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濟南黃河北邊的天橋區新材料產業園,一個總佔地面積60畝的園區裡,其中的28畝,被一家叫山東藍奧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企業承包,正在建設南極磷蝦加工基地。
很多人想不到,屬於溫帶季風氣候、一年中難見幾天雪花的濟南,竟然與終年被厚厚積雪覆蓋的南極聯繫起來。
每年5月份前後,數以千噸的南極磷蝦,經過1萬多公裡的海上漂泊,再經過陸路,被運送到濟南這個園區的車間裡,然後加工成磷蝦油、蛋白質、肽、甲殼素等,成為人們的口中之物,或者用於醫藥領域。
而這家公司的掌門人是一位女性,叫柳玉平。在她看來,南極磷蝦渾身是寶,她要做的,是在濟南「挖掘」南極這一特有生命的寶藏。
偶然闖入海洋生物領域
對柳玉平來說,與南極磷蝦結緣,有許多偶然的成分。柳玉平出生於1975年,是地道的濟南姑娘,大學就讀於山東財政學院,學的是會計專業。
大學畢業時,正是全國人民闖廣東的火熱年代,柳玉平南下廣東,在深圳一家貿易公司做國際貿易,2000年回到濟南,做了幾年的房地產營銷策劃。
2009年,柳玉平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她先到日照,創辦了一家名為日照錦新達貿易有限公司的企業,主要做進出口國際貿易。
2011年,柳玉平決定轉行。柳玉平有朋友在西非,一次偶然的機會,她通過朋友了解到遠洋捕撈,也是第一次知道有一種叫南極磷蝦的生物。
有著敏感商業嗅覺的柳玉平意識到,對於北半球來說當時還是相當陌生的南極磷蝦,尚沒有被開發,蘊藏著巨大的空間。
查詢資料後她發現,就在山東,有一個早已經對南極磷蝦研究多年的團隊。早在2001年,中國海洋大學生命學院的姜國良教授帶領的團隊,已經在從事南極磷蝦相關基礎科學研究及應用開發研究。
南極磷蝦可以說渾身是寶,高蛋白、低脂肪,蛋白含量達16.31%,且其蛋白水解產物中胺基酸種類豐富,含有18種胺基酸,其中包含人體所需的8種必需胺基酸。南極磷蝦體內含有的磷蝦油、蝦青素,甲殼中含有的甲殼素,都極具醫用價值。
這讓柳玉平決定進入南極磷蝦這個此前她陌生的領域。2014年,她註冊了山東藍奧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一方面與中國海洋大學生命學院姜國良教授團隊合作,繼續進行技術研究;另一方面,通過落地天橋區新材料產業園的生產基地,開發南極磷蝦的相關產品。
我國對南極磷蝦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晚,很多技術不成熟,如對南極磷蝦整體加工技術提取不完善、缺少專業化加工設備、高值產品單一等,柳玉平讓研發團隊對這些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
經過幾年的研究,他們攻克了制約南極磷蝦開發的諸多技術難點,形成了自己的技術體系,從南極磷蝦儲運過程的保鮮技術,到機械剝殼的生物處理技術和裝備,再到南極磷蝦中的酶、肽、油的提取和分離技術,最後到產品的保存和技術標準體系,形成了一套技術閉環。
公司的很多技術和裝備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前期,他們研究形成了12項實用新型專利,並成功轉化為科技成果,2017年山東藍奧就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同年,柳玉平獲得2017年泉城領軍人才創業人才稱號。2018年後,公司又新增3項實用新型專利。
其中,從鮮蝦中提取磷蝦油,是在全球獨有的技術,這是他們的獨門絕技,而其他的廠家都是用南極磷蝦粉作為原料提取的。
「榨開用盡」南極磷蝦寶藏
在技術上攻克難題的同時,山東藍奧的一期工程已經建成,形成了年加工10000噸鮮蝦的生產能力,可綜合加工生產磷蝦油、磷蝦蛋白、磷蝦肽、磷蝦仁、磷蝦鈣、磷蝦飼料酶解顆粒等多樣化產品,大幅提高了磷蝦的利用率。
如今,南極磷蝦最常見的產品是南極磷蝦油。而目前市面上很多廠家只提取南極磷蝦油,對南極磷蝦的利用率很低,極大浪費了這一渾身是寶的「資源」。這讓柳玉平看到了潛在的機會,她開始利用自己團隊的技術優勢,挖掘提取南極磷蝦富含的其他物質。
比如,他們在南極磷蝦甲殼中提取甲殼素用於醫藥行業;同時,他們還提取磷蝦中的蛋白質,將其用在食品行業或者飼料中。
而南極磷蝦中的另一樣「寶物」就是磷蝦肽,這是一種小分子肽,既是營養肽又是功能肽,特別利於吸收,可廣泛應用在營養健康類食品中。今年,他們將完成肽類產品醫藥應用的數據認證,此前他們已經做了3年的研發,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精力。
柳玉平說,他們的目標就是提高對南極磷蝦的利用率,對裡面的有用物質進行提取。經過他們的提取後,南極磷蝦可以說被「榨乾用盡」,最後只剩下水。
打造濟南生物製藥新「藍海」
在柳玉平眼裡,從大趨勢和國家政策看,南極磷蝦開發的前景相當廣闊。
國際組織調查表明,南極磷蝦蘊藏量十分豐富,約達4到6億噸,而且繁殖能力很強,雌性每次會產6000到10000個卵。因此,生物學家估計,如果每年捕獲量不超過5000萬噸,不會影響南極海域的生態平衡。
我國從2009年開始進行南極磷蝦資源探捕,近年來更是加強了對南極磷蝦的開發研究,逐漸把發展南極磷蝦高值化產品產業鏈,作為我國建設海洋強國戰略的組成部分。
原農業部在《十三五漁業科技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重點任務之一是「南極磷蝦資源規模化開發與利用」,目的是全面提高南極磷蝦捕撈與加工能力,提升我國磷蝦資源開發裝備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推動磷蝦產業鏈快速形成與規模化發展。目前,我國正在建造多艘南極磷蝦捕撈船。
另一方面,2011年,國家批准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這標誌著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工作進入實施階段,也標誌著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
柳玉平認為,濟南其實有地理和政策優勢,因此無論從大的方向趨勢,還是從具體的營養、醫藥和經濟價值等方面看,南極磷蝦都擁有極具潛力的發展空間。
她的目標是利用3-5年的時間,將公司建立成集南極磷蝦保健食品加工、南極磷蝦系列食品開發、南極磷蝦醫藥原料開發、南極磷蝦配方飼料等的南極磷蝦產業鏈。更具體的計劃是建設南極磷蝦油、磷蝦蛋白、磷蝦肽綜合加工線1條,磷蝦仁加工線3條,南極磷蝦飼料酶解加工劑加工線1條,預計可實現產值近10億元。
憑藉著小小的南極磷蝦,柳玉平看到了一片新「藍海」,她希望憑藉自己的努力,能成為濟南生物製藥的一支重要力量,助力濟南醫藥行業發展壯大。(責任編輯:洪大陽 執行編輯:李辛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