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臨床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誕生

2020-09-23 光明科普

移植免疫兼容技術平臺

9月21日,科學家創造出第一個獨特的臨床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其同時具備了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PERV)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兼容性兩個功能。其成果由啟函生物的科學家刊發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

「豬3.0「是啟函生物研發出的第一代可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

啟函生物執行長楊璐菡說:「這是我們第一例兼備兩種功能的可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這個成果讓我們備受鼓舞,現在我們正在靈長類動物身上測試做出來的器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這項研究中,科研人員將CRISPR-Cas9和轉座子技術結合在一起,培育出了一種特別的豬,其具有13個獨立的基因修飾,科研人員修改了豬與人之間免疫和凝血方面的不兼容性,並根除了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同時,該基因工程豬和其器官都具有正常的生理特徵、生育能力以及轉基因向下一代傳遞的能力。

器官短缺在全球範圍內都是一項重要議題,「豬3.0」的誕生標誌著異種器官移植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時這項成果也證明了啟函生物利用其高通量的基因編輯技術平臺為細胞賦予了新的功能,使其在腫瘤免疫細胞療法和再生醫學應用中有較大的潛力。

如今細胞治療還屬於新型療法,在臨床應用上受到免疫兼容的限制,尤其是在異種器官移植中還存在感染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的風險,該研究成果對克服這兩大局限具有重大意義。

美國麻省總醫院移植科主任James F. Markmann也表示:「該項研究標誌著該成果為數以百萬計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帶來了希望。」

哈佛醫學院遺傳學教授,啟函生物聯合創始人George Church認為,「全世界對器官移植的需求數量遠遠超過供體數量,該技術如果在下一步研究中得到驗證,將會很大程度地緩解全球器官短缺這個嚴峻的形勢。利用其成果有希望開發出新型免疫兼容的細胞和器官產品,展現了多基因打靶技術的發展前景。」(崔雪芹)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51-020-00613-9

相關焦點

  • 第一個臨床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
    楊璐菡博士長期專注於豬的異種器官移植,此前曾帶領團隊在Science發表論文首次利用基因編輯技術獲得了不含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的豬,然而圍繞異種器官移植方面的免疫兼容性仍然存在較大問題。2020年9月21日,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發表題為Extensive germline genome engineering in pigs的文章,楊璐菡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成功地做出了第一代可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加速了做出和人類免疫兼容的細胞和器官產品的進程,創造出第一個獨特的臨床異種器官移植雛形
  • 豬3.0有望解決異種器官移植難題?或成為臨床異種器官移植雛形
    啟函生物的科學家將 CRISPR-Cas9 和轉座子技術結合在一起,培育出了「豬 3.0」。豬 3.0 具有 13 個獨立的基因修飾,用以修改豬與人之間免疫和凝血方面的不兼容,並根除了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這項研究早先在 2019 年 11 月發表在 bioRxiv 預印本上。
  • 有望用於臨床異種器官移植的「豬3.0」誕生
    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記者彭茜)由中國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日成功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領銜該研究的杭州啟函生物公司團隊說,科研人員把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術和轉座子基因插入技術結合,修改了一批基因位點,培育出一種特別的豬,具有13個獨立的基因修飾。研究者修改了豬與人之間免疫和凝血方面的不兼容性,並徹底根除了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
  • 有望用於臨床異種器官移植的「豬3.0」誕生
    由中國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日成功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
  • 豬 3.0 來了!首個臨床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誕生
    1、豬 3.0 來了!明星女科學家楊璐菡領銜,首個臨床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誕生這之後,科學家們也在兔子、黑猩猩、豬、老鼠身上做過嘗試。2017 年,被譽為是「基因剪刀手」的哈佛大學和美國 eGenesis 公司異種器官移植課題帶頭人楊璐菡領銜其團隊,克隆出世界首批 PERV 活性滅活豬。當時,其研究成果登上 Science 封面。
  • 豬3.0 來了!明星女科學家楊璐菡領銜,首個臨床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誕生
    時隔 3 年,楊璐菡再次領銜團隊,將 CRISPR-Cas9 和轉座子技術相結合,做出了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的雛形,實現了異種器官移植的又一重大突破。異種器官移植:從 1.0 到 3.0器官移植的概念大家已經不陌生了,但何謂「異種器官移植」?
  • 豬 3.0 來了!明星女科學家楊璐菡領銜,首個臨床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誕生
    時隔 3 年,楊璐菡再次領銜團隊,將 CRISPR-Cas9 和轉座子技術相結合,做出了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的雛形,實現了異種器官移植的又一重大突破。異種器官移植:從 1.0 到 3.0器官移植的概念大家已經不陌生了,但何謂「異種器官移植」?其實,異種器官移植是指向人體移植非人類器官,這種技術目的在於緩解人體移植器官的短缺問題。
  • 基因編輯培育出「豬3.0」有望用於臨床異種器官移植
    資料圖 由中國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日成功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  「這是啟函首例兼備兩種特性的可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現在我們正在靈長類動物身上測試做出來的器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關論文通訊作者、啟函生物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楊璐菡說。
  • 基因編輯培育出「豬3.0」,有望用於臨床異種器官移植
    由中國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日成功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資料圖 新華社領銜該研究的杭州啟函生物公司團隊說,科研人員把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術和轉座子基因插入技術結合,修改了一批基因位點,培育出一種特別的豬,
  • 基因編輯「豬3.0」,有望用於異種器官移植
    獲取最有價值行業趨勢信息日前,在中國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團隊研究下,十幾隻經過CRISPR基因編輯的「豬3.0」成功問世,這些小豬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不僅安全且和人有更好的免疫兼容性,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該研究於9月21日發表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上。
  • 中國女科學家研發豬3.0,有望解決異種移植器官難題
    近日,科學界普遍關注的、國際性、跨學科的周刊類科學雜誌《自然》旗下的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發表了一項來自杭州啟函生物的研究成果:科學家們成功地做出了第一代可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
  • 基因編輯「豬3.0」誕生 異種器官移植離「人人用得上」更近一步
    2017年,當世界首批消除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的基因編輯「豬1.0」誕生時,領銜該研究的美國eGenesis公司聯合創始人楊璐菡告訴新華社記者,希望將來「在中國建立中國人自主研發的機構,致力於為中國病人研發異種器官移植的治療手段」。
  • 基因編輯豬1.0升級為豬3.0,異種器官移植之路還有多遠
    時隔三年,楊璐菡歸國後組建的杭州啟函生物公司領銜團隊在英國《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上宣布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成功解決了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和增強異種器官免疫相容性兩大異種移植安全性難題,這讓她和團隊距離實現「人人用得上」的異種器官移植夢想更近一步。
  • 異種器官移植夢想更近一步!基因編輯「豬1.0」升級為「豬3.0」
    2017年,當世界首批消除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的基因編輯「豬1.0」誕生時,領銜該研究的美國eGenesis公司聯合創始人楊璐菡告訴新華社記者,希望將來「在中國建立中國人自主研發的機構,致力於為中國病人研發異種器官移植的治療手段」。
  • 基因編輯豬1.0升級為豬3.0,異種器官移植之路還有多遠
    時隔三年,楊璐菡歸國後組建的杭州啟函生物公司領銜團隊在英國《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上宣布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成功解決了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和增強異種器官免疫相容性兩大異種移植安全性難題,這讓她和團隊距離實現「人人用得上」的異種器官移植夢想更近一步。
  • 特稿:基因編輯「豬1.0」升級為「豬3.0」異種器官移植技術再獲突破
    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特稿:基因編輯「豬1.0」升級為「豬3.0」 異種器官移植技術再獲突破新華社記者彭茜2017年,當世界首批消除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的基因編輯「豬1.0」誕生時,領銜該研究的美國eGenesis公司聯合創始人楊璐菡告訴新華社記者,希望將來「在中國建立中國人自主研發的機構,致力於為中國病人研發異種器官移植的治療手段」。
  • 特稿:基因編輯「豬1.0」升級為「豬3.0」 異種器官移植技術再獲突破
    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特稿:基因編輯「豬1.0」升級為「豬3.0」 異種器官移植技術再獲突破新華社記者彭茜2017年,當世界首批消除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的基因編輯「豬1.0」誕生時,領銜該研究的美國eGenesis公司聯合創始人楊璐菡告訴新華社記者,希望將來「在中國建立中國人自主研發的機構,致力於為中國病人研發異種器官移植的治療手段」。
  • 特稿 | 基因編輯「豬1.0」升級為「豬3.0」異種器官移植技術再獲突破
    時隔三年,楊璐菡歸國後組建的杭州啟函生物公司領銜團隊在英國《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上宣布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成功解決了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和增強異種器官免疫相容性兩大異種移植安全性難題,這讓她和團隊距離實現「人人用得上」的異種器官移植夢想更近一步。
  • 這些小豬有望為人類提供移植器官!異種器官移植研究進展今日發表
    今日,《自然》旗下的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發表了一項來自杭州啟函生物的研究成果:科學家們成功地做出了第一代可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經過分析,這種基因工程豬和其器官具有正常的生理特徵、生育能力以及轉基因向下一代傳遞的能力。論文總結說,「豬3.0」的誕生標誌著異種器官移植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 我國科學家培育出「豬3.0」,將來可用於異種器官移植
    近日,由中國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成功培育出「豬3.0」,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為無數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帶來了希望。我國每年苦苦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但每年器官移植數量僅約2萬例,「缺口很大」。像獅身人面像或死神阿努比斯這樣的造物,科學還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