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破壞坦克的辦法就是往發動機散熱片那邊扔
然後燃燒的汽油或者伏特加就會順著散熱格柵流到發動機艙,燒起來讓發動機罷工。燃燒的煙霧還會把人從坦克裡逼出來。
咱先說一下這燃燒瓶的來歷和發展史
燃燒瓶這玩意最早出現在西班牙內亂的時候。
當時的西班牙叛軍有德國在背後支持,所以像坦克這些裝備那都是必備的。
但西班牙政府軍就沒有這麼好的命了,那窮的是叮噹響,啥玩意都沒有。
實力如此懸殊,你說這仗還怎麼打,儘早投降得了。
但西班牙政府軍真的也是非常頑強,一面和叛軍周旋,一面想辦法怎樣和坦克幹架。你還別說,這人的潛力還真是給逼出來的,最後還真讓他們給想到了辦法,就是這燃燒瓶。
1939年,蘇芬戰爭爆發,在戰爭期間芬蘭面對蘇軍的坦克,便又把燃燒彈這玩意搬上了戰場,你還別說那叫一個戰果碩碩。
後來,芬蘭人還把燃燒彈稱為莫洛託夫雞尾酒,用來調侃蘇軍的莫洛託夫的麵包。
到了二戰時期,東線戰場上燃燒彈這玩意那可以說到處都是,而且專往坦克的排氣孔或發動機那地方扔,那基本上是一扔一個準,特別是發動機處一起熱那坦克基本上就拋錨了。
前面也略微提到了,燃燒彈這玩意雖然威力不小,但它卻不能直接擊毀坦克,只是造成一定的破壞,不過就這一點破壞用好了就可以把坦克給放倒。
一般扔燃燒彈的時候瞧準兩個地方:發動機和排氣孔。
發動機這地方在坦克工作的時候本來就發熱,這燃燒瓶一丟,著起來後就更熱了,燒到一定程度熱過頭後就只能趴窩了。
還有排氣孔,燃燒瓶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濃煙可以順著排氣孔進入到坦克內部。濃煙進去後,裡面的人你說他是出來好呢,還是不出來好呢?
不出來的話,只會憋死裡面;出來的話,兩顆小子彈送他們上西天,這駕駛人員完了,坦克也就自然只能趴窩了。
不過燃燒彈這玩意也就只能對付那個時候的坦克,現在的坦克製造可精細多了,能夠對其造成的傷害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