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生物學意義》:不陪孩子的爸爸,這些影響恐怕沒想到

2020-11-29 福林媽咪

文丨福林媽咪

每次我寫文章說到,媽媽在育兒過程中應該如何如何,都有很多人評論說,那爸爸呢,養娃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嗎?

大家都知道爸爸應該在養育孩子上多承擔一些,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喪偶式育兒是很多家庭的現狀,所以我們在討論養娃和育兒經驗的時候,更多是在和寶媽進行探討。

我國曾經發布過一個調查報告,名字就叫《2017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其中展示了幾項數據,55.8%的家庭中,是媽媽主要陪伴孩子,爸爸陪伴孩子比較多的家庭,和爸爸媽媽陪伴孩子一樣多的家庭加起來,一共28%。

儘管很多專家呼籲,父親要給孩子更多的陪伴,才能對孩子的性格和成長產生更多的積極意義,但還是有很多爸爸不往心裡去,或者是在權衡之下,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忽略。

實際上,爸爸對孩子的陪伴,不僅有心理上的意義,還有生理上的意義。

英國BBC出過一部紀錄片,叫做《父親的生物學意義》。

紀錄片講了一位英國兒童心理學家Laverne Antrobus開展的一系列實驗,探索孩子和爸爸在生物學上的關係。

一,出生前關係

媽媽十月懷胎,和寶寶相生相伴,所以很容易和寶寶建立連接,而爸爸則對這個即將到來的家庭成員感到陌生,實際上,在寶寶出生前,爸爸就和寶寶建立了緊密聯繫的紐帶。

實驗發現,當男性將要做爸爸的時候,他的荷爾蒙會發生變化,甚至出現和類似妊娠反應的症狀,有的父親還會出現產前症候群,也是受激素水平的一些影響。

等到嬰兒出生之後,作為爸爸,他們的雄性激素水平會降低將近三分之一,從一個「男人」變成了一個「爸爸」,攻擊性降低,變得更顧家。

這是孩子對爸爸的影響。

那爸爸對孩子有沒有什麼影響呢?

研究人員發現,爸爸和嬰兒說話的時候,胎兒的心率比在聽到媽媽說話時的心率要高,也就是說,他對爸爸的交流更有反應。

二、對孩子力量感的影響

父親的陪伴和母親的陪伴有這非常大的區別,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男性在被教育過程中,更經常接受成熟、理智、勇敢等詞彙的引導,從而逐漸形成男性特質。

而他們再對孩子進行教導時,也更多的喜歡和孩子一起進行追逐、比賽等遊戲,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更多的用到力量,同時體會到爸爸的力量。

力量的鍛鍊會對孩子的身體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還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對自己更有掌控感,這樣的孩子不容易成為別人欺負的對象。

另外,來自父親的力量感,會給孩子巨大的安慰作用和依靠作用,來自爸爸的擁抱,會給孩子更大的鼓勵和力量。

三、對孩子語言系統的影響

父親在陪伴中更傾向於和孩子進行成人式對話,這有利於孩子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的提升,刺激孩子的語言系統發育。

語言神經系統的發育,需要足夠的刺激,父親在和孩子的遊戲中,更加投入,也更加靈活,有的父親和孩子的對話,還有深刻、幽默等特點,進一步刺激孩子對語言的感知能力。

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未來也更容易成功。

尤其是在孩子的2-3歲,是語言發展關鍵期,父親在和孩子的交流中使用的詞彙量越豐富,孩子在一年後的測試中表現越優秀。

還有研究顯示,父親陪伴比較多的孩子,在學校取得高分的可能性會增加一倍,而且更少出現違紀行為。

四、對孩子的約束力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規則感的建立不僅關乎教育方式,還關乎教育主導者,研究表明,父親和孩子解釋規則是,對孩子更有約束力。

男性在生物對話過程中,天生會更有權威性,這種權威性也會影響到孩子,儘管爸爸並不懲罰孩子,孩子也更容易聽從父親的話。

其次,父親更能夠在孩子遇到問題時,從理性角度幫孩子解決問題。

當然,強調父親的作用,並不是說母親就是一定是相反的沒有約束力、教出來的孩子不聰明,而是說,父母對孩子產生的影響是有差異的,缺一不可。

就像有句話說的那樣:世界正在偷偷懲罰不陪孩子的爸爸。

他們的孩子,可能沒有按照正常的軌道成長,而若干年後,他們老了,也很難得到孩子的陪伴。

傅首爾在《奇葩說》節目中,曾經提到過和兒子的這樣一番對話:

「你同意這個規定嗎,如果爸爸一周沒有陪夠你規定的時間,就剝奪他的爸爸稱號。」「我不同意。」「為什麼?」「我怕爸爸做不到,那樣我就沒有爸爸了。」

對呀,孩子寧願不要同意這個規定,也要這個爸爸,為什么爸爸不能努努力,讓孩子擁有一個真正的爸爸?

畢竟,現在不陪孩子,等以後,孩子就不需要了。

相關焦點

  • BBC高分紀錄片《父親的生物學意義》:父親的角色優勢勝於母親
    ▲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他們既需要媽媽的溫柔,也需要爸爸的陽剛。爸爸和媽媽這兩種角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且父親的角色優勢比母親更勝一籌。BBC的高分紀錄片《父親的生物學意義》中揭示了:隨著社會的發展,男人作為一個父親的意義,被重新定義了;許多父親想將更多的精力花在孩子的培養上。據新的研究表明,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父親的角色比我們想像的更為重要。
  • 《父親的生物學意義》:我的老父親,可能和我想的不一樣
    文丨遊韻餘墨@bigfun社區《父親的生物學意義》這是老師推薦的片子,一部英國的紀錄片,據說是BBC出品,講述的內容是自現代社會,記錄片以一個女主持為線索串聯實驗和社會團體,從女性化的父親和男性化的父親分段、分階段描述了父親的生物學意義。【註:實驗的人非同一人,實驗也非同一目標。】
  • 最暖爸爸!鄭州一父親給女兒製作紙板玩具收穫百萬粉絲
    擱置了半個月,他突然想到一種使用履帶的辦法,才把問題解決。張帥坦言,沒有一個玩具是順順利利做完的,製作中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其中也不乏半途而廢的例子。「網上發布的都是一些做成功的玩具,也有很多沒做成的、失敗的,特別多。」張帥做紙板玩具的初衷是為了女兒,「我是一個想讓女兒快樂生活的普通爸爸」。
  • 童年源於「依戀關係」,爸爸影響女兒擇偶觀
    雖然媽媽在嬰兒的依戀發展上佔有重要地位,但隨著孩子年齡漸長,逐步融入家庭生活,父子,尤其是父女之間的互動,對於女兒的依戀類型也具有相當深遠的影響。不誇張地講,父親的行為模式構築了女兒和異性相處的基礎。那么女兒和爸爸的互動,又是如何影響女兒擇偶的呢?
  • 爸爸這幾個特徵,基本都會遺傳給孩子,看看你家中招沒?
    爸爸這幾個特徵,基本都會遺傳給孩子,看看你家中招沒? 基因遺傳是十分奇妙的一個東西,父母在生孩子時,會把自己將近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的基因遺傳給自己的孩子,所以好多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後就會覺得寶寶像自己的更加多一些,然後就會有人對你說,你家的寶寶長得很好看,看他的眉眼和你多麼像啊!
  • 《星際穿越》:愛是宇宙終極答案,守護孩子,是一個父親的使命!
    但比起這些宏大的精神觀照,我還是更容易被人類最樸實的情感所打動。父親擁抱女兒的那一刻,父女倆相隔多年之後的重聚,都太催淚了。我總覺得,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多,對《星際穿越》的理解也會變得更加溫存。電影講述了在不遠的未來,地球氣候惡化,水資源枯竭,饑荒肆虐,人類面臨著滅絕的威脅。這時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神秘的「時空裂口」,通過它可以到外太空尋找延續生命的希望。
  • 6歲孩子一字一頓用拼音寫下一封信 帶給服刑的爸爸
    不會寫字 拼音畫畫來湊 讀學前班的娃娃鼓勵爸爸 「ba ba wo yao kao liu bing ji; ba ba wo kao ji hui nu li;ba ba wo xiang ni zao dian hui jia pei wo……(爸爸我要考溜冰級,爸爸我考級會努力,爸爸我想你早點回家陪我
  • 爸爸媽媽身高矮,孩子就真的就長不高嗎?
    我和孩子爸爸身高都矮,害怕遺傳給孩子,擔心身高會給孩子以後造成影響。但是孩子現在8歲了,沒想到身高還是不出意外的隨了我倆。孩子媽媽向醫生描述著。★ 父母的身高究竟對孩子有何影響?★ 家族性矮小的孩子真的就無法長高嗎?
  • 爸爸是孩子走向世界的燈塔,這7件事必須由爸爸來做,媽媽請走開
    有人說父愛如山,往往給孩子的愛偉岸且深沉,也有人說父愛如海,給孩子的愛洶湧且深遠。父愛不善於表達,卻總在默默付出,你回過頭,他就在那裡。父親是孩子塑造性格的榜樣,父親是孩子勇敢飛翔的翅膀,父親是孩子走向獨立的良師,父親亦是孩子黑夜中指路的燈塔。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有些事情在爸爸做後,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牛頓:沒見過爸爸的孩子
    牛頓小時很不幸,在他還沒出生時,他的爸爸就得肺炎去世了,媽媽因悲傷過度,還沒到日子,就提前生下了牛頓。  因未足月,剛出生的牛頓,小得幾乎可以放在一個大玻璃杯子裡,而且呼吸急促,整天不停地啼哭。  望著懷中瘦弱的小生命,媽媽又心疼,又焦急,常常止不住淚水譁譁地往下流。
  • 疫情宅在家,不如陪孩子看看這些必看經典電影吧!
    都說,最炫富的行為是在朋友圈炫耀陪孩子的種種,現在的大部分家庭,孩子在姥姥奶奶的陪伴下長大,我給這種父母,取名叫「周末父母」。父母們在工作之餘想到孩子,難免會有愧疚和無奈,無法陪伴孩子長大,孩子長大以後,又成了不能抓在手裡的娃娃。
  • 我的爸爸是鋼鐵俠!
    歲的葛福軒經常見不著自己忙於工作的爸爸但他知道爸爸一定又變身「鋼鐵俠」在飛奔的列車上為乘客保駕護航葛福軒的父親葛寶磊是一位列車長因為在列車上站立時間長每次下班回家腳都是浮腫的當兒子心疼地問起時他就會告訴兒子那是因為他變身成為
  • 好男人未必是合格的父親,父愛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
    1、好男人不等於好父親判斷一個男人是不是一個好父親,孩子就是最好的衡量標準。「子承父業」並不是與生俱來的,父親不能夠把自己的意志和觀念傳遞給孩子,想讓孩子來繼承自己的事業,那恐怕有點不大可能。王健林曾一度是中國的首富,而兒子王思聰對他的萬達集團沒有絲毫的興趣。子承父業這個詞用在這對父子身上,顯然是行不通的。
  • 看到親人去世,孩子總害怕爸爸媽媽也會一樣,如何教孩子面對死亡
    但孩子既然經歷了家裡老人去世,父母就不應該迴避,可以接著這個機會和孩子聊聊生命、聊聊生死。去年我的父親突然因病去世,我們全家都悲痛萬分,但我似乎沒看到我九歲的兒子特別傷心,當時心裡還想,我爸真是白疼這外孫了。但前一陣子和兒子在路上時,我們閒聊,開始聊的話題我忘了,只清晰的記得兒子當時反問我了一句:「我舅舅爺去世,你能接受嗎?反正我到現在都接受不了。」
  • 冷笑話:企鵝爸爸利用笑話來讓自己的孩子出生
    冷笑話:企鵝爸爸利用笑話來讓自己的孩子出生冬天到了,企鵝媽媽也到了生下寶寶的時候了。這天,企鵝媽媽出去了一趟,讓企鵝爸爸照顧。而企鵝爸爸當然也是非常的心疼自己的孩子,於是他就用自己的身體覆蓋住整個蛋。不過企鵝爸爸當然不會在乎這這些,於是他直接就開始孵化自己的孩子了。但是企鵝爸爸孵了半天,也沒見到這個自己的孩子有什麼動靜。於是企鵝爸爸就以為是天氣太冷了,自己的孩子根本無法孵化出來。企鵝爸爸是這樣想的,自己這麼厲害,怎麼可能會孵化不出來一個蛋呢?
  • 《最強大腦》40歲父親陪兒子參賽自己也晉級百強
    ­在《最強大腦》一大波年輕人的包圍中,凡廣寬這位40歲「高齡」爸爸的到來實屬「意外」,原本只是為了陪兒子凡正陽來「練兵」的,沒想到憑藉自己出色的發揮,順利躋身百強名單,成功與兒子並肩作戰。  ­其實這位「別人家的爸爸」能夠殺入百強並非偶然,他是一名電力高級工程師,學歷智商雙高。在「別人家爸爸」的培養下,兒子凡正陽也毫無意外地成為了「別人家的兒子」。
  • 警察爸爸忙工作沒時間陪家人 女兒拼音寫下「爸爸,你明天回家嗎」
    &nbsp&nbsp&nbsp&nbsp本報訊(記者萬勤 通訊員謝威)「親愛的爸爸,你好幾天沒回家了,你明天回嗎?」3月1日,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公安分局刑警李子龍,收到了7歲女兒通過手機發來的一張照片,照片中,女兒用鉛筆在作業本上寫下了兩行漢語拼音。
  • 《變形金剛》女星父親因新冠肺炎去世:一路好走,爸爸沒有病痛了
    3月22日,曾出演過《變形金剛》的女星蘇菲亞邁爾斯於昨天表示,自己的父親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去世,她發出了自己陪爸爸在醫院接受治療的圖片,想藉此希望各界可以正視新冠肺炎,重視新冠肺炎的就醫環境。21日,蘇菲亞分享了在醫院的照片,照片中的她裝備齊全,戴著口罩護目鏡和手套,彎腰伏在父親身邊,一邊用手撫摸著父親,父親戴著氧氣面罩呼吸,神情看起來有些痛苦。父親去世時蘇菲亞發文哀悼:「彼得邁爾斯安息吧!我的父親幾個小時前病逝,是新冠肺炎帶走他的。」而在凌晨蘇菲亞還發出了一家人的合照回憶當初的幸福,沒想到噩夢來得這麼突然,她看起來很悲痛,非常令人心疼。
  • 女兒作文全篇歌頌媽媽,爸爸怒了:物質的富足不是父愛缺失的理由
    爸爸們不要覺得委屈,或許爸爸的愛要等到孩子長大了才能理解。但是孩子的成長階段,父愛不等於物質滿足。01父親的物質給予不能代替精神陪伴很多人會覺得,父親拼命掙錢,加班、出差、應酬,不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嗎?
  • 男孩的安全感來自於媽媽,方向感來自於爸爸!
    很多父親就常常在無意識中把錯誤的思想和行為傳達給了兒子。一位幼兒園老師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情:當我把孩子們的餐具都洗好時,一個小男孩正好在我身邊。我請他幫我整理餐具,沒想到卻遭到了這個小傢伙的嚴詞拒絕。他一本正經地對我說:「不,我不能幫你做這些事情,因為這些事情是女人做的,我爸爸從來都不做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