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為什麼比女性高?答案簡單,但生物學家或許弄錯了幾十年

2020-08-16 環球科學

圖片來源:quantamagazine

男性為什麼比女性高?一個看似很簡單的問題,許多生物學家或許找錯了方向。一項最新研究認為,男性更高是因為雌激素沒有女性多——答案其實就是如此簡單。


男性和女性之間最明顯的生理差異之一就是平均身高。總體上來說,男性更高一些。為什麼會這樣?教科書裡的一些解釋可能會傾向於用達爾文理論來解釋,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性選擇和雄性競爭。達爾文在《人類的由來》中寫道:「毫無疑問,男性的體型和力量都優於女性。他們有寬厚的肩膀,發達的肌肉,粗獷的身體輪廓,還有更多的勇氣和鬥志,這些特徵是在生存鬥爭和配偶爭奪中產生並強化的。」

圖片來源:wikipedia

按照這個理論,如果男性不需要依靠力量去獲得配偶,那男性和女性的體型就應該差不多。演化心理學進一步提出,性別差異主導了我們的行為,男性更具攻擊性和競爭性。

美國羅德島大學生物人類學家霍利·鄧斯沃思(Holly Dunsworth)說:「身高差異是一種基本的性別差異,對此展開的研究很有必要。但是由於之前已經存在比較固定的理論,如果我們想推翻,可能會有人覺得這是違背科學。」

但在《演化人類學》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中,鄧斯沃思提出了另一種觀點。她認為性選擇導致人類身高差異過於巧合,應該存在一個更加合理的解釋,這個解釋其實就隱藏在已有的醫學和人類學理論中。這個解釋無關競爭,而是卵巢和睪丸的內分泌對骨骼發育造成了不同影響。

鄧斯沃思說:「有關人類身高差異的研究通常只局限於一種解釋,排除了很多其它可能性。」她並非認為性選擇對身高毫無影響,而是說這個機制不足以決定這麼大的差異,學界一直在探索其他成因。她認為,這不僅是關於演化的問題,更是關於「我們是誰」的探索。


答案在骨頭裡

男性和女性的身高差異,經常被作為性選擇的典型例子。即這種特徵的產生是由於繁殖成效,而非生存的差異驅動的。但鄧斯沃思認為,得出這個結論有點武斷。她認為:「性選擇理論其實缺乏很多相關證據。」

加拿大萊斯布裡奇大學的演化人類學家路易絲·巴雷特(Louise Barrett)說:「我們需要更多的證據去證明身高差異的原因,而不是看到身高存在性別差異就想當然地覺得就該如此。」巴雷特曾在2016年和英國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的格特·斯特普(Gert Stulp)共同發表了一篇關於人類身高差異演化的綜述論文。巴雷特說,性選擇假說有一種直觀的吸引力,即科學家認為,男性比女性高大,男性又喜歡打鬥,所以這兩件事必須聯繫在一起。但她補充道:「問題在於,性選擇假說的相關研究做得並不充分。」

比如此前這些研究經常拿人類和其它靈長類動物進行比較,但忽略了人和黑猩猩共同演化歷史的程度。換句話說,即使性選擇能夠解釋不同性別的大猩猩的體型差異,由於從人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開始演化到現在,也經過了相當漫長的時間,黑猩猩的性選擇可能出現在獨立演化之後。從邏輯上說,並不能直接將同樣的理論套用在人的身上。巴雷特表示,即使類似的研究在逐漸減少,但數量依然很多。

巴雷特說:「如果想完善性選擇假說,就需要做更多研究。」事實上,性選擇理論的因果關係也能被顛倒過來解釋,即男性的統治欲和強大的競爭性也可能是體型差異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當鄧斯沃思對骨骼生物學和骨骼發育的文獻展開進一步研究時,她重點關注了骨骼生長與激素之間的聯繫。並且她從中發現了一個更直接的解釋,即女性比男性矮,是因為她們有卵巢。

卵巢之所以是關鍵因素,是因為其能夠產生遠多於睪丸能夠產生的雌激素,而雌激素能夠幫助骨骼發育。鄧斯沃思說:「大量雌激素能夠刺激長骨發育。在青春期之前,男性和女性的生長速度基本相同。而當青春期開始後,女性的卵巢開始大量產生雌激素,雌激素會刺激她們骨骼中的生長板,促進以長骨為主的骨骼生長發育。這就是為什麼在青春期早期,女生往往會比男生要高一些。」

然而生長的高峰期並不會一直存在,因為高水平的激素會促進生長板閉合。這就是最終男性和女性具有身高差異的原因,因為女性會在青春期後經歷一次雌激素分泌高峰,這既使得骨骼能在短時間快速生長,卻又讓骨骼很快停止了生長。而男性因為是緩慢分泌雌激素,所以他們會長得更高。

雌激素理論和人類身高變化的歷史非常吻合。比如在14世紀肆虐歐洲的黑死病之後,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差值增加了62%。男性身高平均增加9釐米,女性則平均矮了5.5釐米。男性身高的增加更容易解釋,因為成人的身高很大程度上受兒童時期營養和健康狀況的影響,而疫情大流行結束後,人們可能吃得更好,變得更健康。但同時期女性卻變矮了,這是否意味著她們在瘟疫結束後,反而變得不那麼健康了呢?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的人類學家莎倫·德維特(Sharon DeWitte)並不這麼認為。在2018年的一篇論文中,她表示「黑死病後女性平均身高的下降實際上可能反映了飲食或健康狀況的改善,」因為健康狀況的改善往往與月經初潮的提前有關。

如果是這樣的話,身高差異的顯著變化就與競爭無關。鄧斯沃思說:「黑死病後的女人不會突然變得喜歡更高的男人,男人也不會突然以新的方式爭奪配偶。身高的差異可能只是健康狀況轉好的副作用,比如恢復健康的女性月經期會開始得更早。」


爭論的焦點

關於身高差異的雌激素理論並不新鮮,但很少有人類演化生物學家對此給予足夠的關注。雌激素似乎可以解釋身高差異是如何產生的,但卻不能解釋更深層的演化問題。

不過,鄧斯沃思認為這種將雌激素理論和演化對立起來的想法可能存在誤導性。「生理學、內分泌學和骨骼發育的方式,同樣也是演化過程中形成的。」因為在我們看來,男人比女人高是由一種生理因素直接決定的,即雌激素決定了身高,所以任何能夠影響雌激素分泌程度或分泌時間的因素,都將間接影響人類身高的性別差異,這些因素並不一定會受到自然選擇的影響。即使不改變任何交配系統和男性競爭程度,任何導致月經初潮提前的情況,都足以減少女性的平均身高。

這意味著人類體型的性別差異,很可能是在沒有性選擇的情況下演化出來的。因此,為了理解為什麼男人比女人高,我們可能需要了解為什麼我們會經歷青春期,以及是什麼導致靈長類動物之間雌激素作用的差異。


盆骨也是如此

鄧斯沃思的論文不僅僅討論了身高,她還指出,例如女性骨盆比男性骨盆寬這一現象,常見的理論會認為是女性需要生下大腦袋的嬰兒。但實際上,與長骨的生長類似,骨盆寬度主要由雌激素水平驅動。

鄧斯沃思解釋說,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骨盆寬窄程度會影響分娩成功率。因為一些分娩很容易的物種也會有寬盆骨。例如,黑猩猩新生兒的頭部要比人類嬰兒的頭部小得多,然而雌性黑猩猩的骨盆仍然很寬。

在鄧斯沃思看來,骨盆寬度的性別差異並不是為了方便分娩,而是為女性體內的生殖系統提供足夠的空間。她說:「陰道、子宮和卵巢已經佔據了非常多的空間。」

巴雷特笑著說:「這是盆骨過寬的一種解釋。女性有著如此複雜的生殖系統,難怪她們的骨盆需要更多空間。」她表示,從解剖學上來看,男女骨盆寬度有差異的原因很簡單,但卻被忽略了這麼長時間,這也說明了科學包容性存在系統性問題。「我們經常有這樣一種觀念,即男性的身體是默認標準,而女性身體是默認標準的偏差。如果我們擯棄把某一種性別的身體作為標準模型的觀念,我們能更好地研究性別差異,也可以更好地驗證假設。」


找到正確的方向

鄧斯沃思說,身高的競爭假說和骨盆的分娩假說都是演化論中「差不多的故事」。雖然這樣的故事很有吸引力,因為它們看起來很有意義,但卻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造成實實在在的負面影響。

性選擇理論會告訴我們,男性生來就熱愛競爭;作為文明社會的男性必須與他的「本性」做鬥爭,才能與他人合作或保持友善;一個男人的整個身體都是為爭鬥而設計的。男人就應該是「男人」。鄧斯沃思說:「這基本包羅了所有刻板印象,不管是好是壞。」但我們的骨骼可能會告訴我們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

巴雷特說:「我們需要對演化假說進行更嚴格的論證,尤其是和人類有關的內容。我們對自己的印象影響著我們的行為舉止,一個錯誤的觀點破壞力巨大。」

鄧斯沃思說:「我們在談論人類演化,在討論如何講述我們起源的故事。」因此,我們要確定我們講述的是正確的故事,這是極其重要的。


撰文丨Christie Wilcox

翻譯丨賀白

編輯丨楊心舟

原文連結:

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males-are-the-taller-sex-estrogen-not-fights-for-mates-may-be-why-20200608/

相關焦點

  • 男性為什麼比女性高?生物學家或許弄錯了幾十年
    答案在骨頭裡  男性和女性的身高差異,經常被作為性選擇的典型例子。即這種特徵的產生是由於繁殖成效,而非生存的差異驅動的。但鄧斯沃思認為,得出這個結論有點武斷。她認為:「性選擇理論其實缺乏很多相關證據。」
  • 男性為啥比女性高,答案或許弄錯了幾十年
    來源:科技日報男性和女性之間最明顯的生理差異之一,便是他們的平均身高:總的來說,男性要更高一些。幾十年來,教科書中的標準解釋將原因歸於性選擇和男性競爭。從本質上說,男性如果不需要為了獲得配偶而進行激烈的身體打鬥,那麼或許人類的身形會更加均一。
  • 男性比女性高的真正原因,在這裡
    圖片來源:quantamagazine男性為什麼比女性高一個看似很簡單的問題,許多生物學家或許找錯了方向。一項最新研究認為,男性更高是因為雌激素沒有女性多——答案其實就是如此簡單。男性和女性之間最明顯的生理差異之一就是平均身高。總體上來說,男性更高一些。為什麼會這樣?教科書裡的一些解釋可能會傾向於用達爾文理論來解釋,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性選擇和雄性競爭。
  • 為何人類男性的平均身高會高於女性,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種差異?
    直到今天,大多數女性在擇偶時的第一個要求是,男人應該比自己高,至少不能低於自己的身高。所以,平均來說,男性比女性高是因為進化生物學和人類文化的原因。,但不能簡單地從動物現象中推斷出來。雖然這也可以用雌性哺乳動物在繁殖期消耗大量能量來解釋,所以它一定有較大的體型,但不能簡單地從人類身上推斷出來。因為,對人類來說,女性會比男性消耗更多的精力和能量來撫養孩子,但女性一般不會比男性高。因此,研究人員研究了為什麼男性平均比女性高的遺傳學。現在有研究發現,男性的身高普遍高於女性。事實上,它在生物學上是由女性驅動的,也就是說,它是由女性兩條X染色體上的基因決定的。
  • 為什麼科學家大多是男性,女性卻很少?女性真的比不過男性嗎?
    我們常說巾幗不讓鬚眉,如今社會觀念已經開始發生改變,女性也在通過自己的努力向社會證明,他們也是能夠頂半邊天的。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類情況在很多的科學家中,男性佔的比例很大,女性很少,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女性真的比不過男性嗎?
  • 男性的精子是怎麼遊動的?它並不像蛇遊泳科學家們弄錯了300年
    其實你這樣認為也沒錯,因為連科學家們都被顯微鏡的的精子所欺騙,人類觀測到精子的歷史已經有300年了,一直到現在才弄清楚精子是怎麼遊動的,它並不是跟蛇一樣左右擺尾遊泳,而是尾巴呈螺旋擺動的方式前進的。在300多年之前的歷史中,是沒有人知道精液中存在什麼,也不知道精液為什麼能夠讓女性懷孕
  • 自然界中,雄性普遍比雌性漂亮,為什麼人類女性要比男性漂亮?
    這個難題已經困擾人類很久,或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都無法找到確定的答案。在自然界中,「繁殖」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情,無數的生物為了繁殖甚至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公螳螂在和母螳螂交配後,會心甘情願的被母螳螂吃掉補充養分,同時大部分生物在失去繁殖能力後就會死亡,似乎生物存活的目的就是為了繁殖,雖然人類也是一種動物,卻和大部分動物有著極大的差別,例如,在動物中,雄性普遍要比雌性漂亮,而人類卻恰恰相反,女性普遍比男性更加漂亮,這是為什麼呢?
  • 地球是先有男性還是女性?生物學家稱,陰陽論或能解答這個問題
    18世紀中期,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也證實了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由此,某些專家猜測:人類剛誕生的時候,是沒有性別之分。後來在地球某種環境的影響下,才出現男人和女人的。我國有陰陽之分,很多人將陰比作女性,而將陽比作了男性。可是據古書記載,陰陽本來就是一體的,只有在特定的情況下才會分離。或許古人早便發現了這個秘密,所以才將這些記載在書本當中。
  • 女性壽命長於男性的奧秘 DNA突變傷男不傷女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一個進化「漏洞」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許多物種的雄性比它們的雌性個體壽命更短。   根據《當代生物學》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這種直線遺傳或許會讓有害突變不斷積累。通常,自然選擇會通過確保有害突變無法傳遞給後代來使危害最小化。但是如果一種線粒體DNA突變只對男性有害而不會危害女性,那就不會阻止母體的這種突變傳遞給她的女兒或者兒子。
  • 為什么女性更喜歡聲音低沉的男性?
    聲音低沉的男性更受女性青睞?為什麼低音男性更受歡迎?首先,根據進化心理學對人類擇偶偏好的研究發現,男性比女性更看重對方的年齡樣貌等生育力指標。而女性比男性更看重對方的經濟前景、社會地位等好資源指標,以及健康和身體壯碩等好基因指標。而低音的男性化聲音,可能是擁有好基因和優質資源的擇偶線索之一。好基因線索:睪丸酮水平越高的男性,其嗓音的男性化程度越高,而男性的睪丸酮水平,被認為是男性健康狀態的標誌——睪丸酮水平高的男性,更少生病。
  • 男性是由女性進化而來?(組圖)
    每個男性的胸部都能找到一個非常明顯的女性遺蹟,那就是乳頭。男性的乳頭是在睪丸素破門而入之前的胎兒期形成的,不過,只要一碰到睪丸素,女性就會變成男性。所以……我來說兩句  大自然給天地間的生物做了神奇而巧妙的安排,花朵有雌有雄,動物也有雌有雄,人類則有男女之分。談到性別問題,不少人會覺得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不值得一說的問題。
  • 女性比男性更早出現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大腦變化
    腦成像研究表明,阿爾茨海默病開始於人們出現臨床症狀之前的幾年,甚至幾十年。在美國,大約67%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是女性。科學家們想確定中年女性的大腦是否比男性顯示出更多的阿爾茨海默病特徵,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更多的女性在老年後會患上阿爾茨海默病。
  • 女性比男性更美?生物老師表示不認同
    很多小夥伴都很奇怪,像雞鴨鵝等鳥類,像馬牛羊等哺乳動物,它們都是公的漂亮,母的醜,為什麼人類是女的美,男的醜呢?聽生物老師跟你絮叨絮叨。首先我們要知道美的含義是什麼?美這個字由甲骨文演化而來。上邊是由大角的「羊」,下面一個「大」字。顯然,又大又雄壯的公羊就能稱得上「美」!
  • 為什么女性和男性的擇偶標準如此不同?
    其實,就生物進化角度來講,女性的選擇權要高於男性(這個規則也適用於大部分動物),同時女性也比男性更挑剔,要求更高。一種解釋是,男性擁有基數龐大的精子,而女性只擁有數量有限的卵子,就投資回報而言,女性需要更加謹慎,因為女性在做出錯誤的選擇時會損失更多。
  • 或許大部分人都弄錯了
    無論是對於男性還是女性來說,在平時適當的同房都是非常必要的,而在此時男性就會射出精液。在通常的情況之下,男性的精液情況也是不同的。就比如射精的量、顏色甚至氣味都會有很大的差異。有很多的人對這樣一個問題不太明白,男性的精液到底是有氣味好還是沒氣味好呢?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女性比男性免疫力高,為何卻更容易生病?
    生活中大家都認為女性更為柔弱,而男性更加強壯,但實際上女性的免疫力天生就比男性高。 因為,女性的雌激素較高,對免疫力具有促進作用,而男性雄激素偏高,則會抑制身體的免疫功能,另外,由於男女染色體不同,以及男性經常抽菸、喝酒的不良生活習慣,也是男性比女性免疫力低的決定性因素。
  • 為什么女性能分辨很多口紅色號,而男性只知道是紅色?
    為什么女性能分辨更多的口號色號?琳琅滿目的化妝品櫃檯前總是聚集了各個年齡段的女性,在男性看來面前的口紅只有深淺之分,而在女性的眼裡每一支口紅都是不同的顏色。19世紀,合成染料面世後,任何想要的顏色都可以調出來,顏色種類和名稱也猛增了幾十倍。
  • 女性一般比男性長壽,其他哺乳動物中,雌性壽命也比雄性長嗎?
    女性比男性長壽,一直以來都是不爭的事實。在各個國家裡,女性的壽命普遍比男性長,10個活到110歲的人中,其中有9個就是女性。目前被認可的,世界上最長壽的人, 是法國女性的珍妮·卡門特,1875年出生,1997年逝世,壽命122歲。
  • 為什麼人類女性卻比男性漂亮呢?
    而在人類中似乎並不是男性比女性更好看,有相關調查表明,大多數人認為女性比男性更好看。這是什麼原因呢?人類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例外呢?這就是性擇演化,簡單說就是一種性別被另一種性別選擇。既然存在為爭奪交配權而產生的鬥爭,那是雄性為了雌性鬥爭呢還是雌性為了雄性鬥爭?這個問題已經有人解釋過。
  • 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長壽?雙語告訴你答案
    研究人員已經知道,全球各地的女性壽命都比男性長。Scientists have largely linked the difference in life expectancy between the sexes to biological survival factors. 科學家們認為,男女預期壽命差異很大程度上與生物學上的生存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