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個成語,50個歷史名人

2020-12-03 人生五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自古以來,四字成語因其朗朗上口又寓意簡練而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在文章中出鏡的次數更是不少。

但是你知道嗎,歷史上很多成語都出自名人之口,或是從他們的名句中摘錄,或是他們的事跡總結。

今天,詩詞君為大家分享50個成語,分別對應著50個歷史名人,你不一定都知道哦!

01一鼓作氣(曹劌)

出自《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釋義: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奮。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幹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

02一字千金(呂不韋)

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布鹹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遊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釋義:增損一字,賞予千金。稱讚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03一字之師(鄭谷)

出自宋·計有功《唐詩紀事》:「鄭谷改僧齊己《早梅》詩:『數枝開』作『一枝開』。齊己下拜,人以谷為一字師。

釋義:改正一個字的老師。有些好詩文,經旁人改換一個字後更為完美,往往稱改字的人為「一字師」或「一字之師」。

04一飯千金(韓信)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於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又:「信至國,如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釋義:比喻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05東山再起(謝安)

出自《晉書·謝安傳》:「隱居會稽東山,年逾四十復出為桓溫司馬,累遷中書、司徒等要職,晉室賴以轉危為安。」

釋義:指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之後又重新得勢。

06圖窮匕見(荊軻)

出自《戰國策·燕策三》:「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釋義: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

07紙上談兵(趙括)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

釋義: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08負荊請罪(廉頗)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釋義: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09臥薪嘗膽(勾踐)

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釋義: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10揭竿而起(陳勝)

出自漢·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釋義:砍了樹幹當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進行反抗。指人民起義。

11顧茅廬(劉備)

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釋義: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12孺子可教(張良)

出自《史記·留侯世家》:「父去裡所,復返,曰:『孺子可教矣。』

釋義:指年輕人可培養。

13四面楚歌(項羽)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釋義: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14老當益壯(馬援)

出自《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釋義: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幹勁更足。

15投筆從戎(班超)

出自《後漢書·班超傳》:「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

釋義:扔掉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

16暴殄天物(商王)

出自《尚書·武成》:「今商王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釋義:原指殘害滅絕天生萬物。後指任意糟蹋東西,不知愛惜。

17暗渡陳倉(韓信)

出自元·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二折:「著樊噲明修棧道,俺可暗度陳倉古道。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棧道守把。俺往陳倉古道抄截,殺他個措手不及也。」

釋義: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

18嗟來之食(黔敖)

出自《禮記·檀弓下》:「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

釋義:指帶有侮辱性的施捨。

19怒髮衝冠(藺相如)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沖冠。

釋義:指憤怒得頭髮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20手不釋卷(呂蒙)

出自《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釋義: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21韋編三絕(孔子)

出自《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

釋義: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22墨守成規(墨子)

出自明·黃宗羲《錢退山詩文序》:「如鍾嶸之《詩品》,辨體明宗,固未嘗墨守一家以為準的也。

釋義:指思想保守,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

23病入膏肓(蔡桓公)

出自《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釋義: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24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劉安)

出自漢·王充《論衡·道虛》:「淮南王學道,招會天下有道之人,傾一國之尊,下道術之士,是以道術之士並會淮南,奇方異術,莫不爭出。王遂得道,舉家升天,畜產皆仙,犬吠於天上,雞鳴於雲中。

釋義:一個人得道面仙,全家連雞、狗也都隨之升天。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係的人也都跟著得勢。

25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出自《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釋義: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26口蜜腹劍(李林甫)

出自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玄宗天寶元年》:「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

釋義:嘴上甜,心裡狠。形容兩面派的狡猾陰險,多指蛇蠍心腸的人。

27風聲鶴唳(苻堅)

出自唐·房玄齡《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釋義: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憂。

28泰山北鬥(韓愈)

出自《新唐書·韓愈傳贊》:「自愈沒,其言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鬥雲。

釋義: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為眾人所敬仰的人。

29釜沉舟(項羽)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釋義: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幹到底。

30東窗事發(秦檜)

出自元·孔文卿《東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為呆行者,在靈隱寺中,洩漏秦太師東窗事犯。

釋義:比喻陰謀已敗露。

31程門立雪(程頤、楊時)

出自《宋史·楊時傳》:「見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遊酢侍立不雲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釋義:學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師。

32司空見慣(劉禹錫

出自唐·孟棨《本事詩·情感》載劉禹錫詩:「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江南刺史腸。」

釋義:指某事常見,不足為奇。

33夢筆生花(李白)

出自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釋義:比喻寫作能力大有進步。也形容文章寫得很出色。

34力透紙背(顏真卿)

出自唐·顏真卿《張長史十二意筆法意記》:「當其用鋒,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成功之極也。

釋義:形容書法剛勁有力,筆鋒簡直要透到紙張背面。也形容詩文立意深刻,詞語精練。

35成竹在胸(文與可)

出自宋·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在胸中。

釋義: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意。

36赤膊上陣(許褚

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九回:「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下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戰。」

釋義:光著膀子上陣。比喻親身上場,不加掩飾地進行活動。

37馬革裹屍(馬援)

出自《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釋義:用馬皮把屍體裹起來。指英勇犧牲在戰場。

38黃袍加身(趙匡胤)

出自《宋史·太祖本紀》:「諸校露刃列於庭曰:『諸軍無主,願策太尉為天子。』未及對,有以黃衣加太祖身,眾皆羅拜呼萬歲。

釋義:五代後周時,趙匡胤在陳橋兵變,部下諸將給他披上黃袍,擁立為天子。後比喻發動政變獲得成功。

39洛陽紙貴(左思)

出自《晉書·左思傳》:「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

釋義:比喻著作有價值,流傳廣。

40背水一戰(韓信)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

釋義:表示沒有退路。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

41聞雞起舞(祖逖)

出自《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釋義: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42初出茅廬(諸葛亮)

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九回:「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釋義:原比喻新露頭腳。現比喻剛離開家庭或學校出來工作。缺乏經驗。

43完璧歸趙(藺相如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

釋義: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44退避三舍(晉文公重耳)

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闢君三舍。

釋義:主動退讓九十裡。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衝突。

45樂不思蜀(劉禪)

出自《三國志·蜀書·後主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釋義: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46指鹿為馬(趙高)

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

釋義:指著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47畫龍點睛(張僧繇)

出自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釋義: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後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

48入木三分(王羲之)

出自唐·張懷瓘《書斷·王羲之》:「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釋義: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49諱疾忌醫(蔡桓公)

出自宋·周敦頤《周子通書·過》:「今人有過,不喜人規,如護疾而忌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

釋義:隱瞞疾病,不願醫治。比喻怕人批評而掩飾自己的的缺點和錯誤。

50鞠躬盡瘁(諸葛亮)

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

釋義: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

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經常會使用到這些四字成語吧?它們文字簡練,又能清楚傳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因此經久不衰,流傳千秋。

相關焦點

  • 「百樹雲課堂」50個成語,50個歷史名人,你真不一定知道
    自古以來,四字成語因其朗朗上口又寓意簡練而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在文章中出鏡的次數更是不少。但是你知道嗎,歷史上很多成語都出自名人之口,或是從他們的名句中摘錄,或是他們的事跡總結。今天,為大家分享50個成語,分別對應著50個歷史名人,你不一定都知道哦!01 一鼓作氣(曹劌)出自《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
  • 筠州家庭家風家教微課堂(二十三)50個成語典故的出處,50個名人故事...
    當我們平時生活中用到一鼓作氣、負荊請罪、老當益壯等成語時,可有想過他們的出處呢?這裡面可包含著古人的大智慧。以下50個成語中包含著50個歷史典故,快教給孩子吧~1、一鼓作氣(曹劌 guì)出自《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釋義: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奮。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幹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
  • 名人辭典_中國首個網絡名人辭典
    名人辭典 mrcdzg.com -是經國家信息產業部及公安部正規備案。網站依託於騰訊雲、百度雲等強大的技術支持,並得到國內多家權威機構、院校、專家學者學術支持,系國內第一家以專業知識分享、名人名家百科創建、培訓進修信息發布、展覽展示為一體的大型專業網站!
  • 50個成語的翻譯,還不會的同學建議收藏哦!
    很多時候,漢語和英語之間會出現精妙的互通表達,今天給大家整理50個經典的成語翻譯,喜歡的同學可以碼住哦~1. 鐵石心腸 cruel and unrelenting2. 置死地於後生 a vigorous and manly exertion3. 千秋功業 a great undertaking of lasting importance4.
  • 50個成語典故及其歷史人物故事
    與力透紙背成語相近的是「入木三分」。唐·張懷瓘《書斷·王羲之》:「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意思是,晉帝時,朝廷在北郊舉行祭祀大典,更換祝版時,工人削去他的字,滲入木板三分。 入木三分: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 50個四川話裡的「土成語」,懂一半以上就是資格的四川人了
    成語,是漢語詞彙中定型的詞,多為四字,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大部分是從古代沿用下來的,是漢語和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四川話作為漢語重要方言之一,也有許多不見於普通話和書面語的「土成語」。這些四川人常用的「成語」,雖然在一般的字典裡找不到,但確確實實活躍在四川人的口中,是四川文化的重要載體,體現了鮮明的地域特色。
  • 四個被誤會千年的成語,原意無關風月,如今意思卻羞於啟齒!
    四個被誤會千年的成語,原意無關風月,如今意思卻羞於啟齒!歷史茗堂丨原創細數中國的傳統文化其中最為源遠流長的要屬成語莫屬了,成語將中國漢字所具備的優勢全部都能表現出來。一句長句經過成語的概括就可以轉化為四個字或者一句令人耳熟能詳的諺語。大部分的成語都是古代文人墨客所傳下來的,而有些則是引用了名人的典故。但是由於這些歷史故事距離我們較遠,其表達的含義也發生了些許變化。人們口口相傳的使得這個成語完全從一個褒義詞變為了貶義詞。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盤點一下這些成語吧!
  • 《武帝紀》中的7個成語典故,你了解幾個呢?
    其實今人常用的成語,有的來源於神話傳說,有的來源於歷史典故,要麼約定俗成,要麼有教育意義。來看《三國志》中的典故吧,這次是《武帝紀》,主角是曹操,字孟德。曹操面對這種現象也沒有手軟,他管轄的濟南郡一共就十幾個縣,他足足罷免了8個縣令,下級官員涉及的就更多了。《魏書》也記載,這些長吏本來和當地豪族合作很愉快,直到曹操到來,任免命令一下達,他們就收拾鋪蓋卷跑到別的郡去了,曹操也還了一郡清平。
  • 《看圖猜成語》200個圖答案大全介紹
    導 讀 看圖猜成語200個圖答案是什麼_答案大全。看圖猜成語200個圖答案 看圖猜成語圖片答案大全。
  • 50個耳熟能詳的成語,原來都藏在古詩詞裡
    海枯石爛、柔情似水、青梅竹馬、比翼連枝…這些唯美浪漫的成語背後,更有一首首動人的詩篇佳句。你知道它們藏在哪首古詩詞中嗎?學一個成語記一首詩詞,領略經典的魅力!【走馬觀花】【來源】唐·孟郊《登科後》: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釋義】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後多指粗略地觀察一下。
  •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備考:50個成語典故(2)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備考:50個成語典故(2)由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整理髮布,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將更新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職位表等重要信息,以供考生參考。
  • 看圖猜成語200個圖答案大全 1-200關看圖猜成語答案
    看圖猜成語200個圖答案是什麼答案大全。看圖猜成語200個圖答案看圖猜成語圖片答案大全。看圖猜成語是一款很受歡迎的休閒猜謎類遊戲,不僅可以啟發大家的思考力,還能拓展自己的成語詞彙量,小編為大家分享看圖猜成語200個圖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哦!
  • 湖北成語知多少?省內這個地方就孕育出155個成語
    大到治國安邦,小到為人處世,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無不在一個個簡短的成語中得到充分體現。時至今日,大量成語仍然被人們廣泛使用。期待讀者能從中採擷文化精華,品味出歷史新意。  另一顧問獨立學者、十翼書院院長米鴻賓則表示,那些由寥寥數個漢字濃縮而成的成語,是古代漢語詞彙中特有的一種長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語,源自古代經典或著作、歷史或口頭故事,多由四字組成。
  • 山西著名歷史名人,你知道幾個呢?
    山西著名歷史名人,你知道幾個呢?華夏名人出三晉,山西是一個歷史名人輩出的地方。悠久輝煌的歷史,美麗富饒的山河,為山西造就了眾多的優秀人才。在中國歷史上,山西大地上湧現的各種優秀人物,若群星璀璨。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
  • 50個經典成語故事,孩子快速增長語文歷史知識!(5)
    50、鞠躬盡瘁(諸葛亮)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釋義: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貝樂虎,陪伴寶寶快樂成長!更多內容就去應用市場搜索「貝樂虎」下載我們的APP吧~
  • 國學課堂|80個經典成語謎語,你能猜出幾個
    謎語蘊含了古人的智慧和幽默,成語彙集了中華文明的的精華,當我們用猜謎語的方式來了解成語時,會發現自己對成語又有了更深的了解。今天為大家準備了80個猜謎成語,看看你能猜出幾個?
  • 美國50個州名稱的起源,見證美國的歷史,它究竟還透露著什麼信息
    即使是其他國家的公民也常常熟悉美國50個州的名字,因為它們在流行文化中都佔有突出地位,他們會出現在好萊塢電影中,會成為小說和美國歌曲的經典標題,甚至是真人的名字和虛構的人物。我們都聽說過俄勒岡小徑和夏威夷5-0,明尼蘇達脂肪以及德州遊騎兵和印第安納瓊斯,不要忘記康乃狄克揚基隊。
  • 中國古人發明5萬個成語,為何近現代很少發明新成語了?有3個原因
    文 | 歷史九點半成語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是漢語獨有的表達方式,博大精深。它一般由4個字組成,每一個成語的背後,大都有一個故事或典故,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千百年來影響深遠。據統計,中國約有5萬個成語,其中96%是四字成語。早在先秦時期,成語的應用就已十分普遍,而成語的發明也是在這一時期不斷壯大的。此後兩千年來,成語在不斷豐富,但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隨著漢語用詞的完善,新成語的發明也越來越少了。
  • 這些成語都和南京有關?源於南京的成語有100多個
    詩仙李白的一首《長幹行》讓「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兩個成語得以流傳千年,也讓中華門外的長幹裡聞名於世。如今,這裡豎著一男一女兩個孩童的雕像。每每形容起幼年相識、感情純潔的男女,人們便會立刻想到長幹裡。得意忘形、鳳毛麟角、一往情深……你知道嗎,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都源於南京。最近,一則微博引起很多南京人的注意,微博中,除了列出40多個與南京有關的成語,還詳細介紹了它們背後的典故。
  • 高中語文|最容易望文生義的50個成語,快來自我檢查一下吧!
    正確使用詞語是每年高考的必考題之一,而其中關於成語因望文生義而出現錯誤的頻率較高,現將試卷中多次出現而又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歸納如下,快來自我檢查一下吧!1.向壁虛構例:他作畫時喜歡將畫框固定在牆上,俯仰奮筆,向壁虛構,這樣靈感才會噴湧而出,畫出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