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並非中年女性「專利」

2020-11-30 大河網

    近日,記者從鄭州人民醫院了解到,最近該院已連續收治了三名年輕的乳腺癌患者,年齡分別為21歲、24歲和28歲。幸運的是,由於發現及時,經過手術治療後都痊癒出院了。而很多患者是直到癌症晚期才發現罹患乳腺癌,從而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在此專家提醒,乳腺癌越來越趨於年輕化,需引起年輕女性的重視,一旦發現乳房異常應及時到醫院排查,以便做到早診斷、早治療。

    乳腺癌纏上年輕女性

    21歲的李女士(化名),洗澡時摸到左乳上方有一個「花生粒」大小的腫塊,覺得自己這麼年輕,不會有什麼事。兩個多月後的一天,她跟家人聊天中說起此事,引起了媽媽的注意,便帶她來到鄭州人民醫院乳腺外科檢查。通過檢查發現,李女士的雙乳有三個大小不等的腫塊。通過腫塊的位置和大小判斷,科主任劉薇建議她進行手術。術後病理結果顯示,李女士右乳的一個腫塊是早期原位癌,沒有發生浸潤和轉移,術後也不需要做化療,而其他兩個腫塊只是普通的纖維瘤。

    而同是20多歲的陳女士(化名),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去年底體檢時,大夫說她右乳有個「慄子」大小的腫物,建議她好好檢查一下。於是她來到鄭州人民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結果發現雙乳多發腫塊,右乳乳頭凹陷,且有一個5cm×4.5cm的腫塊。劉薇主任告訴她,惡性腫瘤的可能性比較大,建議她手術。術後,病理結果顯示是浸潤性癌。經過一段時間的化療後,陳女士得以康復。

    不良生活方式增加乳癌風險

    從臨床上看,近年來40歲以下年輕女性患乳腺癌明顯增多。劉薇主任介紹說,主要誘因就是長期熬夜、精神壓力過大,從而導致女性內分泌紊亂。另外,現代都市女性為了追求事業上的成功以及保持苗條身材,晚婚晚育、少哺乳、使用豐胸產品或保健品,都有可能造成乳腺癌發生。

    「乳腺癌的發生與患者情緒不良也有很大關係,特別是長期處於抑鬱和焦慮情緒的人群。」劉薇指出,臨床中常見的乳腺癌患者多有完美主義及強迫症傾向,對生活的期望值過高,對自己不能達到的期望感到壓抑,長期不能表達情緒,忽略自身真實的感受。這種「癌症性格」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患乳腺癌的機率。

    預防乳腺癌,定期檢查很重要

    其實,乳腺癌是可以預防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乳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可達80%,但在我國許多乳腺癌患者是到了晚期才發現。

    劉薇主任說,這跟大家對乳腺癌的重視程度不夠有關,「很多年輕患者說不上自己有什麼確切的症狀,通常知道檢查結果之後都是一臉驚訝。所以現在年輕人對於精密體檢的重視不應該比中老年人低。」

    「通過乳房自檢發現早期問題的機率很低,建議女性最好還是每年定期到專業的乳腺外科檢查,以免漏診。」劉薇主任建議,18到40歲的女性,每月一次乳房自我檢查,每年一次乳腺彩超檢查。大於40歲的女性,每半年一次乳腺彩超檢查,每年一次乳腺鉬靶檢查,對於乳腺癌高危人群,最好40歲前就進行篩查,篩查間期建議每半年一次,篩查手段除了一般人群常用的臨床體檢、B超、乳房X線檢查之外,可以用MRI等影像學手段。

    劉薇主任提醒大家,一定要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和飲食方式,少吃或不吃垃圾食品,不要濫用激素類保健品,少熬夜,適量運動。如果發現乳房出現異常,比如疼痛、腫塊、溢液等,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千萬不要盲目地前往美容院做所謂的乳房保健。(本報記者郭培遠)

相關焦點

  • 莆田八旬老漢患上乳腺癌 醫生:並非女性專利
    東南網8月21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蔡學偉) 提到乳腺癌,多數人都不會把它和男性聯繫起來,覺得乳腺癌只有女性會得。然而前不久,家住莆田市湄洲灣北岸忠門鎮的82歲吳老漢,因胸部不適到醫院檢查,後被確診患上了乳腺癌。
  • 德勝門名醫牛小培:乳腺癌是女性「專利」?這年齡的男人也愛中招!
    男性乳腺癌大概佔乳腺癌患病人群的1%。男性乳腺癌性質和女性的大同小異,不過病理特點,患病因素有所不同。男性乳腺癌患病人群以中老年為主。 乳腺癌誤區2.貧乳患病機率較低 乳房大小與患乳腺癌的風險無關,所有乳腺癌細胞的發展都與乳腺導管或小葉有關,這兩者的數量所有女性都相同,所以胸大胸小並不影響女性患乳癌機率。無論什麼罩杯的女性,都應學會自查,進行常規篩查等。
  • 女性如何預防宮頸癌和乳腺癌,這裡有方法
    核心提示:上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如何預防宮頸癌,如何預防乳腺癌」的相關信息,如果你還有其他還有其他問題的話,可以諮詢我們的專家或者醫護人員哦,我們將為你提供很好的關於宮頸癌和乳腺癌的相關治療方案給你。
  • 男人也會得乳腺癌,這並不是女性的「專利」!一經發現可能就是晚期
    說起乳房,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女性,好像乳房是女性的專屬器官。但其實男性也有乳房,也有乳腺組織,只是大家了解甚微,並不把它當一回事。尤其男性的胸肌,能提升個人的荷爾蒙,讓人看起來更加健康、有力量,能給女性更多的安全感。研究發現,有胸肌的男性,吸引異性聊天的機率會比胸無二兩肉的要大得多。
  • 乳腺癌號稱「女性頭號殺手」!這4種女性,容易被乳腺癌「盯上」
    生活中有部分女性比較容易出現乳腺癌,如果沒有積極預防,了解該疾病的出現是怎麼回事,可能在疾病出現後對身體健康造成明顯的影響,因此,在預防疾病的過程中,要先了解疾病的出現原因是什麼,做好相關預防措施,否則乳腺癌出現之後游離的癌細胞隨著淋巴液,血液擴散到全身,有明顯的轉移趨勢,會對女性生命健康造成威脅
  • 乳腺癌仍是中老年女性「頭號殺手」
    兩年前,她因右乳腫物做了 「右乳腺癌改良根治術」,術後第二年發現「雙肺多發小結節,提示轉移」。今年8月底,趙女士到醫院複查,胸部CT提示「雙肺多發轉移瘤表現,較前明顯增大、增多,考慮病情進展」。    每年10月份為 「世界乳腺癌防治月」,旨在呼籲全球女性提高自我防範意識,關注乳腺健康,遠離疾病困擾。
  • 什麼是乳腺癌 預防乳腺癌的方法有哪些
    現在有很多的女性朋友有乳腺方面的問題,有的女性朋友甚至患上了乳腺癌。那麼什麼是乳腺癌?怎麼知道自己患上了乳腺癌呢?乳腺癌的症狀又是怎樣的?怎樣預防乳腺癌?下面就然個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什麼是乳腺癌女性乳腺是由皮膚、纖維組織、乳腺腺體和脂肪組成的,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乳腺癌中99%發生在女性,男性僅佔1%。
  • NF1會增加女性患乳腺癌風險
    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綜合神經纖維瘤病中心開展的一項納入125例NF1女性患者的小規模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了4例乳腺癌。該研究的結果顯示,50歲以下的患有NF1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群的4倍。       該研究除了對NF1女性患者應重視乳腺癌篩查的指導意義,也揭示了那些沒有臨床症狀的乳腺癌的起源和性質,因為近期其他的研究表明,一些非NF1的女性因NF1基因突變而引發乳腺癌。
  • 篩查+好情緒,助女性遠離乳腺癌
    ,乳腺癌高居我國女性癌症發病率第一,每年發病約為30.4萬。而全球每年也有210萬女性受到乳腺癌侵害,乳腺癌已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每年10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也是專屬於乳房健康的獨特警示月,世界衛生組織提示,及早發現是改善乳腺癌治療結果和提高生存率的最好方法。近年來,隨著物質生活不斷改善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各類乳腺疾病發病率也加速上升,據統計我國目前約有50%的婦女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疾病。
  • 女性乳腺癌類型之:侵襲性小葉癌(ILC)|侵襲性|乳腺癌|小葉癌|浸潤...
    侵襲性小葉癌(ILC),有時稱為浸潤性小葉癌,是浸潤性導管癌後第二種最常見的乳腺癌。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統計,美國有超過180,000名女性,每年都會發現患有浸潤性乳腺癌。所有浸潤性乳腺癌中約有10%是浸潤性小葉癌(約80%是浸潤性導管癌)。
  • 關於乳腺癌的40個問答,非常實用!轉給你認識的女性
    今天是母親節,特意整理了這份關於乳腺癌的40個問答。這些都是平時大家最關心也是最實用的乳腺癌防治基本知識。 送給女性,送給天下的母親們! 請轉給家人以及你認識的女性。祝所有女性身體健康!母親節快樂!!
  • 女性常年喝豆漿會導致乳腺癌?適量吃豆製品可以預防乳腺癌
    女性常年喝豆漿會導致乳腺癌?然而,「女性常年喝豆漿會導致乳腺癌」的說法卻一直在網絡上流傳。受此觀點的影響,很多女同胞都不再敢喝豆漿,甚至徹底與豆類食物斷絕關係,那麼,豆漿含雌激素會導致乳腺癌的說法,到底有沒有道理呢?植物雌激素,是一類天然存在於植物中的非甾體類化合物,因為生物活性類似於雌激素而得名,大豆中的大豆異黃酮就屬於其中之一。
  • 乳腺增生離乳腺癌有多遠?不僅女性要注意,男性也可能中招→
    在五個月前,張娜的母親剛剛被確診為乳腺癌,而張娜自己也在不久前的體檢中發現自己的乳房有比較嚴重的乳腺增生。對於身材較為豐滿的周芳來說,大齡、豐滿、未育、乳腺增生等因素都讓她把自己歸入了乳腺癌的高危人群,而身邊剛剛40歲的同事患上乳腺癌的消息更讓她惶恐不已。乳房就好比是一串葡萄,最大的梗的頂端就是乳頭。葡萄上連著的小梗就是乳腺導管,根據乳房的大小,會有15~20條乳腺導管呈放射狀排列。
  • 中國首份女性乳腺癌篩查指南在渝發布 一年齡段女性應規律性篩查
    存在早髮乳腺癌家族史且自身攜帶有乳腺癌致病性遺傳突變的高危風險女性,篩査起始年齡可提前至35歲;其他乳腺癌高危風險女性,篩查起始年齡可提前至40歲。推薦篩查方法乳腺Ⅹ線篩查,這種方法被證實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死亡率。因此,推薦其作為一般風險女性的主要乳腺癌篩查方法。
  • 又一女藝人患乳腺癌,乳腺癌成世界第一大癌!女性如何自救?
    #朱俐靜自曝患癌# 罹患乳腺癌對女性是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打擊,早期治療乳腺癌需要進行乳腺全切,對第二性徵的毀壞,也讓臨床上出現一些極端案例,一些女性不願切乳放棄治療,不幸喪失生命。 相對其他疾病,乳腺疾病對女性帶來的恐懼感更為強烈,預防乳腺癌,我們普通人第一個想法是:我平時注意些,自查! 但美國《乳腺癌篩查指南》顯示,乳腺自查對於降低乳腺癌死亡率「沒有任何幫助」,反而可能帶來女性不必要的焦慮、緊張以及過度醫療。
  • 兩種方法帶你預防乳腺癌!
    2020年1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作為當今社會女性群體高發的一類癌症,乳腺癌受到了科學界普遍的關注。很多研究嘗試尋找預防乳腺癌發生的手段。,作者發現:50歲以上女性群體中,體重降低的亞群患乳腺癌的風險明顯低於體重維持不變的亞群2。
  • 5類女性易被乳腺癌「盯上」,提前發現4種異常,或能躲過一劫
    核心提示:在我國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中,乳腺癌高居榜首,從2000年至2011年,中國乳腺癌的發病率保持著3.9%的年增長率。直至2015年,我國每年約有27萬乳腺癌女性新發病例。 9月初,朋友小周在洗澡時摸到自己胸部有個小硬塊,剛開始她以為只是普通的纖維瘤。
  • 乳腺癌,我國女性惡性腫瘤之首,這些女性必須定期行乳房檢查!
    乳腺癌是發生於乳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全球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居我國女性癌症死亡的第6位,乳腺癌已經嚴重危害到廣大婦女的身體健康及家庭幸福。哪些女性需要定期進行乳房檢查呢?我們建議:一般風險人群乳腺癌篩查的起始年齡為40歲,但對於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將篩查起始年齡提前到40歲以前。家族裡有一級女性親屬,如母親、姐妹、女兒患上乳腺癌者。攜帶突變的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基因)者。有乳腺炎及乳腺增生史,或者乳腺多次接受放射線照射者。從未生育,或者頭胎生育在30歲以後,未哺乳者。40歲以上女性。
  • 致命的尷尬,50%男性乳腺癌已是晚期
    原創 Milly MedSci梅斯導語:男性乳腺癌不容忽視。pixabay一提到乳腺癌,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女性的「專利」,殊不知乳腺癌絕不只是與女性相關!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癌症,已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首要惡性腫瘤。據數據顯示,全球平均每18位女性一生中就有一位會罹患乳腺癌,但男性相對少見,男性乳腺癌佔所有診斷病例的比例不到1%。然而,根據SEER數據監測,1975年至2015年,男性乳腺癌發病率上升了40%,超過女性25%。
  • 北京當代醫院—哪四類女性容易得乳腺癌
    北京當代醫院—哪四類女性容易得乳腺癌 時間:2020-11-03 13:18 北京當代醫院 哪四類女性容易得乳腺癌?乳房的大小與乳腺癌的發病率之間沒有直接的關係,乳腺癌的主要原因是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升高造成,乳房大的女性之所以能導致乳腺癌患病率增加的原因是因為乳房越大,乳房細胞就越多,將增加患乳腺癌的機會。哪四類人群是否容易患乳腺癌?飲食結構不平衡的人,因為飲食結構的不平衡,不僅會導致女性體內脂肪過多,還會導致女性性早熟,如果女性患有性早熟,則提前進行月經初潮,增加女性患癌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