美方執意部署,就是在中國「家門口」挑釁,中方絕不會坐視不管,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反制。
同時,中方希望日本等有關國家從地區和平穩定大局出發,謹慎行事,不得允許美在其領土部署中導,以免淪為美地緣政治圖謀的犧牲品。
來源 央視軍事綜合正午國防軍事、今日關注
編輯:高珊珊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