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女藝人患乳腺癌,乳腺癌成世界第一大癌!女性如何自救?

2021-01-10 騰訊網

#乳腺癌#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數據,乳腺癌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

39歲臺灣歌手朱俐靜抗擊乳腺癌成功,淚灑新唱片發布會現場,講述了她一年來抗癌的艱難歷程。#朱俐靜自曝患癌#

罹患乳腺癌對女性是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打擊,早期治療乳腺癌需要進行乳腺全切,對第二性徵的毀壞,也讓臨床上出現一些極端案例,一些女性不願切乳放棄治療,不幸喪失生命。

多位演藝明星身患乳腺癌離世,老版《紅樓夢》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情深深雨濛濛》方瑜扮演者李鈺、臺灣歌手阿桑,而最為人知的是中國好聲音的歌手姚貝娜,在事業巔峰期被查出乳腺癌,年僅33歲就離世。

擁有更多資源的演藝明星尚且如此,普通人如何防癌?

自查?No!

相對其他疾病,乳腺疾病對女性帶來的恐懼感更為強烈,預防乳腺癌,我們普通人第一個想法是:我平時注意些,自查!

但美國《乳腺癌篩查指南》顯示,乳腺自查對於降低乳腺癌死亡率「沒有任何幫助」,反而可能帶來女性不必要的焦慮、緊張以及過度醫療。

臨床上經常出現壓力大,工作不規律或者生活遭受事故情緒受到打擊的女性,因為乳腺出現莫名的疼痛而就診,但各種臨床觀察和研究論文可以顯示,90%以上的乳腺疾病與癌症並無關係,或為良性腫塊,而有些癌症沒有疼痛感就悄無聲息的發生了。

對著鏡子觀察乳房是否有異常情況,比如局部的皮膚病變,乳頭分泌情況的異常,按壓腫塊等,這些都不足以確定乳腺疾病、作為診斷依據,但可以作為定期篩查的動力。

篩查?Yes! 怎麼篩?

目前臨床上通行的篩查方法主要有三種:B超、鉬靶和乳腺核磁共振檢查,這三種檢查並存是因為三種檢查各種優缺點,哪個都無法替代。

超聲

超聲檢查無輻射,是單位體檢項目中最為常見的一項,可以發現乳腺的囊腫、結節、良惡性的腫塊都能發現,也更為適合亞洲女性,是臨床上35歲以下年輕女性最為推薦的檢查方式。

鉬靶檢查

我們簡單些理解就是X線檢查,與B超相比,能夠查到更小的腫塊,對於鈣化點檢查(早期乳腺癌的表現之一)更有優勢。同時因為乳房腺體和脂肪的比例問題,此項治療更適用於停經後乳房發生一定改變的女性。臨床上也出現B超檢查陰性,但鉬靶檢查發現鈣化點,確定早期癌症的案例。

乳腺核磁共振(MRI)檢查

適用於各個年齡段女性,敏感性和準確性比前兩項檢查都高,但核磁檢查非常昂貴,目前臨床上基本上用於前兩項檢查陽性的人群。

看看你是不是「重點人群」

理論上任何年齡段的人群都要定期篩查,乳腺癌有越來越年輕的傾向,對於一些重點人群,更要重視定期篩查。重點人群包括:

遺傳傾向

乳腺癌有較明確的遺傳傾向,家族中三代血親有罹患乳腺癌的親屬,一定要注重篩查。

一個比較極端的案例,美國影星安吉麗娜朱莉在沒有任何發病的情況下,切掉雙側乳腺(保乳治療,乳房仍在),她的母親與乳腺癌抗爭十年離世。雖然大部分乳腺癌與基因無關,但她自己身上攜帶大幅度增加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可能基因BRCA1,所以她進行了預防性治療。

年齡

年齡不僅限於乳腺癌,很多疾病的患病率都隨著年齡增長,數據顯示,12.5%的乳腺癌發生在45歲前,67%的乳腺癌發生在55歲後,但乳腺癌患病有越來越年輕的趨勢,無論哪個年齡段都要引起重視。

月經期

目前學界較認可的研究都認為13歲前月經初潮,超過50歲絕經的人,更容易罹患乳腺癌。

其他因素

超重、長期吸菸飲酒、長期應用激素治療,以及BRCA1 基因攜帶者等。

正規治療

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個人給自己患乳腺癌的妻子治療,他沒有學過一天醫學但因妻子患病而「飽讀醫書」,用各種學到的方法「治病」,網上還放上了妻子腫瘤已經破潰流膿的照片,欣喜的說已經排除「毒素」,病情有所好轉,全然無視醫生們要求他正規治療的留言。隨後,妻子很快離世。

目前,乳腺癌由於篩查的普及,早期病例比例增加,同時乳腺癌綜合治療的出現,讓乳腺癌成為療效最佳的實體腫瘤之一。

腫瘤分期、大小、位置、是否擴散、年齡身體狀況等等都影響預後,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是生存下去唯一的途徑,不要給庸醫邪術任何可乘之機,白白延誤治療。

值得一提的是,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情況,採用「乳房保留術」,治療疾病的同時,也可以兼顧第二性徵和美觀。像前文說的臺灣歌手朱俐靜,採用了靶向治療,據她和媒體透露,一年多的時間治療,已經與疾病「和平相處」,目前狀態良好。

乳腺癌的診療,最好的方法就是早診斷、早診斷、早診斷。

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是幾乎所有癌症防治的宗旨,對乳腺癌意義更為深遠。美國乳腺癌五年生存率可達90%,中國乳腺癌五年生存率可達83%。香港2020年發布的乳腺癌1-4期五年生存率數據,第一期為 99.3%,第二期為 94.6%,第三期為76.2%,第四期為 29.8%。

除了一般預防癌症的,不吸菸飲酒不焦慮,注重體育鍛鍊和保持正常體重外,每年的體檢項目,不要忘了乳腺癌的篩查。

相關焦點

  • 新「癌王」登基!乳腺癌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男性也要當心!
    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高達226萬例,平均每26秒就有一名女性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超過了肺癌的221萬例,正式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據統計,全球平均每26秒就有一名女性診斷出患有乳腺癌,中國的乳腺癌發病率位居第四,並以每年3%-4%的增幅快速增長,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 2020最新全球癌症數據:乳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預防大於治療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預估了全球185個國家36種癌症類型的最新發病率、死亡率情況,以及癌症發展趨勢。 這項最新預估數據顯示,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高達226萬例,超過了肺癌的220萬例,乳腺癌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
  • WHO 最新癌症報告:乳腺癌取代肺癌,成全球第一大癌
    近期,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全球最新癌症數據。乳腺癌成「全球第一大癌」根據 IARC 最新數據,全球新增癌症人數共計 1,929 萬人左右,中國新增癌症患者 457 萬人,佔比 23.7%,成為癌症新增人數最多的國家。
  • 乳腺癌並非中年女性「專利」
    在此專家提醒,乳腺癌越來越趨於年輕化,需引起年輕女性的重視,一旦發現乳房異常應及時到醫院排查,以便做到早診斷、早治療。    乳腺癌纏上年輕女性    21歲的李女士(化名),洗澡時摸到左乳上方有一個「花生粒」大小的腫塊,覺得自己這麼年輕,不會有什麼事。兩個多月後的一天,她跟家人聊天中說起此事,引起了媽媽的注意,便帶她來到鄭州人民醫院乳腺外科檢查。
  • 乳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專家建議40歲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鉬靶檢查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劉敏 記者 梅書華)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數據顯示,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高達226萬例,超過了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這一數據,讓很多女性朋友心中一驚,乳腺癌該怎麼預防?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乳腺病診治中心專家介紹,乳腺癌可以預防,要早發現早治療。
  • 篩查+好情緒,助女性遠離乳腺癌
    ,乳腺癌高居我國女性癌症發病率第一,每年發病約為30.4萬。而全球每年也有210萬女性受到乳腺癌侵害,乳腺癌已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每年10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也是專屬於乳房健康的獨特警示月,世界衛生組織提示,及早發現是改善乳腺癌治療結果和提高生存率的最好方法。近年來,隨著物質生活不斷改善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各類乳腺疾病發病率也加速上升,據統計我國目前約有50%的婦女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疾病。
  • 腫瘤防治宣傳周 | 鄭瑩:每年10萬女性死於乳腺癌,如何預防?
    乳腺癌對全球女性來說都是一大惡魔,也是中國女性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國內現有110萬名乳腺癌患者,每年新增36.8萬例,10萬名女性會死於乳腺癌。如何早期發現和預防這一嚴重危害女性健康的疾病呢?從世界範圍來看,乳腺癌在男性和女性中是怎樣的發病情況,我國有什麼特點?答:乳腺癌在全球和中國都是女性中發病第一位的惡性腫瘤,在男性當中則相對罕見。資料顯示,男女發病比例約為1:100。中國女性發病特徵是高發年齡為45~55歲,診斷時平均年齡比歐美國家更小,更可能涉及生育問題,絕經前患者較多。2. 我患乳腺癌的風險有多大?
  • 女性如何預防宮頸癌和乳腺癌,這裡有方法
    核心提示:上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如何預防宮頸癌,如何預防乳腺癌」的相關信息,如果你還有其他還有其他問題的話,可以諮詢我們的專家或者醫護人員哦,我們將為你提供很好的關於宮頸癌和乳腺癌的相關治療方案給你。
  • 遺傳性乳腺癌,源於這一基因突變
    作為女性發病排名第一位的腫瘤——乳腺癌,在統計學概率上大約5%~而早在2013年美國女星安吉麗娜·朱莉在《紐約時報》的文章中寫道由於她遺傳了媽媽突變的BRCA1基因,因此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機率要高,分別是87%和50%。如此高的發生率,促使安吉麗娜·朱莉做出了進行預防性雙側乳房切除的決定。 那麼人體內哪些基因突變會成為乳腺癌的高危群體呢?高危群體如何做好預防?
  • 莆田八旬老漢患上乳腺癌 醫生:並非女性專利
    東南網8月21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蔡學偉) 提到乳腺癌,多數人都不會把它和男性聯繫起來,覺得乳腺癌只有女性會得。然而前不久,家住莆田市湄洲灣北岸忠門鎮的82歲吳老漢,因胸部不適到醫院檢查,後被確診患上了乳腺癌。
  • 世界乳腺癌防治日即將到來 乳腺癌如何防?聽聽專家怎麼說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譚鈺欣 實習生 李茂佳 10月18日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日。如何防治乳腺癌?10月16日,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舉行2020年乳腺癌防治日科普會,乳腺腫瘤中心主任曾曉華現場對乳腺癌相關知識進行解析。
  • 乳腺癌更青睞這9類女性,你中招了嗎?
    國家癌症中心發布數據顯示:在中國,女性發病首位的癌症為乳腺癌,每年發病逾30萬,並且年輕化趨勢明顯!對於乳腺癌來說,預防重於治療,今天我們給大家總結一份乳腺癌高危人群名單,給所有女性朋友提個醒。哪類女性更容易患乳腺癌關於乳腺癌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 乳腺癌:女性的第一殺手!它的剋星三七算一個,其它你知道嗎?
    據人民網報導,全球每100個新確診的乳癌病例中,有12個來自中國,新發病率增長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平均發病年齡比西方國家早10-15年。專家表示,乳腺癌是中國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症類型,其發病率在近幾年呈逐年遞增之勢,且年輕化趨勢顯著。預計到2030年,我國女性乳腺癌發病數將達23.4萬例,比2008年上升31.15%。數據觸目驚心!
  • 關於乳腺癌的40個問答,非常實用!轉給你認識的女性
    答:體力活動也與乳腺癌有關,研究顯示年輕時經常參加較劇烈運動可以起到終身預防乳腺癌作用(可以降低得癌概率,不是一定不得癌),也有報導表明,成年人輕微運動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得乳腺癌的風險。但總體上,青少年時期的動運量與將來發生乳腺癌的危險度有更強的相關性。 學歷高的女性更容易得乳腺癌?
  • 預防乳腺癌要做兩件事:
    在接受體檢的女性員工中,94.87%的人被檢出乳腺增生。醫學專家說,導致乳腺增生的一大原因是精神壓力太大,人體內分泌失調。用中醫的理論講,這種狀況是因為人處於心情鬱悶、氣血不暢、肝氣鬱結的狀態。所以一般乳腺增生的患病比例是城市多於農村,大城市多於中小城市,職業女性多於非職業女性和農村女性(詳見快報11月28日《74個網店員工體檢 女員工幾乎全都患有乳腺增生》)。
  • 乳腺癌如何能早期發現?
    大道理人人都懂,小情緒難以自控;因為長期的情緒積累,就會導致各種疾病,比如說乳腺癌。 近年來,女性與乳腺癌的遭遇戰越來越普遍,而乳腺癌與女性打交道也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乳腺癌已經從親睞散發成熟魅力的女性逐漸擴大到年輕女性。愛美的媽媽、準媽甚至年輕女孩都需要做好預防乳腺癌的工作。
  • 什麼是乳腺癌 預防乳腺癌的方法有哪些
    現在有很多的女性朋友有乳腺方面的問題,有的女性朋友甚至患上了乳腺癌。那麼什麼是乳腺癌?怎麼知道自己患上了乳腺癌呢?乳腺癌的症狀又是怎樣的?怎樣預防乳腺癌?下面就然個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什麼是乳腺癌女性乳腺是由皮膚、纖維組織、乳腺腺體和脂肪組成的,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乳腺癌中99%發生在女性,男性僅佔1%。
  • 乳腺癌高發 群體未現低齡化
    近日,有媒體報導,一名3歲小女孩被確診為乳腺癌,經診治已痊癒出院。在人們印象中,乳腺癌往往發生在成年女性中,很難把3歲小女孩與它聯繫在一起。消息一出,人們在感到奇怪的同時,內心也充滿了擔憂,乳腺癌發病是不是出現了年輕化趨勢,早期有沒有什麼症狀,治癒率又如何呢?
  • 「乳腺癌」P53基因突變導致亞裔乳腺癌患者預後不佳
    2020 年乳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高達226萬例,超過了肺癌的220萬例,乳腺癌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
  • 乳腺癌吃什麼好 這些方法可預防乳腺癌
    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朋友乳腺會出現多多少少的問題。有的甚至還引發乳腺癌。那麼乳腺癌吃什麼好呢?為什麼會得乳腺癌?生活中的哪些陋習導致乳腺的問題呢?我們該如何預防乳腺癌?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乳腺癌吃什麼好正確的飲食方法。對病人能夠起到推遲病情惡化的效果, 合理分配癌症病人的飲食,可提高機體抵抗力,對病人的醫治和恢復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