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客觀條件允許 中歐領導人將儘早實現面對面交流

2021-01-10 中國青年報

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大使。(鞠輝攝)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布魯塞爾6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駐歐盟記者鞠輝)從英國「脫歐」到新冠病毒,歐盟接連遭遇的重大危機不僅給歐洲一體化之路平添變數,也給中歐關係帶來新的影響因素。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大使日前接受南華早報採訪時指出,歐盟在應對英國「脫歐」和新冠疫情危機中展現出特有的韌性,中國對歐政策一貫秉持「三個支持」,合作共贏始終是中歐關係的主基調。

歐洲一體化進程:危中有機

張明大使表示,兩周前,歐盟剛剛慶祝了「舒曼宣言」發表70周年。歐盟的誕生和發展無疑是一個歷史性創舉,也帶動了各大洲的一體化進程。歐洲一體化進程既有順風也有逆風,曾有力前行,也有過磕磕絆絆和困難挑戰,這都是很正常的,我們的生活本來就是這樣的。中國人的哲學是危中有機,遇到困難和挑戰,不能怨天尤人,要努力創造機會。歐洲也一樣,面對數次危機,歐盟都能一一化解,實現自身發展。比如英國「脫歐」——在去年的歐洲議會選舉中,高投票率創下記錄,這正是在英國「脫歐」背景下取得的。

張明說,對於正在持續之中的這次新冠疫情,他本人也在布魯塞爾進行觀察,「雖然歐盟在疫情暴發初期遭遇了一些困難、慌亂,但總體上處理得很好,把握得很聰明,為歐洲一體化和歐盟自身發展創造了機會,歐盟也展現出特有的韌性」。

中國對歐一貫政策:三個堅持

張明對南華早報表示,中國始終秉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幹涉別國內政,這是中國外交政策奉行的基本原則。中國對歐政策秉持「三個支持」: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支持歐盟團結自強,支持一個穩定繁榮的歐洲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更大作用。這一政策已經堅持了很多年,在世界大國中,恐怕沒有第二個國家明確提出這三個支持,而且持之以恆、一以貫之。因為我們一向認為,歐洲一體化發展符合我們的利益,中歐關係深入發展符合雙方利益。中方也將發展同歐盟及成員國關係視為有機整體,相輔相成、並行不悖。中方願與一切致力於中歐關係發展的力量開展對話、交流與合作,認為這有利於加強相互之間的了解,也有益於歐盟的和平穩定與發展。這種合作與意識形態或地緣政治無關,不應被政治化。

中歐關係主基調:合作共贏

張明強調,中歐建交45年來,無論形勢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合作共贏始終是中歐關係的主基調。這一點今後也不會改變。當然也聽到一些說法,比如指責中國有「地緣政治圖謀」,或是「分裂歐洲」等,我們對此不以為然,這不過是些主觀臆測罷了。中國沒有意圖、動機或者能力去分裂歐洲。更何況,分裂歐洲並不符合中國的利益。

張明表示,今年是中歐關係的大年,高層交往議程很多、很密集,包括中歐峰會、中歐領導人會晤等。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中歐今年原定的重大外交議程造成一定影響,原計劃3月底舉行的中歐領導人會晤被推遲。雙方正就儘快舉辦第二十二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保持溝通。鑑於疫情因素,雙方將通過視頻方式舉行會議。在此之前,中歐還將舉行高級別戰略對話,以及就經貿、環保等領域的合作進行交流。新一屆歐盟機構領導人去年上任以來,雙方領導人都有保持溝通的強烈願望。一旦客觀條件允許,雙方領導人將儘早實現面對面交流。

相關焦點

  • 「我是中歐小記者」走進歐盟大使館 與駐華大使面對面
    6月1日,「2015我是中歐小記者」新聞發布會在北京歐盟駐華代表處舉行,「我是中國小記者」世界尋訪大幕由此正式拉開。  「2015我是中歐小記者」是「絲路心語·聚力向新——2015新絲綢之路系列活動之我是中國小記者」的首發分支活動,活動由歐盟駐華大使館、全國商報聯合會、中國商業媒體聯盟共同舉辦,由中國10個省區市選拔的「小記者」們將陸續走進歐盟及各成員國駐華大使館採訪大使、參贊等外交官,還會與各國少年兒童近距離交流。
  • 中歐領導人會晤在即:大西洋變「寬」,中美歐戰略三角更微妙
    7月16日,第二十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將在北京舉行。此前,李克強總理的歐洲之行,為即將舉行的中歐領導人會晤營造了良好的氛圍。相似的歷程和共同的理念,使中德之間已達成了共識,形成了默契,這將為今後中歐和中德雙邊經濟關係的持續發展,為持續推進「中歐雙邊投資協定」談判和《中歐戰略合作2020規劃》的實施,提供堅實的基礎和持久的動力。
  • 菲律賓首次為中菲磋商開條件:停止在黃巖島填海造島
    菲律賓新任外長亞賽(Perfecto Yasay,下圖)就圍繞南海主權問題與中國舉行雙邊磋商一事表示,中方停止「挑釁」是雙方啟動談判的前提條件。此外,亞賽還把中國停止在黃巖島填海造島也作為條件,這是菲律賓政府高官首次就中菲雙邊磋商提出具體條件。
  • 崔洪建:怎麼算中歐投資協定這筆帳
    中歐在2020年底完成投資協定談判,不僅讓雙方領導人的承諾如期達成,讓中歐關係有了更穩固的基礎,也給新冠疫情重壓下的世界經濟帶來更多希望。當然不是所有人都會對此感到滿意:美國就有人不高興了,歐洲有人要憋著勁搗亂,國內也有「讓步太多」的個別雜音。那麼中歐投資協定這筆帳究竟應該怎麼算?
  • 中歐經貿合作將為全球經濟復甦帶來暖流
    本報北京6月28日電  (記者王珂)商務部28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說,中歐雙方在剛剛結束的第七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中達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識和豐富成果,雙方合作將為全球經濟持續復甦和穩定發展帶來一股「暖流」。
  • 歷時七年35輪談判,中歐投資協定談妥了!
    在此之前的九月份,中歐領導人有過三項重大決定,即建立中歐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和中歐數字領域高層對話,打造中歐綠色夥伴、中歐數字合作夥伴,加快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實現年內完成談判的目標。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目標已經完成。
  • 中國焦點面對面:臺海局勢引擔憂,未來何去何從?
    (中國焦點面對面)臺海局勢引擔憂,未來何去何從?  中新社北京11月3日電 題:臺海局勢引擔憂,未來何去何從?美對臺軍售、民進黨當局推動謀「獨」行徑、解放軍軍機繞臺,當前臺海局勢引發擔憂,未來兩岸關係又將走向何方?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特聘教授劉國深,近日接受中新社「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進行權威解讀。
  • 【中國網評】中歐投資協定為世界經濟注入汩汩暖流
    董少鵬 證券日報副總編輯,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12月30日,在新年鐘聲即將敲響之際,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標誌著全球兩大經濟體揭開了互惠合作的新篇章在逆全球化、單邊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中歐達成這樣一個平等平衡的投資協定,為世界經濟穩定復甦注入了汩汩暖流。這一來之不易的成果也展現了中歐領導人和工作團隊的務實作風、深謀遠慮。在完成談判之後,雙方將開展文本審核、翻譯等工作,力爭推動協定早日籤署。此後,協定將在雙方完成各自內部批准程序後生效。
  • 中歐關係「暖春」:為2019年的世界注入「暖流」
    「以歐洲收尾,從歐洲開始,說明中國始終將中歐關係置於對外關係的重要和優先方向。」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會長蘇格認為,習近平主席接連出訪歐洲,展現出中國對歐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由於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階段不同,中歐在一些問題上難免存在分歧。元首之間的溝通往來和頂層設計,將有助於雙方進一步增進互信、深化合作。
  • 中歐歷史性聯手 籤署歷時8年協定 做出3項重大決定
    中歐歷史性聯手 籤署歷時8年協定 做出3項重大決定】中歐領導人宣布正式籤署《中歐地理標誌協定》,這一協定從談判到籤訂歷時8年時間;中歐領導人還有三項重大決定,即建立中歐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和中歐數字領域高層對話,打造中歐綠色夥伴、中歐數字合作夥伴,加快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實現年內完成談判的目標。
  • 江澤民傳作者庫恩:中國領導人希望聽到真實聲音
    庫恩基金會在中國的項目,首先致力於促進中國與世界,尤其是中國與美國之間的交流。我曾經組織了中美媒體高層論壇,邀請中美重要媒體高層面對面進行交流。第二是和中國社科院進行合作。2007年,我協助中國社科院出版了英文版的《中國金融藍皮書》,第一次把中國的金融業和銀行業介紹給西方。第三是加強科技方面的合作。
  • 第六屆中歐生命科學論壇在南開大學舉辦
    日前,以「交流·創新·合作·共贏」為主題的第六屆中歐生命科學論壇在南開大學舉辦。我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中外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師生代表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加會議。論壇在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設立分會場。
  • 李克強與俄領導人用英文自如交流 演講徵服90後
    相約祖國當天,還有許多在俄羅斯留學、交流的中國師生在現場聆聽了李克強的演講。對於他們來說,能在異國他鄉親眼目睹中國領導人的風採,是一件激動人心的事情。演講結束後,學生們自發地擁到李克強周圍,爭相與他握手致意。李克強走到學生中間,與大家進行親切的交流。
  • 中歐政黨高層論壇閉幕:觀點有碰撞,但能促進雙方相互了解
    會議認為,中歐關係在新時期應實現新發展;綠色轉型、「一帶一路」為中歐合作帶來新機遇;中歐政黨高層論壇對發展中歐關係和中歐黨際關係具有重要推動作用。中聯部副部長陳鳳翔致閉幕辭時表示,今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歐洲經濟正在穩步向好,步入恢復增長軌道,中歐關係面臨新的起點和機遇。
  • 中歐攜手引領全球經濟邁向更加美好未來
    在此背景之下,中國與歐盟的合作卻愈發緊密,一系列數據充分顯示中歐經貿關係的韌性和潛力。中歐不斷深化經貿合作,有力促進了雙方經濟社會發展,提升了民眾福祉,也將有力拉動後疫情時期世界經濟復甦。  從共識到共建,中歐班列點亮前行未來。受到疫情影響,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受挫,經濟發展遇到了前所有未有的挑戰。但是,中歐班列逆「疫」前行,為中歐攜手發展夯實了基礎。
  • 彬楊書記接訪,與來訪群眾面對面交流,現場協調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彬楊書記接訪,與來訪群眾面對面交流,現場協調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2020-12-04 14: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意領導人同日來華訪問被指是意味深長的舉動
    在當前歐洲面臨多重危機,世界逆全球化趨勢逐漸明顯的背景下,法意領導人同期到訪中國,被認為是意味深長的舉動。卡澤納夫抵京後的首站造訪了北京大學。在對該校師生和媒體的演講中,卡澤納夫表示,面對保護主義抬頭的風險,法中雙方要穩固雙邊合作的基礎,在對等互惠的基礎上,「我們有機會可以建立一個更加平衡的貿易秩序和世界秩序。」
  • 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中俄中歐班列疫情之下表現優異
    旨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局勢下,交流國際班列發展新思路,探討跨境物流通達新對策,提高回程貨物滿載率,降成本、升質效,育新機、紓困境,推進中俄歐班列合作。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一等秘書崔昌利、俄羅斯駐華商務代表謝爾蓋?伊紐申、中國歐盟商會會長約爾格?武特克、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副總裁阿列克謝?施洛、中鐵貨櫃運輸公司總經理韓伯領、德國鐵路貨運歐亞公司總裁吳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