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夥伴都很奇怪,像雞鴨鵝等鳥類,像馬牛羊等哺乳動物,它們都是公的漂亮,母的醜,為什麼人類是女的美,男的醜呢?
聽生物老師跟你絮叨絮叨。首先我們要知道美的含義是什麼?
美這個字由甲骨文演化而來。上邊是由大角的「羊」,下面一個「大」字。顯然,又大又雄壯的公羊就能稱得上「美」!在這方面古人和我們的審美還是比較一直的,我們也認為公羊比母羊美。
接下來我們看看以下幾類動物雌雄個體誰更美。
一,魚類
魚類中,日齡相同時,雄性魚一般比雌性魚小。
到繁殖期時,雄性魚一般比雌性魚色彩更美。根據美的定義,雄魚因為不夠雄壯,也算不得美,最多和雌性持平吧。
二,兩棲類
兩棲類動物中,一般雄性比雌性的小,雄性比較醜。
三,爬行類
以龜為例,原產地在靠近極地和一年中溫度跨度較大的地區,雌性龜類往往比雄性龜類體型大;相反,原產地位於赤道附近的龜類,雄性往往會比雌性龜類體型大。
色彩方面,繁殖期雄性龜比雌性龜體色更豔麗。繁殖期雄性體色,也稱為(婚)姻色,魚也是這樣。雄性爬行類比雌性美的不明顯。
四,鳥類
色彩鮮豔的鳥類多為雄性,羽毛顏色暗淡的多為雌性。
「公雞公雞真美麗!大紅冠子花外衣…」
公雞體型比母雞大很多,羽毛豔麗,公雞確實比母雞美,我們沒有弄錯!
五,哺乳動物類
同樣,我們很容易區分哺乳動物雌雄性,就像分辨公雞和母雞那麼容易。同齡的哺乳動物中,雄性個體比雌性個體大很多,毛髮更加濃密有光澤,角也更大些。像雄獅這樣的形態,應該是動物界的「美男子」。
人類男女誰更美呢?
女性的皮膚比男性的更加細膩。哦,錯了錯了,忘記像之前那樣只比較雄壯與否,毛髮或體色是否豔麗油亮了。
現代男性普遍比女性又高又大,男性毛髮比女性油亮豐富,肌肉更發達些。按著古人美的定義,大多數男人確實比女人「美」!
貌美膚白大長腿,現代人認為的這種「美」已經和「美」這個字本身的含義漸行漸遠~
六,原因
無論什麼動物,能提高子代出生、生存機率的性狀,更容易被保留下來,決定其性狀的基因,因為個體的繁殖,自然選擇壓力下使基因頻率定向增加。這個過程就是物種進化。
這裡我們將上述幾類生物再歸兩大類。繁育後代以量取勝的動物和以質取勝的動物。
越是低等的生物,它們的繁殖越是以量取勝,比如魚類、昆蟲、兩棲類和爬行類。這就要求雌性個體更大一些,多繁殖求發展。其中蜂王、蟻王是此類動物以量取勝的極端,只要生的比死的多,種群就會發展。
像鳥類和哺乳動物,他們就主要以質取勝了,最明顯的特點是親代對子代的付出特別大,子代的成活率非常高。
雌性動物繁殖子代數量有限,為了讓下一代能在殘酷的自然界生存下去,雌性動物必須選擇雄壯威武的雄性動物。
又知,其他動物的行為都為本能。那麼這種本能是如何出現並穩定下來的呢?
自然選擇學說加上現代的基因理論,即是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可以解釋的通。
我們可以想像一個獅子種群,裡面有很多不同性狀的雄獅。雄獅通過打鬥爭奪雌獅。而鬃毛長、壯碩的雄獅更容易獲勝,從而留下更多自己的子代。決定此類性狀的基因的頻率在子代中不斷提高。雄獅進化成鬃毛長、身體壯的這種性狀。
對於人類女性感官來說,雄壯威武的男性更性感;女性特徵多的男性對女性來說也有一定的吸引力,有科學研究發現,這樣的男人讓女性感覺他能更好地撫育下一代。
從而動物繁育後代來看,雌性動物會選擇雄壯「性感」的,來繁殖下一代,而選擇其他雌性動物一起撫養子代。
這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釋,不「man」的男人的老婆更容易出軌的動物本能原因。
這是否能解釋高離婚率的原因呢?
歡迎關注點讚轉發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