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大鬧王母娘娘蟠桃會的時候,盜取過御酒。
當時,有幾個造酒的仙官,正在那裡洗缸刷甕,已造成了玉液瓊漿,香醪佳釀。孫悟空止不住口角流涎,可惜,這些仙工在場,怎麼能偷酒喝呢?於是,他就弄個神通,把毫毛拔下幾根,丟入口中嚼碎,噴將出去,念聲咒語,叫「變!」即變做幾個瞌睡蟲,奔在眾人臉上。頃刻間,那夥仙工便手軟頭低,閉眉合眼,直接昏睡過去。
這是孫悟空第一次用毫毛變化瞌睡蟲,而且輕鬆得手,把那些百味八珍,佳餚異品,痛飲了一番。
為了騙取觀音菩薩坐騎賽太歲的紫金鈴,孫悟空也同樣用過毫毛變瞌睡蟲的把戲。
只見他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氣,就變作一個瞌睡蟲,輕輕的放在了一個侍女春嬌的臉上。那瞌睡蟲,一旦到了人臉上,就會往鼻孔裡爬,爬進孔中,人即就瞌睡了。一時間,侍女春嬌果然漸覺睏倦,立不住腳,搖樁打盹,於是趕緊找到了睡處,呼呼的睡著了。
看到春嬌睡去,孫悟空才變作她的模樣,從賽太歲的手中,騙到了讓他恐懼的法寶——紫金鈴。
其實,孫悟空用毫毛變化的瞌睡蟲,只能短時間令人入睡。他腰間還有另一種瞌睡蟲,才是真正的硬貨。
在五莊觀偷吃人參果,擊毀人參果樹後,孫悟空無奈之下,只能選擇帶領唐僧豬八戒等人一走了之。可是,清風明月兩個仙童怎麼可能讓他們輕鬆走掉?
為了讓出逃計劃順利實施,孫悟空並沒有使用定身術,而是依然使用了瞌睡蟲。按照他的想法,他要清風明月一覺睡上一個月,不能醒來,而不能傷生。
只見他從腰間摸出兩個瞌睡蟲,從窗眼兒彈將進去,徑奔到那清風明月兩個童子臉上。於是,這兩個可憐的童子,鼾鼾沉睡,再莫想得醒。
知道鎮元大仙自元始宮散會,領眾小仙出離太上老君的兜率宮,回到五莊觀,卻見清風明月依然關著房門,鼾鼾沉睡。
試想,成仙的人,神滿再不思睡,卻怎麼這般睏倦?鎮元大仙一下子就明白,一定是有人捉弄了他們。於是,他令手下取來水,念動咒語,伉一口水,噴在兩個道童臉上,隨即解了睡魔。
可見,孫悟空給清風明月投放的瞌睡蟲,並不是毫毛變化的,而且魔性極深厚。這兩個瞌睡蟲哪裡來的?
《西遊記》原著中講的明明白白,他腰裡有帶的瞌睡蟲兒,原來在東天門與增長天王猜枚耍子贏的。估計,在孫悟空做弼馬溫或者看管蟠桃園的時候,經常四處遊轉,才和把守南天門的增長天王在上班的時候,聊天玩耍,並通過猜謎打賭的形式,贏得了一些法力更為高深的瞌睡蟲。
上班時間,不務正業,孫悟空這廝還情有可原,作為四大天王之一的增長天王竟也如此,見鬼了!
西遊路上妖怪多,跟著老宋捉活的。
請關注《宋諞西遊》,查看更多西遊腦洞,一起探尋妖的人性和西遊的奇妙世界……
文//老宋//宋諞西遊//原創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