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節患者注意:這4個誤區可得早點認清,對病情有幫助

2020-12-03 騰訊網

肺部是人體十分重要的器官,保持肺部功能正常,氧氣獲取量充足才可以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然而,部分人卻受到結核分枝桿菌的入侵引發了肺結核,在肺結核發病過程中肺部功能的降低會引發許多不良症狀。因此,要針對疾病採取合理的治療措施,對待疾病態度正確,先了解肺結核是怎樣的一種疾病,同時遠離相關的誤區。很多人總是踩坑,存在不合理行為,反而會讓身體受到的傷害明顯。

1、肺結核可以自行好轉

很多人陷入了誤區,認為肺結核不治療也會自行好轉,因為肺結核在發病過程中有部分症狀跟感冒比較相似,會有疲勞乏力、發熱、咳嗽等症狀,很多人就誤以為是跟普通的感冒差不多,因此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殊不知在疾病耽誤治療,沒有認真對待的情況下,會持續發展,甚至有加重的趨勢。因此,發現了肺結核要認真對待,該疾病和普通感冒不同,治療不及時肺部功能下降明顯可能會帶來身體傷害,要通過正規的治療進行控制。

2、老年人才會出現肺結核

對肺結核沒有足夠的認知,可能會陷入誤區,特別是認為老年人才會出現肺結核,這種錯誤的觀念,讓很多年輕人在不知不覺中也讓疾病有機可乘。

肺結核並不只是出現在老年人身上,雖然老年人體質較差,更容易受到結核分枝桿菌入侵引發肺結核,但是其他類型的人同樣有患病的可能,沒有做好身體的保護工作,在結核桿菌入侵,自身抵抗力薄弱之後都可能會發病。

3、沒有症狀代表肺結核好了

沒有身體不良症狀代表肺結核就完全康復,這也是容易陷入的誤區。因為肺結核在發病過程中身體會有不良症狀,經過治療病情好轉,但是肺結核也比較容易復發。

剛開始復發的時候,身體還沒有受到明顯的影響,症狀較輕微,甚至沒有症狀,等到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身體的不良症狀才會明顯,不能通過身體的症狀表現來判斷是否有肺結核。如果要判斷肺部是否發生病變,還需通過常規的檢查來得知。

4、肺結核無法預防

部分人認為肺結核是很難預防的疾病,基本上沒有很好的預防措施,其實,肺結核目前也可以達到良好的預防效果,只要加強身體鍛鍊,通過正確的方式讓自身抵抗力提高。

同時注意其他呼吸道疾病的預防,都對肺結核患病率降低有幫助。如果平時經常存在壞習慣,讓自身抵抗力變得薄弱,肺結核很容易出現而帶來身體傷害。

相關焦點

  • 肺結節和肺腫瘤,有什麼不一樣?醫生:3個方面可幫助判斷
    近幾年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肺部疾病的預防,那麼關於肺結節和肺腫瘤可能很多人搞不清楚。就算是醫生進行CT檢查,也有可能將這兩種病症搞混,醫生下面給大家講解3個方面幫助大家進行判斷。肺結節是什麼?肺結節就是長在肺部直徑小於3cm的病灶,CT結果表現為密度高的陰影。換種說法就是肺部檢查出小於3cm的病灶都可以統一叫做肺結節。
  • 這4個誤區,冠心病患者越早明白越好
    另外,有部分病情嚴重的冠心病患者會通過放置心臟支架的方式來改善病情,但是在通過這項治療手段之後有一些誤區需要避開,否則對病情沒有好處。那麼,冠心病患者放置支架,哪些誤區需要避免陷入呢?其實,支架使用的壽命跟病情的發展情況有密切聯繫,本身支架是沒有壽命長短的,但是部分人在使用心臟支架之後病情沒有好轉,這種情況可能就需要通過進一步的治療來緩解。另外,使用了心臟支架之後如果效果良好,疾病得到改善,不需要定期取出,病情好轉的情況下支架可以終身使用。
  • 愛吃肉的肝病患者注意了,這3種肉類,對於病情恢復或有幫助
    導語:很多肝病患者總是在好奇,到底能不能吃肉,答案當然是可以,對於無肉不歡的人來說,真的忍受不了,不能吃肉這件事情,但是可以放心,B肝患者是可以的,而且B肝的病情恢復離不開肉,今天為大家介紹幾種非常適合B肝患者食用的肉類。
  • 體檢查出肺結節怎麼辦?如果有4個特徵,癌變機率大,別拖了!
    2.哪些人是肺結節的高危人群?  3.發現肺結節該怎麼辦?  4.有哪些治療肺結節的有效方法?  ......  體檢第一次發現肺結節時可參考下文,但每個人病情有差異,具體遵醫囑。    真實病例1  63歲的陳先生是一位肺結節患者,退休前一直在事業單位工作,工作環境非常幽靜,可是居住環境周圍卻汙染嚴重。  2019年,陳先生開始斷斷續續的咳嗽起來,一開始還以為是咽喉炎犯了。可是吃了藥也不管事,這一咳嗽就是三個多月。
  • 肺結節是怎麼回事 肺結節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肺結節就是其中比較難判斷也很難治癒的疾病,對患者的生活帶來了沉重的打擊。那麼肺結節是怎麼回事呢?有哪些臨床表現?肺結節的患者怎麼注意飲食?又該如何治療呢?下面小編具體講解一下。肺結節是怎麼回事肺結節病(sarcoidosis)是一種病因未明的多系統多器官的肉芽腫性疾病,常侵犯肺、雙側肺門淋巴結、眼、皮膚等器官。其胸部受侵率高達80%~90%。
  • 肺結節出現時,身體或許會有這4個現象,為了健康,不妨一看
    因此會有關乎著人體的身體健康。現在很多人容易出現肺結節問題。雖然對結節對是有良性的,但是惡化的可能性也很大,所以大家在平時生活中要注意保養費。肺結節出現時,身體或許會有這4個現象,為了健康,不妨一看1、胃口差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會出現厭食的情況,就會講到腸胃出現了問題,其實也可能是肺結節到來的信號,如果出現肺結節,會導致肺功能下降,會影響體內的新陳代謝,出現食慾減退,可以說出現食慾差的時候,應該去醫院檢查一下肺功能。
  • 身體有肺結節該怎麼辦?醫生建議:學會這3個調理方法,或可改善
    肺結節作為肺部最常見的病症,現在越來越常見,很多不了解的人,對自己的病因也是一無所知。在查出肺結核的時候也不知道需要注意些什麼,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幾種護理方法,幫你減輕肺部病痛。肺結節是如何產生的,患有肺結核會有哪些些反應?肺結節的病因有很多種,不僅僅只是因為肺部引起,跟身體其他器官也有聯繫,例如氣管,心臟等。
  • 警惕肝癌發生轉移,千萬不要陷入這8個誤區!
    但是,這些恐慌真的有必要嗎?關於肝癌轉移都有哪些常見的誤區呢?從字面上講,「發」包含發作、誘發、復發之意。「發物」大多富含高蛋白和維生素,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看,是腫瘤患者的極佳食物,不僅可以吃,而且應該多吃。而傳統中醫認為「發物」有可能引發或加重腫瘤病情,應該戒食「發物」。中、西醫的不同說法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缺乏科學實驗的依據。
  • 發現肺部有結節,難道是肺癌「登門造訪」?帶你走出肺癌誤區
    醫生一看就說到:「你的肺裡有一個肺結節,7、8mm左右……」看到這裡,你的腦海中可能會蹦出無數個問題。肺結節會不會就是肺癌?7、8mm大小的肺結節算大還是算小?這個肺結節是長什麼樣的?如果是磨玻璃結節會不會惡性程度高?若是實性結節,會是肺癌嗎?
  • 降蛋白尿常見4個誤區,腎友注意避開,可有效降低腎衰竭
    但有少部分患者,開始用藥是從十幾克降到了幾克,但再降速度就變慢了。還有少數患者用藥後效果達不到,開始加藥或換藥,治療走了不少彎路。以免少走彎路,增加尿毒症風險,降蛋白尿過程中,常出現的4大誤區,腎友一定要注意!
  • 長出肺結節怎麼辦?醫生:若掌握3個護理方法,肺或會感激你
    如果我們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很容易導致肺部有嚴重的汙染,對肺部的損害也是非常大的,可能會引起一系列的肺損傷疾病。我們最常見的肺部疾病是肺結核、肺結節和肺癌等。事實上,在我們的生活中患有這種疾病的人並不少,尤其是肺結節的問題非常普遍。很多人都很迷茫,一旦發現肺結節應該如何應對?下面我們來學習一下以下3種護理方法,可能對肺部健康更有幫助。一、為什麼會有肺結節?
  • 腫瘤專家「肺腑之言」: 肺癌防治注意三大誤區
    主持人:肺癌患者在治療認知上還存在哪些誤區?毛友生:肺癌患者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患者發現病情以後不能面對現實,甚至是逃避,很多年也不關注,幾年後,患者有症狀時再到醫院就診,大部分已是中晚期,有的甚至發生了轉移,所以如果體檢發現了問題,需及時到醫院做進一步診斷治療。
  • 肺結節的癌變機率有多高?查出肺結節原位癌,或許不用太擔心
    肺結節通常代表的是三釐米以下結節,如果結節超過三釐米,這種稱為是腫塊。其性質上面主要有兩種,分別是良性和惡性之分,其中良性主要是結節病、肉芽腫、炎性假瘤等疾病。惡性的是腺癌、大細胞癌等疾病。一般情況下發生惡性結節機率是30%,發現有結節應該及時做好隨訪工作,避免病情拖延到後期治療更麻煩。肺結節的癌變機率是多少?肺結節癌變機率是多少,比如在三萬四千多人之中,發生肺結節的機率是18%,就在這些機率之中發生癌變的機率是30%。
  • 警惕肺癌發生轉移,千萬不要陷入這9個誤區!
    但是,這些恐慌真的有必要嗎?關於肺癌轉移都有哪些常見的誤區呢? 誤區1:活檢穿刺會導致轉移 癌症的確診最終是要靠活檢穿刺病理明確的。有研究表明,在一般情況下,約有50%惡性腫瘤患者的血液中存有惡性腫瘤細胞。癌細胞雖然可以進入血液,但難以在血中存活,人體的免疫系統會將其殺死或殺傷。只有極少數情況下,漏網的癌細胞才會在機體某些部位「落戶」,從而生長為轉移癌,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 再者,穿刺活檢之後會進行常規治療,腫瘤擴散轉移的風險是可以通過治療來抵消的。
  • 肺結節都是惡性腫瘤嗎?醫生建議:這類患者,可以先用一周抗生素
    很多人拿著報告單都有疑惑,因為都在報告單上看到了肺結節三個字。 無論肺結節是大是小,我們其實並不在乎,更在乎的是肺結節到底是怎麼來的。 其實肺結節的原因有很多,但是無論是哪種原因,總體上分為兩大類,要麼就是惡性疾病,要麼就是良性疾病。聽起來這句話好像是廢話,但是這很重要。 注意,這裡說疾病可能不準確,說病變可能更好理解。
  • 甲狀腺結節常見的誤區有哪些?黃國常主任:這5個誤區,一般人不知道!
    日常生活中,人們對甲狀腺疾病存在諸多認識誤區。有些專家說大多數的結節為良性,只要定期隨訪即可,無需治療。以至於患者朋友們未能及時引起重視,最終惡化。以下內容帶你走出甲狀腺誤區。
  • 對B肝的這4個誤解,早點知道比較好
    關於B肝的4大常見誤區1、不能和B肝患者進行接觸,接觸就會被傳染B肝的傳染性是比較強的,且目前B肝也沒有根治的方法,因此很多人對於B肝都感到很是恐懼。如果身邊出現了B肝患者,免不了會有歧視的可能。其實B肝的傳播途徑,主要有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傳播以及日常親密接觸傳播。前面三個傳播方式很多人都沒有異議,而針對日常親密接觸傳播就有些歧義了,其實日常的一起吃飯、握手、擁抱或者普通的日常接觸,是沒有被傳染B肝的風險的。就拿吃飯來說,即使不小心使用了B肝患者使用的餐具,如果嘴裡沒有傷口,傳染的可能性也很小,更別說大家已經注射了B肝疫苗。
  • 警惕肺癌發生轉移,千萬不要陷入這9個誤區!—抗癌管家
    但是,這些恐慌真的有必要嗎?關於肺癌轉移都有哪些常見的誤區呢? 「發物」大多富含高蛋白和維生素,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看,是腫瘤患者的極佳食物,不僅可以吃,而且應該多吃。而傳統中醫認為「發物」有可能引發或加重腫瘤病情,應該戒食「發物」。 中、西醫的不同說法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缺乏科學實驗的依據。
  • 為什麼肺結節患者頻頻增加?牢記「1果3水」,或能消散肺結節
    為什麼肺結節患者頻頻增加?肺是我們人體特別重要的呼吸器官,如果在飲食和作息方面不規律,則容易導致肺部發生病變誘發各種肺部疾病,而生活當中,患有肺結節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多,其實這與人們的眾多不良行為習慣有著很大的關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也建議大家能夠進行及時改善,肺部出現結節時,晚上睡覺也會有以下幾個異常表現,一定不要忽視。
  • 體檢報告上的肺結節究竟是啥?醫生:這幾類高危人群要特別注意
    肺結節患者近年成倍增長 平均手術患者年齡59.5歲肺結節是指肺內直徑≤3cm的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病灶,影像學表現為密度增高的陰影,可單發或多發,邊界清晰或不清晰的病灶。依據結節密度將肺結節分為三類:磨玻璃密度結節、部分實性結節、實性結節。據成都市三醫院的數據顯示,目前接受CT檢查的市民當中,至少有70%被發現長有結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