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象探測中心完成西太平洋共享航次科考任務
中國氣象報記者簡菊芳報導 11月16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科學」號綜合考察船圓滿完成歷時33天、總航程5600海裡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2017年西太平洋開放共享科考任務。
-
我國新一代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科學號」啟航赴西太平洋科考
央廣網青島11月26日消息(青島臺記者楊有宗)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我國新一代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科學號」今天在青島啟航,赴西太平洋海域,執行相關觀測網升級及洋流觀測任務。
-
「科學」號完成西太平洋開放共享航次科考任務
「科學」號完成西太科考任務返回青島母港2020年1月5日,「科學」號科考船圓滿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2019年西太平洋開放共享航次科考任務,返回青島母港。此外,航次還獲取了海洋上1500米層高空間解析度湍流結構剖面數據,為低緯度西太平洋湍流混合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礎。這些觀測將極大地推動我國在西太平洋海洋科學與技術相關領域取得持續突破。
-
「科學號」船在衝繩海槽發現海底黑煙囪線索
北京4月17日電(記者王怡)我國最新一代科考船科學號17日在西太平洋衝繩海槽進行綜合科考時,利用其搭載的水下攬控潛器(ROV)發現了海底黑煙囪的線索,在一些海底火山口發現了阿爾文蝦和毛瓷蟹等聚集的群落 科學號科考船(資料圖)黑煙囪是一種獨特的海底熱液系統,周邊存在著不依賴光合作用的生物群落。
-
趕赴西太平洋!「科學」號科考船從青島啟航執行科考任務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齊春贊日前,「科學」號科考船啟航赴西太平洋海域執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享航次計劃。11月23日,「科學」號科考船從中科院海洋所西海岸園區碼頭起航,赴西太平洋中低緯度海域執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享航次計劃2019年度西太平洋多圈層相互作用板塊俯衝起始機制科學考察實驗研究暨NORC2020-581航次科考任務。
-
「科學」號圓滿完成西太平洋海山科考返回廈門
「科學」號圓滿完成西太平洋海山科考返回廈門】我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圓滿完成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生態系統科學調查」航次任務後,於22日返回廈門。航次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徐奎棟說,本航次,船載的「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共下潛19次,對海山進行了精細調查。
-
【科技日報】我科考船發現海底黑煙囪線索
我國最新一代科考船科學號17日在西太平洋衝繩海槽進行綜合科考時,利用其搭載的水下攬控潛器(ROV)發現了海底黑煙囪的線索,在一些海底火山口發現了阿爾文蝦和毛瓷蟹等聚集的群落。 黑煙囪是一種獨特的海底熱液系統,周邊存在著不依賴光合作用的生物群落。科學號科考船第一航段的科考任務即是尋找海底黑煙囪。
-
颱風最新消息:颱風玉兔挑戰今年風王 相關概念股推薦
中央氣象局表示,超強颱風玉兔目前和山竹颱風並列今年最強颱風,且還有再增強的空間,未來是否影響中國臺灣取決於太平洋高壓的強弱,若高壓強一點就會把颱風玉兔壓著走,路徑將偏西一點。氣象專家表示,颱風玉兔可能會在臺灣東南方急轉彎,甚至出現髮夾彎式扭曲的路徑,氣象專家也分析下周颱風的兩種可能路徑。
-
連續11年關注東經130度南北斷面 科學號完成「年度觀測」回青
10月5日訊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所屬「科學」號科考船在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享航次「2020年度西太平洋科學考察實驗研究」項目後,於今日返回青島。
-
又是一個17級超強颱風!權威預測:玉兔颱風會很強
10月22日凌晨,隨著位於美國關島東南方的颱風胚胎發展迅速,形態日益轉好,日本氣象廳在對其發布烈風警報後,在22日升格其為今年第26號颱風,命名為玉兔。今天上午,從可見光雲圖特寫上看,其中心已有對流爆發,是颱風玉兔正在增強的徵兆。
-
「科學」號科考船起航!赴西太平洋執行國家基金委首個科考航次
赴西太平洋執行國家基金委首個科考航次大眾日報記者 薄克國2020-11-25 20:48:56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11月23日,「科學」號科考船從中科院海洋所西海岸園區碼頭起航,赴西太平洋中低緯度海域執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享航次計劃2019年度西太平洋多圈層相互作用板塊俯衝起始機制科學考察實驗研究暨
-
層層揭秘2018年風王——颱風「玉兔」
根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颱風的歷史資料,常年夏季生成的颱風數量比秋季生成的颱風要多,登陸我國的颱風數量也比秋季多。秋季之所以容易出現超強颱風或強颱風,這與海溫偏暖有關。當夏季向秋季過渡時,太陽從北向南移動造成海溫偏暖,這樣有利於海洋積攢更多熱量,提供給颱風的能量也就更多。
-
超強颱風玉兔已成二戰後登陸美國的最強颱風!塞班島遭受重創
10月24深夜-25日凌晨,位於西太平洋深處的今年第26號颱風玉兔仍然在西太平洋上高速旋轉。10月24日,颱風玉兔加強成為2018年西太平洋乃至全球範圍內最強颱風,中央氣象臺認為近中心風力達到72米/秒,17級以上,為2016年莫蘭蒂以來西太平洋出現的最強颱風,與「世紀風王」海燕也僅有一線之遙。
-
颱風玉兔迅猛爆發,權威宣布:它就是今年最強颱風
在10月24日白天,位於美國關島以東的今年第26號颱風玉兔繼續迅猛加強,上午它已經成為17級超強颱風,然而它還在迅速加強。颱風玉兔各項指標正在全面趕超2018年曾經的「年度風王」——颱風玉兔的颱風眼迅速清空,風眼內溫度已超越山竹;颱風核心區對流猛烈爆發,雲頂亮溫逼近-80度,超過颱風山竹...在颱風玉兔的強勢爆發增強、衛星雲圖上形態越來越震撼的時候,我國中央氣象臺則認為颱風玉兔的風速已經達到了70米/秒、風力17級,和上午8點的風速60米/秒相比,颱風玉兔的威力又上升了一個等級。
-
「科學」號起航赴西太平洋 執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考航次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傑11月25日,記者從中科院海洋所獲悉,「科學」號科考船已於23日從中科院海洋所西海岸園區碼頭起航,赴西太平洋中低緯度海域執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享航次計劃2019年度西太平洋多圈層相互作用板塊俯衝起始機制科學考察實驗研究暨NORC2020-581航次科考任務。
-
中國「科學」號科考船赴西太平洋進行海山生態系統科學調查 (1/6)
中國「科學」號科考船赴西太平洋進行海山生態系統科學調查6) "← →"翻頁 中國「科學」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5月18日從青島母港起航,赴西太平洋執行中國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
-
颱風玉兔迅猛發展或成今年風王!然而對我國,它可能是最冷颱風
10月22日凌晨2點,今年第26號颱風玉兔在太平洋深處生成。生成時,玉兔的中心在美國關島東南約1500公裡,距我國臺灣恆春約4150公裡,接近萬裡之遙。和山竹颱風類似,玉兔是典型的超遠洋大颱風。玉兔在這麼遠的地方生成,是厄爾尼諾發展的標誌之一。
-
在西太平洋研究暖池、在南極探索磷蝦……青島多艘科考船假期馳騁深海大洋
——青島多艘科考船假期馳騁深海大洋10月的西太平洋,美麗靜謐。康中平是本航次「科學」號科考船政委,他告訴記者,「科學」號剛剛完成在西北太平洋執行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享航次「2020年度西太平洋科學考察實驗研究」項目。該航次搭載了來自中科院海洋所、聲學所及天津科技大學等單位的70名船隊員,研究目的是認識西太平洋主流系與暖池多尺度變異及其對氣候變化、生態環境以及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影響。
-
颱風「玉兔」被除名,你想給替代者取名嗎?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記者從廣東省氣象局獲悉,由中央氣象臺與廣東天氣共同開展的「我給颱風起名字」即將重啟。新名字將替代被除名的颱風「玉兔」。影響惡劣 「玉兔」被除名超強颱風玉兔為2018年太平洋颱風季第26個被命名的風暴。」玉兔」一名由中國提供,是指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兔子。」
-
玉兔還在菲律賓肆掠,新氣旋已出現,一桌「颱風麻將」或將形成
玉兔剛登陸菲律賓,新氣旋已形成,全球四大「颱風麻將」或有望?近日一直掀起話題的颱風「玉兔」已經於今日早上5時在菲律賓聖瑪裡亞諾地區附近登陸。颱風玉兔實時位置圖(30日8時)據我國實時衛星雲圖顯示,玉兔的颱風風眼基本已經模糊,整個玉兔形狀似一坨蓬鬆的大棉球,東北部和西南部已經出現了散逸出來的兩條長條狀的水汽雲團長尾。這一切無不表明在颱風玉兔在開始急速減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