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0M
生活如果是一盒巧克力,最苦的幾顆裡,有一顆必定是罹患癌症。
癌症是一種基因突變,健康的細胞,哪一天突然「豬油蒙了心」,就變成了癌細胞。
瘋狂的癌細胞就像一個叛逃的將軍,在身體裡攻城略地,把健康的組織都變成了它的傀儡。
近幾年,隨著癌症相關新聞的不斷曝光,人們對癌症的認識也在提升,但普通人對癌症的認識畢竟比較局限,難免存在一些誤區。
今天保哥就帶你揭開癌症的7個真相,走出誤區,從而更好地預防和治療癌症。
很多年前,癌症被稱為絕症,一旦得了癌症,不管是經濟上還是精神上,都需要承擔巨大的壓力。
而近些年,根據最新的癌症報告,癌症的5年生存率已經超過了40%,換句話說,每10個罹患癌症的人當中,有4個能活過5年,這個數字比10年前提升了約10%。
保哥查詢了不同癌症的5年生存率,大家可以作為參考
從上圖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癌症5年生存率都超過了40%,其中乳腺癌和甲狀腺癌的治癒率甚至高達90%。
所以,癌症早就不是什麼絕症了,隨著癌症治癒率的不斷提升,是否有足夠的錢來治療癌症並能支撐治癒後的生活,更為重要。
很多人認為,只要平時注重飲食、生活規律,就不會得癌,甚至也不用買保險。
但你有沒有聽過這樣的新聞,平時一起晨練的大爺大媽,有些人一年連感冒都不得一次,突然就被檢查出了癌症。 這也是人們常說的,「不得小病的人,一查就是大病」的原因。
但健康人患癌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呢?這是因為,癌症最大的誘因其實並不是生活習慣,而是年齡,就算身體素質再好,隨著年齡的上升,也可能會得癌。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報告,40歲以下青年群體中的惡性腫瘤發病率處於最低水平,從40歲以後開始快速上升,發病人數主要集中在60歲以上,到80歲達到高峰。
基於此,保哥建議每個人都給自己配置一份重疾險,預算不足的時候,可以先買定期,等預算充足的時候,再搭配一份終身重疾險,這樣不僅可以節約保費,還能獲得更周全的保障。
在常識中,男性愛抽菸,所以我們認為男性得肺癌的機率更大,而女性由於不愛抽菸,應該離肺癌很遠。
但事實卻是,肺癌是國人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一的癌症,在女性群體中,肺癌的致死率不僅排名第一,而且將近是乳腺癌的3倍。
所以,肺癌的發病不分男女,女性由於常年接觸油煙,以及生活中的二手菸,也要做好肺癌的防治。
保哥補充一句,強烈建議男同胞們,減少在公共場合抽菸,以減少對其他人的影響,同時建議女性群體,減少做油炸爆炒類食品,多吃蒸煮食品。
癌症分為很多種,並不是每一種癌症都在重疾險的保障範圍內,有些病雖然叫癌,但不是癌。
比如我們常說的原位癌,原位癌是癌症的早期症狀,由於花費少,容易治療,一般被列在輕症裡。
還有5種癌症,和原位癌情況類似,不在重疾險的保障範圍內。
Ⅰ相當於Binet分期方案A期程度的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Ⅱ相當於Ann Arbor分期方案I期程度的何杰金氏病;
Ⅲ皮膚癌(不包括惡性黑色素瘤及已發生轉移的皮膚癌);
ⅣTNM分期為T1N0M0期或更輕分期的前列腺癌;
Ⅴ感染愛滋病病毒或患愛滋病期間所患惡性腫瘤。
罹患愛滋病後,由於患者的免疫系統無法工作,患癌的風險將會大幅增加,這種情況一般是不保的。
其他幾種情況都和原位癌類似,由於遠未達到重疾的程度,對於這些癌症的保障,一般都列在輕症保障裡。
有些新手媽媽,在第一次給孩子配置重疾險的時候,都會特別關注白血病的相關保障。但翻遍重疾險的條款,也找不到這三個字,那麼重疾險究竟保不保白血病呢?
答案是保,而且很多兒童重疾險,對白血病這種少兒高發疾病,還有多倍賠付。
白血病的本質是一種發源於血液的惡性腫瘤,也叫「血癌」,基本上所有重疾險都保惡性腫瘤,所以只要給孩子買了重疾險,就一定保白血病。
建議媽媽們可以重點關注一下,重疾險是否有針對少兒高發重疾的多倍賠付。
另外市場上還有一種白血病險,關於是否配置白血病險,保哥之前寫過一篇測評,有需要的媽媽可以點擊查看。
醫保幾乎人人都有,在看病治療的時候,人人都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報銷。
但得了癌症後,如果要追求比較好的治療效果,常常要使用一些進口或者自費藥,這部分藥品大多不在醫保的保障範圍內。
保哥曾列舉過一些癌症治療的藥品價格,這些藥品如果只靠醫保報銷,普通人恐怕依然負擔不起。
治療肺癌的靶向藥泰瑞沙:51000/盒
治療肝癌的靶向藥多吉美:25000/盒
治療淋巴瘤的美羅華:25000/支,5支/療程
還有現在比較先進的上海質子重離子治療,平均的治療費用在30萬左右,這項治療也不在醫保的保障範圍內。
所以,得了癌症,如果只依靠社保,恐怕很難覆蓋所有的治療費用;
其次,保哥多次講過,除了治療費用,治病期間的收入損失,同樣是一筆開支,如果沒有提前規劃好這部分保障,治癒後也會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
很多體檢機構,利用人們對於健康的焦慮和恐懼,推出了很多費用昂貴、但收效甚微的體檢項目。
比如基因檢測、PET-CT檢查,還有「一滴尿」檢查等等,這些項目聲稱可以查出所有癌症風險。
但實際上,如果你不了解自己的家族病史,基因檢測查出癌症的概率非常之低;PET-CT檢查查出腫瘤的比例僅為1.3%,但費用要上萬元。
所以,防癌篩查不能單純地追求貴,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家族患病史、不良生活習慣可能誘發的疾病風險等等。根據這些既往情況,詢問醫生的意見,進行有針對性地專項檢查更有效。
以上就是保哥要分享的關於癌症的認知誤區了,癌症曾經很可怕,但如今早已過了談癌色變的年代,畢竟隨著醫學的發展,治療手段會越來越多。
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提前做好周全的保障,萬一癌症來了,要有足夠的錢治病,保證家人和孩子的生活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