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若琪曝通過碩士論文答辯 將繼續南師攻讀博士

2021-01-19 搜狐網


  北京時間5月7日,中國女排隊長惠若琪發微博報喜稱,自己通過了南京師範大學的碩士論文答辯。而早在去年12月,排球之窗官方平臺透露,惠若琪已經被南京師範大學錄取為體育人文社會學博士,惠若琪將繼續在母校攻讀博士學位。

  中學的時候惠若琪一直都是一名「學霸」,她初中時就讀的南京29中是當地名校,惠若琪在實驗班,一度惠若琪的學習成績是班裡的倒數第一,但是她不屈的性格也體現在學習上,班主任老師把各學科老師上課的課件拷下來,惠若琪外出比賽隨身攜帶,一有空就自學,結果她的成績逆襲到正數第一。

  惠若琪大學的時候就讀於南師大體育科學學院,當時她已經是國家隊的絕對主力,但是惠若琪從不耽誤學習。到了大四的時候,當要求學生們實習的時候,惠若琪因為常年在外徵戰,實習內容較為單調,就是不停地參加比賽。2013年,惠若琪也順利成為了南京師範大學運動訓練專業的研究生。

  去年8月,惠若琪以隊長身份與中國女排的隊友一道獲得奧運會女排冠軍。今年3月18日,惠若琪帶領江蘇女排在國內聯賽總決賽中3-1戰勝浙江女排,取得隊史上第一個全國聯賽冠軍。非常有意思的是,惠若琪曬出的自己碩士論文答辯的論文題目,就是《中國女子排球聯賽發展現狀分析》。

  有網友興奮地跟帖贊道:「我們小姐姐最棒,以後是真正的惠博士了。」還有球迷鼓勵說:「我親愛的惠美麗,恭喜你呀,一步步的實現著自己人生的一個個小目標,接下來向著全運會冠軍和博士生行列進軍。」(Red)

http://sports.sohu.com/20170507/n492082062.shtml sports.sohu.com true 搜狐體育 Red http://sports.sohu.com/20170507/n492082062.shtml report 1018 北京時間5月7日,中國女排隊長惠若琪發微博報喜稱,自己通過了南京師範大學的碩士論文答辯。而早在去年12月,排球之窗官方平臺透露,惠若琪已經被南京師範大學錄取為體

");}

相關焦點

  • 中南大學:疫情期間,碩士、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將通過線上進行—新聞...
    中南大學:疫情期間,碩士、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將通過線上進行
  • 鄭州大學人民醫院順利完成首位越洋網絡博士學位論文預答辯
    年上半年研究生畢業與學位授予工作安排》文件精神,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研究生教育教學工作相關要求,經過前期的申請、審核、公告等流程,3月19日下午,正在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學習的鄭州大學2016級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專業博士生馬瀟越,通過網絡視頻會議和網絡匿名投票方式順利完成學位論文預答辯
  • 施廷懋碩士畢業 論文揭秘夢之隊為何長期閃耀世界舞臺
    6月7日上午,高考首日的北京,某個會議室裡,著名跳水運動員、奧運冠軍、地道的重慶妹兒施廷懋,也在進行一場特殊的「考試」——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她提交的論文是《我國跳水運動員的核心力量訓練方法研究》,是不是嚇你一跳?她不僅跳得好,還通過自身一路過關斬將的親身體會,把自己作為研究對象,揭秘中國跳水「夢之隊」為什麼能長期閃耀世界跳臺的「核心力量」的「秘方」。
  • 冰城「霍金」 輪椅上完成博士答辯
    工作之餘,馬超攻讀了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博士研究生,「我希望能夠虔誠地追尋知識,通過言傳身教,用這份對科學的誠心去影響自己的學生。」馬超期待著博士畢業後,能夠更好地教書育人,也可以為家庭帶來更多幸福。但是,2018年4月11日,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給這個家庭帶來重創。
  • 這位應屆碩士,為什麼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摘要:孫光宇,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院友,電氣學院應屆碩士畢業生,被電氣學院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發表SCI論文8篇(均在學校「最具影響力期刊」目錄)、EI會議論文4篇,另以其餘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2篇。
  • 三省碩士論文抽檢發現近兩百篇存在問題
    過程評價欠缺,分流機制不健全,朋友圈式答辯——「問題論文」是怎樣產生的已通過答辯的學位論文為何還會出現上述形形色色的問題?「這反映出極個別學位授權點研究生培養的質量自律意識還需進一步強化,質量文化還需進一步培育。」高耀表示。
  • 06年在職人員攻讀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的指導意見
    2、報考人員須參加攻讀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的入學考試。考試科目為外語、數學和專業綜合考試。專業綜合考試的重點是考核考生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培養方式及學習年限   1、在職攻讀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的研究生,採取進校不離崗的方式。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但要求在校學習的時間累計不少於6個月。
  • 應屆碩士3年發表16篇SCI論文,就能「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pan>《三年發16篇SCI,這名應屆碩士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9月6日,多家媒體發布的以此為題的報導,引發輿論關注。這篇報導的導語是:「應屆碩士畢業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近日這樣一則消息將國內學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學術重鎮西安交通大學。
  • 三省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近兩百篇存在問題 暴露了什麼
    3月以來,江蘇、廣東先後發布了2019年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評議結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發布抽檢結果的河北,三省抽檢共發現近兩百篇「存在問題」或「不合格」的碩士學位論文。  2019年11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對2018年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發現問題突出的高等學校和研究院所進行集體約談,要求「在2020年博士學位論文抽檢中問題論文的篇數和比例要大幅降低。」
  • 三省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近兩百篇存在問題,暴露了什麼
    過程評價欠缺,分流機制不健全,朋友圈式答辯——「問題論文」是怎樣產生的已通過答辯的學位論文為何還會出現上述形形色色的問題?「這反映出極個別學位授權點研究生培養的質量自律意識還需進一步強化,質量文化還需進一步培育。」高耀表示。
  • 3年發表16篇SCI論文,應屆碩士真能「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如要對這名優秀碩士畢業生破格授予博士學位,應該根據其撰寫的碩士學位論文水平,而非其在讀研期間所發表的SCI論文。
  • 應屆碩士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破格」有何不可?
    而將其捲入輿論焦點的,不單單是這份亮眼的成績單,更是上述被破格授予博士學位的建議。 據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陳洪捷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第十三條規定,「對於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有重要的著作、發明、發現或發展者,經有關專家推薦,學位授予單位同意,可以免除考試,直接參加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對於通過論文答辯者,授予博士學位」。 現實中,被破格授予博士學位的先例並不是沒有,只是少之又少。
  • 高校啟動線上論文答辯,多名碩博生順利通過!
    徐曉茜告訴記者,部分答辯委員會的老師多次嘗試後仍無法順利進入會場。為保證答辯有序進行,經緊急磋商,委員會重新申請了會議室,並將原定於9:30開始的答辯會議推遲到11點舉行。在嚴格執行南京大學博士畢業論文正式答辯標準的前提下,參加答辯的40多名師生同行共克時艱,高質量地完成了南大首位博士學位論文在線視頻答辯。
  • 媒體:波赫第一個漢語語言學碩士通過學位論文答辯
    據中國駐波赫大使館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波赫東塞拉耶佛大學(以下簡稱「東薩大」)哲學院漢語系舉行漢語語言學方向碩士學位論文答辯會,鄔雅麗(Jelena Vujičić)順利通過答辯,成為波赫第一個由當地高校自主培養的漢語語言學碩士。
  • 嚴查論文作假,教育部要求倒查五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針對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教育部已下文要求倒查5年。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高校9月均通過研究生院官網發布了《關於開展研究生學位論文作假行為全面排查工作的通知》。
  • 教育部嚴查論文作假 要求倒查5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原標題: 嚴查論文作假,教育部要求倒查五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針對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教育部已下文要求倒查5年。教育部先後印發了一系列文件,督促各高校嚴肅查處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推動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教育部教育督導局8月26日下發《關於幾起高校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的通報》,現予以轉發。例如,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在通知中表示:根據通報的精神和要求,我校將啟動博士、碩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全面排查工作。
  • 3年發表16篇SCI論文,應屆碩士真能「破格授予博士學位」?|新京報快評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文 | 熊丙奇《三年發16篇SCI,這名應屆碩士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9月6日,多家媒體發布的以此為題的報導,引發輿論關注。這篇報導的導語是:「應屆碩士畢業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近日這樣一則消息將國內學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學術重鎮西安交通大學。
  • 應屆碩士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破格」有何不可?—新聞—科學網
    據報導,孫光宇在攻讀碩士期間,論文碩果纍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物理學評論E輯》《應用物理快報》《等離子體源科學與技術》等期刊發表8篇SCI論文,還有4篇EI會議論文;以非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2篇。 這樣的成績,連很多博士生都驚呼「是在下輸了」。 而將其捲入輿論焦點的,不單單是這份亮眼的成績單,更是上述被破格授予博士學位的建議。
  • 畢業生怎麼答辯?重慶大學首場博士學位論文「雲端」答辯會上線!
    畢業生怎麼答辯?重慶大學首場博士學位論文「雲端」答辯會上線!3月27日上午,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博士生王秀娟,在學院的精心組織下,通過遠程視頻答辯,順利完成了博士論文答辯。這場特殊的「雲端」答辯會是重慶大學首場通過網絡開展的學位論文答辯。線上答辯,嚴格要求一個都不能少這場博士學位論文遠程視頻答辯,從組織形式到投票方案乃至對學生的著裝規定,都完全遵照博士論文答辯要求、標準和流程規範。
  • 他是中國自己培養的博士,憑藉碩士論文"破格"拿到博士學位,成果登上Science
    1977-1982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原南京氣象學院)天氣動力學專業學習獲學士學位,1982年考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攻讀研究生,1985年被破格授予理學博士學位。多年來在大尺度大氣和海洋環流動力學、ENSO(厄爾尼諾和南方濤動)動力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