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學院派海報之父:一生致力於尋找人人都能理解的符號

2020-11-23 澎湃新聞
波蘭已故平面設計師亨利·託馬耶夫斯基(Henryk Tomaszewski)的一生可說是波蘭現代海報發展歷史的濃縮展現。在1960年代,冷戰陰雲下的波蘭相對封鎖,海報是當時最重要的媒體。託馬耶夫斯基在海報藝術中找到了外部限制和自由創作之間的平衡點,並發展出了其特有的藝術風格。「我一生致力於尋找人人都能理解的符號。」他的海報創作不僅開創了戰後「波蘭學院派海報」的鮮明氣質,也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風靡全球的波蘭海報風格奠定了基礎。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設計中心psD於2017年7月15日至9月15日帶來託馬耶夫斯基在中國的首次個展,策展人期待可以通過這次展出將其具有普世審美性的視覺語言在中國平面設計界帶來多緯度的迴響。

亨利·託馬耶夫斯基(Henryk Tomaszewski)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設計中心psD於2017年7月15日至9月15日呈現已故波蘭平面設計大師亨利·託馬耶夫斯基(Henryk Tomaszewski)在中國的首次個展。

託馬耶夫斯基獨特的視覺語言奠定了戰後「波蘭學院派海報」的鮮明氣質,「託馬耶夫斯基大師班」的影響力輻射法國、英國、乃至整個歐美現代平面設計領域。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共展出逾200件託馬耶夫斯基的原作,其中包括40多件設計師親手製作的第一版絲網印刷的海報作品,逾100件書籍設計的首版印刷,和120餘件插畫手稿。系統呈現了波蘭平面設計大師60餘年創作生涯的發展。展覽由設計師何見平擔任策展人。

託馬耶夫斯基的插畫手稿

波蘭海報藝術的發展和二戰後國家復興與重建密切相關。海報由於其有利信息傳播、適合大眾戶外欣賞、在物資相對匱乏的時期易於創作和複製等天然屬性,在國家文化宣傳中擁有重要身份。與此同時,戲劇、電影、展覽等演出的海報創作相對寬鬆並具文化價值,藝術家在此尋獲了實現自由創作的舞臺。

正如託馬耶夫斯基廣為流傳的那句自我宣言「政治猶如空氣,我們必須生存其中」,他在海報藝術中找到了外部限制和自由創作之間的平衡點,並發展出了其特有的藝術風格,其一生可說是波蘭現代海報發展歷史的濃縮展現。

亨利·託馬耶夫斯基,在美術學院的第一年,1934-1935年

1914年6月10日,亨利·託馬耶夫斯基出生于波蘭華沙(2005年9月11日去世)。就讀波蘭國立華沙美術學院期間,託馬耶夫斯基便開始為諷刺周刊《大頭針》(Szpilki)創作插圖和漫畫,這一時期的創作鍛鍊了藝術家以簡練的圖形反映辛辣思想的能力。

二戰後,託馬耶夫斯基從華沙移居到臨時首都同時也是戰後文化聚集地羅茲(LÓdz),開始接受電影海報創作的委託。1945年波蘭電影產業被國有化,波蘭人看不到外國電影廣告資料,電影海報就成為電影和影迷之間溝通的橋梁。這些波蘭海報不為吸引公眾去往電影院而設計,幾乎沒有暴力、性等主題元素,外觀通常生動鮮豔、友好純真。

《羊脂球》電影海報,1947年

這些海報的裝飾性功能,對於灰色的城市是令人振奮的觸碰。在其早期電影海報如《羊脂球》(Boule de suif,1947年)、《公民凱恩》(Citizen Kane,1948年)中都可以看到其受到明顯的孩童繪畫和原始藝術的影響。這一時期的電影海報多採用拼貼手法,以展示類似電影蒙太奇剪輯式多視角聚焦的視覺符號。

《公民凱恩》電影海報,1948年

相對於電影海報,主要基於劇本創作的戲劇海報給予設計師更大的闡釋自由。託馬耶夫斯基在創作中展現了更為顯著的極簡主義風格傾向,同時隱喻、關聯與幽默的挑釁也成為鮮明特徵。

《歷史》戲劇海報,1983年

在給戲劇《歷史》(Historia,1983年)創作的海報中,託馬耶夫斯基展現了對現實政治的立場。當時在文化界有很多限制性法令,其中包括象徵西方自由主義的「V」字手勢不許在公眾場合出現。託馬耶夫斯基的海波上,綠色的腳趾從畫面左邊進入,比劃出一個「V」字。

《愛德華二世》戲劇海報,1986年

戲劇《愛德華二世》(EdwardⅡ,1986年)的海報同樣令人印象深刻。愛德華二世是英格蘭金雀花王朝的君主,一生戎馬倥惚,馳騁沙場。這位文韜武略的強勢君主有斷袖分桃之癖。該劇描寫了愛德華二世與他的男寵皮爾斯·蓋爾斯頓、王后伊莎貝拉,以及權貴大臣之間複雜關係和痛苦命運。愛德華固執地將個人感情凌駕於國家權利和安危之上,他對皮爾斯·蓋爾斯頓不加掩飾的情感引發了當時貴族強烈反感,在宮廷政變中遭遇了殺身之禍。這是一出對政治、性、死亡、權利、欲望、生命進行探討的戲劇。這出人物眾多、情節複雜、跨越30多年的宮廷大戲,在託馬耶夫斯基的筆觸下,被簡約到寥寥數筆。他用單一的黑色,塑造了一個手勢,四指合攏,食指直立,這是愛德華二世憤怒詰問下屬時的慣用手勢。託馬耶夫斯基更借用這一意象隱喻這位君王對欲望、生命、性的複雜態度,畫面大量留白卻讓人心領神會。

《摩爾》展覽海報,1959年

展覽海報是託馬耶夫斯基海報創作的第三種委託類型,其中他於1959年創作《摩爾》(Moore,1959年)更被譽為其創作生涯的至高點。託馬耶夫斯基以亨利·摩爾雕塑特徵創作海報上的字母第二個字母〝O〞同時成為畫面中的雕塑底座,平面的藍色背景和白色線條,巧妙地營造天地間的空間錯覺,在完美的尺度間展現摩爾的藝術風格。海報《愛》(Love,1991年)是他為自己在阿姆斯特丹美術館舉辦的平面設計個展所創作的海報,大膽的筆觸蘊含寫意氣質。

託馬耶夫斯基為自己在阿姆斯特丹美術館舉辦個展設計的海報《愛》,1991年

託馬耶夫斯基的學生,法國戰後重要的平面設計師皮埃爾·伯納德(Pierre Bernard)把託馬耶夫斯基的一生歸結為三個時代:戰後之初,一個國家的重建時代,這時他的態度是積極支持的,他提倡人道主義思想的專業努力是十分奏效的。接下來是冷戰時期的史達林統治時期,當時他最心愛的姿態是幽默、被動的文化抵制和教學。1990年之後的波蘭,當時他的創作嘲笑了佔有統治地位的前天主教教規,同時對當前政治統治沒有任何偏袒。亨利·託馬耶夫斯基保持了對於生活中不同「現在狀態」的敏感,並且在波蘭社會培養了自由的言論。

亨利·託馬耶夫斯基在他於 Jazgarzewska街的工作室,1979年。澤西·塞魯巴拍攝

「託馬耶夫斯基的海報屬於詩歌的世界,它們是童謠、格言或警句,隱喻符號是詩意海報的核心。」荷蘭著名平面設計師休格斯·伯克拉德(Hugues Boekraad)曾經如是評價。1960年,為慶祝7月22日波蘭人民共和國成立,海報上的波蘭之鷹飛躍月桂枝。在白色的背景上,以白色描繪這隻社會主義的無冕之鷹。《俄狄浦斯王》(Oedipus Rex,1961)中,託馬耶夫斯基通過一隻手握棍子,另一隻手在空中摸索的形象來表現一位失明的國王,他的頭部完全至於黑暗之中。託馬耶夫斯基的海報是將複雜的文學主題或者故事可視化:「我一生致力於尋找人人都能理解的符號。」

亨利·託馬耶夫斯基於Szpitalna街工作中,1970年,沃謝奇·扎米尼克拍攝

託馬耶夫斯基的記憶可以追溯至二戰前,他記得自由波蘭的美德,這些美德交織著追求個人尊嚴、尊重個體、熱愛真理的精神。這些價值是他作品的根基,但絕不浮誇僵化。託馬耶夫斯基多才多藝的智慧打破了僵化,簡單的口號、象徵符號和民間的裝飾圖案承受著相同的壓力。在沒有公然挑戰社會契約的情況下,這些神秘而令人驚訝的形象悄然替換了官方的門楣。

託馬耶夫斯基的海報創作不僅開創了戰後「波蘭學院派海報」的鮮明氣質,也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風靡全球的波蘭海報風格奠定了基礎。他在波蘭國立華沙美術學院任教期間建立的「託馬耶夫斯基海報大師班」蜚聲國際設計界,培養了一大批歐洲著名平面設計師。其學生來自芬蘭、挪威、瑞典、法國、斯洛維尼亞、捷克和波蘭等不同國家的平面設計界,其中包括眾多國際知名的平面設計師。

插畫手稿,年份不詳

由於其作品中鮮明的極簡筆觸和凝練的符號語言,託馬耶夫斯基在日本也受到廣泛關注。日本著名平面設計師福田繁雄將其創作特徵與東方美學和日本文化中的書法、俳句的屬性相類比,更將其譽為一位禪宗大師:「精闢的諷刺,近乎哲學,他的感知力好似狂言劇。技法、藝術表達,讓人聯想到禪宗。他的畫筆運用堪稱出神入化,他的人物造型,好似東方書法藝術。當我們觀看這些作品的時候,能發覺以前未曾注意到的東方韻味。」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策展人何見平在德國學習工作期間受到波蘭現代海報的衝擊並影響了自己的平面設計創作,相信「託馬耶夫斯基原作展」的舉辦會將其帶有普世審美性的視覺語言在中國平面設計界帶來多緯度的迴響。

【對話策展人】何見平:欣賞他的作品,會發現很多秘密

策展人何見平

澎湃新聞:

波蘭海報設計有什麼特點?

何見平:

在國際平面設計的歷史中,波蘭以特殊風格著稱,被統稱為「波蘭海報風格」。1960年代,冷戰陰雲下的波蘭相對封鎖,在二戰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它都處於國家重建時期。海報是當時最重要的媒體。

當時波蘭的文化政策造成兩個影響:第一,這是波蘭歷史上波瀾壯闊的所有藝術家都參與的海報設計運動。第二,藝術家面對的政治任務相對比較枯燥。他們形成一種風格,藝術家在工作室閉門造車,有政治任務的時候,隨機選擇一個自己已有的圖像,圖形和文字完全沒有關係,這種比較荒誕的風格。託馬耶夫斯基的作品中相對比較少,但也有一部分作品是這樣。

託馬耶夫斯基屬于波蘭海報學院派之父。他一直是老師,在他的影響下,很多平面設計師越來越被國際社會所關注。

亨利·託馬耶夫斯基在華沙國立美術學院的課堂上,華沙,1980年,Jerzy Sabara拍攝

澎湃新聞:

從設計的角度,託馬耶夫斯基的創作有怎樣的意義?

何見平:

從個人風格來說,他是一個非常冷靜的簡約主義者。這跟他的個性有關。他不是說話很多的人,但他說的話,會有很多種意義,一般都是雙關語。他的話,學生不一定能聽懂,但是他的話能給學生很多思考。日本有一個平面設計師福田繁雄,他說,在託馬耶夫斯基的作品裡可以看到日本的書法。當然,本身是沒有的,這是因為一個抽象的東西,能給人們帶來解讀的空間。第二,在他簡約的作品裡面,也表現了很深厚的情緒。我自己認為,他還是比較悲觀的。最重要的一點,他的風格很難被臨摹,有很大的唯一性。他的學生、助教,創作風格與其完全不同,但是都受過他很大影響。我們的馬克西姆班裡面,學生和老師畫的很像。他傳遞給弟子的,並不是風格、表現形式,最重要的是思想。

插畫手稿,年份不詳

澎湃新聞:

在西方有海報的傳統,你認為海報的未來會是怎樣?

何見平:

海報作為媒體來說,最終還是會消亡的。原因很簡單,傳統的海報是紙張和印刷組成的,紙張是來自於木頭、竹子,印刷是油墨,都是不環保的。海報的消亡,其實也是有益的。但是設計它不會消亡。在今天,讀圖的頻率,比任何一個時代更高,設計師的工作應該更多。

澎湃新聞:

你怎麼看設計師與其民族身份、文化背景的關係?

何見平:

託馬耶夫斯基和激進的波蘭知識分子也不一樣。他的兩個助教後來都離開了波蘭,一個去了德國,一個去了法國,最後都死在異鄉。託馬耶夫斯基從來沒有離開波蘭,包括德國佔領的時候,他也沒有離開華沙。他對於自己的國家有很大感情。你看他畫一個瓶子,這是每個波蘭人都認識的瓶子,是裝波蘭當地烈酒的。他的文化認同、國家意識還是很強的。

展覽現場,託馬耶夫斯基海報作品

澎湃新聞:

從個人角度,他的藝術創作對你有怎樣吸引力?

何見平:

最吸引我的,是如何把圖形語言簡約化。繪畫是堆加式的,越畫越多。設計,可以做減法。第二,在他的作品裡,從一個藝術家角度來看,很多筆觸是廢筆,他也保留著,給我個人觸動。我很開心,欣賞他的作品,會發現很多秘密,得到自己的思考。

有些作品,他可能是針對目標受眾,只讓對方看懂的。你需要了解背景故事。比如,他給妻子的展覽設計的海報,像是高跟鞋,又像是庫爾貝作品《世界的起源》,他的設計和藝術史也產生了關聯。

澎湃新聞:

雖然簡潔,但有很大信息量。

何見平

對,有很大信息量。

插畫手稿,年份不詳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反對學院派的陳規的畫家Dante Gabriel Rossetti作品欣賞
    羅塞蒂遠離社會問題,不趨向寫實畫風,執著於象徵詩意的表現手法;其深厚的文學修養、高度的詩的熱情以及近乎悲劇性的一生,賦予了作品盎然的詩情、朦朧的畫意與濃濃的悲劇情緒。拉斐爾前派(Pre-Raphaelite)是1848年在英國興起的美術改革運動。這個畫派的活動時間雖然不是很長。但是對於19世紀的英國繪畫史及方向,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 尼爾·弗格森:學院派史學和新媒體視頻如何影響歷史認知
    確切地說,普勒姆的問題在於:學院派史學,在摧毀對過去的傳統觀念的過程當中,是否本質上就是一門毀滅性的學科,有能力摧毀,但是沒有能力取代那以神話元素為主導但也具備社會功能的「過去」?一方是致力於強化社會凝聚力的過去,另一方則是職業史學家有意識鑄就的修訂派史學觀念,普勒姆一直擔心雙方會成為敵人,不幸的是,這一擔心在很多方面成了預言,得到了驗證。
  • 從頭再來(星巴克之父)
    從頭再來(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寫的關於自己一生的自傳,星巴克之父,星巴克的歷史和發展和個人人生的一生經歷。霍華德從小家庭艱苦,家裡都沒有什麼錢-非常困難而且家裡還欠了不少債,家裡的生活狀況和父親的無能(讓他想逃離家裡也感到非常無力,從小就埋下有了一顆想要改變現狀的心)。
  • 鄭報全媒體海報引強烈反響 為河南「符號」點讚
    中原網訊(鄭報全媒體記者 王長善)鄭報全媒體2月29日推出的九宮格海報《戰「疫」裡的「河南符號」+「鄭州聲音」》引起強烈反響,國內多家媒體紛紛轉發並點讚。據了解,海報經鄭州發布推出後,《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新社等央媒新聞客戶端,《學習強國》平臺和今日頭條、鳳凰新聞、搜狐、澎湃、封面、上遊等客戶端紛紛轉發,為河南「符號」點讚,為鄭州「聲音」加油。河南以及全國網友也為這組別具新意的海報叫好。網友老韓認為,河南不愧是一個來了都說「中」的地方。
  • 霍金一生都在尋找它——能讓霍金獲得諾貝爾獎的神秘天體
    史上最暢銷科普書《時間簡史》的作者,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一生致力研究黑洞,他幾乎所有的理論貢獻都與黑洞有關,而幾乎所有關於黑洞的理論和定律也跟他有關,所以稱他為「黑洞之王 霍金輻射霍金輻射對於喜歡科普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為了不了解的同學方便後面的理解
  • 海報展示是展示科學的好方法
    會議開始前一周,阿妮拉(Anila)開始製作海報。她認為,質量並不重要。畢竟,她將成為其他無聊的海報中的一員,每個海報都由一名研究生緊張地守護著。她告訴自己:「甚至沒人會看它。」 當時是三年級研究生的阿妮拉考慮向張貼者展示一項義務,這僅僅是她為確保參加會議所必須要做的。她在計算機上掃描了去年的模板,用一些新的文字和數字替換了舊內容,並稱其完成。
  • 驚才絕豔——圖解計算機之父圖靈的一生
    驚才絕豔——圖解計算機之父圖靈的一生
  • 【海報設計】「透明海洋」主題海報設計
    ,澳門設計雙年展字體類金獎,紐約TDC評審獎,DFA2017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銅獎,東京TDC優異獎,GDC15字體類提名獎等,並在美國、德國、日本、英國、俄羅斯、波蘭等國家展出與被收藏。(AGI)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教育廳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稱號江蘇省高校品牌專業視覺傳達平面設計專業負責人、國家留學基金評審委員會成員出版專著18部、發表論文38餘篇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重要展覽,獲第10屆全國美展銀獎,並被國內外專業刊物專題介紹,設計作品被著名博物館、畫廊收藏活躍於國際平面設計界,應邀擔任22屆波蘭華沙國際海報雙年展
  • 雅魯澤爾斯基的緊急計劃,能應對波蘭危機嗎?
    但同時也要看到,波蘭黨把雅魯澤爾斯基推上總理的職位上,也表明了卡尼亞還是希望把團結工會的問題放在政治解決的和平軌道上來,希望用這位國防部長來爭取蘇聯的理解並儘量避免其直接的武力幹涉。總而言之,卡尼亞力圖汲取捷克斯洛伐克的1968年教訓。因此可以說,對雅魯澤爾斯基的任命實際上是一個審慎的政治行動,旨在減輕波蘭鄰國和盟友施加的壓力,同時尋找解決國家問題的「波蘭式解決辦法」。
  • 《萌學園:尋找盤古》發人物海報 透露魔法屬性
    電影《萌學園:尋找盤古》人物海報來襲  電影《萌學園:尋找盤古》人物海報來襲  電影《萌學園:尋找盤古》人物海報來襲
  • 淺談現代計算機、人工智慧之父艾倫·圖靈的坎坷一生
    在書的開頭和結尾,他都用同一句話「首先你必須知道光是直的」 作前後呼應,但中間的內容卻很短,短得破了科學著作的記錄。圖靈曾說:「我似乎總想從最普通的東西中弄出些名堂。」就連和小朋友們玩足球,他也能放棄當前鋒進球這樣出風頭的事,只喜歡在場外巡邊,因為這樣能有機會去計算球飛出邊界的角度。他的老師認為:「圖靈的頭腦思維可以像袋鼠一樣進行跳躍。」圖靈是個天才。
  • 傳奇:一生都在尋找治癒瘧疾的方法
    長期從事中醫研究的資深研究員致力於尋找治療人類疾病的方法。儘管李國橋今年82歲,但他仍在努力工作到深夜,他一生都在尋求從中藥中提取化合物來治療瘧疾和癌症。他工作到很晚,所以他說咖啡是他最喜歡的食物。「我的父親、我的祖父和我的曾祖父都是中醫,」廣州中醫藥大學(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的李教授說。中醫以幾千年的經驗為基礎,對特定疾病有效。瘧疾是傳染性疾病的頭號殺手,而癌症是非傳染性疾病的頭號殺手。所以我選擇把中醫作為我的人生目標。「我見過許多貧困家庭死於海南和雲南的瘧疾,還有柬埔寨和葛摩,以及整個非洲。
  • 英國,人人都愛性玩具?
    《相見恨晚(Brief Encounters)》海報由於品牌的成人屬性,安·薩默斯經常面臨法律和社會層面的諸多爭議。例如,2003年,安·薩默斯因在招聘中心刊登招聘廣告而被起訴,她最終勝訴,ASA投訴被駁回。
  • 抖音創意海報大集合,超級符號的運用,好有看頭!!!
    04    #都來讀書#  秋風漫捲落葉  天氣不寒不熱  正是讀書時節  07    #美好奇妙夜旅夜#  美好夜晚狂歡派對  上海的狂歡派對  北京的胡同美食  西安的美好相遇……  都將在今晚與你不期而遇
  • 奧斯卡最佳提名影片波普海報,你能認出幾部?
    比如,《一個明星的誕生》海報設計借鑑了英國「波普藝術之父」理察·漢密爾頓的拼貼畫《究竟是什麼使今日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呢?》,《波希米亞狂想曲》海報設計從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作品中汲取靈感,而歐巴馬畫像也為《黑色黨徒》的海報設計提供了靈感來源。《一個明星的誕生》這幅海報的靈感來自英國「波普藝術之父」理察·漢密爾頓。
  • 二十世紀的天才,應用計算機之父
    1940年,阿蘭,圖靈加入了英美聯合破督德至密碼Enigma的破譯組織,隨後的五年,他便放下了手頭工作,致力於破解密碼,阿蘭·圖靈發明了圖靈機,可以理解成現代計算機的雛形,成功破解了Enigma,為盟軍的勝利做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有了「計算機」,什麼密碼都不怕,這簡直是盜號之父。但圖靈機並非是真正實際存在的機器,而是一個抽象的機器。
  • 姓名不僅代表一個人的符號,而且關係人一生的事業、健康、婚姻等
    姓名不僅代表一個人的符號,而且關係人一生的事業、健康、婚姻、人際關係。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由此可見,姓名對一個人來說是何等重要。
  • 很多人都理解錯了!倪萍的語錄理解的才對,真知灼見
    人的一生,很多人都曾幫過人,或是被人幫過,沒有人的一生能夠不被人幫,或是不幫助別人度過一生,除非這個人是真正強大,且是自私自利,對任何人都不會產生同情。像這樣一個人生在天地間,我們很難想像是什麼樣一個人,活著意義活在?
  • 「夸克之父」蓋爾曼作客華中師大:要懂得尋找生活樂趣
  • 海報設計也有套路,這些你都知道嗎?
    設計好一張海報不只需要那突如其來的靈感,也要講究方式方法,畢竟靈感不是誰都隨時都有,方法可是可以用一輩子的。跟著竹上貓小編來學習學習海報設計套路吧。 1.文本變化 通過文本的各種變化,增強觀眾的感知力,譬如疊加,可以營造出一種視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