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產業鏈:國產品牌崛起,但是國際巨頭技術壁壘依然很高

2020-12-05 觀察者網

這兩年,隨著中國人工成本的不斷上升,工業機器人對於製造業顯得越發重要。公開數據統計顯示,自2013年以來,中國已經連續5年成為工業機器人首席消費大國。雖然消費排名第一,但是中國的機器人製造產業如何呢?

近日,平安證券出臺了名為《工業機器人產業鏈大起底,國產品牌於大浪潮中崛起》的行業報告,該報告顯示,中國的機器人製造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在「三大核心零部件」方面,國際巨頭的技術壁壘依然很高。

2016年,成都市民參觀會寫毛筆字的庫卡機器人@視覺中國

機器人產量連年增長,市場廣闊可為

報告稱,2017 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約為13.6 萬臺,同比2016 年增長了92%。與韓國、日本等國家相比,我國製造業的工業機器人密度較低,預計未來5-8年間,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的平均增速將超過20%。

從密度上來說,我國製造業中的工業機器人密度僅為68臺/萬人,接近於全球74臺/萬人的平均水準,但是依然低於歐洲的99臺/萬人,遠低於日本(303臺/萬人)和韓國(631臺/萬人)的水平。2016年,中國製造業佔GDP的比重為28.8%,和韓國的數據接近(29.3%),所以,報告認為,中國應該以韓國為比較對象,估算我國未來工業機器人的需求。

機器人「四大家族」的封鎖和國內品牌的突圍

報告顯示,2016年,工業機器人的「四大家族」發那科、ABB、安川、庫卡(KUKA)佔據了全球58%的份額,其他國際知名品牌也分別在全球有超過4%的份額,相比之下,國內機器人在全球市場佔有率較低,合計9.7%。

國內也是一樣,同年,「四大家族」佔據了國內57.4%的市場份額,國產品牌只有大約32.8%,不過相比起2015年的25%,國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根據國家制定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目標,在2017-2020年年間,我國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年產量將達到10 萬臺,六軸及以上機器人5 萬臺以上。如果該目標順利完成,則意味著2017-2020年間我國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的銷量複合增速將達到37%。

相關焦點

  • 國產工業機器人崛起,但三大技術仍被國外壟斷
    近日,平安證券出臺了名為《工業機器人產業鏈大起底,國產品牌於大浪潮中崛起》的行業報告,該報告顯示,中國的機器人製造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在「三大核心零部件」方面,國際巨頭的技術壁壘依然很高。與韓國、日本等國家相比,我國製造業的工業機器人密度較低,預計未來5-8年間,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的平均增速將超過20%。從密度上來說,我國製造業中的工業機器人密度僅為68臺/萬人,接近於全球74臺/萬人的平均水準,但是依然低於歐洲的99臺/萬人,遠低於日本(303臺/萬人)和韓國(631臺/萬人)的水平。
  • 一文解讀工業機器人產業鏈結構
    相比日本巨頭幾十年的積澱,中國的工業機器人用精密減速器研究開始較晚,技術不成熟,形成了精密減速器不能自給自足的局面,嚴重依賴進口。 國內涉足RV精密減速器的公司有上市公司秦川工具機、上海機電、巨輪股份,新三板公司有唯一標的恆華股份,非上市公司有南通振康、恆豐泰、武漢精華、上海精華、山東帥克等,涉足諧波減速器的有非上市公司蘇州綠的諧波傳動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技美克諧波傳動有限公司等。
  • 工業機器人行業持續復甦 淺談工業機器人核心競爭力
    工業機器人產業鏈一覽 工業機器人產業經過 30 餘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工業機 器人產業鏈上遊是核心零部件,包括控制器、伺服系統和減速器三大部分,這三 種部件是工業機器人中核心技術之所在。產業鏈中遊是機器人本體製造,發那科、 ABB、庫卡、安川四大家族具有明顯優勢,佔據了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份額的 40%, 而國產廠商因為起步較晚,還處在追趕階段。
  • 國產工業機器人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
    包裝工業已成為「朝陽」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今天,小編帶大家見識一下國內全自動化包裝線。   國產藥瓶的包裝,原來藥瓶的包裝如此不簡單!國產自動化包裝流水線,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不服來戰?   強大的自動化包裝,一條流水線頂幾十個人工,科技的力量。   自動化包裝設備,整個過程讓人看的很過癮,中國技術可不是吹的。
  • 綠的諧波: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件國產供應商
    除了美的併購國際機器人巨頭,格力也自研了工業機器人,實現了20多億年銷售額,A股也有多家上市公司從事工業機器人的生產。 中國的工業機器人產業迅速發展,京東的無人倉庫,富士康的0點工廠,都是工業機器人技術支撐的結果。
  • 中國機器人巨頭打破壟斷,產品遠銷40多個國家,半年吸金超12億
    2013年,國產工業機器人產量不過9000臺,2016年這一數值實現了爆發式增長,達到7.24萬臺。 根據IFR公布的《全球機器人報告2020》顯示,在2019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年度安裝量排行前五分別是,中國、日本、美國、韓國以及德國。 由此可見,中國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已經掌握了較大的話語權。而這,與中國機器人企業的崛起息息相關,新松機器人就是國產機器人企業的典型代表。
  • 政策加持,國產工業機械臂有望突破現有局勢
    1、全球工業機器人數量增長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最新發布的《全球機器人2019——工業機器人》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出貨量42.2萬臺,比上年增長6%;年銷售額達到165億美元,創下新紀錄。
  • 中國機器人巨頭,年營收35億,力壓新松機器人
    不過,在工業機器人應用最廣泛的汽車行業,有八成以上的機器人為外國品牌。這也就意味著,國產機器人品牌在競爭中處於弱勢地位。隨著國內對機器人行業的愈發重視,近年來我國誕生了不少優秀的機器人企業,比如新松機器人、新時達機器人等。據了解,新時代機器人隸屬於新時達集團,是一家高品質機器人供應商。
  • 自主技術打造核心競爭優勢 卡諾普布局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
    2020年上半年,卡諾普機器人出貨量已與去年全年出貨量基本持平,其中50%訂單與國外品牌,如安川、松下、OTC進行了正面較量。 成立於2012年的卡諾普保持持續增長,通過五年時間做到國產機器人出貨量第一。 作為中國有影響力的機器人控制系統品牌,自2017年起開始轉型,依託掌握核心的電控技術,卡諾普機器人產品線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 2025年國產工業機器人銷量將邁入百萬臺
    2025年國產工業機器人銷量將邁入百萬臺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2-03 10:12:15   「2021年,國產控制器將全面取代外資品牌;2025年國產工業機器人銷量邁入百萬臺可期
  • ...企業及具有完全自主核心技術和核心部件的國產工業機器人領軍企業
    公司為客戶提供工業機器人核心產品及系統集成方案,目前在行業內率先貫通了從「關鍵核心部件―本體―工程應用―遠程信息化」的全產業鏈,已成為國內智能製造領域具有行業影響力的企業之一。年度運動控制領域用戶滿意國內品牌。
  • 新松機器人 營業收入_新松機器人軟體 - CSDN
    在工業機器人產業鏈中,技術上的核心和難點就集中在了上遊生產商,即核心零部件的生產,成本和利潤也集中在了這一領域,核心零部件的成本佔到了整個機器人本體的70%以上,所以誰掌握了核心零部件的生產技術和能力,就佔領了機器人產業的最高點,擁有很高的定價權。
  • 為何國產機器人不用國產RV減速器?技術和成本的根本原因
    在機器人行業,小白都知道這樣一個事實,全球工業機器人用的精密減速器基本為日本所壟斷,最近幾年,雖然國內也有量產的RV減速器,但卻鮮有國產機器人企業選用,目前中國市場的減速器普遍依賴進口。   這是為什麼呢?是技術上仍無法取代國外產品,還是成本太高國產機器人企業難以接受?或者是兩者兼而有之?讓我們來聽聽工程師們是怎麼說的。
  • 國產大飛機製造行業深度報告:「破局」與「崛起」
    國內航空產業鏈是中國商飛重要零部件採購的重要支撐。通過多年參與空客、波 音國際轉包業務,中國企業與國際航空巨頭在中國建立合資公司,通過技術轉讓 生產發動機、航電、機電、起落架、剎車系統等民航客機核心子系統或零部件。 中美貿易摩擦更是堅定了中國建立自己完整產業鏈的決心,未來,國產逐漸代替 進口將成為業內主流趨勢。
  • 工業機器人行業研究報告:景氣周期開啟,智能製造先鋒
    工業機器人產業鏈一覽 工業機器人產業經過 30 餘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工業機 器人產業鏈上遊是核心零部件,包括控制器、伺服系統和減速器三大部分,這三 種部件是工業機器人中核心技術之所在。
  • 站在製造業風口上的國產機器人——究竟離發達國家還有多遠?
    2016年5月-2019年9月中國製造業PMI指數走勢圖  來源:wind,太平洋研究所   中國是全球第三個具備工業機器人完整產業鏈的國家,但是隨著近年來我國製造業增速持續放緩,站在風口上的國產機器人,發展密度仍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
  • 工業機器人行業深度研究報告:冬盡春始,蓄勢待發
    在軟體上,國際工業機器人品牌起步較早,經驗與數據 非常豐富,國產品牌在穩定性、響應速度、易用性等還有一些差距。2、核心零部件——伺服:中高端市場為國外企業壟斷 伺服系統是用來精確地跟隨或復現某個過程的反饋控制系統,由伺服驅動器、伺服電機、編碼器三部分組成,是工 業機器人主要的動力來源。
  • 機器人用-國產精密減速器快速量產中
    ABB、FANUC、KUKA等國際主流機器人廠商的減速器均由上述兩家公司提供。通常,一臺工業機器人需要的精密減速器中所需的RV減速器佔比約為60%至80%,是機器人的關鍵零部件。據行業人士介紹,一臺精密減速器四大國際巨頭採購價為3萬元~5萬元,賣給國內關係好的客戶約7萬元,關係一般的普通客戶約12萬元,內資企業採購精密減速機的成本比國際巨頭貴一倍還多,可見其間的利潤差別有多大。
  • 工業機器人競爭格局:四大家族壟斷,國產品牌突圍
    工業機器人本體競爭格局:四大家族壟斷,國產品牌突圍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日本發那科、瑞士ABB、日本安川、德國KUKA,在全球高端應用領域佔有較高市佔率。國內品牌廣州啟帆、埃夫特、新松、埃斯頓、廣州數控、新時達享受市場增長紅利快速成長,正在國內市場實現突圍。2016年,「四大家族」全球市場中的市佔率合計達58%,佔據了全球市場份額的超過半壁江山;愛普生、歐地希、川崎、松下等,也分別在全球有超過4%的市場份額。相比之下,國內品牌機器人在全球範圍內市佔率較低,合計共9.7%。
  • 工業機器人連接器需求上升,連接器產業鏈企業將面臨新的挑戰
    工業機器人連接器需求上升,連接器產業鏈企業將面臨新的挑戰 Ai芯天下 發表於 2020-11-23 15:00:49 新基建尤其是5G的快速發展,疫情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