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考古學誕生100周年,央視將推出《中國考古大會》

2021-01-12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 綜合

2021年,中國考古學誕生100周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將推出《中國考古大會》,致敬中國考古,探尋中華文明。

《中國考古大會》將圍繞中國考古學百年曆程中的重大考古發現、文化遺存、遺址文物等,將考古發掘研究與史海鉤沉熔於一爐,將歷史與當代有機結合,梳理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

每期節目將根據考古發掘過程和歷史脈絡「劇情式」推進,用現代表現手法解密考古遺址,介紹考古文物,展示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和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講好中國考古工作背後所承載的文化特質、民族精神和時代價值。

用好「大會」IP 講好考古故事

《中國考古大會》將立足「大型考古類文化節目」的定位,用好總臺《中國地名大會》等現象級「大會」IP,創新運用互動闖關、考古探秘、專家解讀、實景紀錄等多種形式,還原考古現場,解密考古過程,解讀考古文物,探尋中國歷史的起源與發展,展現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

節目將按照「縱向時間軸、橫向主題軸」的邏輯,編織中國考古與歷史文化的經緯網絡,選取重大考古發現,進行電視模式的創意和知識點包裝。

節目將選拔不同年齡、職業、學識的文化遺產守護者或愛好者,通過節目環節層層推進,把考古、歷史等知識融入其中。同時邀請考古領域專家,一線考古工作者、親歷者來到現場,講述考古背後鮮為人知的經歷和故事。

借力科技手段 實現「知識性+競技感」的融合

《中國考古大會》將踐行總臺「5G+4K/8K+AI」高質量發展路徑,增加節目的科技感。通過「VR擴展呈現」等技術手段,將演播室打造成裸眼3D的考古現場,實現對真實考古環境和場景的呈現,讓中華大地上星羅棋布的文化遺存、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萬千文物、讓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和故事活起來,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

節目還將強化大小屏互動和衍生內容開發,聯合總臺央視頻等新媒體平臺,同步推出「線上考古」知識問答等活動。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將...
    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將於10月31日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本次活動由四川大學主辦。 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西北大學等機構,匯集考古學、文物與博物館學、歷史學等多學科的專家學者,將會聚四川大學,共同參與學術討論,為中國考古學的前沿發展提供智慧。 據悉,在本次活動上還將舉行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揭牌儀式,川大考古必將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取得更大的發展,發揮更大力量。
  • 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創建60周年大會舉行
    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創建60周年大會舉行 2020-11-04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本周六成都將有考古學盛會 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
    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10月31日,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將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諸多考古專家將齊聚成都,共享盛會。同時,本次大會還將舉行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揭牌儀式。
  • 中國第五屆環境考古學大會9月在蘭召開
    中國第五屆環境考古學大會9月在蘭召開  每日甘肅網-蘭州晨報訊(記者武永明)由中國第四紀科學研究會環境考古專業委員會、中國地理學會環境變化專業委員會主辦,蘭州大學西部環境與氣候變化研究院、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承辦的中國第五屆環境考古學大會將於
  • 高校考古教師暢談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我們有義務把我們探源工程15年的成果以及中國考古學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更好、更多樣的形式介紹給國內外民眾、學術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 雷興山中國考古學透物見人,重建了古代史,初步揭示了中華文明的形成過程與文化價值,取得了巨大成就。
  • 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
    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鈴徐中舒、馮漢驥,宋治民、林向、童恩正、張勳燎、馬繼賢……一個個中國考古學界耳熟能詳的學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來自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其中,著名學術大家徐中舒和著名考古學家馮漢驥,就是川大考古專業的創建人。從1960年創建至今,川大考古專業為國內相關學術機構輸送了大量專業人材,取得了豐碩的教學和科研成果。
  • 湖北省新時代考古學建設共同體暨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成立大會舉行
    12月29日,湖北省新時代考古學建設共同體暨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成立大會在武漢大學校史館舉行。樊錦詩在信中表示,武漢大學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的成立,是對習近平總書記「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講話精神的最好回應,是華中地區考古學科的大事,也是中國考古文博學界的大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她祝願武漢大學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暨長江文明考古協同創新中心蓬勃發展、再創輝煌。  會上,陶宏宣讀了湖北省新時代考古學建設共同體理事會名單。
  •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吉大考古青年在行動
    田野實習帶隊教師段天璟教授說:我們現在正在迎來考古的春天,考古的未來會越來越好!我已經從事考古很多年了,親歷了考古學科的發展與壯大,並且也對考古學科美好的未來充滿了信心!一代又一代中國考古人殫精竭慮、艱苦奮鬥,開闢出了具有堅實基礎、富有深厚底蘊的中國考古學之道,為中國考古學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和世界考古學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 川大考古60年名家專訪③ | 吉林大學考古學院院長趙賓福:川大考古...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鈴10月31日,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60周年紀念大會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紀念會上,「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正式揭牌。60年來,川大考古學專業取得了哪些成果?新成立的「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在促進考古學發展上又將發揮怎樣的作用?
  • 品讀|大眾化解讀的《中國考古大發現》,讓考古走出學術「象牙塔」
    譚玉貴 王其寶/文中國近代考古學誕生於1921年安特生發現仰韶文化,上承宋元明清以來的金石學,同時吸收借鑑了近代西方考古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術,以中國考古學家主持進行的河南安陽小屯殷墟與山東章丘城子崖遺址的發掘為標誌,逐漸形成自己的學科體系。近百年來,我國考古工作者將考古發掘與文獻研究相結合,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 「考古學與當代社會——首都師範大學公眾考古學中心成立五周年專題研討會」成功舉辦
    首都師範大學公眾考古學中心成立於2015年7月,旨在立足校園,以首都師範大學及其延伸資源為中心,普及考古科學知識,開展考古公共教育,講好考古故事,傳承中華文化,服務社會大眾。   2020年11月15日上午,「考古學與當代社會——首都師範大學公眾考古學中心成立五周年專題研討會」在北京紫玉飯店舉行。
  • 一場寶藏直播 數千萬網友雲端見證「十大考古新發現」誕生
    今年適逢「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舉辦三十周年,由國家文物局主管,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終評會第一次以網絡會議的形式召開。5月1日至5月5日,央視新聞對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終評會進行全程直播,在線 「雲考古」,邀請網友雲端見證「十大考古新發現」的誕生,吸引了三千多萬網友在線觀看。來自各地的評審專家們坐在各自鏡頭前,在大屏幕上完成了集結。二十個入圍的考古項目匯報人向評審專家和網友們介紹考古新發現。
  • 成都考古有多牛?考古學屆的這一國際前沿論壇在蓉啟幕
    10月31日上午,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隆重召開。本次大會是中國考古學屆的國際性高端學術峰會。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構建中華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歷史文化遺產不僅生動述說著過去,也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不僅屬於我們,也屬於子孫後代。
  • 川大考古文博學院揭牌 將打造全國高校第二個碳十四實驗室
    為慶祝川大考古學專業成立60年,10月31日,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召開。四川大學考古學科由著名考古學家徐中舒、馮漢驥創建,是全國首批開設考古學專業的三所大學之一。
  • 「考古中國」不斷探索未知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實施好「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考古中國」等重大項目。2020年「考古中國」連續發布了四期共16項重要考古發現,加上2018年和2019年的重要項目,共有31項,內容非常豐富,新發現新突破很多,令人振奮。「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有哪些特點?在「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將有哪些新的舉措?
  • 新中國考古從這裡起步!專家共聚新鄉紀念輝縣考古發掘70周年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袁楠 通訊員 郭強 饒勝11月7日,「紀念新中國輝縣考古發掘70周年暨古代文明研討會」在新鄉召開,來自國內外考古學界專家、高校學者、各級文物部門負責人160餘人,圍繞新鄉古代文明以及各領域研究熱點等內容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為我省文物考古工作建言獻策
  • 國內最高端考古學大會明天成都開幕,有了這份手冊不...
    國內最高端考古學大會明天成都開幕,有了這份手冊不...10月22號,就是明天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將在成都開幕!第二屆考古學大會logo來自全國各地的文物考古專家將齊聚成都以「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學研究」這一主題開展交流研討活動專家們臺上拋出前沿觀點臺下的我們更能在成都的各大展館欣賞到精彩紛呈的展出從古蜀文明到江口古戰場遺址這些有關四川巴蜀文化的集中展示將是一次「惡補」歷史課的好機會
  • 理論考古學將大放光芒
    央視新聞官方發表署名文章《鑑往知來,讓璀璨的中華文明照亮復興之路!》我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我們要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讓璀璨的中華文明照亮民族復興之路!文章中的重點是高層一再表示:認識歷史離不開考古學!
  • 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正式揭牌
    10月31日,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現場,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正式揭牌。四川大學考古學科最早可追溯到1930年代華西協和大學博物館在三星堆遺址的首次發掘,是近代中國考古學的先驅之一,迄今已近90年的歷史。
  • 習近平: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更好認識源遠流長...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習近平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我國浩如煙海的文獻典籍記錄了中國3000多年的歷史,同時在甲骨文發明以前在中華大地還有1000多年的文明發展史、超過百萬年的人類發展史並沒有文字記載。考古學者將埋藏於地下的古代遺存發掘出土,將塵封的歷史揭示出來,將對它們的解讀和認識轉化為新的歷史知識。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構建中華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認識歷史離不開考古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