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是夏至。夏至日太陽處於上中天位置時,影子是一年裡最短的,在北回歸線還會出現「立竿無影」的現象。那麼在西安,影子最短能短到什麼程度?華商報記者做了實測。
影子和實物高度之比為0.190476
據位於臨潼的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副研究員馬莉萍介紹,太陽處於「上中天」位置的時間和各地所處的經度有關。經查詢計算,2018年6月21日西安的太陽「上中天」時間是中午12時46分。
中午12時20分,華商報記者來到樓下廣場,開始準備立竿。用作「竹竿」的工具,是一個獨腳架,為了支撐,下面連接了一個小三腳架。
「竿」立起來後,怎樣才能確保這根「竿」垂直於地面?記者用重物吊垂的方式,從多個側面對這根「竿」的垂直度進行了確認。
經測量,這根「竿」高度為84釐米。
12時46分,經測量這根「竿」的影子為16釐米,計算得知影子和實物高度的比值為0.190476……,有意思的是,計算結果中的「190476」是一個無限循環數。
雲南碧色寨火車站 出現「立竿無影」現象
就在華商報記者在西安本地測量影子的同時,由中科院天文科普聯盟和當地科協等部門聯合主辦的「立竿無影」夏至日大型天文科普活動,正在雲南紅河州蒙自市碧色寨火車站舉行。北回歸線正從這個火車站穿過。
在現場的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工作人員劉永鑫告訴華商報記者,當地太陽的上中天時間是13時08分。在13時08分18秒的時候,當地出現了「立竿無影」的現象,標杆和臨時豎起來的原子筆都看不到影子。北回歸線是北半球可以看到「立竿無影」現象的最北端,每年也只有在夏至日正午時刻的那一瞬間才可看到。在我國,北回歸線由東向西從臺灣、廣東、廣西、雲南四地穿過,沿線地區自東向西會出現短暫的「立竿無影」現象。
夏至節氣到來時間:6月21日18時7分
夏至是立春之後的第十個節氣。《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2018年6月21日18時7分迎來「夏至」節氣。
夏至這一天,北半球的各地都是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黑夜則最短。而且越往北白晝越長、黑夜越短,直到北極圈以內,白晝成為24小時。
夏至過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向南移動,也稱為「太陽轉身」,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日減短。對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夏至日過後,正午太陽高度也會逐日降低。華商記者 馬虎振/文 黃利健/圖
相關熱詞搜索:夏至影子北回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