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高分紀錄片《父親的生物學意義》:父親的角色優勢勝於母親

2021-01-12 熊出沒圖書屋

朋友的兒子今年參加高考,由於成績不理想與大學本科失之交臂,只上了個大專。朋友打電話向我哭訴,說他老公埋怨她沒有把兒子培養好,怪她沒有盡力。

我的朋友也很委屈,反問老公怎麼不管兒子,她老公的回答是:"我不是給你們倆掙錢呢嗎?"我朋友哭笑不得:"那我也有工作啊!孩子從小到大你管過多少?"

像我朋友這樣的家庭在中國可能不在少數:父親掙錢,母親管家、照顧孩子。我國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似乎界定了"做家務、照顧小孩就應該是媽媽的責任,爸爸只管在外工作掙錢就可以了"。

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大部分女人和男人一樣肩負起了上班掙錢養家的責任,不再像以前似的在家相夫教子。而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由於男人和女人的性格特點不同,教育方法也會截然不同。

▲媽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更多關注的是孩子的生活細節和學習成績。女人的性格大多偏溫柔、細膩、敏感、遇事沒有主見、天生愛嘮叨。和媽媽在一起時間多的孩子和媽媽最親,在性格上可能也更偏女性化,常常缺少了一些陽剛之氣。

▲爸爸的性格則更豪放、勇敢、做事大大咧咧、不拘小節、處理事情果斷,有責任擔當。如果爸爸能參與到孩子的家庭教育中來,在孩子的性格培養上就能很好的彌補媽媽的不足。

▲父親是兒子學習的榜樣和表率。男孩通過和爸爸的交流、互動,可以學到他身上的勇敢、堅強、幽默……,學會如何讓自己更有擔當,逐漸了解怎樣才能讓自己成長為一名真正的男子漢。

▲而對於女兒來說,父親永遠是自己身後的那座山,是堅實的依靠。女兒的安全感更多的來自於爸爸。同時,父親的陪伴也極大的影響著女兒成年後對異性的判斷和她未來的擇偶觀。

▲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他們既需要媽媽的溫柔,也需要爸爸的陽剛。爸爸和媽媽這兩種角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且父親的角色優勢比母親更勝一籌。

BBC的高分紀錄片《父親的生物學意義》中揭示了:隨著社會的發展,男人作為一個父親的意義,被重新定義了;許多父親想將更多的精力花在孩子的培養上。據新的研究表明,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父親的角色比我們想像的更為重要。

01孩子在出生之前,就已經和父親建立了緊密聯繫的紐帶。

英國傑出的兒童心理學家曾開展了一系列有趣的實驗,探索孩子在出生之前和父親之間的紐帶是如何建立的。

大量的實驗發現:當一個男人即將要做爸爸時,他的荷爾蒙狀況會發生變化,有的甚至會產生和妻子相似的妊娠症狀。嬰兒誕生後,父親的雄性激素水平會爆降三分之一,男性天生的攻擊性也會隨之降低。

父親與孩子之間強大的紐帶已經從生理上改變了他們,激發了男人父親的本能,將具有攻擊性的男人變成了溫柔的父親,以便於他們的行為能更好的養育孩子。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變得不是那麼弱小、容易受到傷害,父親的雄性激素水平也會逐漸回升。

02父親在孩子從嬰兒成長為幼兒過程中的影響。

1、孩子和媽媽在一起時會相對安靜,而爸爸和年幼的孩子更多的交流則是追逐、比賽,遊戲。

父親的遊戲本能是積極的,在和孩子的追逐打鬧中,他們善於引導孩子運用自己的力量,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極限。爸爸總是鼓勵小孩子做更多的嘗試,教會他們如何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勇於探索周圍的世界,使孩子在遊戲中學會了堅強、獨立、冒險。

在參與孩子遊戲的過程中,媽媽的表現則顯得差強人意。她不會像爸爸那樣投入,所以更多的孩子願意把爸爸當做自己的遊戲夥伴,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認為爸爸是比較有趣的家長。

2、父親獨特的遊戲態度更有助於刺激孩子語言的發展。

父親在和孩子的遊戲中,更傾向於使用成人語言,而不是媽媽們常用的兒童語言(如:吃飯飯、睡覺覺……)。父親經常使用孩子不熟悉、陌生的詞彙,反而更有利於孩子語言的發展。爸爸用詞比媽媽深刻、幽默、有趣。相比較之下,在遊戲中爸爸的表達更受孩子歡迎。

有研究表明:在孩子二至三歲語言發展期,父親比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力更大。父親使用的詞彙量越大,孩子在一年後的語言測試中表現越優秀。

3、爸爸參與早期發展教育的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更自信、更有耐心,並且可以保持興趣。

研究顯示,這種效果非常明顯,父親的參與使孩子在學校取得高分的可能性增加了一倍。這樣的孩子也很少會出現違紀、違法行為。

03孩子進入青春期,父親要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

1、孩子進入青春期階段,不再是媽媽懷裡的乖寶寶,逐漸開始不聽媽媽的話。這時,父親就要承擔紀律約束者的角色,幫助孩子建立規則和界限。研究表明:父親嘗試和孩子解釋規則,而不僅僅是懲罰時,對孩子的行為更有約束力。

2、媽媽在面對青春期孩子的問題時,從感情角度出發,關注的是自己和孩子的感受。和媽媽相比,爸爸的處理方式則更理性,更有邏輯性和原則性,與感受無關。

孩子從媽媽那裡得到的是生活上的照顧和情感上的支持,而從爸爸那裡得到的是事實真相。父親的教育法則教會孩子如何面對成年之後的真實世界。

3、父親對青春期孩子的影響不僅僅是心理層面上的,還有生理上的,尤其表現在對女兒的影響。

心理學家的一項新研究:童年時期或整個兒成長過程中沒有與父親一起生活的女孩與那些家庭完整、幸福,童年快樂的女孩相比,前者的青春期要提前6個月到一年左右。

父親會影響女兒對異性的判斷力及未來的擇偶觀,女兒對男性的品味很大程度上受其父親影響,不光是性格、有的甚至連長相也很相像。

總結: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從他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有了,並且會一直持續到他們長大後選擇自己的伴侶。重要的是,父親能夠提供母親的本能所不能給的,父親的參與可以促進孩子獨立性及冒險精神的培養,在鼓勵孩子探索的同時制定明確的規則和界限,教會孩子如何理解和接受這個他們將要進入的成人世界。

父母真正能陪伴孩子成長的時間並不長,就那幾年。媽媽的愛護是感性的,而爸爸的教育是理性的;二者相輔相成,產生互補,對孩子的成長都至關重要。爸爸們要珍惜這段時間,不要錯過了陪伴孩子成長的最好機會。

寫文不易,您的鼓勵是對我最大的動力。喜歡本文歡迎點讚、評論、轉發,加關注。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父親的生物學意義》:我的老父親,可能和我想的不一樣
    文丨遊韻餘墨@bigfun社區《父親的生物學意義》這是老師推薦的片子,一部英國的紀錄片,據說是BBC出品,講述的內容是自現代社會,記錄片以一個女主持為線索串聯實驗和社會團體,從女性化的父親和男性化的父親分段、分階段描述了父親的生物學意義。【註:實驗的人非同一人,實驗也非同一目標。】
  • 《父親的生物學意義》:不陪孩子的爸爸,這些影響恐怕沒想到
    儘管很多專家呼籲,父親要給孩子更多的陪伴,才能對孩子的性格和成長產生更多的積極意義,但還是有很多爸爸不往心裡去,或者是在權衡之下,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忽略。實際上,爸爸對孩子的陪伴,不僅有心理上的意義,還有生理上的意義。英國BBC出過一部紀錄片,叫做《父親的生物學意義》。
  • 父親角色與母親角色的性別差異反思
    然而目前,在我國城市與鄉村的家庭子女教養中,都常常存在著「父親缺位」現象。事實上,父職問題也是一個女性主義議題。在對子女的家庭教養中,父親角色與母親角色是否確然存在著性別差異,其差異的根本又是什麼?對此,我們有必要從女性主義理論視角上進行辨析,去重新思考家庭教養中的「父親參與」問題。
  • 現代父親變得越來越溫柔?生物學與文化幫助男性學會成為一位父親
    在今天的家庭生活中,年輕父親正變得越來越「溫柔」,他們跟母親一樣,照顧著孩子的飲食起居,花費大量時間陪伴孩子的成長,而所謂的「嚴父」仿佛只是停留在上一代。美國密西根大學人類學博士李相僖和韓國科普作家尹信榮合著的《想太多的人類學家》中解釋,這是生物學與文化共同作用的結果。
  • 為何童話中的母親,總將孩童拒之千裡,而父親往往軟弱無能?
    這是陷入伊底帕斯情結的青春期女孩想相信的父親樣貌:即使他對母親言聽計從,在能自由抉擇的時候,還是會和女兒站在同一陣線,並使計騙過母親。 相對於〈漢賽爾和葛麗特〉等故事裡軟弱無能的父親角色,我們很容易接受以獵人角色來呈現能提供保護的強壯父親,原因必須追溯到與獵人有關的聯想。獵人在無意識中象徵保護,探究這個聯結時必須考量的,是任何孩童都無法完全避免的動物恐懼症。在孩童的夢和白日夢中,他遭到發怒動物威脅和追逐,而它們是他心中恐懼和罪惡感的化身。
  • 太陽星座看父親,月亮星座看母親
    是的,在個人的星盤中,太陽象徵著父親或者生命裡的重要男性角色,月亮象徵著母親或是親密的女性長輩。確定了太陽星座和月亮星座及日月的相位,就可大致看出一個人的父母狀況,也可以看到日後婚姻裡伴侶的相處狀況。如何看父母誰更強勢?
  • 男孩跪守的母親去世父親掛斷電話 孩子的父親去哪了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男孩跪守的母親去世父親掛斷電影#前段時間一段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中一個十一歲男孩獨自跪守在生病的母親病床前的一幕,戳中了大家的淚點,當時大家都在關注孩子的父親去哪了?為什麼不管他們?
  • 歐巴馬:我的父親母親(組圖)
    鑑於民主黨目前相對於共和黨的旺盛人氣,加上對手背上沉重的布希包袱,「歐巴馬以明顯優勢戰勝麥凱恩!」就是今年11月你很可能看到的另一個新聞頭條。  也就是說,明年1月20日在國會山前宣誓就職的,大概會是現任民主黨參議員的巴拉克·海珊·歐巴馬。要了解這位未來的「美國第一個黑人總統」,有必要從他不尋常的身世看起。
  • 《王朝》《大貓》《藍色星球II》《文明》……這些高分BBC紀錄片在...
    2018年11月,BBC帶來了一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紀錄片誠意之作《王朝》,通過單元劇的形式,製作方為觀眾展現了五種動物族群中絲毫不亞於人類的驚心動魄之大戲。這部紀錄片被中國網友打出了9.6的豆瓣高分,足見中國觀眾對其的認可。也是在2018年,同樣由BBC出品的紀錄片《大貓》也獲得了中國網友打出的9.5高分。
  • 孩子的智商是遺傳父親還是母親?
    男生是XY,X (卵)是來自母親,Y(精子)是來自父親。 女生是XX,X (卵)是來自母親,X(精子)是來自父親。 所以生男生女都是先生的錯,不要怪罪媽媽的肚皮不爭氣。
  • 父親節的由來起源、父親節的來歷簡介 父親節的介紹
    關於父親節的由來,我們從未想過去了解,因為我們只要知道,該節日是所有父親的節日就好了,在這個節日,我們要給父親送上最特別的禮物,以表對他的愛。但是,你知道嗎?中國父親節的由來和國外父親節由來很不同哦。
  • 父親成植物人,親戚勸母親改嫁,最後做出決定讓父親家覺得沒面子
    父親成植物人,親戚勸母親改嫁,最後做出決定讓父親家覺得沒面子我的父親曾經也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是在他30多歲的時候,因為在外面工作不小心砸斷了腰,成了一個植物人。一直以來我母親的娘家人都在勸說母親趕緊改嫁,一直拖累在我父親的身邊,也不會得到想要的幸福。一直都很希望母親能夠找到一個能夠讓她依靠的男人,可是母親卻很倔強,母親總是提出,說父親曾經跟他很要好,兩個人曾經相依為命,一起度過了艱難的歲月,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家庭,說什麼都不會拋棄父親的。
  • 為什麼只有人類會神奇的進化出「父親」的角色?
    一位成年男性從成為一個家庭的「丈夫」開始,男女共同孕育下一代後,男性以「父親」新的角色培育,照料或者說投資自己的後代。但是要知道,「父親」這一角色並不是在所有動物中都存在的。以和人類進化上最親緣的靈長類動物為例,「配備父親」是非常罕見的行為,而且即便是在非人類的猿類中也是從未有過這樣的情況。
  • 《陽光普照》:關於父親的隱喻
    作為2008「臺灣電影文藝復興」以來重要的導演之一,鍾孟宏以兩三年一部長片的創作頻率至今已有一部紀錄片和五部劇情片,不僅每部作品都保持著相當的水準,並且彼此之間有著作者電影極高的互文性。近作《陽光普照》在去年年末甫一亮相便被眾聲喧譁地推崇為2019年最重要的華語電影,金馬獎更是拿到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在內的5項大獎和6項提名。
  • 咒術回戰:虎杖見過自己父親,對母親卻沒有印象?細思恐極!
    咒術回戰:虎杖見過自己父親,對母親卻沒有印象?細思恐極!【前言】關於脹相和虎杖到底是不是兄弟這個話題,筆者自己也猜到煩了,不過近日在N刷漫畫的時候,卻發現了一處很久之前留下的細節,要是不注意看的話,還真的沒發現。
  • 這部日本高分電影,抽了很多父親三個巴掌
    把作為父親的職責,當成工作般去認真對待,多少人有這樣的意識? 我們總強調母親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卻忽視父親的存在同樣重要。 是枝裕和導演的電影《如父如子》,就聚焦了父親教育。
  • 美少女戰士:月野兔的前世只提到了母親,那麼父親是誰呢?
    美少女戰士:月野兔的前世只提到了母親,那麼父親是誰呢看《美少女戰士》的朋友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個想法:月野兔前世的父親是誰?在沒有提到倩尼迪公主的父親情況下,可不可以推測,她的父親是太陽神呢?其實這個推測也不是沒道理。首先就地球王子安迪尼奧和月亮公主倩尼迪的愛情來說,上一任倩尼迪女王愛上太陽神也是有道理的。可能幻之銀水晶的力量在之前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是因為太陽神的關係,所以力量才會變得更強。其次來說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它發出的光芒是由太陽光作為基礎的。
  • 動物「代孕父親」來了,為瀕危物種的遺傳保護打開大門
    與「代孕母親」不同的是,「代孕父親」只是為了培育更多優良精子。中國農業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湯波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湯波說,由於基因編輯雄性動物產生的精子並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其他種畜的,因此這種基因編輯動物被稱為「代孕父親」。
  • 遭退單代孕女童生物學父親現身 願意協助孩子落戶
    原標題:首個遭代孕客戶退單女童無法上戶,生母千裡尋找生物學父親2016年上半年,吳川川(化名)因腰椎骨折後沒有生計來源,便想通過網貸借點錢做生意。為謀錢財,最終她聯繫上了一家上海某代孕公司,通過中介徐某替通遼L氏夫婦代孕。
  • 《流浪地球》中,父親對母親說自己愛上了別人,母親卻無動於衷
    小說當中的主角父親和他的妻子坦言自己愛上了別人,準備離開他們母子去和那個人生活。——主角的母親十分地平靜,只是在問了那個人是誰之後,就對她的丈夫說:「那你去吧。」當小說當中主角的父親愛上了自己兒子的小學老師的時候,全家人都沒有感覺很意外,身為妻子的母親更是平靜地說,那你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