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話題,我不禁低下了頭......然而只看到了自己的小肚腩~
只要一提到胸,就一定繞不開一個話題:胸大好,還是胸小好?
擁有優秀A cup的朋友,一直都很羨慕那些胸大的,感覺身材賊棒~
直到耳邊聽來這樣一個消息:胸越大,越容易得乳腺癌!
我不禁昂首挺胸,還夾雜著莫名的自豪感~
不過,話說回來,胸大真的容易得乳腺癌嗎?那為啥沒有胸的男生也會得乳腺癌呢?
真相到底是什麼?咱們接著往下看~
1、胸大容易得乳腺癌嗎?
看到這兒,一大波小胸妹子是不是鬆了一口氣,然而,信了你就輸了!
乳腺癌,單從名字就能看出,癌變是發生在乳腺上的,而不是乳房。
乳房大小,主要的兩大部分就是脂肪與乳腺腺體,腺體大約佔1/3,大胸MM與小胸MM的腺體量相差無幾。
所以,胸大胸小,主要看脂肪多少。
● 脂肪組織既不分泌乳汁,也不會發生癌變,主要負責「貌美如花」,維持胸部外觀。
● 乳腺癌的發生都是在腺體上,乳腺密度能更好地預測患乳腺癌的風險。
研究證實,乳腺密度越大,患乳腺癌的風險越高。而胸大的女生,乳腺密度未必大;胸小的女性,乳腺密度也未必小。
因此,胸大的女生並不一定就容易患乳腺癌。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沒胸的男性朋友也會患乳腺癌了~
大家更應該關注的是「乳腺密度」,而不是大小。
2、乳腺癌真正的高危因素
美國放射協會將乳腺分為4種類型:
●脂肪型(乳腺大部分組織為脂肪)
●少量腺體型
●多量腺體型
●緻密型(乳腺大部分組織為腺體)
研究表明,緻密型乳腺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風險是脂肪型乳腺女性的3~6倍。
更可怕的是,我國超過50%的女性患有緻密性乳腺,且在胸小的女性中更為常見。
當然,這也並不是意味著胸小就更容易得乳腺癌。
乳腺癌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影響的,單一地討論胸大胸小沒有任何意義,還要考慮這些:
遺傳和家族史
有乳腺癌家族史、卵巢癌及子宮癌家族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更高。
經期
月經初潮早(小於13歲),絕經期晚(50歲未停經)。
婚育、哺乳狀況
獨身未婚女性、晚婚晚育或婚後未生育的女性,更易患乳腺癌。第一胎在35歲以上或40歲以上未孕、反覆人工流產的女性乳腺癌發病率更高。
飲食
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飲食會增加乳腺癌發病率。
外源性雌激素
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患乳腺癌的風險上升15%-25%,含有激素的化妝品也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
病史
反覆多次接觸放射線者、乳腺的不典型增生、一側已得過乳腺癌的患者發病率較高。
不良生活方式
如吸菸、飲酒、熬夜等。
研究顯示,主動或被動吸菸者乳腺癌發病率較高;相較未吸菸者,絕經期並曾經吸菸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險增加3倍。
3、預防乳腺癌該做哪些檢查?
我國乳腺癌患者發病高峰年齡在45~55歲,而且年輕患者越來越多,35歲以下約佔10%~15%,目前還正以每年3%的速度遞增。
據統計分析,Ⅰ期乳腺癌病人手術後10年生存率接近80%,Ⅲ期病人則僅為34%。因此,定期自檢和去醫院進行乳腺癌篩查非常重要。
做好自查與臨床篩查
女性<40歲:自查+超聲檢查
女性>40歲,超聲+鉬靶檢查
20-40歲的女性應每月自查乳房
最佳自檢時期:月經後9~11天
每年還可做一次乳腺B超。
40歲以下女性首選超聲檢查,如果出現陽性結果,加做鉬靶檢查。
40歲以上女性採用超聲加鉬靶檢查。
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將篩查年齡提前到20周歲。
乳腺檢查的方式有哪些
乳腺彩超
發現、定性絕大部分乳腺病變
適合妊娠、哺乳女性檢查和乳腺疾病的普查。
能清楚地鑑別囊性與實性腫塊,準確率達98%以上,還可判斷腫瘤的良惡性,分辨腋窩和鎖骨上淋巴結有無轉移。不過,乳腺彩超對很多細微鈣化灶難以分辨清楚。
另外,彩超檢查中如果出現這些字眼要提高警惕:非平行生長/垂直位,形態不規則,邊界高回聲暈,邊緣模糊、毛刺、成角或分葉狀,微鈣化(<0.5mm),腫塊內部血流信號豐富。
鉬靶檢查
發現腺體內的鈣化灶,並判斷良惡性
鉬靶是目前診斷乳腺疾病首選的最簡便的檢測手段,對40歲以上女性準確性很高,約85%~95%。
40歲以下、沒有明確乳腺癌高危因素或臨床體檢未發現異常的女性,一般不建議做乳腺鉬靶檢查,容易得到假陰性的結果。
①40~49歲女性,建議每年做1次;
②50~69歲女性,每1~2年做1次
③70歲以上女性,每2年做1次。
抽血檢查
僅靠腫瘤標誌物不能準確判斷
通過抽血檢查的CA15-3,是腫瘤相關抗原,是乳腺癌最重要的特異性標誌物。
30%-50%的乳腺癌患者的CA15-3明顯升高,其含量的變化與治療效果密切相關,是乳腺癌患者診斷和監測術後復發、觀察療效的最佳指標。
CA15-3動態測定有助於II期和III期乳腺癌病人治療後復發的早期發現;當CA15-3>100U/ml時,可認為有轉移性病變,如轉移性卵巢癌、結腸癌、肝癌、膽管癌、胰腺癌、肺癌和支氣管癌等。
預防乳腺癌小貼士
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不熬夜,不吸菸、酗酒等。
規律運動。堅持每天45―60分鐘的鍛鍊,每周5天以上。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大量攝入脂肪和動物蛋白,少食醃、燻、炸、烤食品,多吃新鮮蔬果。
保持情緒穩定,心態平衡,避免和減少精神、心理緊張因素。
積極治療乳腺疾病,不亂用外源性雌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