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自己培養的博士,憑藉碩士論文"破格"拿到博士學位,成果登上Science

2020-11-0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2019年1月,在美國最權威的氣象和大氣科學學會——第99屆美國氣象學會(AMS)年會上,一位來自中國的大氣科學研究領域的教授站上了領獎臺,他就是美國夏威夷大學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傑出校友金飛飛。這一年,他當選美國氣象學會會士(AMS Fellow),並獲Sverdrup Gold Medal。本期推送,讓我們一起領略這位氣象領域大師充滿突破和創新、不斷求知與探索的"傳奇"人生。

金飛飛,美國夏威夷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氣象局氣候研究開放實驗室科學主任,歐洲政府聯盟會議的共同召集人。1977-1982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原南京氣象學院)天氣動力學專業學習獲學士學位,1982年考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攻讀研究生,1985年被破格授予理學博士學位。多年來在大尺度大氣和海洋環流動力學、ENSO(厄爾尼諾和南方濤動)動力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豐碩。

南氣院的因材施教奠定科研基礎

1978年3月4日,作為所在鄉村恢復高考後第一批唯一的大學生,金飛飛來到南氣院報到,然而開學的摸底考試卻給了他這個"全村的希望"一個"下馬威"——數學六十分、英語零分,和同學們的差距一下子讓他有了緊迫感,激起了他的鬥志。到期末時,開學的零分英語成為過去式,他已經掌握了數千個詞彙。

之後,金飛飛通過了學校提前學習研究生數學的開學考試,並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他們結伴去圖書館學習,並得到圖書館老師的批准可以自由借閱書籍。"那個時候書籍是十分寶貴的,老師給我們這樣的'特權'是對我們學習熱情的極大鼓勵。"當初和金飛飛一起泡圖書館的夥伴們如今大多成為活躍在科研一線的知名學者。

大二時,金飛飛創造了南氣院本科生發表學術論文的紀錄。他的論文《地轉適應的尺度依賴性》刊登在了《南京氣象學院學報》上,"那篇論文的發表成為我走上學術道路的重要轉折點"。畢業時,他已經發表了三篇學術論文,而這也為他的研究生和以後的學術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碩士論文達到博士水平

1982年,金飛飛以優異成績從南氣院畢業,並考取了中國科學院大氣所的研究生,師從天氣動力學家朱抱真。第一次見面,朱抱真就遞給金飛飛一篇論文,這是美國著名氣象學家Charney發表不久的關於大氣運動非線性多平衡態問題的論文。彼時,國際學術前沿已經對這一問題展開研究,而國內尚屬空白。金飛飛以這篇論文為原點,向著更高峰發出了衝擊。

在中科院讀研期間,金飛飛主攻"非線性動力學",並最終將學位論文確定為《大氣和海洋環流的非線性動力學》,經過兩年多的打磨,1984年底他終於完成了四百多頁的純手寫論文。當時的中科院副院長葉篤正先生看到這篇論文時,認為金飛飛的這篇碩士論文已經具備博士論文的水準,為此,葉篤正先生專門成立了由九位專家組成的答辯委員會,破格準許金飛飛的論文按博士論文答辯。

1985年2月14日,金飛飛通過答辯,成為了中國大陸大氣海洋領域第一個本土博士,當時他還不到24歲。值得一提的是,在論文寫作期間,金飛飛的個人生活也發生了巨大變化。1983年11月26日,他向在中科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讀研的大學同班同學寄出了告白信。一年後,兩人從同學知己成為了一路相愛相助相伴的夫妻。

簡化"厄爾尼諾"動力學方程組

從中科院畢業後,破格獲得博士學位的金飛飛在導師的建議下開始了留學生活。不論是在雷丁大學師從英國皇家院士Hoskins,還是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夏威夷大學,金飛飛始終記得導師的叮囑:要開拓視野,走上研究前沿。

當時,全世界眾多科學家們試圖揭開"厄爾尼諾"的面紗。1903年,挪威氣象學家V.Bjerknes提出:天氣預報問題不過是一組控制大氣運動的動力和熱力物理方程的初值問題,天氣預報就是這一數學方程組的解;1969年,V.Bjerknes的兒子J.Bjerknes首先提出假設,認為"厄爾尼諾"的發生源自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的滾雪球增長效應;1984年,麻省理工的研究團隊將數學方程組簡化到了中等複雜方程組,然而依舊"相當複雜"。

當"厄爾尼諾"研究的江湖風起雲湧時,金飛飛也在刻苦修煉。1993年,他完成了厄爾尼諾線性理論的統一;1996年,他在麻省理工研究團隊中等複雜方程組的基礎上率先演繹出了只有兩個變量的簡化方程組——衝放熱振子理論模型,系列成果分別登上了1996年的《Science》和1997年的《JAS》。

未來需要引領型人才

在金飛飛的學生中,多位已經成為國際上學術界頗有成就的學者教授,分散在中美歐日韓等地的大學和研究單位。"現在我們的年輕人有著一流的科研條件,起點更高,更加自信。在這樣的氛圍中,更應該有高遠的眼光。"

南信大大氣院的張文君教授曾在金飛飛和國內導師的共同指導下完成博士階段的研究,並跟隨金飛飛完成博士後研究,回校後一路晉升,在大氣院帶領出一支朝氣蓬勃的科研團隊;譚桂容申請到夏威夷大學的訪問學者資格,跟著金飛飛進行博士後研究,在一年內發表了兩篇SCI論文;在金飛飛的指導下,青年教師耿新的一篇論文獲得了更準確的演算結果,發表在本領域頂級期刊上。

只要時間安排得開,金飛飛每年都會多次回到母校,參加學術會議、給學子開展講座、和年輕學者共同討論研究難題……一路走來,早已是夏威夷大學終身教授的金飛飛從未中斷與母校的聯繫。"當年南京氣象學院老師對我們學子的無私支持是我一生不能忘懷的。所以現在能夠回饋母校,把所學傳授給年輕學子,是當盡的本分。"

如今,金飛飛有了新的研究方向——人類有序活動,這一理念由葉篤正先生在2000年首先提出,其視角瞄準的就是人類的未來發展。"怎樣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引導人類有序活動,這是我們應當擔起的責任。"

關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官微

相關焦點

  • 應屆碩士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破格」有何不可?
    在媒體印象中,上一位被破格授予博士學位的是現任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 當時他在第二軍醫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因碩士學位論文突出,被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告訴《中國科學報》,該不該破格授予博士學位,最主要看的是專業評價、同行評價。 只要他所在單位的學術委員會,對其成果進行鑑定,認為其達到博士水平,就允許破格授予博士學位。而不論他的論文發表在哪裡、期刊的等級如何。
  • 應屆碩士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破格」有何不可?—新聞—科學網
    現實中,被破格授予博士學位的先例並不是沒有,只是少之又少。在媒體印象中,上一位被破格授予博士學位的是現任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 當時他在第二軍醫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因碩士學位論文突出,被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 這位應屆碩士,為什麼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摘要:孫光宇,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院友,電氣學院應屆碩士畢業生,被電氣學院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近段時間,作為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學院應屆碩士畢業生的孫光宇,被電氣學院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的事件備受關注,孫光宇同學也因此在網上走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發表SCI論文8篇(均在學校「最具影響力期刊」目錄)
  • 應屆碩士3年發表16篇SCI論文,就能「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然而,看完整篇報導,除了在文首有「應屆碩士畢業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以及文中有「被電氣學院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這兩句話之外,全文其他地方都沒有提及究竟是誰建議。報導雖提到電氣學院,但並不明確是其導師,還是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或者學院學位委員會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也不見該校學校學位委員會對此建議有何看法。
  • 3年發表16篇SCI論文,應屆碩士真能「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這篇報導的導語是:「應屆碩士畢業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近日這樣一則消息將國內學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學術重鎮西安交通大學。然而,看完整篇報導,除了在文首有「應屆碩士畢業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以及文中有「被電氣學院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這兩句話之外,全文其他地方都沒有提及究竟是誰建議。
  • 西交大碩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又是10+SCI,「破格」操作合理麼?
    身為碩士的大部分人,都會有一些類似的煩惱——畢業,拿到碩士學位。然而,當你為畢業設計而愁眉苦臉時,當你還為能不能考博而一籌莫展時,有一個應屆碩士生居然被建議直接授予博士學位。這個人叫做孫光宇,是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學院的一名應屆碩士。同時,他也是著名的錢學森學院的校友。可以說,孫光宇是一個「論文狂人」。
  • 3年發表16篇SCI論文,應屆碩士真能「破格授予博士學位」?|新京報快評
    然而,看完整篇報導,除了在文首有「應屆碩士畢業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以及文中有「被電氣學院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這兩句話之外,全文其他地方都沒有提及究竟是誰建議。報導雖提到電氣學院,但並不明確是其導師,還是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或者學院學位委員會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也不見該校學校學位委員會對此建議有何看法。
  • 3年16篇SCI,碩士生破格拿博士學位,他的兩位前輩比他還牛
    接受採訪的時候,孫光宇說:飲水思源,我在瑞士讀完博士就回母校任教,報效祖國。看,這活脫脫就是一位受校友錢學森精神感召的未來學術大牛啊。3年16篇SCI很牛嗎?碩士期間拿博士學位很牛嗎?西安交通大學孫光宇的經歷像極了兩位前輩,他到底牛在哪裡?一位應屆碩士畢業生,被電氣學院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你說牛不牛?平均一個半月一篇SCI,你說牛不牛?
  • 西安交通大學應屆碩士畢業生:16篇SCI,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應屆碩士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破格」有何不可?》,大體意思如下:西安交通大學應屆碩士畢業生孫光宇,在讀碩士期間,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Phys. Rev.E等國際頂尖主流期刊發表了8篇SCI論文,加上8篇作者身份的SCI論文和4篇EI論文,被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學院(錢學森學院院友)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 這個碩士讀得值,連博士學位都要破格「贈送」了?他真厲害
    這個碩士讀得值,連博士學位都要破格「贈送」了?他真厲害! 隨著大學的擴招,學生上大學的概率大大提高,學生考700分可以上大學,考一百五六十分也可以上大學。如今大學生越來越多,學歷也越來越不「值錢」。
  • 3年發表16篇SCI論文,應屆碩士真能破格成博士?
    如要對這名優秀碩士畢業生破格授予博士學位,應該根據其撰寫的碩士學位論文水平,而非其在讀研期間所發表的SCI論文。  《三年發16篇SCI,這名應屆碩士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9月6日,多家媒體發布的以此為題的報導,引發輿論關注。
  • 山西大學48篇學位論文榮獲山西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未來網高校頻道6月8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王小波)日前,山西省學位辦公布了2019年山西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的評選結果,山西大學20位博士生的學位論文獲評山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8位碩士生的學位論文獲評山西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獲獎篇數均位列省內高校前茅,分別佔到全省優秀論文總數的
  • 16篇SCI論文就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西安交大碩士孫光宇是第一人嗎?
    更多還是在於「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在所引起的熱議。 2 SCI期刊論文應該等同於博士學位論文嗎? 因碩士期間表現優秀而破格一畢業便提為博士的案例在我國早已有之。
  • 三年發16篇SCI,應屆碩士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校方:並未進程序
    9月7日,一條「應屆碩士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當天,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學院一位工作人員回應封面新聞稱,學校並沒有授予孫光宇博士學位,碩士學位答辯委員會提出的建議未形成文件,希望不要把事情過度擴大。
  • 3年16篇SCI論文!應屆碩士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應屆碩士畢業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近日這樣一則消息將國內學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學術重鎮西安交通大學。
  • 西交大碩士生畢業擬授博士學位?國內外早有先例,來看看幾位大神
    院士曹雪濤 曹雪濤,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多個國家醫學科學院的外籍院士。今年上半年,曹雪濤多篇公開發表的論文,被國外學者質疑造假,一度鬧得沸沸揚揚。很多網友都知道他是南開大學校長,知道他是大科學家,卻不知道他是以碩士論文獲得博士學位的罕見破格者。
  • 西安這位應屆碩士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應屆碩士畢業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近日這樣一則消息讓國內學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學術重鎮西安交通大學。|孫光宇(圖片來源西安交大新聞網)|西安交大新聞網9月2日在《身邊交大人》欄目刊文《孫光宇:發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介紹:孫光宇,錢學森學院院友,電氣學院應屆碩士畢業生,被電氣學院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 燕山大學34篇學位論文獲評2020年河北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近日,河北省教育廳印發了《關於批准2018/2019學年度河北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的通知》(冀教研[2020]9號)文件,全省共批准10所院校的30篇博士學位論文和26所院校的153篇碩士學位論文為2018/2019學年度河北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 新中國首批自主培養的18位博士都是誰?學位編號10001的第一博士是誰
    一直以來,博士學位都是代表了做學問的最高成就,上百年來,世界各國都相繼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博士人才,新中國成立後由於各方面的原因,一直沒有建立自己的人才庫,再加上歷史原因,造成一段時間的人才斷檔,直到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後,才有了自主培養的新型大學生,那個時候的大學生真正稱得是天之驕子,第二年,我國才有了研究生學位,當年參加研究生考試的人數是
  • 博斯EDU海外留學服務公司:同等學力申博如何才能順利拿到博士學位?
    如何才能順利拿到博士學位? 博士學位是標誌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學術水平達到規定標準的本專業的最高學識水準的學術稱號。在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三種學位中,博士學位是最高的一級。 所以,博士學位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申請到的。不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足夠努力且條件符合,順利拿到博士學位也沒那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