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ING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
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
近兩年,國產手機出貨量一直都在穩步增長,不少供應鏈廠商也都藉此時機迅速發展起來,欣旺達便是其中之一。公司主要為小米、華為等廠商提供電池,根據欣旺達發布的最新財報,僅今年上半年,欣旺達便吸金115億。
欣旺達雖然知名度並不高,但成績卻十分引人注目,稱其為深藏不露的電池巨頭毫不為過。據公開資料顯示,欣旺達成立於1997年,最早是生產、銷售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等二次電池模組,之後不斷發展,拓寬業務。如今在3C消費電池、動力電池以及智能硬體產品方面都取得不俗成績。
欣旺達並不是單靠電池業務就吸金過百億,據悉,公司擁有六大產業群,六大產業群目前發展狀況可以用全面開花來形容。當然,電池作為欣旺達的立足業務,公司對電池業務重視程度自然更高。而且,單從市場規模來看,消費者電池產業市場規模遠比其他五個產業群要大得多,因此電池業務營收貢獻也相對高。
從公司給出營收圖表和利潤圖表信息來看,手機數碼類產品對公司的貢獻最高,都超過60%。值得一提的是,欣旺達的盈利能力一直高於全球其他鋰電池廠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欣旺達在全球電池市場的龍頭地位。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有兩點。
欣旺達自研技術強,
很多電池配件都可以自主生產,而且一直崇尚自動化生產,這大大降低電池生產成本。據悉,欣旺達早在2014年就開始做BMS,比其他廠商早許多,之後欣旺達一直在該方面領先友商,成本控制才是欣旺達利潤率高的關鍵。
訂單源源不斷,產線利用率高
很多供應商都喜歡與單一廠商展開深度合作,這樣能夠確保自己每年都可以獲得一定訂單,但同時也會導致企業業績受到客戶需求量影響。欣旺達卻放棄這種模式,一直都是廣泛接觸客戶,不僅與蘋果有接觸,而且還與諸多國產手機廠商達成合作,因此即便部分品牌出現產品滑鐵盧,欣旺達訂單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目前來看,隨著5G技術普及,手機耗電量不斷增加,電池會受到越來越多廠商重視。而欣旺達則可以趁此時機用產品證明自己,獲得更高市場份額,對此,你怎麼看?
歡迎關注數碼小妖精,一個有趣且有觀點的科技自媒體