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時代的來臨,令智能製造成為全球風口。機器人作為智能製造領域的重要方面之一,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
2015年,國家印發《中國製造2025》,提出要以智能製造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有了政策的引導,中國機器人產業迎來突飛猛進的發展。
2013年,國產工業機器人產量不過9000臺,2016年這一數值實現了爆發式增長,達到7.24萬臺。
不過,中國機器人產業因為先天不足且起步較晚,故而成長過程頗為坎坷。而且,外國壟斷企業也心照不宣地圍攻中國機器人製造業,對我國進行技術封鎖。
中國機器人巨頭打破壟斷
雖然面臨巨大差距,中國機器人產業依舊蹣跚起步,穩穩走向世界前列。
根據IFR公布的《全球機器人報告2020》顯示,在2019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年度安裝量排行前五分別是,中國、日本、美國、韓國以及德國。
由此可見,中國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已經掌握了較大的話語權。而這,與中國機器人企業的崛起息息相關,新松機器人就是國產機器人企業的典型代表。
公開資料顯示,新松機器人成立於2000年,隸屬於中國科學院,是中國科技部首批「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以及「國家863計劃智慧機器人主題產業化基地」。
新松機器人以「中國機器人之父」蔣新松之名命名,該公司背靠國內技術實力強悍且人才眾多的科學院,還擁有政府的鼎力支持。得益於此,新松機器人迅速崛起,一舉打破中國機器人只有進口沒有出口的局面。
國產機器人遠銷海外
始終堅持自主研發的新松機器人,經過二十年來的發展逐步形成了集自主核心技術、核心零部件、核心產品以及行業系統解決方案於一體的全產業鏈。
旗下產品涵蓋工業、移動、特種、智能服務和潔淨機器人五大系列,不僅創造了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史上88項第一,產品還遠銷海外40多個國家。
根據新松機器人公布的2019年度業績報告可知,該公司一年進帳27.45億元,淨利潤為2.93億元。在2020年上半年,新松機器人吸金超12億,淨利潤達到1.33億元。
雖然在核心技術上,新松機器人與國際巨頭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筆者相信,良好的市場環境會為新松機器人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文/諦林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