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藝 版面/尹聰生
鏑摘
上期我們介紹了圖表界的「冰山美人」——弦圖,多彩的顏色和美麗的線條是否讓你念念不忘呢?可你知道嗎,配色失誤,就算「美人」也會黯然失色。而有時只需要利用一些小技巧,圖表的「顏值」可能就會瞬間提高。這一期,我們就來學習如何在數據可視化的過程中正確使用配色,做一個好色之「圖」。
巧借它山之「色」
圖片來源:visually capitalist
數據可視化過程中顏色的運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說,配色是改變圖表「顏值」最快捷有效的方式。然而我們多數人並非專業人士,對色彩的運用往往不是很有把握,做出的圖表常常顯得花哨或者髒亂,難以達到專業的效果。
日本管理專家大前研一說:「人們製作不出美觀的圖表,是因為他們沒有見過美觀的圖表。」不少世界級的報刊雜誌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圖表風格不斷變化,配色方案也越來越成熟專業。從這些媒體的圖表借鑑配色,則不失為一種保險和方便的辦法。本期圖表家族我們就從商業圖表、學術圖表和媒體圖表三個方面給大家介紹不同類型的圖表配色。
「商業大咖」怎麼搭
優秀的商業雜誌圖表看起來往往高端大氣,豔而不俗。典型的商務風格配色有黑配白,紅配綠,黑配黃等。然而我們自己在做圖表時採用這樣的配色,卻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走偏,變成濃濃的「土豪風」。
其實只要將色彩的明度等稍作調整,或適當運用深色和背景色,就可以得到穩重的視覺效果。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世界頂級商業雜誌都用了哪些配色吧~
1.《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華爾街日報》創刊於1889年,以超過200萬份的發行量成為美國付費發行量最大的財經報紙。在配色方面,《華爾街日報》常用的是互補色,明度一般較低,因此在視覺效果上對比強烈又不至刺眼。
注1: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我們可以通俗的理解成,這個顏色加了多少白顏料,加了多少黑顏料。
注2:互補色是指色輪上那些呈180°角的顏色。比如藍色和橙色、紅色和綠色、黃色和紫色等。互補色有非常強烈的對比度,在顏色飽和度很高的情況下,可以創建很多十分震撼的視覺效果。
2.《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雜誌之一的《經濟學人》,堪稱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媒體,刊載著各種世界經濟、政治時事評論、報導和統計資料。在《經濟學人》的圖表配色中,單色系常常被使用,或者做一些深淺明暗的變化;當數據系列增多時,增加深綠色、深棕色等顏色。世界頂級諮詢公司羅蘭貝格就非常愛用《經濟學人》的經典深青色。
其實這些經典的配色並不複雜,登錄鏑數(http://www.dydata.io/chart)就可以輕鬆實現。
3.《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
作為全球銷量第一的商業類雜誌,《商業周刊》是許多商業精英的必讀之物。許多商業圖表所用的紅藍配色,就是仿照《商業周刊》的經典風格。
除此之外,它的配色方案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使用白色背景,大量使用鮮豔的顏色,使整張圖表具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另一種是使用淡藍色、淡黃色或灰色作為背景,使用強烈的補色,使讀者輕易區分不同的數據系列。
我們發現以上三家媒體的圖表都具有相同的特點,即配色種類較少,多使用低明度互補色,在使用較為鮮豔的顏色時則輔之以深色,以保證整體的穩重和專業感,避免媚俗或過於浮誇。
「學術大牛」怎麼用
英國有一句習語,「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一張圖表往往可以高效地表達豐富的信息。
相對於商業圖表,科學論文圖表首先要規矩,符合期刊的投稿要求,然後在規矩的基礎上實現圖表的美觀和專業。利用配色,可以使原本枯燥無味的內容變得更加生動。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世界頂級學術期刊中配色的運用。
1.《自然》(Nature)
英國著名雜誌《自然》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性科技期刊,自從1869年創刊以來,始終如一地報導和評論全球科技領域裡最重要的突破。科學雖然嚴肅,但也可以有趣。
《自然》從圖表的配色中就體現了這一要義,其配色多為淺色,採用較高的飽和度,看起來輕亮明快,讓人賞心悅目。
2.《科學》(Science)
作為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期刊之一,《科學》較多使用同色系,適當調整明度,而且大多數圖表都會用到灰色。值得說明的是,灰色和黑白一樣,在色彩學上,既非暖色又非冷色,而是介於二者之間的色調,也就是中間色,在色彩搭配原則上,可以跟任何一種顏色進行搭配。巧用中間色,可以使圖表整體看起來更加和諧。
3.《細胞》(cell)
《細胞》刊登過許多重大的生命科學研究進展,是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雜誌之一,主要發表生命科學領域中的最新研究發現。和《自然》、《科學》等綜合性期刊不同,《細胞》專注於特定領域,即生命科學因此在圖表的設計上也保證了其內容的嚴肅性,配色的明度一般都處於極值,即很少出現亮色,一般以淺色和深色為主。配色中也多採用紫色、藍色、綠色等冷色調的顏色,較少使用紅色等暖色。
這種「冷淡風」的圖表在鏑數中也不難實現,用之前相同的方法,我們用鏑數也可以製作相似效果的餅圖:
不難看出,論文的圖表配色較為保守,配色種類不多,基本配色有紅色、藍色、橘黃(或土黃)、暗綠等。飽和度不宜過高。在使用飽和度較高的顏色時,多把明度降低,即變成暗紅色等。也不排斥使用較多的深色,如藏青、墨藍等。
新媒體大V怎麼配
相比《經濟學人》和《科學》等較為嚴肅的傳統媒體,新媒體的配色風格就活潑得多。目前國內有多家新媒體通過數據新聞、信息圖等方式來生產內容,展示的內容大多平易近人,生動有趣,而多彩的顏色自然是打造閱讀趣味的法寶之一。
1. 財新數字說
作為國內知名的數據新聞發布平臺,財新數字說使用了許多清新的顏色來製作圖表,多使用漸變色,每張圖中顏色種類較少(多為橘色和藍色),整體風格較為統一,而且較多使用深色。
2. 網易數讀
作為國內媒體最早探索數據新聞的欄目之一,網易數讀的圖表配色以低飽和度低明度的彩色為主,基本上很少出現深色,清新的多彩風格給數據的表達增加了溫度。
當然,新媒體的配色案例還有許多,通過對這些案例的研究,我們發現一些共同的特點:比如在表達有關生活或娛樂類的數據時,圖表的配色可以相應輕快活潑,採用淺紅、淺藍、淺綠、淺黃等飽和度較低、明度較高的顏色;適當漸變色可以讓畫面更加美觀而不至於雜亂;在選擇配色時考慮文章的主題和數據的具體含義,比如用紅藍分別表示高溫和低溫,紅綠表示盈利和虧損等。
儘管我們知道,只要肯花時間,按圖索驥,也能做出像模像樣的圖表,但設計、調色的時間成本往往讓人望而卻步。
而鏑數針對商務、科研和媒體三種不同風格圖表各推出的一套配色方案,製圖時可以一鍵換膚!點擊「閱讀原文」,用瀏覽器打開,讓你的圖表也體驗一下《華爾街日報》的style吧!
如果有更多關於鏑數的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public@dyclub.io或直接在後臺留言。
咱們下期再見!
內容參考來源:
https://zhuanlan.zhihu.com/p/23377067
http://blog.csdn.net/lanhe0044/article/details/59110759
往期文章
鏑數入門:三分鐘,從數據到圖表 #01
數據查找:數據都在這裡 #02
數據上傳:建立自己的數據小金庫 #03
圖表導出:微信文章如何查看動態圖表?#04
會員功能:我們想給你更多 #05
省市地圖:數據讓每個城市鮮活都起來 #06
條柱形圖:即使簡單也有規則 #07
工作報表:用圖表清晰展現你的業績 #08
好吃餅圖:角度展現佔比 #09
時序數據:讓時間看得見 #10
折線圖表:鎖定所有變化 #11
散點圖表:讓數據通俗易懂#12
氣泡圖表:比散點圖更具表現力#13
面積圖表:面積圖就是折線圖嗎?#14
美人弦圖:把複雜關係編織成網 #15
點擊「閱讀全文」,進入鏑數製作你的專屬圖表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