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基「戰斧」充當「急先鋒」?美在日本部署中導,威脅有多大?

2020-12-03 環球網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章節】自從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後,就一直盤算著在亞太地區部署陸基中程飛彈。俄羅斯衛星網16日稱,最近的消息顯示,美國有意首先在日本部署陸基中程飛彈。美國「防務博客」網站15日透露,美國可能優先部署地面機動發射的「戰斧」巡航飛彈,該飛彈主要針對戰役、戰術目標,而五角大樓正在研製的「遠程高超音速武器」更具威脅。

大力向日本遊說

俄羅斯衛星網稱,美國總統軍控事務高級特使馬歇爾·比林斯利在接受《日經新聞》的採訪時表示,華盛頓打算研究在一些亞洲國家部署中程和中短程陸基飛彈的可能性。他補充說:「這正是日本和其他國家希望擁有,並且未來需要的那種防禦能力。」韓國《東亞日報》稱,比林斯利強調,美國研發的中程飛彈是日本等國家「絕對必要的防衛力量」。由於美國缺乏靠近中國的直屬軍事基地,即使在距離最近的關島部署射程為1000公裡的中程飛彈,美國也無法將中國大陸納入打擊範圍,因此「有必要在以日本、韓國等為首的亞洲國家部署飛彈」。

比林斯利稱,在亞洲部署的陸基中短程飛彈將是「增強防禦能力的工具」,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國家都要面對「中國的恐嚇」。比林斯利還提到,美國目前正在幾個方向上研製高超音速武器,它們與其他「穩定性防禦能力」一起,可成為美國的亞太盟友「得到保護、使中國無法進行軍事訛詐」的某種保證。

優先發展地面機動「戰斧」

美國「防務博客」網站15日暗示,如果美國打算在亞太部署陸基中程飛彈,採用地面機動發射車發射的「戰斧」巡航飛彈可能是一個現實、優先的選擇。報導稱,比林斯利不久前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考察時,特意參觀新型常規巡航飛彈地面發射系統。他表示,這將有助於確保美國及歐洲和亞洲的盟國「抵禦侵略」。美軍於2019年8月對地面發射的「戰斧」巡航飛彈進行了首次飛行測試。當時飛彈從地面機動式發射裝置發射後,精確地命中500公裡外的目標。而這次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的新型發射平臺可以裝在輪式卡車上,能更加快速方便地根據需要進行陸地機動,或通過海上和空中運輸。

報導稱,五角大樓此舉旨在「對抗中國和俄羅斯在陸基巡航飛彈和彈道飛彈方面的壓倒性優勢」,並通過「遠程戰爭」削弱中國的領先地位。美國海軍陸戰隊去年表示需要地面發射的「戰斧」飛彈,它可以尋找並消滅在有爭議水道中航行的敵艦,並能對地面目標進行攻擊。時任海軍陸戰隊司令戴維·伯格告訴參議院軍事委員會:「這意味著海軍陸戰隊將扮演我們過去20年來從未擔任過的角色,這就是我們如何為海上控制和海上拒止做貢獻的方式。」

試圖「拉盟友下水」

《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戰斧」巡航飛彈最大射程約1600公裡,如果將其部署在日本本土的不同區域,中國東北、華北、華南多地以及海岸軍事目標均在其射程範圍內。如果在日本南部的衝繩群島部署這種飛彈,它的打擊範圍還會進一步增大。而如果在日本西北方向部署陸基「戰斧」飛彈,它的攻擊範圍將深入俄羅斯領土1300公裡左右。

中國軍事專家張學峰16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單從紙面數據看,美國在亞太地區已擁有為數眾多的海基、空基中程巡航飛彈,因此在日本部署陸基巡航飛彈似乎意義不大。例如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配備有96個垂直發射單元,通常可以攜帶約30枚「戰斧」巡航飛彈。美國戰略轟炸機也能掛載相當大數量的「戰斧」巡航飛彈。而且這種飛彈攻擊的目標是戰術和戰役目標,它的飛行速度慢,如果以最大射程1600公裡計算,飛行全程需要約兩小時,對於中俄等擁有完備預警體系的大國而言,提前進行預警探測並實施攔截並不困難。

一位匿名軍事專家認為,美軍欲在日本等國部署陸基「戰斧」飛彈,可能還有更大的政治考慮:一旦發生衝突,美國海軍艦隻可以後撤到相對安全的距離,改用陸基發射系統實施攻擊。值得注意的是,這無疑是相當於把陸基中導部署國「拉下水」,充當對抗中國的「炮灰」。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在亞洲的盟國,避諱討論部署這種飛彈的原因。這些國家很清楚,這種由美軍控制的進攻性飛彈不會保護任何國家,而是一種試圖改變現狀的挑釁行為,反而會引火燒身。

此外,張學峰還強調說,相對於亞音速飛行、容易被攔截的「戰斧」飛彈,對中國威脅更大的是美國陸軍正在研製的「遠程高超音速武器」,這種武器速度更快、射程更遠、突防能力更強,對部署區域選擇也更靈活,被美軍視為「撒手鐧」武器。美軍可以將它部署在第一島鏈的盟國,甚至有可能部署在關島等地。由於該飛彈造價昂貴,部署後可能主要針對戰略級目標,威脅更大,需要引起高度關注。

相關焦點

  • 美國和俄羅斯又沒談攏,還想在日本部署陸基中程飛彈……
    》的美國盤算在亞太部署陸基中程飛彈候選地可能是日本分歧嚴重!美國擬在日本部署陸基中程飛彈自從美國2019年退出《中導條約》後,就一直盤算著在亞太地區部署陸基中程飛彈。近日,有報導稱,美國有意首先在日本進行部署。這個消息也引發廣泛關注。
  • 美研究在日本部署中程飛彈 施洋:將成默認打擊對象
    【直新聞按】近日有外媒報導稱,美國有意首先在日本部署陸基中程飛彈。美國總統軍控事務高級特使馬歇爾·比林斯利宣稱,「美國研發的中程飛彈是日本等國家未來必要的防衛力量,而日本也是部署這一飛彈的候選地」。據美媒透露,美國可能優先部署地面機動發射的「戰斧」巡航飛彈。有分析指,相比「薩德」來說,美國有意在日本部署的陸基中程飛彈更具有攻擊性。
  • 在日本部署中程飛彈,美國是想在中國周邊重演「古巴飛彈危機」嗎
    在採訪中,美國總統軍控事務特使馬歇爾·比林斯利宣稱,為了遏制中國「緊迫的威脅」,美國在亞洲部署中程飛彈是極為必要的。馬歇爾·比林斯利(圖源:AP)2019年8月3日,由於美國的單方面「退約」,《中導條約》正式失效。而條約失效後幾天時間,美國再次成功試射了陸基「戰斧」巡航飛彈。
  • 日本放棄陸基「宙斯盾」原部署方案
    日本放棄陸基「宙斯盾」原部署方案楊舒怡日本防衛大臣河野太郎25日說,國家安全保障會議已經決定放棄在秋田縣和山口縣部署陸基「宙斯盾」飛彈防禦系統的方案。【放棄部署】日本執政黨自由民主黨25日開會,會議部分向媒體開放。
  • 外媒:為牽制中國,美國暗示將在日本部署中程飛彈
    【環球網報導】《中導條約》失效一周年,但美國的小動作還在繼續。韓國《東亞日報》15日援引日本《日經新聞》消息稱,有美國官員透露了為牽制中國,美國將在日本部署中程飛彈的方針。報導稱,美總統軍控事務特使馬歇爾·比林斯利14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美國正在研發的中程飛彈是日本等國家未來絕對必要的防衛力量,而日本也是部署這一飛彈的候選地。比林斯利還斷言中國是「緊迫的威脅」,並流露出要擴大和亞洲相關國家進行軍事合作的企圖。
  • 日本「陸基宙斯盾」部署地算錯了 日官員:被谷歌地球誤導
    據共同社6月9日報導稱,日本防衛省戰略企劃課課長五味賢至8日在秋田市內向媒體透露,此前日本陸上自衛隊新屋演習場(秋田市)「適宜」部署「陸基宙斯盾」飛彈攔截系統的防衛省調查結果出現錯誤,是因為在預定部署地點計算山體仰角(仰視山體等的角度)時,在沒有發現「高度」與「距離」比例尺不同的情況下,用尺進行測量和計算等,導致數值出錯。
  • 美國高官稱將與亞洲盟友討論部署中程飛彈
    8月14日,美國總統軍控問題特使馬歇爾·比林斯利亞在《日本經濟新聞》專訪中表示,美國正在研發中的陸基中程彈道飛彈「正是日本等盟友未來所期望且必要的防衛能力」,稱日本將成為考慮部署的地點。去年8月20日,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後立即試射一枚陸基巡航飛彈。圖自新華社而他所提到的兩款常規中程飛彈,均是美國在去年8月退出《中導條約》後著手研發的。其中陸基巡航飛彈預計2021年中期就能進入實戰部署,而陸基中程彈道飛彈距離實戰部署還需要5年左右時間。
  • 陸基宙斯盾泡湯後,日本可能不再只給美國當盾,轉而尋求進攻能力
    據美國《海軍新聞》網站7月22日報導,日本考慮將進攻能力作為未來飛彈防禦選擇的一部分。日本在最近決定停止部署陸基「宙斯盾」(Aegis Ashore)飛彈防禦系統之後,首相安倍晉三的政黨正在研究可能的替代方案。這些選項包括增加宙斯盾驅逐艦,部署大型武裝浮動平臺,甚至擁有進攻性的常規打擊能力。
  • 美軍考慮在阿拉斯加部署中程飛彈,美專家:可10分鐘飛抵俄羅斯核...
    美國核問題專家克裡斯滕森指出,如果美國將中導部署在阿拉斯加最西端,飛彈發射後不到10分鐘就將飛抵俄羅斯設在勘察加半島上的戰略核潛艇基地。據了解,川普政府今年2月宣布啟動退約進程,並於8月2日正式退出《中導條約》。作為全球軍控的重要支柱,《中導條約》的終止引發多國的擔憂。有分析認為,美國可能在亞洲和歐洲部署飛彈系統,在全球引起新的軍備競賽。
  • 美兩大軍工企業爭搶日本雷達訂單
    美兩大軍工企業爭搶日本雷達訂單劉秀玲圍繞棄用陸基「宙斯盾」飛彈防禦系統原定部署計劃後的替代方案,日本執政黨自由民主黨一個研討小組30日向黨內提交一份意見書。意見書最快8月上旬報告給首相安倍晉三。【雷神分杯羹】路透社30日以3名消息人士為來源報導,美國軍工企業雷神公司正在遊說日本國會議員購買SPY-6雷達,試圖取代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填補棄用陸基「宙斯盾」後的空缺。一名直接了解雷神遊說活動的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記者,雷神向日方提議在改裝後的驅逐艦上搭載SPY-6雷達,說它能夠幫助日方應對飛彈、無人駕駛飛機和隱形飛行器威脅,並且省時省錢。
  • 技術派|美在阿拉斯加部署新反導雷達,重點盯防大國洲際飛彈
    「遠程識別雷達」有兩個雷達陣面性能強大「遠程識別雷達」美國反導預警體系主要有天基飛彈預警衛星、陸基預警雷達和海基預警雷達組成,相互配合,覆蓋全球。建設中的「遠程識別雷達」在今年美飛彈防禦局(MDA)2月發布2021財年預算概要中,「遠程識別雷達」的預算為1.37億美元,用於軟體獨立驗證與確認、建模與仿真工作,並開發用於跟蹤和識別的軟體。雷達計劃2020年初始部署,2022年作戰驗收。
  • 國防部回應美國擬在日本部署中程飛彈:必將堅決反制
    中新網8月27日電 據國防部新聞局官方微博消息,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27日就美國擬在日本部署中程飛彈做出回應,他表示,如果有關方面一意孤行,中方必將堅決反制。資料圖: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答記者問。
  • 日本最強陸基宙斯盾變「半瞎」,防空網出大漏洞,還甩鍋谷歌地圖
    日本自衛隊在其重要裝備發展建設而的過程中出現了巨大而又低級的錯誤。由於在進行陸基宙斯盾系統的部署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規範對其部署地域周圍進行測繪,而僅僅是依靠谷歌公司提供的三維虛擬地球功能來完成上述系統方案的草擬,以致出現重大的測繪計算失誤導致部署在新田機動區的陸基宙斯盾系統的遠程識別雷達失去了大部分的視界,很難在戰時為系統內的攔截彈提供穩定的目標信息。這已經不是日本自衛隊第一次在裝備建設方面出現重大問題了。
  • 美專家:薩德入韓後可發現中國發射東風31飛彈
    作為當前唯一具備在大氣層內外攔截來襲彈道飛彈的陸基反導系統,「薩德」系統最大攔截距離為200公裡,最大作戰高度約150公裡。它採用精度非常高的直接碰撞殺傷方式摧毀來襲飛彈。要實現這項功能,AN/TPY-2高解析度雷達「功不可沒」。
  • 中國遠程反艦飛彈鷹擊62的威力有多大
    美國的「戰斧」飛彈的導引方式更多樣一些,可靠性目前看比YJ-62要強,我所知道的他們用上了衛星、地形匹配、GPS等技術,這些方面是他們的強項。美國「戰斧」陸基巡航飛彈的發動機用的是F-107-WR-450渦扇發動機,但也沒有超音速,實際上它的好處就在於有利於航程,渦扇發動機比渦噴發動機多了一個函道風扇,提高了發動機動力的利用率和燃油的使用效率。單就追求速度來說,渦噴發動機更適合一些。二、小心翼翼地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說明這是一款性能不錯但有很大進步空間的戰術飛彈。
  • 美飛彈攔截成功率97%?俄新武器無視中段攔截,東風17仍有差距
    對此美國媒體都看不下去了,直接公開指出飛彈防禦系統攔截成功率實際上不足50%,也就是說一百枚洲際飛彈打過來,只有不到50枚能被攔截,並沒有多大的意義。▲美國洲際飛彈攔截那麼美國反導系統的攔截率究竟能達到什麼程度呢?
  • 美:我們正面臨5大威脅,應力求共存,避免對抗
    中美關係的發展將對國際局勢產生重大影響據相關媒體報導稱,金燦榮在採訪中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出現的非傳統安全世界大戰,各國受到的影響將不僅限於經濟及民生方面。金金榮指出,中美關係將出現「大變局」,他認為,中美關係是當今世上最為重要的外交關係,將對國際局勢產生巨大影響。
  • 疑似我軍潛艇出現在日本鹿兒島附近,美國馬上煽風點火
    對於美國這種唯恐天下不亂的攪屎棍行為,《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在推特中指出,美國的精英們非常希望看到,中國與鄰國之間爆發戰爭。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國家,千萬不要受到煽動,以免掉入美國的陷阱。中日兩國在釣魚島歸屬問題上的爭端,實際上就是美國利用中日遺留的歷史問題,通過一系列政治操作所造成的結果。
  • 日本邁出危險一步!安倍卸任前致電川普,重申美日關係不會變
    除此之外,安倍還在電話中向川普詳細的講述了日本當前正在探討的新型飛彈防禦體系。報導稱,除日本正在探討的新型飛彈防禦體系外,雙方也涉及到了此前美國提出的在日本境內部署中程飛彈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