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評】中歐投資協定為世界經濟注入汩汩暖流

2021-01-15 中國網

董少鵬 證券日報副總編輯,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12月30日,在新年鐘聲即將敲響之際,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標誌著全球兩大經濟體揭開了互惠合作的新篇章。在逆全球化、單邊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中歐達成這樣一個平等平衡的投資協定,為世界經濟穩定復甦注入了汩汩暖流。

這一來之不易的成果也展現了中歐領導人和工作團隊的務實作風、深謀遠慮。在完成談判之後,雙方將開展文本審核、翻譯等工作,力爭推動協定早日籤署。此後,協定將在雙方完成各自內部批准程序後生效。

當然,達成協議並不意味著解決了雙方投資合作的所有問題,在協議框架內的合作事項,如市場準入承諾、公平競爭環境等方面的內容,還需進行技術性、機制性落實。但雙向承諾就是良好的開端。特別是,雙方經濟互補性、互持性強,合作有利於雙方根據各自資源優勢、市場優勢、治理優勢形成自身經濟的更優模式和更好效果,也有助於全球經濟穩定復甦。在協議以外的內容,如雙方與第三方開展合作時,對雙邊協議帶來何種影響,可能出現的特殊因素會不會衝擊中歐合作,都需要雙方繼續展示大智慧,妥善處理矛盾,增強合作的黏性。

正如習近平主席在視頻會晤時所說,「中歐作為全球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應該展現擔當,積極作為,加強對話,增進互信,深化合作,妥處分歧,攜手育新機、開新局」。中歐兩大經濟體、兩大市場既離不開世界,也彼此相依;各國各經濟體都是如此,文明樣式、傳統底蘊是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的,有共識有分歧是常態,關鍵是如何對待這些「同」與「不同」。加強合作不僅是謀共同利益之路,也是增強和豐富各自優勢之路。

此次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的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將「可持續發展」嵌入其中,強調在解決分歧時堅持高透明度和廣泛參與度,中方承諾不以降低勞動者和環境保護標準為吸引投資的手段。協定還將有效實施《巴黎氣候協定》納入其中。這些條款符合雙方利益,並非一方對另一方的附加訴求。中國在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加強治理透明度和公民廣泛參與,是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的題中應有之義。

基於深度共識,雙方還將承諾在大多數經濟領域不對企業數量、產量、營業額、董事高管、當地研發、出口實績、總部設置等實施限制,並允許與投資有關的外匯轉移及人員入境和停居留。在公平競爭規則方面,雙方立足於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就國有企業、補貼透明度、技術轉讓、標準制定、行政執法、金融監管等與企業運營密切相關的議題達成了一致。可見,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政治模式並非開展全方位經濟合作的障礙,恰恰相反,惟有相互尊重,才能達成雙贏的協定,從而有利於雙方擴大共同利益、增厚各自發展利益。

對於中歐達成的協定,也有各種解讀,但既然雙方達成協議,就已經體現了雙方的共同利益訴求,也將形成雙邊約束。總體上看,中歐投資協定是對標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的,是平衡、高水平、互利共贏的協定。雙方都拿出了高水平和互惠的市場準入承諾,所有的規則也都是雙向適用的,這將為企業打造公平競爭的環境,惠及中歐雙方企業乃至全球企業。

在2021年即將到來之際,中歐達成這樣一份協定,給不穩定的世界帶來的新氣象,注入了新動能。中歐共同堅持和平共處,共同堅持開放合作,共同堅持多邊主義,共同堅持對話協商,是對世界潮流的積極引領,是送給世界的最好新年禮物。(責任編輯:唐華)

相關焦點

  • 中歐經貿合作將為全球經濟復甦帶來暖流
    本報北京6月28日電  (記者王珂)商務部28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說,中歐雙方在剛剛結束的第七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中達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識和豐富成果,雙方合作將為全球經濟持續復甦和穩定發展帶來一股「暖流」。
  • 中歐關係「暖春」:為2019年的世界注入「暖流」
    為2019年的世界注入「暖流」  五年前,在習近平主席訪問歐洲期間,中歐雙方同意要全面落實《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打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係。  對於中歐關係前景,習近平曾指出,中國和歐盟都在經歷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改革進程,都在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國際形勢越複雜,中歐關係穩定發展越具有重要意義。」
  • 經濟日報刊文:「一帶一路」為疫情中的全球經濟注入暖流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一帶一路」為疫情中的全球經濟注入暖流作者:孫昌嶽逆勢上揚的數據彰顯了「一帶一路」的強勁韌性與活力,架起了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經濟復甦的「增長通道」與釋放潛力的「共贏之橋」,展現出中國的主動作為與大國擔當。
  • 中歐務實合作為疫後全球經濟注入強大動能
     經濟日報1月7日報導:繼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於2020年11月15日正式籤署之後,中歐領導人在12月30日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這無疑為疫後全球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能。近年來,中歐雙邊貿易合作領先於投資合作。2019年,歐盟超越美國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 中歐投資協定談成,中美歐全球經濟「大三角」確立
    中國國家最高領導人周三晚間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歐盟理事會主席比利時人米歇爾 以及歐盟委員會主席德國人馮德萊恩進行視訊會議。  中國國家最高領導人強調,中歐投資協定展現中方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和信心,將為中歐投資提供更大市場準入、更高水平的商業環境、更有力的制度保障,以及更光明的合作前景。
  • 崔洪建:怎麼算中歐投資協定這筆帳
    中歐投資協定不僅要重點解決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等問題,還將設置相互平衡的監管權和爭端解決機制,這就是在為中歐經貿合作乃至中歐關係的可持續發展打下法律基礎、提供制度保障。既然要為營造更良好的經濟環境和實現更長遠的利益共擔責任,就不能再按傳統思路去計算協定可能帶來的利益得失。協定一旦實施,短期內可見的是歐洲對華投資將增長較快,尤其是在金融服務、醫療衛生以及電信等新開放領域。
  • 歷時七年35輪談判,中歐投資協定談妥了!
    在此次視頻會晤上,習近平強調,中歐投資協定將有力拉動後疫情時期世界經濟復甦,促進全球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增強國際社會對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信心,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作出中歐兩大市場的重要貢獻。商務部條法司司長李詠箑30日在中外媒體吹風會上介紹說,中歐投資協定對標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是一項全面、平衡和高水平的協定。
  • 解讀《中歐投資協定》對中國汽車產業的影響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本文解決幾個問題,一是《中歐雙邊投資協定》對於我國貿易而言有什麼意義(政治敏感的部分就不說了),二是《協定》對於我國汽車產業而言有什麼影響,三是目前全球汽車產業是怎麼一個概況。
  • 王毅:「一帶一路」合作為全球經濟寒冬注入暖流
    王毅表示,疫情給世界經濟造成嚴重衝擊,也給共建「一帶一路」帶來一些困擾。但「一帶一路」合作不僅沒有止步,反而逆勢前行,又取得了新的進展,展現出強勁韌性。2020年6月,習近平主席向「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級別視頻會議發表重要致辭,提出要把「一帶一路」打造成為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復甦之路、增長之路,反映了國際社會的共同願望,也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指明了方向。
  • 習主席訪問歐洲三國,為世界注入「暖流」
    習主席訪意將賦予中意關係新的時代內涵,深化「一帶一路」框架下各領域務實合作,擴大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鑑,推動新時期中意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取得更大發展,為促進中歐關係以及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在當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下,中法兩國在捍衛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捍衛巴黎氣候協定的有效性、推動國際關係平衡發展和維護世界和平等方面的國際合作明顯加強。中法在許多方面再次走到了其他國家前面。
  • 中金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點評:全球化的強心針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2020年12月30日,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我們點評如下:中歐投資協定將在現有中國與單個歐盟國家投資協定的基礎上升級。而根據《商務部條法司負責人就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答記者問》,中歐投資協定對標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著眼於制度型開放,是一項平衡、高水平、互利共贏的協定,協定涉及領域遠遠超越傳統雙邊投資協定,談判成果涵蓋市場準入承諾、公平競爭規則、可持續發展和爭端解決四方面內容。
  • 經濟戰「疫」錄:G20特別峰會為世界經濟注入暖流
    來源:中國新聞網(抗擊新冠肺炎)經濟戰「疫」錄:G20特別峰會為世界經濟注入暖流中新社北京3月26日電 (記者 李曉喻)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正在就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舉行特別峰會。中外學者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稱,這是一次全球經濟命運攸關時刻的會議,會議釋放的團結合作信號將為遭受重創的世界經濟注入信心。當前疫情幾乎已席捲全球。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最新數據,全球確診病例已接近50萬例。疫情所到之處,很多國家和城市已經「停擺」,工廠停工,商店關門,火車、輪船、航班停開。
  • 歐盟全面支持中歐投資協定,最早周二達成?影響有多大?
    因為,如果協議籤訂,中國在歐洲的投資領域將會擴大,而歐洲在中國的投資也會減少限制,這將促進雙方的合作進一步加強,從而拉動受到新冠肺炎影響的頹廢的經濟,中歐貿易投資協定籤訂之後將帶動金融、能源等各領域的發展。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14日晚在北京同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總理默克爾、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共同舉行視頻會晤時指出,加快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實現年內完成談判的目標。
  • 蓬佩奧抹黑中歐協定,外交部:有沒有聞到一股酸味?
    有記者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中歐投資協定是一項脆弱的協議,未能保護歐洲工人的言論進行提問。  對此,華春瑩表示:不知道你有沒有聞到一股酸味兒?中歐投資協定不能保護歐洲工人,難道美國對歐洲國家部分輸美產品加徵關稅能夠保護歐洲工人嗎?
  • 蓬佩奧抹黑中歐投資協定 外交部:有沒有聞到一股酸味兒?
    中國期待與有關各方一道,本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理念,合力推進北極可持續發展。  蓬佩奧先生無視客觀事實,炒作意識形態,渲染北極安全威脅,這與當前國際社會在北極加強合作的大勢不符。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6日,外交部發言人針對蓬佩奧抹黑中歐投資協定作出上述回應。
  • 中歐歷史性聯手 籤署歷時8年協定 做出3項重大決定
    中歐歷史性聯手 籤署歷時8年協定 做出3項重大決定】中歐領導人宣布正式籤署《中歐地理標誌協定》,這一協定從談判到籤訂歷時8年時間;中歐領導人還有三項重大決定,即建立中歐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和中歐數字領域高層對話,打造中歐綠色夥伴、中歐數字合作夥伴,加快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實現年內完成談判的目標。
  • 中歐班列 世界經濟的「強心劑」
    連日來,媒體平臺幾乎都在報導中歐班列所取得的成績,世界各國紛紛點讚,中歐班列開行屢屢刷新紀錄。中歐班列,憑著數量多、速度快、質量好,成本低的優勢,迅速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整個國際物流受限,中國的中歐班列憑著自身優越性,逆勢而上,不斷擴大影響,外運量不斷攀升,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心劑」。
  • 中歐攜手引領全球經濟邁向更加美好未來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20年前11個月,中國與歐盟貿易總值為4.0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中國已成為歐盟第一大貿易夥伴。另據統計,截至2020年11月,歐盟27國對華實際投資1179.8億美元,中國對歐盟27國累計直接投資超過800億美元。  受到新冠肺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合作步伐放緩。
  • 馬小軍:2020:中國為世界注入信心
    這一年的中國,面對嚴峻挑戰和重大困難,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眾志成城,付出艱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令世界矚目的答卷。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中國「十四五」時期和2035年遠景目標作出全面擘畫。2021年中國正式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進入新發展階段。中國經濟率先復甦為世界注入中國信心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國際格局深刻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