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眉鳥馴養陪母的方式,大多數鳥友還是比較少用的,但如果要陪母,肯定不是拿生頭母鳥去陪,而是熟母鳥。一般而言,好的母鳥,應當要具備陪打、陪新鳥等一系列特點,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好的母鳥比鬥鳥還要難尋。好的母鳥是經得住時間的打熬的,一些差的母鳥只能夠打個五到十分鐘,就出現了「窩不住」的場面,開始「嘎嘎嘎」直叫。

一般出現這一種情況的,都是母鳥籠齡還沒有到的情況,你就安排它去好年齡大的母鳥去陪打,這鳥籠性不足,初來乍到,就被打怕了。兩广部分鳥友,喜好用兩母鬥鳥的形式,訓練公鳥體型。但是母鳥並非是越多越好,如果有了解的鳥友會發現,母鳥多了,反而會使得公鳥出現火候遲遲不到那個點上的情況。故而最好的建議還是一對鳥或者是單公飼養的方法最好。

像是嫩底的母鳥,這一種母鳥很會挑逗新鳥,翹尾巴扇翅膀發電報,一隻公鳥如果完全正路,從新鳥下山只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大叫是完全沒有問題。像是這一種母鳥,最好是選擇原毛母鳥,或者在山上換了一次毛但是還沒有做母親的齊毛母鳥。這樣的母鳥養起來容易叫,對於陪新的公鳥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籠裡換了兩次毛,效果就會更加的明顯。

不過嫩底的鳥亦是有利有弊,容易出現站杯、玩草、挑料等壞毛病,甚至還會出現窩不住公鳥,出現公鳥打母鳥的情況,有一些母鳥還會被嚇得戴帽或者是落水聲不斷的情況。而如果是老母鳥,出現公鳥打母,老母鳥還會繼續的扇翅膀發電報,窩住公鳥,使得公鳥回到穩定的狀態。

而老母鳥則是容易死跟一隻鳥,不像是嫩底的母鳥,是哪一隻鳥旺就跟哪一個,柴鳥的時候,甚至還會幫助自家的伴侶對敵別的公鳥,有的還會在公鳥處於下風的時候扇翅膀鼓舞,鳥友們常常說的好母鳥難找,說的其實就是這一種母鳥。實話說,好的母鳥比公鳥要難養,好的公鳥哪怕沒有母陪,這三個月到半年也基本上可以起性了,但是母鳥想要起性卻很難,基本上要褪毛或者是兩褪毛才可以用,如果想要真正用得舒心,還是要換了三四次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