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得乳腺癌,她親身經歷忠告女性朋友,這5個誤區一定要知道

2020-11-26 騰訊網

2015年3月,小靜(化名)完成了研究生學業,半年後和男友步入婚姻的殿堂,2016年1月懷孕。人生正朝著幸福地方向奔去,小靜每天都憧憬著無數美好的畫面。

然而到了2016年9月10日預產期那天,寶寶還沒動靜。小靜無意中在右乳內摸到個疙瘩,既不痛也不癢,由於孕期乳房增大很難摸清楚,但家人重視,於是當天在本地大醫院做了B超。

四天後,小靜順產了一個可愛的女寶寶,全家人都沉浸在既忙碌又快樂的新生時光中。歡樂的日子沒過多久,檢查結果出來了,是那個令女性生畏的疾病:乳腺癌。

聽到這消息,小靜立馬崩潰了!她不敢相信這樣的事會降臨在她的身上,她怎麼都不會把乳腺癌和剛27歲的自己聯繫起來。她無法接受:「我和老公才27歲,都剛走出校園還風華正茂,都學業有成,也才剛剛有了美滿的家庭和可愛的寶寶。」

她不想面對這個噩夢,甚至懷疑病理切片拿錯了別人的。可診斷書白紙黑字紅章寫得明明白白—右乳浸潤性導管癌。

如今,像小靜這樣的年輕女性被診斷出乳腺癌的人越來越多。

一位福建的27歲小潔,和小靜一樣,沒有癌症家族史。當她發現自己左胸有腫塊時,以為只是纖維瘤,檢查之後才知道自己患上了乳腺癌。

而那時,她正準備和男友訂婚。噩耗傳來,小潔只能接受醫生的建議進行手術,做了一期保留乳房皮膚乳腺腺體切除加假體植入重建,後期還要繼續接受化療。

2016年年末,26歲的山西張女士,在年末的員工體檢中,被診斷患上了乳腺癌。「我這麼年輕怎麼會得乳腺癌?沒有乳房疼痛、沒有腫塊,為什麼莫名其妙中招?」張小姐說。

年輕女性就不易中招嗎?現實告訴我們,不是的。近年來隨著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但這個曾被廣泛認為是40歲以上年齡婦女易患的疾病,已有向年輕女性蔓延的趨勢。

數據表明,乳腺癌是年輕女性最主要的癌症死因,約佔 20 ~ 39 歲女性癌症患者死亡數的 23%。像姚貝娜、阿桑、陳曉旭等明星,離去的年齡也是正當年。

年輕女性對於乳腺癌的認識誤區不只於此,還有很多,這些都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乳腺癌年輕化的誤區

誤區1:

我的家族沒有乳腺癌史,所以我沒有患癌症的風險。我的媽媽/姥姥/姨媽得了乳腺癌,我也會患癌。

【真相】只有5%~10%的乳腺癌是遺傳性的。只有25%的乳腺癌患者有家族史。無論有無家族史,定期篩查都至關重要。有家族史的女性更應該密切關注。

誤區2:

40歲以上的女性才會得乳腺癌。我太年輕了,不用杞人憂天。

【真相】這種疾病影響所有年齡段的女性。乳腺癌從女性25歲起,其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45~55歲乳腺癌發病達到第一高峰期,65歲左右是第二高峰期。40歲以下的女性應該進行自我檢查以及每年體檢。無論年紀大小,只要發覺有腫塊,就需要去仔細檢查。

誤區3:

我未婚未育,沒有性生活,就不會得乳腺癌。

【真相】如果女性大量使用含有激素類的化妝品;長期坐辦公室的女性和長期伏案讀書熬夜加班學習生活壓力過大,生活不規律,導致內分泌失調;過度晚婚、晚育、不育或不哺乳,加之高脂飲食、吸菸、飲酒等不良嗜好……這些都會使得乳腺出現問題。

誤區4:

醫生沒有摸到我的乳房有腫塊,我也不疼痛,我就是安全的。

【真相】如果以「是否摸到包塊、是否痛」作為就診標準,會嚴重耽誤治療。專家提醒,乳腺癌早期可以沒有任何臨床表現,應定期到醫院篩查。

誤區5: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注意是否有症狀,然後祈求平安。

【真相】要主動出擊,保持良好的健康習慣。通過控制體重、運動、減少酒精攝入以及戒菸,可以大大減低患病風險。仔細篩查,早診斷,早治療,乳腺癌並不可怕。

明白了這些真相後,要了解乳腺癌更容易找上哪些年輕女性。

乳腺癌年輕化的原因

01

不良習慣

現代人飲食中油脂過多的現象越來越普遍。脂肪攝入過多,是年輕女性患乳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少年輕女性都喜歡肉食、吃披薩、吃乳酪、吃甜品,脂肪吃得過多,就增加了患癌症的風險。

而且現代女性工作壓力大,很容易熬夜、喝咖啡、抽菸、喝酒,都可能引發乳腺癌。

02

身體激素改變

現代人患癌的年齡層越來越低,也與生活方式息息相關。環境汙染嚴重、飲食農藥殘留、重金屬超標等問題,都會導致女性身體的激素發生改變,這就容易誘導女性乳腺癌的發作。

03

壓力太大

編壓力大容易導致不良情緒。現代女性工作忙碌,還要顧及生活,所以年紀輕輕就容易經常發怒、憂愁,這些情緒都是導致乳腺癌的不良誘因。經常處於這種情緒當中的女性,很容易出現乳腺增生,從而發展成為乳腺癌。

04

生育年齡推遲

從醫學角度來說,女性在20歲出頭就應該結婚生育,進行哺乳工作。因為適齡哺乳能降低患乳腺癌的風險。但是現代女性往往30多歲才生育哺乳,這就增加了年輕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

這些是是年輕女性得乳腺癌的四個主要原因。乳腺癌在發病早期還是很容易被發現的,所以建議女性有定時檢查身體和對乳房進行自檢的習慣,及時發現乳房增生、腫塊、疼痛等異常現象,儘早到醫院確診,在乳腺癌早期還是可以通過治療獲得康復的。

年輕女性要怎麼做?

1、保持心理平衡。女性要學會自我調控和駕馭好情緒,理智地對待人際關係、家庭、婚姻等方面出現的感情糾紛及情感危機。只有精神舒暢,才有利於心理平衡和生理平衡。

2、控制身體肥胖。孕產期、絕經期後更應預防肥胖,保持適宜體重,可減少患癌的風險。

3、生活方式合理,戒除菸酒,多吃黃綠色蔬菜、瓜果、食用菌、大豆製品;持之以恆地參加運動鍛鍊和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以強健心身;提倡晚婚和計劃生育,防止多次流產,生孩子後要母乳餵養。

4、和諧有規律的性生活,不僅可給自己帶來身心的樂趣和愉悅,增進夫妻感情,而且有助於減少乳腺增生症和乳腺癌的發生。

5、如果發現乳房或腋窩腫塊、乳頭溢液、乳頭凹陷、乳暈溼疹,以及皮膚破潰等,及時到醫院就診。所有成年女性每月進行一次自我檢查。30歲以上的女性最好半年進行一次乳腺超聲檢查,40歲以上的女性每年進行一次乳腺X線檢查和臨床體檢。

我們希望年輕女性也不要忽視了自己的乳房健康,記得做好自檢哦!最後,我想告訴大家,如果是不幸得了癌症也不要怕,心態要放寬,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幸福就在你的手中。其實癌症也並不是很可怕,要得到科學的治療與合理有效的康復,帶瘤生存幾年,幾十年都不是難事,更多腫瘤康復資訊,請關注「康復樂園腫瘤防控」公眾平臺了解。

相關焦點

  • 德勝門名醫牛小培:乳腺癌是女性「專利」?這年齡的男人也愛中招!
    生活中,我們常聽到,男性不會得乳腺癌、胸小患病機率低等傳言。腫瘤專家駁斥了關於乳腺癌常見的認識誤區。關於乳腺癌的這些誤區你知道嗎? 乳腺癌誤區2.貧乳患病機率較低 乳房大小與患乳腺癌的風險無關,所有乳腺癌細胞的發展都與乳腺導管或小葉有關,這兩者的數量所有女性都相同,所以胸大胸小並不影響女性患乳癌機率。無論什麼罩杯的女性,都應學會自查,進行常規篩查等。
  • 女子聽信偏方用草藥包敷治乳腺癌 3個月後到了晚期
    發現乳房有腫塊,很多女性或許會驚慌失措,上醫院找醫生確診、治療。但重慶潼南59歲的袁女士卻選擇相信民間中醫吃中藥,發現腫塊繼續長大後,竟用草藥包敷治療,結果導致乳腺癌拖成了晚期。10月18日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日,重慶市腫瘤醫院乳腺疾病治療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曾曉華提醒廣大女性朋友,應提升「乳腺篩查」和「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的健康意識。
  • 5類女性易被乳腺癌「盯上」,提前發現4種異常,或能躲過一劫
    核心提示:在我國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中,乳腺癌高居榜首,從2000年至2011年,中國乳腺癌的發病率保持著3.9%的年增長率。直至2015年,我國每年約有27萬乳腺癌女性新發病例。 9月初,朋友小周在洗澡時摸到自己胸部有個小硬塊,剛開始她以為只是普通的纖維瘤。
  • 女性睡前1個動作,一生遠離乳腺癌!(有乳腺增生的一定要看!)
    女性睡前1個動作,一生遠離乳腺癌!(有乳腺增生的一定要看!)說到乳腺癌,相信每個女性朋友都不會陌生,因為很多公益廣告、身邊的病患、醫學科普,都可以使我們聽到這個詞。雖然說,很多聽過這種疾病,但是並不是大多女性都了解這個疾病。乳腺癌到底是什麼呢?
  • 男人也會得!關於乳腺癌,這些事你應該知道!
    乳腺癌是我國女性發病率最高癌症,發病者多在45-55歲和70-74歲;多數乳腺癌可以治癒,早期發現的乳腺癌治癒率達
  • 乳腺癌並非中年女性「專利」
    在此專家提醒,乳腺癌越來越趨於年輕化,需引起年輕女性的重視,一旦發現乳房異常應及時到醫院排查,以便做到早診斷、早治療。    乳腺癌纏上年輕女性    21歲的李女士(化名),洗澡時摸到左乳上方有一個「花生粒」大小的腫塊,覺得自己這麼年輕,不會有什麼事。兩個多月後的一天,她跟家人聊天中說起此事,引起了媽媽的注意,便帶她來到鄭州人民醫院乳腺外科檢查。
  • 乳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專家建議40歲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鉬靶檢查
    數據顯示,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高達226萬例,超過了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這一數據,讓很多女性朋友心中一驚,乳腺癌該怎麼預防?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乳腺病診治中心專家介紹,乳腺癌可以預防,要早發現早治療。女性懷孕前要進行B超檢查,排查乳腺疾病,以免懷孕激髮乳腺疾病的發展。同時有乳腺病家族史、乳腺癌高風險職業等要定期檢查。
  • 乳腺癌如何能早期發現?
    以下因素,都可能與乳腺癌發生發展有關: 月經過早來潮(小於12歲)或絕經晚(遲於55歲) 這個一般是不可控的因素。對於57歲還沒回經的女性,如果她不知道絕經晚會增患乳腺癌的機率,她可能好好的,什麼事都不會發生;如果她知道了,反而會因為各種擔心、焦慮等不良情緒而增患乳腺癌的機率。
  • 與其「談癌色變」,不如先認清這7個誤區
    誤區一:得了癌症就必死無疑很多年前,癌症被稱為絕症,一旦得了癌症,不管是經濟上還是精神上,都需要承擔巨大的壓力。而近些年,根據最新的癌症報告,癌症的5年生存率已經超過了40%,換句話說,每10個罹患癌症的人當中,有4個能活過5年,這個數字比10年前提升了約10%。
  • 六大影響乳腺癌治療效果的誤區,快來看看你中了嗎?|乳腺癌|內分泌|...
    乳腺癌是我國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但令人欣慰的是,乳腺癌的總體生存狀況明顯好於其他常見惡性腫瘤。目前我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相對生存率約為 73%,在醫療條件較好的城市甚至可達80%。隨著各種治療手段的不斷更新進步,乳腺癌逐漸開始被當作一種慢性病來看待。
  • 乳腺癌越來越多?醫生提醒女性,4個好習慣要早養成,有助於防癌
    導語:乳腺癌女性朋友多少都有一點了解,對日常的生活還有女性的身體健康都帶來負面影響。它的發病率很高,並且現在正在逐漸年輕化,跟平時的日常飲食和習慣有一定的關係。對於乳腺癌,女性朋友要做好預防工作,下面醫生跟大家說一下,要養成這4個好習慣,要注意了解。乳腺癌越來越多,女性養成哪些好習慣有助於預防乳腺癌?
  • 40歲就查出乳腺癌,為什麼活到了106歲?乳腺癌到底能不能治癒?
    比如說患上乳腺癌的人群中,每100人就有可能有70以上的人被治癒。尤其是一期乳腺癌的患者,他們在5年內病發的可能性只有5%,所以說雖然乳腺癌的發病率很高但是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可怕,很多女性都會認為乳腺癌的死亡率在癌症中位居首位,然而和肺癌或者肝癌相比的話乳腺癌的死亡率並不高,排名只有第五。
  • 男人也會得乳腺癌,這並不是女性的「專利」!一經發現可能就是晚期
    為了讓男性的乳房合理的存在,我們找了這3個理由,畢竟有還是比沒的好!尤其男性的胸肌,能提升個人的荷爾蒙,讓人看起來更加健康、有力量,能給女性更多的安全感。研究發現,有胸肌的男性,吸引異性聊天的機率會比胸無二兩肉的要大得多。
  • 關於乳腺癌的40個問答,非常實用!轉給你認識的女性
    今天是母親節,特意整理了這份關於乳腺癌的40個問答。這些都是平時大家最關心也是最實用的乳腺癌防治基本知識。 送給女性,送給天下的母親們! 請轉給家人以及你認識的女性。祝所有女性身體健康!母親節快樂!!
  • 作為女性「頭號殺手」,乳腺癌發病率高達24.2%,該如何預防?
    有一種疾病比較特殊,大部分人會以為她是女性才會含有的疾病,但是臨床上少部分男性也會患有這種疾病,它就是乳腺癌。作為女性「頭號殺手」,很多女性都害怕它的存在。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調查顯示,全球乳腺癌發病率高達24.2%,局女性癌症首位,而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趨勢,且每年近30萬女性被診斷出乳腺癌的情況。01乳腺癌的一些誤區1、男性不會患有乳腺癌?
  • 年僅20歲,作息規律,卻被確診乳腺癌!醫生:幸虧來得及時
    王佳今年20歲,2個月前,她發現乳房有「小酒窩」的凹陷,除此之外身體也並無不適,就沒有在意。後來發現左乳有液體溢出還夾雜著鮮血,王樂有點嚇到了,把情況告訴家人,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醫院檢查。檢查結果下來了,王樂被確診為乳腺癌。
  • 想讓娃多長10釐米,這5個誤區一定要避開
    家長千萬別因為這5個誤區,耽誤了孩子長個! 02 吃得好就長得高 很多人都有一句口頭禪:「吃飽飽,長高高」。 或許這是為了鼓勵寶寶多吃點,但也說明她們打心眼裡相信,寶寶吃得多,營養跟上了,個子自然能竄高。
  • 注意 這種癌症女性發病率最高!十類女性最易患病
    專家指出,我國乳腺癌多發年齡比發達國家要年輕近20歲,在國外,乳腺癌發病年齡一般在60歲左右,但在中國,發病年齡多集中在45到55歲。△視頻:乳腺癌是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症這些因素極易誘髮乳腺癌到底什麼人會是乳腺癌的高發人群呢?專家表示,遺傳、生育、哺乳和生活習慣等,都會跟乳腺癌的發生息息相關。
  • 預防乳腺癌 不必切乳腺
    她在文章中稱,她的母親與癌症搏鬥了近十年,56歲就去世了,而她也攜帶有一個「缺陷」基因BRCA1,這大大增加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們因此恐懼失去媽媽,她決定採取專業的醫學治療降低患病風險,從今年2月份開始,直至4月27日,她完成了雙側乳腺切除以及乳房再造手術。至此,她患乳腺癌的機率已經從87%下降到5%。
  • 喝豆漿會得乳腺癌?內衣能改善下垂嗎?關於乳房的 10 個真相
    根據《中國腫瘤》雜誌給出的數據顯示:2015 年,在各類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中,女性發病首位就是乳腺癌,年發病數高達 30.4 萬人。在解決大家關於乳腺疾病的困擾之前,想先問下大家,你真的了解自己的乳房嗎?先來看看我們為你準備的這 5 道關於乳房的小知識吧,看看你能答對幾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