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知妹 騰訊醫典她知
不知從何時起,網上流傳開這樣的說法:
「我平胸,我驕傲,我為國家省布料;你大胸,也不好,乳腺癌症少不了。」
我太太聽了,馬上放下了手裡的木瓜……
答案很明確,NO!
乳房主要由乳腺腺體和脂肪構成,其中,決定了乳房是大是小的是胸部脂肪;乳腺則主要在「幹活」,負責孕期、哺乳期分泌乳汁[1]。
也就是說,脂肪負責貌美如花,乳腺負責賺錢養家。
(圖片來源:網絡)
就像勞苦功高的那一個,往往更易出現故障。乳腺癌也主要發生在乳腺組織上,而包括脂肪在內的其它乳房組織,癌變風險很小。這也是為什麼乳腺癌會被稱為:乳!腺!癌!
乳腺腺體的多少和密度,才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大胸族和小胸族姐妹的腺體量基本一致[2],所以,乳房大小並不影響患癌風險,大胸≠乳腺癌。不管是大胸還是小胸,只要處於高危因素中,都有可能患上乳腺癌。
乳腺癌的發生及發展,與雌激素、免疫系統功能低下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脂肪細胞和這些因素都可以掛上鉤。
人體中,除卵巢分泌雌激素外,脂肪細胞也可以分泌相當數量的雌激素,增加患癌風險;
此外,過於肥胖的女生,整體免疫系統的反應速率和質效會稍弱於正常體型的人。
所以,肥胖,是一項明確的乳腺癌高危因素[3]。
也許是因為胖胖的女孩子通常比較豐滿,讓很多人把乳腺癌和大胸聯繫在一起,豐滿的女孩子,其實並不需要因為擔心乳腺癌去做「縮胸手術」。
除肥胖外,乳腺癌還有很多其他的高危因素。如乳腺癌家族遺傳史;月經初潮過早,絕經年齡過晚;抽菸;酗酒等等。所以,預防乳腺癌,需要從這些人為可控的高危因素上下手:
1. 遵循健康的飲食習慣
一首七言順口溜送給大家:
綠色蔬菜要多吃,五穀粗糧要勤吃;
豆類水果不可少,加工肉類限制好;
炸雞燒烤不要饞,含糖飲料不健康;
精製穀物與食品,減少攝入最重要。
合理飲食才能幫助我們保持健康體重。
2. 堅持運動,鍛鍊身體
運動應該成為女生的生活常態。
美國癌症協會飲食和身體活動指南建議:每周進行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比如快走、做家務、遛狗),或75~150分鐘的劇烈運動(比如球類、跑步、爬山)。
3. 定期體檢,科學預防
在注意日常生活習慣之餘,科學預防才是重中之重。我國乳腺癌篩查推薦起始年齡為40歲。若為高危人群,更應提早篩查。
審稿專家:高晉南 | 山西白求恩醫院 同濟山西醫院乳腺外科主任
參考文獻
[1]劉琉. 大胸女性易得乳腺癌[J]. 婦女生活, 2016(2):59-59.
[2]Wiseman, B. S . Stromal Effects on Mammary Gland Development and Breast Cancer[J]. ence, 2002, 296(5570):1046-1049.
[3]呂豔麗. 肥胖與乳腺癌發病風險的相關性研究進展[J]. 災害醫學與救援:電子版, 2016, 5(003):189-192.
【主創團隊】
作者:川至小紅樓李若琪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