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夏至已至。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早在公元前7世紀,我們的祖先就用土圭測量日影,發現這一天是一年中夜最短、晝最長的一天。「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
夏天是生長最重要的時候,萬物繁花漂亮、競相生長,如果它們的生長有聲音,交織在一起,那必是一首最自然、和諧的曲子。而夏至就是這首曲子的高潮之處,它可以如夏雨般狂放豪邁、如夏花般絢爛多姿,如夏夜般靜謐浪漫……
夏至如約把一年中最美好的時光帶來,這是大自然的饋贈,也是我們親近自然、走進自然最好的機會。
夏至已至,來品讀幾首描寫夏至的古詩,享受這絢爛的半夏時光吧!
1. 夏至日作
璿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
此詩是唐代詩人權德輿所作。測量天時的儀器不停的運作,四時不斷演化交替。帶話給炎熱的夏季,從今兒起晝漸短夜漸長,陰氣開始萌動。「一陰生」,夏至後, 夜晚漸長,古人認為是陰氣萌動,逐漸進人秋冬。
此詩用樸素的辯證法來告訴大家事物總是在不斷演變,陽極則陰生,夏至則冬將臨。
2. 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
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水國多臺榭,吳風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鄉俱老矣,東望共依然。
洛下麥秋月,江南梅雨天。
齊雲樓上事,已上十三年。
這首詩是白居易所作。回憶在蘇州的那些時光,常常想起夏至日的筵席。飄香的粽子、肥嫩的子鵝,還有精美的亭臺樓閣,悅耳動聽的絲竹管弦,家家戶戶都有的美酒,河面上飄蕩著的行船。美食、美酒、美景,多麼讓人留戀的江南風光啊!
曾經與好友共飲,那些日子逍遙快活,而現在歸老洛陽,只能遙望東南方,懷念一番了。最後幾句,扣回主題「夏至」,洛陽一帶正在收麥子,而江南正是梅雨季節。回想起在蘇州的日子,時光荏苒,已經過去十三年了啊,有說不盡的感慨!
3. 夏至避暑北池
晝晷已雲極,消漏自此長。
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公門自多暇,是月農稍忙。
高居念田裡,苦熱安可當。
亭午息群物,獨遊愛方塘。
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
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
於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
這首詩是韋應物所作。夏至這天,白晝已達年中最長,自此,夜晚將逐漸邊長。還沒來得及實施自己的計劃,就要開始考慮季節的變化了。這個時節,衙門比較空閒,而百姓要忙於收割莊稼。天這麼熱,也不知道百姓們怎麼抵擋的。正午時分,都在躲避烈日,我也池塘邊乘涼。北池的圓門緊閉,樹木高大、樹蔭濃鬱,四周陰涼靜謐。翠竹生長,荷花飄香,面對這樣的美景,拋卻煩惱,開懷暢飲,實在是人生樂事。
這首詩一方面透露著詩人的恬淡閒適,另一方面也提到烈日下辛苦幹活的農民。兩相對比,自己還能避暑乘涼,那些煩惱事又算得了什麼呢?
夏天是一個多彩的季節,萬物繁華,花草絢爛,連星空都更顯遼闊。在微涼的夏夜裡,約三五好友,擼著烤串、喝著冰啤,暢談至深夜而歸,也是一種愜意的夏日享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