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器人巨頭打破壟斷,產品遠銷40多個國家,半年吸金超12億

2021-01-13 騰訊網

智能時代的來臨,令智能製造成為全球風口。機器人作為智能製造領域的重要方面之一,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

2015年,國家印發《中國製造2025》,提出要以智能製造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有了政策的引導,中國機器人產業迎來突飛猛進的發展。

2013年,國產工業機器人產量不過9000臺,2016年這一數值實現了爆發式增長,達到7.24萬臺。

不過,中國機器人產業因為先天不足且起步較晚,故而成長過程頗為坎坷。而且,外國壟斷企業也心照不宣地圍攻中國機器人製造業,對我國進行技術封鎖。

中國機器人巨頭打破壟斷

雖然面臨巨大差距,中國機器人產業依舊蹣跚起步,穩穩走向世界前列。

根據IFR公布的《全球機器人報告2020》顯示,在2019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年度安裝量排行前五分別是,中國、日本、美國、韓國以及德國。

由此可見,中國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已經掌握了較大的話語權。而這,與中國機器人企業的崛起息息相關,新松機器人就是國產機器人企業的典型代表。

公開資料顯示,新松機器人成立於2000年,隸屬於中國科學院,是中國科技部首批「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以及「國家863計劃智慧機器人主題產業化基地」。

新松機器人以「中國機器人之父」蔣新松之名命名,該公司背靠國內技術實力強悍且人才眾多的科學院,還擁有政府的鼎力支持。得益於此,新松機器人迅速崛起,一舉打破中國機器人只有進口沒有出口的局面。

國產機器人遠銷海外

始終堅持自主研發的新松機器人,經過二十年來的發展逐步形成了集自主核心技術、核心零部件、核心產品以及行業系統解決方案於一體的全產業鏈。

旗下產品涵蓋工業、移動、特種、智能服務和潔淨機器人五大系列,不僅創造了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史上88項第一,產品還遠銷海外40多個國家。

根據新松機器人公布的2019年度業績報告可知,該公司一年進帳27.45億元,淨利潤為2.93億元在2020年上半年,新松機器人吸金超12億,淨利潤達到1.33億元。

雖然在核心技術上,新松機器人與國際巨頭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筆者相信,良好的市場環境會為新松機器人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文/諦林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

相關焦點

  • 中國機器人巨頭,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年營收超27億
    龐大的機器人消費市場,不僅吸引了發那科、ABB、安川、庫卡四大國際機器人巨頭在我國設立中國總部或機器人總部,還孕育出一批實力強勁的本土機器人企業,如新松機器人、新時達、科大智能等等。據了解,新松機器人創辦於2000年,是一家以機器人技術為核心的高科技企業。歷經20餘年的發展,現擁有工業機器人、潔淨機器人、移動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及智能服務機器人等系列產品。
  • 華峰測控:打破國際壟斷 全球市佔率10%國內40%
    半導體行業的景氣度依舊、未來的發展趨勢也一如既往,而A股相關股票長達半年多、幅度30%多的調整反而為後市的半導體股票帶來新的機遇,特別是那些細分領域的龍頭公司,今天我們就來看一家半導體測試設備的龍頭:華峰測控(688200)。
  • 「成都造」機器人RV減速機將打破國外產品的壟斷
    原標題:「成都造」機器人RV減速機 將打破國外產品的壟斷 吃飯時,可能是機器人為你送上新鮮的蔬菜;窗口辦理業務時,可能是機器人為你答疑解惑;打開手機時,可能你閱讀的是一條機器人寫的新聞稿。 當我們在憧憬工業機器人時代時,工業機器人的核心部件—RV減速機也逐漸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然而這個快速增長的市場卻一直被日本產品所壟斷。成都雙創時代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雙創時代」)就有望打破這個壟斷。
  • 綠的諧波衝擊科創板,打破諧波減速器海外壟斷 加速國產化進程
    經過多年持續研發投入,綠的諧波成功打破國際品牌的技術壟斷地位,提升了我國在諧波減速器領域的自主供給能力,並實現批量出口。經營業績表現穩健 國產精密減速器迎來發展機遇綠的諧波產品包括諧波減速器、機電一體化執行器及精密零部件,已廣泛應用於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目前正在拓展數控工具機、航空航天、醫療器械、半導體生產設備、新能源裝備等高端製造領域。
  • 打破國外技術的壟斷,這家中國企業,成功擠進全球十大機器人榜單
    隨著國內整體工業水平的提升,「高端製造」成為了近年來的發展的重點,特別是以機器人產業為代表的高、精、尖領域。根據知名調研機構IDC預測,在全球機器人主要發達區域,亞太市場處於絕對領先地位,預計其2020年支出將達1330億美元(約合9000億人民幣),全球佔比達七成。
  • 首款國產工業級MEMS噴墨列印頭上市有望打破國際巨頭壟斷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2018年12月16日,上海安諾其股份有限公司的重要參股公司,蘇州銳發列印技術有限公司成功舉行了中國首款國產工業級MEMS噴墨列印頭新品發布會。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副所長,中科院百人計劃參與者李清文、亞洲染料聯合會秘書長,中國染料工業協會,副會長田利明、中國印染行業協會秘書長林琳、上海安諾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紀立軍等行業領導,均在大會上重點提出,此產品推出上市對中國相關行業的巨大推進作用和無法估量的歷史意義。
  • 中國機器人巨頭,年營收35億,力壓新松機器人
    機器人被譽為「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是衡量一個國家創新能和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標準,目前已成為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中各國必爭的高地。2019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售額為57.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70億元,蟬聯全球首位。
  • 深藏不露的中國電池巨頭,為小米華為提供電池,半年吸金115億
    公司主要為小米、華為等廠商提供電池,根據欣旺達發布的最新財報,僅今年上半年,欣旺達便吸金115億。欣旺達雖然知名度並不高,但成績卻十分引人注目,稱其為深藏不露的電池巨頭毫不為過。據公開資料顯示,欣旺達成立於1997年,最早是生產、銷售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等二次電池模組,之後不斷發展,拓寬業務。如今在3C消費電池、動力電池以及智能硬體產品方面都取得不俗成績。
  • 天津大學高速並聯機器人打破國際壟斷
    中新社天津1月8日電 (張道正 王濤)在8日舉行的2015年度國家科技獎頒獎典禮上,天津大學高速並聯機器人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這一研究成果打破了國際壟斷,為「中國製造」提供自主核心技術。  工業機器人是「中國製造2025」目標的重要發展方向。
  • 美國不再是唯一,30多個國家力挺中國,一舉打破美國壟斷
    如今美國的GPS衛星導航系統已經不再是唯一,而且令國人興奮的是,全球有30多個國家力挺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一舉打破了美國在衛星導航方面的壟斷。中國一直是一個主張和平的國家,至少我們自己不對外發動戰爭,也不會多管閒事,像美國一樣執著於插手別國的內政,所以選擇和中國進行合作,是一件十分有保障的事。中國這些年的發展大家都有目共睹,比起美國的霸道,選擇中國作為合作夥伴是雙方互利共贏的事情,畢竟沒有國家想要在打仗的同時,還要顧慮自己的導航系統會不會被掐斷。
  • 中國金融科技退出歷史舞臺?世界卻誕生40多家10億美金巨頭
    但因為金融體系的壟斷和保守,創新反而難以生長。「他們的銀行IT系統,甚至落後中國30年。」專注投資金融科技行業的投資人何方荃稱。在英國密密麻麻的金融版圖上,已難以落筆,而在中國的一張白紙上,卻能暢快作畫,彎道超車。2015年,全世界都看到了英國的決心。
  • 打破國外「卡脖子」技術壟斷 「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
    (原標題:打破國外「卡脖子」技術壟斷 「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項目技術成果發布會」隆重召開)2020年12月2日「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項目技術成果發布會」在河北省唐山市海港開發區昌盛國際酒店召開,本次發布會由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辦
  • 矽谷巨頭聯手印度首富意欲何為?
    以此推算,擁有3.9億行動網路用戶的Jio,估值約為660億美元,遠超中國聯通(3.1億用戶,市值約171億美金)和中國電信(3.4億用戶,市值約240億美金)市值的總和。繼6月底禁用包括TikTok、微信等59款中國App後,7月再禁47款,被印度政府封禁的中國App達到106款。印度政府對中國科技產品的封殺,讓西方科技巨頭們搭了便車。首富安巴尼與印度執政黨關係密切。西方巨頭通過與Jio的深度捆綁,可以有效避開政府監管,直入印度市場腹地。
  • RV減速器打破日企30年壟斷 「中國智造」機器人重塑成本優勢
    機器人被譽為「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工業機器人核心傳動部件——RV減速器關鍵核心技術一直由日企掌握,經過4年多校企合作攻關,我國RV減速器設計製造和批量生產取得重大突破,其精度、剛性、壽命等指標均達到或超過日企水平,打破日企30年的壟斷。
  • 不能低調了,「不務正業」的電商企業成為晶片巨頭,打破國外壟斷
    全球晶片的研發領域上,晶片生產巨頭公司臺積電的晶片技術是最為頂級的。晶片市場上,許多的供貨量,都出自這家工廠。晶片技術可以上電子產品上的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沒有掌握這項技術,對於自身的電子晶片技術來說,一定程度上依賴進口。
  • 盤點2019醫療器械全球併購:巨頭押注骨科與機器人
    Monarch平臺類似遊戲遙控器,醫生可更直接操控,且集合機器人、軟體、數據科學、視覺成像等先進技術,使內窺鏡有更廣泛的觸及範圍以及更廣闊的視野。手術機器人市場儘管非常封閉,但利潤空間十分誘人。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了手術機器人的競爭,試圖打破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對行業的壟斷。
  • 首臺國產多邊折彎機在揚亮相 打破國外產品壟斷
    它不僅打破了國外產品的壟斷,還提高了電梯的生產效率。人工輔助生產一臺電梯的時間,它可以生產4臺。  生活中常常需要乘坐電梯,可是你知道嗎,雖然很多電梯是咱們國產的,可是生產電梯的工具機,不少還是國外進口的。其中的一大難度在於,生產電梯時需要用到折彎機,目前國產的設備只能做到單邊折彎,在遇到多邊折彎時,需要人工輔助。
  • 打破「洋種子」市場壟斷!這家民營種企育成300多個新品種
    「我們有10000多份優質蔬菜種質資源,8大科研創新平臺,是首批國家育繁推一體化蔬菜種業信用骨幹企業,已經育成的蔬菜新品種超過300個。」12月25日,李興盛給到訪的客人介紹企業的基本情況。李興盛,山東省華盛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華盛農業)董事長。
  • 國產減速機奮力突圍,2018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超298.2億
    《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8年)》中表明,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在2018年超298.2億美元,其中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超87.4億美元。目前,我國的服務機器人的研發水平已能與國際領先水平並齊,而特種機器人主要還是依靠國家的扶持,也能初步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18年多關節機器人大量增速驅動了中國機器人市場的快速發展。多關節機器人屬於機器人的高端市場,其對複雜度和精確度的要求恰恰滿足中國的應用場景,這也是多關節機器人在中國佔據主導市場的主要因素。
  • 舞鋼公司拿下「世界海工巨頭」訂單打破國外市場高端海工鋼壟斷
    月21日,河鋼集團舞鋼公司2000多噸高端海工鋼成功中標行業巨頭——荷蘭豪氏威馬集團一高端船舶製造項目,打破國外市場此類用鋼壟斷。豪氏威馬集團是荷蘭一家跨國企業,為全球主要的陸上及海洋工程公司提供服務,產品主要涉及起重機、鋪管設備、鑽探設備、絞車、船舶設計和特殊工程項目,因其雄厚的實力、產品的獨特性以及在行業內的標杆地位,在行業內被譽為「世界海工巨頭」。該公司對鋼材的選用標準一向以苛刻著稱,對鋼板的屈服強度、表面質量要求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